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灵异>契之书> 契之书_分卷阅读_85

契之书_分卷阅读_85

  欺诈的艺术篇 PART14
  从便利店出来,亚岱尔拿出手机拨通了史维特的电话。
  在来电显示上看出了呼叫者是谁,史维特虽然接起,却是一言不发,存心在电话那头与亚岱尔较劲一般。
  也着实不愿浪费时间,亚岱尔开门见山,“警官,帮我调查一个地方,15街103号”
  不出所料,果然又是利用他而来。史维特气恼的当场就想将电话挂断,然而到底还是不敢。“为什么?这里有什么好特别的?”受到职业影响,自然也对城市布局有相当的了解。和亚岱尔初次发现这个地名时的反应一样,都觉得不可理解,不过是普通的居民区而已,有什么好调查的?
  “并没有什么特别,这只是一家便利店。”
  “便利店?”史维特吼了起来,随即就是讥讽,“亚岱尔,你发什么神经?我现在手上有命案,哪里有时间去给你调查什么便利店?”
  “店子是没有什么值得调查的地方,不过最近雇用的一个女收银员,你一定会感兴趣。”本来就是需要史维特弄清的情况,要依靠对方的力量,亚岱尔也就不介意说清楚。“她与你现在手上案子的死者葛莉丝塔芙小姐,为双生姐妹,在案发之前从魔术团失踪。”
  没有夸大,也没有添加亚岱尔个人的判断,不过已经足够引起史维特的关注。这般特殊的关系,死了妹妹,活下了姐姐。
  本案的关键人物终于出现了。
  其实类似这次魔术杀人的案件,史维特也不是第一次遇到。有时候往往事实就是这般违背常理,越是觉得一目了然的案情,在调查过程中越是觉得困难重重。这种案件,最害怕的就是没有任何线索,先前发现的那些会变得完全用不上,而新的线索却怎么也发现不了。
  没想到,亚岱尔深夜的一个电话,竟然能带来这么令人振奋的消息。史维特有些兴奋,“你是如何知道这些的,又是怎么找到这个女人?”
  与他们警方不同,亚岱尔一定有他独特的情报来源。对于死者的人际关系,办案的警察不是没有问过相关人员,但是谁也没有得到关于死者双生姐妹的消息。
  电话另一头的亚岱尔,表情有些冷淡,既然对方看不见自己的表情,他也就没有必要像平日一样伪装笑脸。淡淡的听着对方的询问,不得不说,史维特的为人属于相当以自我为中心的典型,才不过数小时没见,他就已经忘了与亚岱尔之间的协议,恢复了有些高傲的警官本色。
  既然是超出了需要史维特知道范围的问话,亚岱尔直接就当做没有听见。对方习惯以这样的态度问话是他的事,他完全没有配合的必要。“找到便利店的店主,弄清楚葛莉谢尔达何时开始在这里上班,以及这个期间里,她有没有离开。”
  吩咐完毕,亚岱尔挂断了电话。完全不等史维特发问,事实上他也没什么可问的东西。需要调查的东西原本就不存在任何难度。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调取监控。虽然那只是一家不大的便利店,安装的监控摄像头也不会太多,但毫无疑问类似于收银台这种重要的地方,一定不会遗漏。史维特也不是蠢人,他当然能想到这个办法。
  手机放入口袋,亚岱尔的手指触碰到其中的另一件物品。顺手取出看了看,也并非什么奇怪的东西,只是一面女士化妆镜而已。对于大多数女人来说,手提包中都少不了这么一件必需品。
  东西不奇怪,奇怪的是它的来源。亚岱尔从便利店告辞时,葛莉谢尔达在经历了相当程度的挣扎之后,将这么一件既普通又不普通的东西交给了他。
  说是普通,的的确确在化妆镜之上找不出任何隐秘。考虑到葛莉谢尔达之前在信封上动的手脚,亚岱尔也怀疑收到的化妆镜上也有类似的机关,只是经过仔细检查之后,的确没有发现那样的东西。
  那么,她会以那般慎重的态度交出这件物品,只能是一个理由,镜子的本身。对于这个结论,亚岱尔倒并不失望。经过提醒,很自然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当初在万圣节碎尸案这个魔术所用的道具中,也发现了镶嵌在玻璃柜之中的条形镜面,手上拿着的化妆镜,无疑让两者联系在一起。当时就已经觉得奇怪,魔术团为什么要在这么重要的道具中设置这样的机关,那些反光的镜面完全影响了魔术师贾梅德的视力。若非如此,也不会造成那一场惨剧。
  没有人会自找麻烦,原本这个节目已经存在了相当程度的危险,不会有魔术师在设计这个魔术时,还会刻意增加难度。若非必要,那么就是一定有此需要。镜子,在其中一定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它的作用在其它方面。
  如果是别人发现了这个疑点,一定希望能再看看魔术所使用的玻璃柜,以便确定某些想法。然而亚岱尔完全不用,那个柜子的样子,甚至于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留在他的脑海中,印象深刻。
  回去之后的亚岱尔,也不知是不是近几日太过缺乏睡眠的缘故,竟然难得有一个完全无梦的安眠。第二日早晨,神采奕奕的醒来,连带着的,感觉胸口的伤似乎都没有那么痛。
  早饭之后,迎来了史维特的答复。
  与亚岱尔预想的一样,这位警官不会放过如此重要的线索,一定是在结束通话之后,就风风火火的去调查那家可疑的便利店,以及充满嫌疑的女收银员。他的动作算的上相当迅速,一定也获得了便利店的监控资料,所以才能这么快的前来答复。
