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再加上在景泰时期确实不算很得意的杨善和张軏,这就是夺门之变最核心的小群体了。】
  朱祁钰没有说话,他只是松开了于谦的手,抓牢了椅子旁的把手。在几人担忧的目光中把自己安放回了椅子之上,大口喘息着此刻仿佛显得格外珍贵的空气。
  他说不出来安抚臣下的话。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做到还能勉强坐在这里,而不是干脆下诏把后世人说的夺门一党,包括之前鼓吹正统的几人全部下狱的。
  他靠在椅背之上,虚无着没使什么气力,或者更准确的说法,是无力地仰望着那张光幕。
  【最先开始谋划夺门之变的应该是曹吉祥和张軏。前者作为宫中太监对于景泰的身体状况更为了解,而后者与他曾经共同征讨麓川,又担任京军总兵官,交情还算得上不错。
  但此刻他们的阴谋应该还停留在,万一景泰不豫去世,他们就趁着大臣按照礼法拥立朱见深之前武装把堡宗送上皇位,还没到夺门的程度。】
  “哦,那他俩的关系可真的还算不错。”
  朱祁钰“呵”了一声,竟然还低声点评起来。
  只是俞士悦大胆看了一眼他唇角含着的冷笑,只感觉浑身一个激灵。
  没有人会觉得他能真的笑得出来。
  【这个小团体的阴谋进一步发展,就要到石亨十三号代景泰祭祀之时,他得知了景泰真实的身体状况的时候了。
  当然,他还不至于一知道景泰不行了,就打算武装夺门复辟堡宗。
  毕竟北京保卫战打赢也有他的事,他身上景泰重臣的烙印还算得上深。虽然他确实觉得复辟堡宗得到的收益肯定会比立太子来得强,可到底还是有几分犹豫不决。
  石亨是个武将,面对这种他捉摸不透的局面,最先想到的是找个文人来商量。
  选谁呢?
  王文知道了肯定会把他举报了,于谦人品太好和他聊不到一块去。
  王直胡灐这些老臣,经历过仁宗太子之位动摇的风波,从头到尾压根就不想掺和进景泰的继承危机中来,害怕像当初三杨解缙一样被强行下狱悟道。
  ——那就陈循吧。】
  朱元璋:?
  他皱着眉回头横了一眼朱棣:“高炽那孩子怎么了啊,怎么弄出来场风波,让那群老臣都明哲保身起来了。”
  他还记得那三杨,说是宣宗给堡宗挑的辅政大臣——从朱棣到堡宗,这样看来是辅助了四代人的贤臣了。
  结果竟然被下狱了?
  朱棣表面上依旧是一派“我啥都不知道啊”的无奈,应和着亲爹的发言嗯嗯啊啊,心底里却难免嘀咕:我好歹只是下狱……爹你自己看看你怎么对大臣的好吗……
  —
  早在后世人说他未来会支持复立太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坐立不安的陈循,眼下是真的“砰”地一声,结结实实就跪在了地上。
  “陛下——臣绝无这般僭越之心啊!臣对陛下的忠心天地可鉴啊!”
  陈阁老感觉自己的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心中把试图拉他下水的石亨翻过来覆过去地痛骂,脑子却极其灵活地为自己找寻着解脱的出路。
  “臣若是真的参与进了这般谋逆之中,臣日后又怎么会落得个要被弘载平反洗冤的地步啊!”
  被突然点到的商辂先是一愣,继而肯定地点头。
  还没等他也开口为同僚争辩几句,后世人就先一步替陈循洗脱了嫌疑。
  【当然了,他没找成功。】
  这眼泪是真的瞬间就落下来了。
  陈循几乎喜极而泣般地哽咽,在景泰轻轻的“起身”声中坐回了原位,整个人的背后已经被冷汗濡湿,风一吹便极清凉地刺人,让他心中一阵戚戚。
  陈循:请务必远离脑子不是很好使的同僚。
  【陈循当时都年过七十了,精力不济是常有的事,又是翰林出身,瞧不太上身为武将的石亨。石亨当时想和他私下谈谈,还刚好撞上人多的时候。这场谈话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于是他就被曹吉祥派手底下人来接触,两方势力形成了合流,但还是没有个文人谋士。
  最后还是石亨找了与他相熟的许彬,许彬虽然自称年老不能谋事,却给这个政变团体引荐了核心人物——徐有贞。】
  石璞:……我的水利人才真的还保得住吗……
  原本他还怀揣着些许的期望,以为这徐珵虽然掺和进了上皇复辟,但一个文人也成不了大事。说不定陛下手一松,就把他给放过了呢……
  想到自己的工程项目就忍不住愁眉苦脸的工部尚书在心底一阵唉声叹气。
  ——卿本实才,奈何作乱啊!
  【为什么说徐有贞一个文人,反倒是夺门之变的核心人物呢?
  很简单,在徐有贞提出具体方案之前,石曹张三人,其实都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使堡宗复辟成功,也不知道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手段使堡宗复辟。
  而徐有贞先是稳住了这三人当中最重要的石亨,欺骗他说如果与陈循通气,那么陈循一定会自己率先领群臣恭迎上皇,那么石亨肯定就没有功劳了。】
  陈循:……我%¥#
  徐珵——!
  陈循直接咬牙切齿地暗恨,感觉自己心态都快崩完了。
  这要是一般关系,徐珵为了自己的前途坑害他一把,陈循虽然也会觉得很恶心,都不至于像现在这般,如果徐珵在他面前,恨不得直接跟他打起来的愤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