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八零种辣椒[穿书] 第37节
特别是困难时期刚过,魏建岭韩云英这一辈人,都对粮食和饥饿,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魏檗每日带着民兵队“督战”,她恍若有后世拆迁队长的感觉。只不过别人是拆房子,她是拆庄稼。
一样挨骂,一样有“钉子户”。
好在她有“踢人”机制,“钉子户”并不难缠,因为真不想翻地,村里并不强迫,重新签字画押退出就好。
真正让她头疼的,是“摇摆户”,或者说“拖延症户”。嘴上说着好好好,我们家不退出,一定听村里决定,明天就翻地,实际上拖拖拖,一拖六二五。村里天天催,他天天不动弹。
魏檗只好给“拖延症户”下了死命令,必须在立春之前把地翻完。翻不完的,不论有什么理由,一律从种辣椒合作组织里踢出去。
离立春还有不到一周。
命令下了之后,魏檗再到田里去,就看到“拖延症户”家家都在翻地。
“老头子,我……透好的庄稼,我下不去手。”
魏檗听到身后有人说话,话音里带着哽咽。她回身看去,是头发花白的王婶子。魏檗记得,她家之前人口多,听村里八卦的时候,有人提过一嘴,她家饿死了小女儿。
魏檗站在背阴里,说话的人没有看到她。
“庄稼不值钱。粮所年年打白条。”苍老的男声带着无奈,劝自家婆娘:“咱家一堆白条,不当吃不当喝。种辣椒还能挣点。”
“不能等收了粮种辣椒么。”哽咽变成了抽噎:“咱往年种辣椒,也没刨过庄稼。”
“谁知道呢!谁知道村里怎么想的。”老头弯腰翻地,一锄头一锄头狠狠砸在地上,“挣钱!挣钱!挣钱!”
魏檗抬头望天,不停眨眼,把眼里的湿意眨回去。
一定要让老百姓尽快挣到钱。魏檗揉揉眼睛,沿着田埂悄悄回去。
明明做的是正确的事情,怎么感觉像个大反派呢?
“大反派”要一往无前,不被任何事情阻拦!
土地全部深翻整地之后,魏檗开始指导大家养地。
养地不让土壤板结,最好的办法是施有机肥。有机肥两大类,植物残体和动物残体。
翻下去的青小麦,属于植物残体里的“绿肥”。除此之外,还包括小麦玉米秸秆、豆饼菜籽饼之类的东西。
豆饼和菜籽饼当肥料上在地里,在这个年代太过奢侈,并且会让成本翻倍往上涨。
至于秸秆还田,魏檗知道即便是现在八十年代,已经有地方开始做还田试点。但是吧……秸秆还田这件事,虽然禁烧秸秆之后全国推开,但争议贯穿始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直没吵明白。
好巧不巧,魏檗是坚定的“不还田”、“离田”理论支持者。
因为她从始至终研究的是作物栽培。秸秆还田可以让土壤有机质含量上升,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还田过程中,秸秆中存在的病虫害。病菌菌丝,害虫虫卵等等,跟着秸秆一并回到了田里。
还一次两次,一年两年,可能看不出什么来。可是日久年深,随着病虫害一年年的积累,会造成突然的病害大流行或虫害大爆发。魏檗清楚的记得,有一年黄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突然大爆发,那一年,粮食减产接近百分之三十。
因为“病根”在土里,单靠给露出地面上的植株部分打药,根本不能把爆发的病虫害打下去。
除了病虫害之外,秸秆还田时打得不够碎、深翻不够深,会造成秸秆在土壤表层大量堆积,小麦的根没法扎到土里,遇到寒冷干旱,小麦苗大片大片干枯死亡。
种种问题,不胜枚举。
“植物残体”选项划掉,只剩下“动物残体”。
农村常见的“动物残体”,是,嗯,各种动物,猪牛羊、鸡鸭鹅,包括人类的,大粪。
但大粪不能直接用,需要经过“堆肥”、“腐熟”,也就是要把粪堆在一起,让里面的微生物分解发酵一下。把对植物有毒有害的物质分解成对植物的营养。
夏天气温高,随便往哪里一摊,几天就可以堆好。
可惜现在刚刚初春,黄淮平原气温尚低,且有时不时的“倒春寒”。如果把各类粪便随意一堆,既没有效果,还影响村容村貌。
一进村子处处臭气熏天,开什么玩笑,魏檗坚决不能忍。
所以她打算把所有的大粪都堆到一处发酵,建个简易沼气池。
在沼气池选址问题上,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各村组组长,都极力反对选在自己家附近!自己家亲戚附近也不行!!沼气池,说得好听,实际上是啥,是大粪坑、大粪池子!
大粪池子往自家门口一建,全村大粪都往里堆,家里得是什么味道,吃饭都要哕出来。
想想都要呕……
“真不建?”魏檗以手支颐,笑吟吟的问:“别人家门口建了,你们到时候可不要眼馋。”
不眼馋不眼馋。比起支书说的看不见影的沼气做饭点灯,把自家门前的地占走一块,天天闻臭气可是近在眼前,实打实的。
所有人脑袋都摇成拨浪鼓。
魏檗半点儿不恼。
依旧笑吟吟的,问道:“沼气池必须要建,那建在哪里好呢?”
众人低下头,没有一个人吭声。
魏檗说:“吕家丰当支书的时候,他兄弟俩把家门口的公共用地全圈成自己家的了。现在不趁热打铁要回来,过上几年,就要不会来了。”她笑了笑,征询其他村干部意见:“不如以建沼气池为契机,把吕家兄弟占的村里的公共用地要回来。”
“好!”死道友不死贫道,韩菲菲身为吕家兄弟(有仇)的堂弟媳,率先表态,双手支持把沼气池建吕家丰兄弟家大门口。
“同意!”“就该这样!老吕家占了村里这么多便宜,也该为村里做点贡献!”
