第1112章
王夫人正愁到哪里去找一个合适的女婿,他就自己送上门来了。
探春晚了一晚,原本都想要答应了和亲,这样不给家里惹麻烦也不会得罪南安王府。
当她得知柳湘莲让人来提亲的时候,心中狠狠一震,到了太太面前,说要去和亲的话,也迟迟说不出口了。毕竟柳湘莲正是让她春心萌动,爱爱心怡的那个人。
看探春的表现,王夫人已经明白了她的选择,到是不知道这两是何时暗生的情愫,不过那已经不重要了。
贾赦贾珍等人觉得牺牲一个探春,让她去做和亲郡主对贾家大有好处,都支持南安太妃认干亲的决定。
王夫人却不会考虑他们的意见。
毕竟儿女婚事是父母之命,除了父母,其他族人也只能提些意见而已,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就算是老太太也没有越过王夫人和贾政去给探春定亲的道理。
王夫人强势起来,到是没人跳出来坚决反对,一来这些年她积威不浅,二来别人也怕她真的和南安太妃对上,使贾家更无法收场。
那日在贾母房中的谈话,已经通过邢夫人的嘴传到了别人耳中。
王夫人唯一要说服的就只有贾政一个。
这么多年的相处下来,王夫人自然知道贾政最在意的就是他的地位。
若能巩固地位,他当然不介意送一个女儿去和亲,可是正因为他如此在意身份和地位,也害怕被人牵连。
就如当初失了势被抄家的甄家,贾政是不欲与之有任何牵扯的。
王夫人在去信中反复变着花样提醒:皇上委以重任,把第一次登基之后的战事交给他,可是南安郡王却难当大任,是败军之将,这无异于狠狠的打了皇上的脸,让当初那些不支持开战的反对派看了笑话。
回京城之后皇上最多是不迁怒他,但是想要简在帝一心那是不可能了,让皇上重用更别指望。
如果情况不好的话,可能都会被治罪,或者是闲置几年之后再受打压,或被彻底夺权。
南安郡王回京后的情况究竟如何真不好说,总之不会好就对,毕竟君心难测。
贾政应该知道最近皇上对老臣们的态度并不好,继甄家覆灭之后,史家也被抄了,就是史湘云他们家。
这些有亲的人家接连出事,已经使得贾政有些战战兢兢。
王夫人的来信更是提醒了他,还是最好不要和南安王府掺合到一起,平日里都说四王八公关系好也就算了,毕竟是一大帮子人,法不责众。
可是这个时候掺合到和亲当中,还用自家的女儿去代替郡主,和南安王府的牵扯就太深了,这让对南安郡王战败不满的皇上会怎么想?
而且皇上也不会领情,他家嗯岂不是白白搭上一个女儿。
贾政也不敢冒这个风险,便听王夫人的意见,贾家不去掺和此事。
至于探春的婚事,他人也不在京城,只能交由王夫人全权处置。尽快安排一门婚事,才不至于太得罪了南安太妃。
于是王夫人便直接给探春和柳湘莲定了亲,就说他们夫妻两个早就看好了柳二郎做女婿,双方早已看好,只不过没下定,这次柳湘莲终于有空闲,便把亲事定了下来。
几天之后南安太妃再次登门知道这个消息,自然十分恼怒。
不过她就算再气恼,如今的当务之急是赶紧再找一个能顶替她女儿和亲的人。
拂袖而去的南安太妃顾不得找贾家的麻烦,立刻思索起其他人选,可惜并不是那么好找的。
要在她交往的官员后宅找一个模样,性情,不输给郡主,不给皇室丢面子的女孩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而且并不是她相中了人家,人家的父母就舍得把女儿白送出去。
愿意卖女求荣自动送上门的人家也有,可是太妃又常常看不上这样人家的女孩子,觉得她们样样都不行,就这样事到临头,她还在挑挑拣拣。
圣旨突然降下,由南安府的昭华郡主和亲。
南安太妃面对圣旨已下的情况,就算是再护女心切想选个丫鬟代嫁,或者再让别人顶替,那是万万不敢的,皇上已经点名了她的女儿。
若是她真敢搞那些小动作,送走的不是昭华郡主,只会让得知真相的皇上治她的欺君之罪,而南安郡王被清算的时候可能会更惨。
后来,南安太妃只能哭哭啼啼的在朝廷送派兵驾时,把亲自教养长大的女儿送走了。
这样一来,南安太妃倒是把一开始没答应她的贾府恨上了。
王夫人当然知道得罪了南安太妃,不过就算重来一次,她同样会这么做。
贾母等人虽然觉得失了个机会很可惜,很是唏嘘了一阵子。不过,这是贾政夫妇自己的决定,他们也不好多说什么。
如邢夫人,顶多说几句酸话罢了。
贾母觉得自从把元春送进宫之后王夫人就变了很多。
这一次王夫人的选择更是出乎意料,拼着得罪南安太妃也不送探春出去和亲,贾母深思过后,自认为理解了王夫人的心思。
她认为王夫人多半是把元春送进宫之后就后悔了,所以王夫人才每次有机会进宫就月月都不会落空,所以也再不肯做同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