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3节

  这家伙惜命,但也不能玩人家的命啊,原本跟着他的十几个人,到现在跑得就剩下三个了。
  还有个想要整天待在天上的胡其仪,这家伙就不在金陵城内,看今天这风向,他飘到大琉球那里也很正常。
  陶增光哀叹一声,看向胡元澄:“时代在进步,后生可畏,我们迟早会被他们取代。还有你儿子叔林,今年夏考可也是出色的很,想来用不了三年,他也可以进入二炮局了。”
  胡元澄欣慰不已,自己的儿子确实是个好样的,虽然比不上郭嘉乐、宋断断等人,但在匠学院里面也算是排到二十名以内的人物,何况他最专的还是火器,而在匠学院里并不涉及火器制造方面的内容。
  “公输老院长来了。”
  赵源喊了声,陶增光、武原等人连忙整理了下衣襟,站好之后上前迎接行礼。
  公输巧坐在椅子上并没起身,面容慈祥地说:“老了,起一次耗太多气力,就不给你们行礼了,人都到了吧?”
  张举看了看众人,又看了看二院的人,低头对公输巧说:“郭嘉乐不在。”
  陶增光上前解释道,还不忘告一状:“他方才来过,说完成了检查,已无问题,然后便回去了。公输老院长,你这弟子狂傲得很啊,竟敢直说我们是蠢货。”
  公输巧看着陶增光,明着是告状,可脸上一点怒气都没,不由笑道:“郭嘉乐此人就像那剑仙李白,有时候不给人面子,狂放不羁惯了,你们可都是响当当的大人物,犯不着和他怄气。”
  赵源啧啧两声:“老院长,若说我们是蠢货的不是郭嘉乐,而是周昌,你会如何?”
  公输巧一瞪眼:“那就把他的腿打断!”
  给公输巧推车的周昌委屈不已,俯身道:“先生实在是太偏心,缘何他无事,我却要搭进去一条腿。”
  周昌算得上是公输巧的大弟子,蒸汽机初期研制时,此人出了大力气,解决了诸多问题,也是每一代蒸汽机优化与改良的重要参与者,蒸汽机第一次用于船只之上,他是公输巧的副手。
  可以说,周昌在匠学院虽然还只是个没有结业的监生,可其本事早已超过了一些教授,同时也负责着匠学院监生的培养,是匠学院公认的公输巧之后的接班人。
  公输巧侧脸看向周昌,解释道:“郭嘉乐本性狂傲,说几句不羁之言是性情流露,无心之言,无伤大雅,大可宽恕。而你知书达理,为人忠厚,做事稳重,敢说出如此话,定是心思坏了,不懂得尊师重教,理当打断腿。”
  周昌含笑道:“那先生可要多照管我们十年二十年,免得这群人出现几个不尊师之人,到时候我递先生竹棍如何?”
  “竹棍不够,要大杖。”
  公输巧回了一句,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只是陶增光、赵源等人笑得有些心酸,毕竟公输巧年纪太大了,之前重病也没好好休养,谁都不知道他还能熬多久。
  公输巧有些喘息,抬了抬手:“郭嘉乐不在便不在,安排测试吧,这样的测试要安排三十轮,只有完全没问题了,才能让朝廷观礼,请陛下观礼。”
  周昌推着公输巧,带众人走向蒸汽机机车库房,大门缓缓向两侧收去,露出了里面宽阔的库房。
  库房之中,摆放着八台蒸汽机车头,其中四台已完成所有装配,剩下四台尚还没有完工。屋顶处,垂着巨大的铁钩子,钩子则通过绞合成的钢丝绳,连接到吊台之上,那里设置有大型蒸汽机,足以支撑起蒸汽机车头的吊运,整个过程虽然很是繁琐,需要诸多人工辅助,但确实实现了大物件的搬运。
  在库房的东面,一辆长长的蒸汽机车已落在了轨道之上,被擦拭得发亮的一排排大铁轮如同一只只脚,稳稳地支撑着上面的蒸汽机车。
  陶增光、胡元澄、赵源等人上前查看,无不为眼前之物感觉到震撼与骄傲。
  这可以说是集合了国子监,不,是大明最优秀的匠人智慧,是国子监革新十余年的巨大成果,是朝廷与皇上极力支持才出现的庞然大物!
  周昌忍不住自豪地说:“此火车在两端都设置了蒸汽机车作为牵引之源,蒸汽机车全都是最新式,动力强,性能出色,故障率低且容易维护。中间配置了五节车厢,其中三个车厢封闭,均两道门,可通过梯子上下,每个车厢内有固定座椅六十,若拆除座椅,至少可容纳二百余人。”
  “剩下两个车厢并没封顶,但配置了雨毡等遮蔽物,可以装载各类货物,粮食、煤炭、铁矿、甚至是蒸汽机车头!车厢的数量可以随需要增减,至于最多能带动多少货物,多少人,速度多少,虽有初步盘算,可总还需要拿到实际数据。”
  “测试与检验,距离设置为三百步,首先空载测试,观察蒸汽机动力是否充分,机车车轮与轨道是否存在脱轨,观察拐弯是否正常,调头是否存在问题,停车过程中,车厢与车厢之间是否会发生不良碰撞,还有金属材料、轨道……”
  陶增光、赵源等人连连点头。
  空载测试先行是对的,而且第一次将蒸汽机车搬运到轨道之上,会不会出现问题谁也说不准。
  武原看向外面的轨道,见一百步外轨道出现了弧度,不由问道:“你们是如何解决的转弯问题?十年大阅兵时,皇上乘坐蒸汽机车只能笔直行进,如今搬到了铁轨之上,这蒸汽机车也没个方向舵盘,如何实现转弯?”
