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刘隆笑起来,脸颊上漾出两个酒窝,道:“我在母后这里永远都是孩子。”
  邓绥摇头道:“这不能行了,赶明让几位师傅好好教教你。”
  刘隆笑道:“他们都说我经史学得好,哈哈哈。”邓绥闻言笑起来,众人也跟着笑起来。
  新年充满了希望,似乎一切都朝好的地方在发展。
  第73章
  二月春光融融,今年比往常更暖和些,竟然让人感到一丝干燥。
  从一月底到二月,天空尚未下一场雨,就是在每月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也未下。这不免让君臣与百姓忧心不已,生怕再来一场春旱。
  二月初九,高景与费宣等孝廉再次进入考场,参加由尚书令主持的复试。
  高景伸展胳膊让兵士搜身,与同样伸展胳膊的费宣相视苦笑。孝廉选拔重视名声德行,如今却受到兵士的搜身,实属无奈。
  自从去年抓到一名夹带小炒的考生后,这次考试入场检查更加严格。
  刚才前头有几个孝廉认为搜身侮辱他们的品行,联合抵制搜身,没想到尚书令却不惯着这些人。
  他朗声道:“入场检查最终为的是公平,诸位埋头苦读几十年,难道想和那些依靠作弊恬不知耻的人一起同列朝廷?有人愿意,某不愿意。”
  “清者自清,我相信诸位的品性,但其他人未必相信。还请诸位为了公平参加入场检查。”
  大部分人听到尚书令的话,沉吟半响,觉得十分有道理。虽然这样搜查有辱斯文,但这是为了公平啊。
  说到公平二字,一些人心中五味杂陈。若没有公平二字,只怕他们还走不到现在的地步。郡国之中,豪族请托之风盛行,这孝廉和茂才也多成了豪族的禁脔。
  若非朝廷考核孝廉,倒逼郡国也施行考核的方式,他们这些人估计还在村野之中蹉跎呢。
  尚书令的话音落下,就有几个孝廉上前接受兵士的搜查,然后默默地入场。高景和费宣也紧随其后,他们二人是有真才实学,又清清白白,自然不怕搜查。
  去年来京孝廉一共二百二十二名,一名作弊黜落,二人落榜,共有二百一十九名孝廉参加最终考核。
  高景进了考场,他穿着棉袄,往考棚里一坐仍然感到十分寒凉。兵士将考卷发下来,高景先把帖经做了。帖经就是完形填空,或留上句默下句,或留下句写上句。
  这帖经比初试难多了,不仅有正文填空,还有默写笺注,题量超过初试的一倍。高景对经文烂熟于心,花费了一个时辰才填完。
  帖经之后是策论,高景扫了一眼,原来是关于如何赈灾的文
  章。高景心中荡漾了一下,据说陛下和圣上会亲自阅看试卷。
  若是入了这二位的眼,说不定能一飞冲天,不必从郎官做起。高景和费宣既然能被选为孝廉,都年过不惑,早一日入仕最好不过。
  高景打起精神,用心写了一篇救灾的策论文章。这些年大汉水旱蝗震,关于救灾的流程,高景十分熟悉。
  中途考场发了热水,高景将携带的干粮抓起来泡进热水里,胡乱应付肚子。
  薄暮降临,天色渐暗,外面响起了敲锣的声音。兵士们举着火把过来收卷,试卷统计无误,尚书令才下令放人出去。
  高景找到费宣互相搀扶回到传舍,没有对答案,倒在榻上睡了昏天黑地。
  自从初试后,他们就一直努力学习,即使在新春也没有放松,现在终于考完可以休息一下了。
  次日一早,两人对完答案,懊恼不已,二百道帖经里,他们各自错了两三个。
  “真不怪我啊,我从小开始就那么学的,没想到是衍文,明明考前记住了,但一紧张下意识地还是写错了。”
  “谁又不是呢。”
  唉。
  高景和费宣双双叹气。外面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邻郡的孝廉,邀两人对答案。高费二人过去一看,大约几十人,天南地北的都有,不得不佩服邻郡孝廉的社交能力。
  众人有说错十个的,有说错十几的,甚至还有一脸懊恼地说错几十个的。高景和费宣随大流地说错十几个帖经,然后一脸疲惫焦虑地回来了。
  “真羡慕边郡那些不用参加考核的孝廉啊。”高景忍不住心生羡慕道。
  费宣摆手道:“还是算了,你又不是不知边郡前些年被祸祸成什么样子?妻离子散,朝不保夕。”
  高景一听也是,道:“外面草木萌发,咱们明日一起去踏青如何?”
  费宣笑起来:“踏青是早了些,但出去转转也好。”来了之后一直呆在传舍,简直将人闷坏了。
  雒阳是人烟阜盛之地,好好游览一番才不负这次出来一趟。
  次日一早,高景和费宣出了传舍,相伴先去南北市。一路上,只见宅邸高起,楼阁亭台若隐若现,华第之间又夹杂着杂乱的土黄色屋子。
  费宣
  看到低矮的黄泥茅屋,脸上露出怅然的神色:“没想到雒阳这样的大邑,竟然还有和东莱郡一样的土屋!”
  高景顺着费宣的目光看过去,道:“是啊。京师连年水旱蝗,只怕这里的百姓生活也不易。”
  他们青州受灾的情况要远轻于司隶。
  两人一路往前走,突然一处空地上围满了人。
  “这是干什么?”高景拉着费宣上前,只见一个小吏模样的人对着纸喇叭大声嘶吼:“大家排队领取赈济粮,不排队不给发,大家按坊里排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