  一个谢字都没有,亚岱尔直接示意对方可以开始说了。史维特原本就不是帮忙,亚岱尔也根本没有求助,“谢”这个字在他们之间只会显得异常多余。相关的话亚岱尔也早就说过,是不是这么继续被威胁下去,完全取决于史维特自己。如果不能自己爬出陷阱,不管谁伸手拉他都没有用。
  在亚岱尔对面的史维特,与通过电话交谈的史维特,之间有着完全相悖的迥异感,甚至都不像是同一个人。完全不想继续呆在这个人的身边,若非必要,连一个字都不想说。“我看过便利店的监控录像了,那个女人,案发前后没有离开一步。”
  理解到亚岱尔希望他调查的内容,也不做太复杂的说明,开门见山就用最直接的语言说明所谓的不在场 证明。
  “这么说来,警官你相信葛莉谢尔达小姐的无辜?”挑起了嘴角,弯起的弧度虽不夸张,不过也已经足够明显。明知不是这样,亚岱尔却故意问出口。
  依然是一针见血的判断,对于已经知道他真实面目的对象,亚岱尔连情绪都不会再加以掩饰。那些亲切的,感人的,为他人着想的态度,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展现。就算史维特还并不算完全看透他,不过在那般厚重的戒备下,不管再怎么伪装也起不到什么效果。
  自己查看了监控录像,一切都是亲眼所见,不过这并不代表史维特就会接受这个事实。也许已经违背了警察尊重事实的原则,不过他还是不能停止对葛莉谢尔达的怀疑。或者说,他不愿意停止。比起怀疑一个或许无辜的人带来的负罪感,史维特更担心的是案子无法破解。
  “难道警官发现了什么古怪,监控录像被动过手脚?”就算有,也一定还没有被发现吧。如果已经证实葛莉谢尔达真的有问题,那么史维特的态度会完全变成另一个样子。看着他的脸色已经变得不太好看,亚岱尔享受着打击他人带来的XX。
  明知对方是故意,不过是想从自己狼狈的样子中找寻乐趣,史维特还是不得不据实回答,“没有发现人为拼接的痕迹。不过我相信,一定是用了什么不易被发现的高明法子。录像带已经送到局里的技术部门,相信不久就会有结果出来。”
  不长的一句话中,史维特却接连用了两次“相信”。越是如此,越是代表他根本无法生成任何信任的感情。一切的说辞和做法,全部都是自欺欺人。
  亚岱尔已经断定,监控录像所拍摄到的一切,是可信的。不管葛莉谢尔达是不是用了什么特殊的手法,总之,在监控录像中她确实具有不在场证明。“那么,你是如何处置嫌疑人的?”
  如果换了另外一位警察,这或许就是不值得提出的问题。既然没有证据,无论怀疑多么浓重,也不能采取任何强硬措施,顶多也就是派人二十四小时监视而已。然而史维特不是那么温柔的人,他如果认定了什么,肯定不会继续保持沉默。
  亚岱尔的怀疑不是毫无根据,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令史维特当场哑口无言。沉默了很久之后,才憋出一个答案,“目前以重要疑犯的身份被拘留中。”
  “看来,史维特警官也同样是罔顾法律的危险分子啊。”这个说法,原本是史维特对他的评价。如今有了再合适不过的机会,就这么回了过去。
  每个人都有不能触及的底线,就拿史维特来说,说他什么都可以,唯独不能评价他是一个无视法律的人。亚岱尔话音未落,史维特就已经发作起来。“我当然有拘留她的理由,不仅仅是因为她的嫌疑。就算是已经掌握的证据,也完全构成了拘留的条件。”
  他强调着行动的合法性,亚岱尔听了还是不以为然。“就在昨晚,你才得知她的存在,这么短的时间能掌握什么决定性的证据?难道就是我说的那些推论?什么时候个人的猜想也能成为证据了?”并非真心关注葛莉谢尔达的安危,不过不管怎么说她也是委托人,而契约的内容就是还她一个清白。
  “我已经查到了,在那个发生命案的魔术开始之前,负责道具检查工作的人是葛莉谢尔达。”原本想着将这条线索隐瞒到最后,但是亚岱尔的咄咄逼人令史维特头脑发热,便什么也顾不得了。
  “一个人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既在魔术团检查道具,同时又要在便利店收银。史维特警官,你认为世上真有这种事?”
  就是没有,所以他才万分头疼,才会怀疑监控录像的内容并非真实。不过,等一下,亚岱尔怎么会在昨晚让自己去调查那家便利店?史维特情绪不受理智控制开始变的相当不悦,“这么说,你早就知道了是谁检查那些道具,所以才会让我去调查葛莉谢尔达的不在场证明?”
  不置可否,既然对方知道了,砌词狡辩原本就不是亚岱尔喜欢做的事。何况,他还有需要思考的地方。
  刚才已经说过,一个人不可能出现在两个地方。造成这种事实或者假象的理由是什么?一边是被摄像头拍下,而另一边则是被相关者看见。违背自然的荒谬事实,不可能存在,那么总有一边无法成立。
  是有人说谎,还是机械出了故障?
  欺诈的艺术篇 PART15
  拘留所的女看守满心都是狐疑,却还是不得不将这个漂亮的不像话的男人放了进去,然后还遵守了他的请求,让他一人与背负着凶杀罪名的嫌疑犯单独见面。没有办法,谁让他手上拿着史维特警官亲笔书写的命令呢?
  这个时候,值得亚岱尔亲自去拘留所探望的人,当然只有一个,葛莉谢尔达。见到她的时候,并没有想象中的狼狈,或许之前隐隐约约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有了心理准备之后再面对变故,或许就容易接受的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