  公输巧呵呵笑了笑,眯着眼说:“转弯确实是一个极难的问题,匠学院为此研究了半年都没任何进展,皇上得知之后,只是命人仔细观察马车如何转弯的,后来匠人发现,马车转弯时,两个车轮运动的距离与轨迹是不同的,一个运动的多,一个运动的少。”
  周昌见公输巧说话疲惫,便接过话:“后来匠人基于此,对轨道进行了改进,在转弯范围内,车轮与铁轨之间接触并不一样,一面车轮运转的多一点,一面运转的少了一些,哪怕是同样转动一样的圈数,只要内侧的车轮滚动长度小于外侧,便可以实现转弯。”
  武原惊叹:“学问在民间,果是不虚。许多我们常见之事,竟也蕴含着解决问题的智慧。”
  张举在一旁也跟着说:“不仅是转弯问题,前面还设置了道岔,只要扳动道岔,整机机车便可以进入聚宝门外的起始站点。”
  陶增光等人看了看,见日头已不早,便喊道:“既都准备好,那就各自就位,准备第一次轨上空载测试吧。”
  公输巧微微点头,挥了挥手,匠学院四十余人分散开来,有人爬上蒸汽机车,有人走向车厢,有人蹲在蒸汽机一旁观察着车轮与轨道,还有人跑远,沿途做准备。
  张举拿出了铜锣,交给陶增光、胡元澄等人,匠学院的人使用的是口哨,用于表示发现问题,陶增光等人则负责判断问题的严重性程度,以决定是不是通过敲锣来中止测试,停下机车。
  “预热吧。”
  公输巧靠在椅子背上,目光看着缓缓冒出白色雾气的蒸汽机车头,缓缓地说:“戴神医,看吧,活久一点,是件多幸福的事……”
  「今日有事耽误,只一更,明日恢复两更,多谢理解。」
  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不设陪都,不留班子
  迁都的筹备正在展开,而反对迁都的声音骤然增多。
  朱允炆理解这些人为何反对迁都,搁着自己是官员也可能会反对。
  朝廷中南方官员居多,一旦迁都北平,那就意味着想回趟家都不容易,纵是朝廷封印一个月,这路上来回耽误的时间至少二十日,回到家还没好好照顾下父母,和乡邻打招呼,这就要返京了。
  这还不说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问题。
  一些官员上书,言说兀良哈没了,鞑靼也被打败了,北方边疆的威胁已是很弱,朝廷已用不着迁都在北。
  这种说法看似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实则是短视。
  且不说南方定都的王朝国运很短,就没长寿的先例,就说草原上的威胁小了,那草原要不要控制,要不要管理?
  身在南京去管理草原,多少有点鞭长莫及。而在北平就不一样了,朝廷能够最大程度上管控草原,将那里转化为大明的天然牧场。
  况且南方出了问题,多数都是折腾不起来,而草原上的敌人,就如同野火烧不尽的草,若不照管,不出二十年,那里又将会出现敌人,这里的敌人可能是瓦剌、鞑靼的族人,也可能是更北方潜在的敌人。
  草原之大,大明消灭不了所有,如今之策,便是以北平为依托,向北、西北、东北发力。
  况且未来大明是需要铺筑铁路的,一日夜行个八百里还是可以实现,这又保障了北平对外辐射的速度与能力。若待在金陵,纵有火车昼夜行进,也容易错失战机。
  在朱允炆看来,未来大明对外的战略重心除了草原之外,只有两个:
  其一,大海,航海。
  其二,陆地,丝路。
  航海需要造船厂,需要一定的产业作为支撑,南京这里已形成完备的体系,又处在长江边,各种条件极是便利。
  造船厂不需要北迁,以南京为中心,发展造船业,支撑远航足够了。
  但丝路开拓,向西进入中亚、欧洲,将大明的威名、物产、资源倾泻到西方,需要一个更北面的国都,需要一个更能泵送大明国力的国都。
  从长远来看,从整体战略,未来布局来看,北平更适合做大明帝国的国都。如果将大明比作一个巨人,金陵是巨人的腹部,而北平才是心脏。
  迁都!
  谁反对都不行!
  花费了无数人力,无数财力,这些年为北平营造的匠人、民力超出了二百万,眼下这马上完全竣工了,还敢跳出来反对迁都?
