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都市>丶若丿有情文集>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文化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文化

  经过五千年的不断积累和发展,中国文化变得越来越博大精深。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内涵已不是一两句话或一两篇论文,就能够道得完,说得清的。吾非学者,亦非以搞文化来养家糊口之人。只是面对当今社会上道德的缺失,官场的黑暗,以及传统文化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的实际情况,而说一说自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迂腐之见。
  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不知道养活了多少文人与学者,从古至今都是如此,这种客观现实也必将延续很长一段时期。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研究和探索,是有利于人民和国家的事情,而且在现实中,我们也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这一点点小小的成功却导致了某些学者教授们,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形成的片面认知,却是值得我们深思、商榷以及追究的。
  (一)对中国文化儒、释、道的看法
  在学习中国文化概要的过程中,我发现一种十分荒唐的理解,即在许多专家学者的解读中,中国文化被简单抽象的理解为儒、释、道的三者合体。我觉得这种说法狭隘了中国文化,不仅没有看到中国文化的博大,也是一种思想简单,带有投机主义的表现。因为中国文化在出现儒、释、道文化之前,早已有了许多的文明,比如说:农耕文明、游牧文明以及国家的管理制度等都是出现于这三种文化之前的。
  儒学产生于春秋时期,由孔子对礼的认知,以及其门徒和追随者们对孔子思想的广泛传播,尤其是战国时期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创新而逐渐发展起来,并且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不断的积累,儒家文化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但我并不认为儒学就代表了中国文化,尽管国外的许多国家建立了孔子学院,一时儒学炙手可热起来,也不能让我产生那种认同感,因为真正的中国人,对于属于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是必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的。
  就在儒学刚刚兴起或发展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是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时代。当时除了孔孟儒家学派的“礼”、“仁政”之外,还有道家学派的“虚实相生”、“有无之道”墨家学派的“兼爱”、“非攻”、“尚贤”法家学派的“皇权、法律”思想,这些学派的思想都是当时极为盛行的文化因子,就连荀子的“循自然之法”也是十分有名的。这些思想不仅在当时有许许多多的追随者、信奉者以及实践者,就是联系现今的实际情况,它们的价值与用处都是随处可见的。而且在封建社会,儒释道文化在各朝各代的实际地位也是不同的,就比如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法家的思想备受推崇,做到“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统一方针,才奠定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格局,使中国实现了真正的大一统;汉朝在早期崇尚道家“无为而治”社会得到稳定和恢复,中后期才有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学的一家独大。还有在唐朝统治者和人民普遍崇佛,宋朝则是佛道共存,元朝却偏于佛,明朝皇帝却偏重道家的长生,清朝转而支持佛教的发展。这些客观存在的事实都很好的证明了,中国文化是不能被简单的理解为儒、释、道的。
  另外,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还应该包括那些在科技,医药,学术以及军事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在科技方面,中国不仅有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指南针,印刷术,造纸,火药,还有墨子一书中有关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鲁班对于建筑方面的成就,张衡制作的地动仪等等,都是领先于同时代的世界各国的;中国的医药学在古时也长期领先于世界,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名医大家,比如:“医药之祖”的神农尝百草,被称为“脉学之宗”的扁鹊,有“医圣”之称的张仲景写下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隋唐孙思邈写的千金方以及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都是医药学上有着很高成就的;至于学术上中国文化所取得的成就那就更多了,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南朝祖冲之九章算术注中对数学里圆周率的研究,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至今还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遗产毋庸置疑,这些文化也该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的。
  因而,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和解读,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儒、释、道,而要从历史的发展轨迹中,去发现和领略中国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理解中国文化之真正内涵。
  (二)对现今“精英文化”的解读
  所谓的“精英文化”是与大众文化、平民文化、草根文化、山寨文化相对立而产生的文化现象。即,不适应嘈杂的物质社会,它是人们内心渴求却常常被世俗生存需求驱逐时才能感悟到的,它是在人们静心思索或遭遇物质失利而需要情感慰藉时才冉冉上升。(引用于百度知识)
