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节
他现在还是京大的教授,算是元妮儿和李凤霞的师长,两个学生娃,怎么滴也要给他该有的尊重吧?
元妮和李凤霞不知道金教授又惦记上了她俩,俩人走在繁华的街头,只感觉到眼睛都不够用了。
到处都是店铺,卖什么的都有,电器,首饰,衣服,鞋袜,甚至有专门卖小饰品的店面,里边光是扎头发的发绳,就有上百种。
“这些要票不?”李凤霞好奇的问道。
“票?”店主惊讶于她们的口音,更惊讶于她们的问题。
“这发绳怎么卖?”
“收港纸的啦,这种一块一个,这种十块三个。”
好看是好看,价格不便宜。
元妮早就打听过了,在香江挣的港币不好带,最好是购买电器寄回去。
购买电器时,去电器行购买,足额纳税,这样就不算走私。
纳税再加邮费,买电器会不会亏呢?答案是不会。
就拿京城最流行的三洋收录机来说吧,市面上没有卖的,只有通过黑市渠道才能购买,黑市卖家最少要价八百以上。
而在香江,三洋收录机是最普通的电器了,标价才一百多港币,有的店买机器还送磁带。
两人问清楚价格和邮寄程序之后,觉得还是买电器划算。
李凤霞狠狠心,一口气买了十台收录机,还准备买几台彩电,一起寄回去。
她是个本分人,没想过通过倒卖二手电器赚钱,只是想保住已经到手的辛苦钱。
电器行不是第一次接待内地来的客人了,他们相当有经验,如何包装,怎样邮寄,全都弄得门儿清。
“你们再多买一些,可以打一个大包装箱,整包发货,这样更安全,机器也不容易磕坏。”店主一脸笑眯眯和气生财的模样。
元妮和李凤霞各买了十台收录机,又买了两台电视,刚好凑够一箱。
店主额外收了邮费和包装费,然后带着她们看包装箱,全部都是结实木板钉的,里边会垫上泡沫塑料防震,再用油布包裹。
“靓女,准保一件都不会损坏,你们要是觉得好,下次还来我家买。”
这几年,从内地过来的客人越来越多,店主已经意识到了,这些人早晚会成为大客户,他要提前抢占市场。
学校收货不方便,元妮填写了家中的地址,拿到票据回执之后,元妮又留下了电器行的电话,这样可以方便查询。
李凤霞有种做梦的感觉,这就花出去几千港币?
忙活半天,两人肚子早饿了,街头店面繁华,美食也多。
两人尝了车仔面,又吃了鸡蛋仔,喝了糖水,一边走一边看,不知不觉间进了一间专卖书画的店铺。
“这些画怎么都是旧的?哦,是古画。”李凤霞禁不住技痒,停步认真看了起来。
店主坐在柜台后面打盹,看清两人的穿着打扮,只是撩了一下眼皮子。
他满心不屑,什么旧画?这是古董。
乱世黄金,盛世古董,香江经济处于上行期,古董正是值钱的时候。
店主撇撇嘴,他认定元妮二人是从内地来的妹仔,肯定不识货,更不可能有钱买古董。
店主这么想着,又慵懒的坐回了躺椅之中,都懒得起来招呼。
元妮的注意力都在画上,这家店面虽小,里面的画作倒是真品。
可惜年代太浅,没什么精品,且标价昂贵,最少是京城的几十倍。
她暗惊,怪不得大家想方设法把东西倒腾到香江,同样一幅画,过了海就能获取几十倍的利润,辛苦一点,值了。
就在这时,她被一幅画吸引了目光,整个店里所有的画加起来,都没有这幅画值钱。
可这幅画破破烂烂,好像自火场中抢救出来,被烟熏火燎的不成样子。
李凤霞也看到了这幅画,她拽了拽元妮的衣襟小声说道,“这幅画,跟你捡到的那幅画好像。”
李凤霞所说的画,就是元妮在大学参加义务劳动时,无意中发现的古画。
就是因为这幅古画,元妮儿和李凤霞才有机会拜卢老为师。
眼前这幅画烟熏火燎,损毁程度比张军画作还要严重,但若是修复也不是不可以,就是费点劲。
且这幅画年代更为古老,为明代大家唐寅所画,画中是一蓬灿烂蓬勃的菊花。
如果成功修复,画面必定金黄绚烂,美轮美奂……
就在此时,店主身边的门帘被掀起,出来了一个时髦的女青年。
这是店主的女儿。
店主女儿没有父亲那么好的涵养,看元妮和李凤霞站在菊花图前边指指点点,就直接开口道,
“你们是内地来的吧?我们这卖的都是古董,价格昂贵,你们别看了,反正看也买不起。”
啥?