  自己不是太祖,北平也不是凤阳,自己绝不允许北平成为烂尾楼。
  朝会。
  朱允炆拿起一封封奏折,目光冷厉地看着众官员,冷冷地说:“迁都乃是国策,多年前已是定下!眼下迁都筹备刚起,你们就站出来反对,一个个说得冠冕堂皇,理由充分,浑然不将国之根本、国之大利放在眼中,满是个人私心!”
  “朕不管你们上多少反对迁都的文书,也不管之前是谁反对,自今日起,谁反对迁都,那就留在金陵,留在南方!朕意已决,迁都势在必行!一应筹备加速,各部遣官分批先行,国子监、二炮局、兵仗局、科技局等,也分批前往。明年入秋,朕入北平!”
  不容反对,不容商议。
  面对强势的建文皇帝,百官实在无法反驳。
  随着四方战事接近尾声,一场又一场大胜利,一个又一个强敌被打败,建文皇帝的威望已是如日中天,这让他也更多了几分武断与果决。
  反对迁都,留在金陵,那就意味着从京官变成了地方官,远离了权力中心,这对一干官员来说是不可能接受的。
  武英殿。
  太子朱文奎,内阁大臣解缙、杨士奇,户部尚书夏元吉都在。
  杨士奇面对有些愠怒的朱允炆,表态道:“皇上,朝中支持迁都者毕竟是多数,反对者更多的是一些御史、给事中与主事等,难登大雅之堂。据臣所知,六部与内阁态度一致,坚定支持迁都。”
  朱允炆微微摇头,目光冷厉:“御史偶尔站出来一两个反对正常,可站出来二三十人一起反对,那就说明有人授意,想通过这种联合上书的方式改变朕的意志!”
  解缙与杨士奇对视了一眼,解缙走出来说:“迁都势在必行,顺之者荣。皇上发了话,想来他们不会再反对。只是臣有一事,还需皇上定夺。”
  “讲。”
  朱允炆沉声。
  解缙直言:“迁都北平,对南京损伤必是不小。先前虽有弥补之策,以造船产业为支撑,并保留南京国子监,然这些举措依旧不够。臣恳请将南京定为陪都,并留太子居于此,一来安稳民心,二来有个皇室之人照料南京,三来告知天下南京仅次于北平,地位仍在,四来南京位置极是重要,是太祖开国之地,当保留一定文武官员、军士照管皇城……”
  朱允炆摆了摆手:“大明不需要陪都,太子也不需要居留南京。南京皇城只需留守一些年老宦官、宫人,一批亲卫便是,至于六部、大理寺、刑部等衙署,则摘去门匾。南京中事,交应天府府尹负责。”
  解缙有些惊愕,杨士奇也有些震惊。
  朱允炆明白他们的用意,也清楚他们的考量。
  设南京为陪都,好处是有的,这就像是一个冗余备份,若是有朝一日北平待不住了,或因为某些缘故待不了了,还能撤回南京来。
  保留机构和人员,进退都方便。
  事实上,在历史中朱棣迁都之后,他的儿子朱高炽,孙子朱瞻基也一样想回南京,并不想待在北平。
  只不过朱高炽迁都回南京的准备还没做好,自己先去找朱棣说明情况,解释原因去了。
  而朱瞻基考虑到自己年纪还小,不怎么想去陪爷爷,加上那段时间南京频频地震,想着回去之后睡不安稳,索性也就搁置下来。
  大明迁都北平的过程并不是坚定的,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波折,再波折。
  朱允炆不允许这种波折继续存在,什么陪都,什么行在,南京没六部,不留一套班子,大明唯一的政治中心就是北平,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与它相提并论!
  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南京不会衰落
  不留后路,方能一往无前。
  若留着一个陪都,保留着一套完整的班子,这不利于朝廷的治理,也容易给人一种还能回去的念想,若后世子孙之中经不起官员游说,转而再迁都回去,那朱允炆恐怕要从棺材板里跳出来。
  再说了,金陵若保留一套班子,那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虚职,只有兵部有些权,但这实在是浪费钱财。养着一堆没用的官员,一养就是二百多年,实在是得不偿失……
  至于礼仪事,老朱埋在孝陵,走不了,但礼官还是可以走路的,一年出差几次就行了,反正天津港船只也快,实在不行可以走京杭大运河。
  解缙见朱允炆态度坚决,不好再劝说。
  夏元吉上前,询问道:“皇上,那南京产业上,是否应该多加布置?此番迁都,必会抽走南京太多气血,若不及早做安排,恐怕这里想要再次恢复繁华,需要数年乃至十年之久。”
  迁都带走的不止是皇室,还有官员,还有不少富户也会跟着去,这些人大部分又都是消费主力,一旦迁都,许多人家很可能因为卖不掉货物而倒闭,许多靠金陵过活的百姓很可能连做工都做不了。
  比如南京众多码头,那里每日都有数以千计的农夫搬运货物。若货物卖不掉,那商人自然不会再进新的货,码头上出劳力的百姓自然就没了生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