  现今的社会,一些自以为是的人,大为鼓吹和歪曲“精英文化”俨然把自己当作社会的精英,世界的主宰者。诚然,在历史的发展中,无数的社会精英们(用他们的话来说)因为受过良好的教育,或有着超然的气魄和智力,为社会做过很大的贡献,但我也不能就认同他们由“精英文化”而产生的“精英治国”的结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永不可颠覆的真理。在古时王朝兴替的过程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明君贤臣,他们曾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过极大的贡献,被后人歌颂。但归根结底,他们的成功也得有人民的支持才行。虽然这些社会的精英大多有着超出一般群众的远见和智慧,他们办事情的能力也是为人们所钦慕的,但他们的这些能力和见识却也是来源于人民中的。所谓的精英并不是高人一等的神,他们的一切都是取之于民的,因而那些别有用心之徒所说的“精英治国”只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或牺牲大部分人的利益来满足他们狼子野心的舆论而已。
  在资本主义国家“精英文化”以及“精英治国”的思想是十分猖獗的。那些道貌岸然的资本家和统治者们,过分推崇精英们在社会上的作用,以此混淆视听,麻痹群众,用极所有手段,来大肆敛财和维护自身统治。但是这种所谓的“精英文化”和“精英治国”是必将被时代所抛弃的,这就好像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一样,其中日本所处的实际情况就是很好的例子。日本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道路上搞得是很成功的,但他们管理国家事务的所谓精英们却是十分无能的。这些掌握国家的所谓精英,大多有着极好的家庭坏境,都或多或少的毕业于一个知名的大学,他们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科技管理经验,但我们所知道的日本却是一个政权更替十分频繁的国家。在面对经济通货膨胀和连续几年的经济增长乏力的实际问题上,这些社会精英是那么的无能为力,他们所能做的只不过是给人民开一个个“空头支票”罢了。那么造成这种结局的问题在哪?为什么精英治国会失败?究其原因是所谓的“精英治国”缺乏广泛的民众支持。
  相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新中国的建立,不仅使中国得以统一,也使得占世界五分之一的民众真正实现了当家做主人的愿望。特别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人民权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崇。尽管因为某些国贼的阴谋,国家走了十来年的黑暗时光,但总的说来,中国人民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是越来越得到了释放的。中国共产党也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人民治国之路,才能保证国家现代化的实现,以及政权的持久稳定。对于中国的国家建设,切不可搞所谓的“精英治国”一定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将“精英文化”引向好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大力发展“大众文化”扩大人民民权。如果一味走所谓的“精英治国”的道路,中国只会出现一个个独裁者,民权将得不到发展。
  打个比方,在当今的资本主义国家里,资本家的利益绝不是普通人民大众的利益,就好比纽约华尔街的繁华就绝不是供下水道里的乞丐所拥有的。“精英文化”要大力发展,社会也要努力培养精英,但是“大众文化”不一定就不高雅,至于“精英治国”的舆论就让它见鬼去吧。
  (三)谈谈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发展状况
  时代发展需要不断吸收前人的文化,对其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删选及提炼,取其精华并将之与现今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中国社会的发展也需如此为之。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其所具有的时代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所以中国人民如果能够利用好前人文化思想,取长补短,那么中国这条巨龙将会飞得更高更远。
  可是在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偏偏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大致有三种人,第一种人,过分强调传统文化的功用,这类继续活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过着啃老的生活,把传统文化当作教条和圣旨来作为行事准则。这类人大多不求进取,不相信“变则通”的道理,在处理问题上一味地只想到“变通之道”殊不知,这样的思想只会让国家变得落后和腐败不堪,就好像清朝的腐败,士大夫们对圣人的膜拜并不能阻挡英法的洋枪洋炮。第二种人,正好相反,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则采取十分排斥的态度,他们追寻所谓的最高真理是一味的发展,发展。这类人虽然大都富有创新的精神,却只不过是不成大气的“纸壳子”没有传统文化的积淀,他们什么也做不了。他们貌似披着时代先锋的身份,要大搞特搞,其实这些“愤青们”只会将事情搞砸。打个比方,他们的行为好比是“驴拉磨”好像都往前走了,其实质只不过是在原地绕圈而已。不回头看,不吸收前人的文化,真正能成功的事情怕并不多“摸着石头过河”那石头至少该包括传统文化。
  社会历史上,儒学几度成为专家学者们争论的焦点。在关于如何看待中国儒学的问题上,以上两种人各执己见,滔滔不绝,面红耳赤大有大打出手的火药味。诚然,在历史中,他们的思想也得到过认同,但是那只不过是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的一时权谋罢了。幸好,人类历史的发展中,还有一种人的思想是符合实际的,这也是我推崇的有别前两者的第三种人。这种人不仅认真分析实际,富有创造精神,而且在采取行动的时候会以史为鉴,很好地吸收传统文化并将之用于实实践。历史证明,他们的行动大都是取得了成功的。我认为,只有这种人才是真正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也只有他们才能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文化弘扬于世界文化之中。
  以上三点,虽不能道尽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所有看法,但也就到此为止了。在此忠告那些要去了解中国文化的友人们,一定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中国文化,只有这样才不会形成偏颇的观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