这就直接赶人了?
李凤霞愤然开口,“你怎知我们买不起?这画多少钱?”
店主给女儿帮腔,“我就是知道,这是宋代大家唐寅的真迹,就算是画面有污损残缺,也值几万港币。我打赌,你俩连零头都拿不出来。”
元妮笑了笑,“这张画黑乎乎的,我还以为是引火用的呢,没想到竟然是商品?
既然如此,不如你报个价格,也好让我们长长见识?”
街头小店一间连着一间,几人说话的声音略大了些,早都惊动了隔壁,好些个人站在门口看热闹。
里边自然也有店主。
大家都是竞争关系,别人不好开口,店主们可不客气,直接就开口挤兑了。
“老李,反正你这副画也卖不出去,不如报个价?”
“是啊,你刚才说的话,我们都听到了,难道你敢说不敢做?生怕别人有钱,把这副大作买走吗?”
第320章 莫名情绪
这幅唐寅的真迹,是店主沙里淘金,从夜市上淘来的。
卖家也是识货的,要价并不便宜,足足要了店主一万港币。
拿到菊花图之后,店主就到处找人修复。
菊花图是真迹,只要能修复,卖个几十万港币不成问题。
然而想象美好,现实很打脸。
店主拿着菊花图走遍香江,从大学教授到民间高手都问了个遍,没有人能修。
他也因此而成了业内人士的笑话,花一万港币买个废纸。
别人都说,夜市上的卖家分明就是识货的,知道这幅画不可能修复,所以才会要价一万港币。
只有店主这种做梦天上掉馅饼的人,才会想着去捡漏,店主不赊财,谁赊财?
店主做人不地道,不但得罪了同行,还奚落内地来的买家,这引起了公愤。
店主父女可以不在乎元妮和李凤霞,却不能不在乎这些同行,眼看着大家挤兑的厉害,他只能硬着头皮说道,
“大家别吵的啦,我李某人说话算话,两位靓女,要是你们真有钱,五千拿走,如何?”
他买的时候花了一万港币,现在打了个对折,再加上前前后后找人修复的钱,算得上是出血大甩卖了。
一听价格,李凤霞就不吱声了,虽然现在有钱,但她舍不得花,万一修复不了呢?
五千港币就相当于白扔进水里,这么些钱,能买多少台三洋收录机?
元妮却是一双眼睛亮晶晶,她盯着店主,“当真五千港币?”
事到临头,店主又有些犹豫,这可是唐寅的真迹。
店主女儿凑到爸爸耳朵边上,小声说道,“这种人我见的多了,身上最多有百十块港币,那是出门上厕所用的,连水都舍不得买。
再说了,这幅画搁咱们店里一年多了,没有一个人来问的,证明这幅画是没救了。
如果她真有五千港币,那就给她,能挽回一点损失是一点。”
听女儿这么说,店主这才下定了决心,他重重一点头,“就五千港币。”
元妮立刻掏钱,出门的时候,她带了一万多港币,买收录机和电视花去了好几千,现在还有六七千。
她把这些钱全都拍在柜台上,数出五千港币,然后推给了店主,“把画给我包起来。”
店主呆若木鸡。
看出对方想反悔,元妮轻轻一笑,“说话不算话?”
围观众人都笑了起来。
“老李,怪不得你发不了财?你自己叫的价,人家拿出钱来,你又不肯卖,哪有你这样做买卖的?”
“就你这副破画纸,烧火都不旺,有人出五千那是天价的啦,你赶紧卖啦。”
店主脸色不好看,心不甘情不愿地站起来,慢吞吞的收拾画纸,“这可是唐寅的真迹呢。”
元妮不理他,不转眼的看着他的一举一动,提防他下黑手。
好不容易店主收拾妥当了,元妮把画轴拿过来,拉着李凤霞转身就走。
“唉,你们怎么就走了?留个地址啊?”看着元妮走了,店主满心失落,总觉得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再也找不回来了。
围观众人哄堂大笑,“你一卖字画的,留什么地址?你是舍不得吧?”
在回去的路上,元妮把修复画作的东西都买齐全了。
李凤霞忍不住问道,“妮儿,你准备自己修这幅画吗?”
“对。”
唐寅真迹可不多见,修好就是无价之宝。
李凤霞犹豫了一下,“我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