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穿越>大明才子风云录> 第七百零一章 阅卷官挑灯夜战

第七百零一章 阅卷官挑灯夜战

  况且对这样的大奖并无感怀,曾经沧海了,也就不会为这等事心生什么感慨。无论从哪个方面说,陈慕沙的地位都要比孟梵君高得多。
  乡试的话题一打开就收不住了,一些人开始问孟梵君这次国子监的太学生在乡试中大约的成就如何。
  孟梵君也只能含糊作答,没有哪一届乡试的结果像这次这样无法预测,以往只要看到题目,国子监的教授们大致就知道他们送入场中的学子能有几人中举,名次排在哪个位置,基本上很少有猜错的,这次却完全蒙掉了,不敢猜测。
  此时,忽然有人匆忙走进,在练达宁和孟梵君两人耳边低语几句,两人都霍然脸色大变,急忙站起身向外走去。
  大家看着这两人的神色突变,大为讶异,连魏国公都深为不解。今天这个日子难道又要有什么乱子?
  练达宁过来在魏国公耳边低声道:“是大宗师衙门有大事发生,请我们过去。”
  “嗯,那你们赶紧去吧。”魏国公听说是大宗师那里有请,知道拦不住,也就放行了。
  况且跟文宾互相看了一眼,心里都明白了:多半是文宾的事“东窗事发”了。
  昨天最后一场考试完后,所有阅卷的人立即进入最紧张的阅卷模式。
  阅卷的人共分十七个房间,每个阅卷官或者请来阅卷的大儒就是房官,也就是他们取中的举人的房师。
  房师一词就是由此而来。
  所有卷子都平均摊开在十七个房官手里,每个房官也都有自己的助手,更不用说仆役杂役了。房间都挂上帘子,所以房官也有帘官之称。
  蒲松龄终生科举之路坎坷无比,最恨的也就是这些房官,称他们为瞎眼人。即便在他名满天下后,下场乡试也是名落孙山,只能以一个廪生的功名含恨离世。
  那些房官们其实也很冤枉,考卷都是糊名的,谁知道哪个是你的啊,要是知道,哪个房官都会毫不吝惜地取他做举人,可惜根本没法知道。
  《聊斋志异》被称为那时候的才子书,不要说一般的文人,就是当时的文坛盟主礼部尚书都为之心动,想要花巨资买过来,充作自己的作品,蒲松龄却坚决不答应。
  纪晓岚作《阅微草堂笔记》其实就是为了挑战《聊斋志异》,纪晓岚的一个儿子也是蒲松龄的超级粉丝。
  若论文辞典雅,叙事手法精湛,《阅微草堂笔记》并不亚于《聊斋志异》,可是蒲松龄是用笔锋蘸着自己的心头血书写的《聊斋志异》,这一点是精神品格境界都很平庸的纪晓岚没法相比的,两部作品因此失去了可比性。
  这倒不是贬低《阅微草堂笔记》,如果不拿《聊斋志异》做比较,它仍然算得上非常典雅的笔记类小说志文,至少比袁枚的《子不语》强大不少。
  这就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凡事就怕比较嘛。
  十七房阅卷官挑灯夜战,每人手边都是浓茶点心,有的人手边甚至还有酒,当然不用担心有人喝醉了,每个人都无比珍视自己被选中充当阅卷官的这份荣誉,决不会搞砸了。
  陈以学悠闲地坐在外边的大厅里,由南京的几个要员陪同着,品茗聊天,他作为总裁官,主要是在最后的名次上把关,或者在一些房官们无法在几个卷子中做取舍时,由他做最后裁断,总裁也就是总裁断的意思,如果把乡试当作一场比赛,总裁也就是总裁判。
  “这次的新贵人不知都是哪些学子,考前做的那些估量是全都作废了。”一个南京的要员叹息道。
  “这种事很正常,要是每届总能让外边的人猜出来,要我辈何用?”陈以学现在心态已经恢复正常,也不觉得这次的题目出偏了,反而觉得这是皇上的英明之举。
  经过一夜奋战,近一万张卷子已经被粗略浏览了一遍,这次房官的阅卷强度反而不大,许多人都跑题了,自然被房官打记号后扔到了一边,可怜这些人就成了名落孙山的不幸者。
  还有两千多份卷子至少没有离题太远,还有进一步斟酌研判的机会。
  此时一个房官忽然尖叫起来,声音之大所有人都被吓了一跳。
  “老梁这是怎么了?犯癫痫了不成。”一个房官大声笑起来。
  尖叫的这名房官名叫梁跃亭,乃是山东泰州府知府。
  他捏着一张卷子跑出来,大声叫道:“来来来,我这儿可是发现奇才了,奇文共欣赏,你们快看看。”