方才一声不吭,怕落自己家门口的大家伙儿,气氛热烈,从怎么要回吕家丰占的地,说到找那几家的后生劳力修沼气池……
瞧你们一个个损色样~魏檗内心小人儿挖鼻,替吕家兄弟挨个抚过众人狗头。
吕家兄弟不是善茬。
兄弟俩在村里横行惯了。现如今,从支书位置上被迫退下来的吕家丰,对魏檗更是怨气冲天。只是碍于魏檗手里的黑材料,才不得不暂时蛰伏,消停度日。
知道魏檗打算把沼气池建在吕家兄弟家门口的消息后,妹妹魏洁开始替姐姐担忧。她担心吕家兄弟狗急跳墙破罐子破摔。魏洁劝魏檗:“姐姐,吕家可不是善茬,你不不要等一等,等村里人都更听你的,再收拾吕家兄弟。”
魏檗摇了摇头。
魏洁的建议很好,妹妹已经成长,不再是天真幼稚的小姑娘。魏檗打心眼里高兴,魏洁的建议,是最最稳妥不过的,过上几年,她准能治得吕家兄弟满脸菜色,服服帖帖。
但这个做法有个缺点,时间成本太高了,要跟他们慢慢磨。
人间岁月堂堂去,魏檗不想把自己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和吕家兄弟这种货色无休止的内耗中。
所以,某天。魏檗冒着被打出门的风险,敲开了吕家丰家的大门。
“你还敢上我家来?!”杨梅花看见魏檗,撸起袖子要抡擀面杖。
“你滚一边去!”魏檗顺手抄起吕家放在水缸上的铁皮舀子,“哐当”一声砸地上。
扔完舀子,魏檗才无语的意识到,在广袤的农村大熔炉里,自己越来越武德充沛了。
充沛就充沛吧。
魏檗一指吕家丰:“吕家丰,村里有好事想着你,你要干不要?”
“村里的好事儿还能想到我?”吕家丰阴阳怪气,“别人都不要的好事儿吧。”
“别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爱要不要。”
魏檗一副施舍给你,不要正好的态度,立马转身要走。
“你,你回来。”杨梅花大声叫魏檗。
吕家丰忍不住上前一步,拦住魏檗的去路,问:“什么好事儿?说半截就走,看不起我家?”
“大好事儿。”魏檗脸不红心不跳,跟吕家丰进了堂屋。
她半点不心虚,说大好事就大好事,理直气壮得很。
第46章 二更
◎二更◎
魏檗打算跟吕家兄弟“和光同尘”。
什么是“和光同尘”呢?虽然于明忠告诉她要“和光同尘”, 但魏檗一直认为,比起“和光同尘”,于明忠的做法更偏向“同流合污”。
和光同尘是正确的, 可是应该怎么做呢?魏檗琢磨了很久,想起起这个大纲坑的作者,她单位里那位大佬曾经的访谈里, 引用过《中庸》里的一句话, “致广大而尽精微, 极高明而道中庸”。*
她觉得这句话里有她需要的答案, 现在,她要印证自己的所思所想, 找出这个答案。
她告诉吕家丰,空地, 是村里的空地。
吕家丰想想自己的黑材料,以及自己还没有捂热乎的门口空地, 咬牙认了魏檗的说法。
既然是村里的地, 在用地上,就没有吕家丰你吃亏这一说。
建沼气池,好处大大的有。
魏檗说:“沼气池里的沼渣,是最肥的肥料,因为建在你家门前,每一次,你可以比村里其他人多用二十斤。”
吕家丰对这一条不置可否。
另外, 魏檗说,因为沼气池比较小, 我们主要目的是腐熟肥料, 生产沼气只是顺带的, 只够你家一家,顶多再加上隔壁你弟弟家你们两家的用量。
“沼气你知道可以做什么吗?”她告诉吕家丰:“可以烧火做饭,有了沼气,再也不用烧柴了。干净省钱又省事儿。”
吕家丰略微心动。
趁热打铁,魏檗给吕家丰许诺:“沼气池正常运行,沼气正常起来,我再给你家装一盏沼气灯!知道什么是沼气灯吗,一拉开关,比县招待所里的电灯还要亮!”
吕家丰“嚯”得站起来:“当真?”
“千真万确!我从不说假话。”
吕家丰又慢慢坐下,皮笑肉不笑的问:“真这么好的事儿,你会想到我这个被你赶下台的原支书?”
魏檗摸摸鼻子,缓解一下尴尬,指节敲在桌子上,继续说更尴尬的话。
“正因为看起来是我把你赶下去的,所以好事儿我才要先想着你,以显示我的态度和胸怀。简单来说,我要在村里立个好形象。”
呃……
虽然尴尬,但从逻辑和人性来讲,似乎没毛病?吕家丰将信将疑,勉强相信魏檗的鬼话,(不得不)同意让出自家门口并不属于自家的大片空地,让村里兴建沼气池。
“当然!”魏檗最后不忘小小强调一下:“毕竟是沤肥,可能会有点气味。”
“理解。”吕家丰承诺,建沼气池的时候,自己虽然不帮忙,但绝对不会给村里捣乱。
双方达成一致,签字画押,村里沼气池开始建设。
魏俊海领着村里的后生们,在吕家丰和吕家满兄弟家屋前空地上,先挖了个四四方方大坑。再按魏檗的要求,在坑壁用砖头和水泥砌起来,留一个进料口,一个出料口,再在大坑上面用塑料盖子密封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