  十七房考官都跟着跑了出来,他们的助手也尾随其后,这也是阅卷时的一景,只要某一房发现好文章,就会显宝似的拿出来给大家看,房官们一旦发现一篇好文章也会跟中了大奖一样兴奋。
  “你们读读这篇文章,绝对是宿儒级的,了不得。”梁跃亭大叫道。
  几个房官都是精神一振,一夜多的疲倦困倦也消失大半,都过来凑近了看这篇文章。
  他们凭借丰富的阅卷能力,只要扫上几眼,一篇文章的好坏立马了然于胸。
  “嗯,的确是难得一见的好文章,这是谁的?”一个房官问道。
  “你傻了,现在还没拆封呢,你问我,我问谁?”梁跃亭笑道。
  “我真是看文章看傻了。”此人摸摸头,自己也笑了,这等低级错误也是房官们经常犯的,往往一兴奋就忘了糊名制。
  必须等所有文章都评定完毕,名次也列好后,才能拆开糊住姓名的卷头,那时候才能知道哪张卷子是哪个人的。然后由总裁官亲手书写榜单,庆祝乡试圆满成功。
  “嗯,的确是好,我那房里也发现几篇好文章,可是若论构思之精巧,立论之准确,文字之典雅,不逮此篇远矣。老梁,你这可是挖到宝了,难不成解元要出自你这房了?”又一个房官笑道。
  十七房也都暗自较量,比赛谁发现的好文章多,那个房里出的举子多,名次高等等,这些虽然有一定的概率,因为卷子是平均分摊到各房的,各房都会有好坏文章出现,最后哪个房里的好文章多,只有天知道,可是他们就喜欢比较这个。有时还会因为各房里挑出的好文章最后的名次之争弄得脸红脖子粗的,平时的交情到了此时全没用了。
  “哈哈哈,我看有希望啊。”梁跃亭倒是不含蓄,扬着手里的卷子得意道。
  他们这一阵闹腾惊动了外面正闭目养神的陈以学,他也急忙过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其实不管哪一房发掘出了好文章,他都会高兴。
  “大人。”
  “陈大人。”
  房官们看到陈以学过来,都纷纷点头致意。
  “老梁,你挖到宝了?”陈以学兴奋地问道。
  “大人,您看看这篇文章,反正是我这房里的头名了。不要说这次题目生僻,难以出好文章,就是在往届乡试里,也难得看到这等奇文啊。”梁跃亭依然兴奋不已。
  “老夫瞧瞧。”
  陈以学还有些不信,不是信不过梁跃亭的品行,而是这时候每个房官都争相夸耀自己发掘出的好文章,自然就有浮夸之嫌。
  陈以学看上几眼,先是点头赞叹,然后脸色有些难看了,他从头逐字逐句地仔细读着,越是读脸色越难看。
  “大人,怎么了?”
  聚拢在他身边的人们都不明所以,却也都感觉有些大事不妙了。
  “这……不像是考场里临时做出来的文章吧?你们也都法眼高明,你们再仔细读读。”陈以学声音有些发颤。
  “这……”
  几个房官赶紧仔细读了一遍,果然都看出问题了。
  他们不是眼光学识比陈以学差的太远,而是兴奋之余没有仔细研读,这一仔细研读就发现问题了,这等好文章绝对是平日里苦心构思精心推敲出来的,绝不可能是在考场中临时构思写就。
  虽然东晋的大才子袁豹可以倚马万言,文不加点,挥手写就一篇绝世奇文,但袁豹历史上也只有一个,哪怕绝世天才苏东坡在考场中做出的文章已经是经典名文,还被选入《古文观止》里,可是跟他平日里精心写出来的文章相比,还是高下立判,差距很是悬殊。
  明代历朝的考场文章的范文都被集成《墨选》,相当于后世的《高考作文名篇精选》,可是那只是给考生们参考的,若单论文章,一片经世之作都没有,历科状元的文章跟他们平日里写的文章也是差着一座山头呢。
  所有人心中都浮现一层阴影:难道这届乡试的题目泄露了?
  这种事以前也发生过,题目外泄,有不少人就先请名家高手写好文章,自己背下来,然后在考场中誊写出来,只要不被发现,中举中进士那是妥妥的。
  后来考官们都有了经验,只要有了这种文章出现,基本就寓示着题目外泄了,随后大祸也就不远了。
  明朝对科举最为严格,科场舞弊案只要发现一桩,就会不遗余力地严惩,有不少人脑袋要搬家,总裁官、考官们也会有许多倒霉的被贬官甚至流放到边荒,如果有直接责任,被砍头一点都不稀罕。
  “大人,怎么办?”所有房官都慌了神,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件突发事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