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都市>都市少年医生> 第3306章 怀疑

第3306章 怀疑

  五点半左右,李华利告辞离开。
  她离开的时候告诉罗子凌,待她把这边的事情交割清楚后,会再来找罗子凌。
  到时,两人再讨论一下工作上的事情。
  她会比罗子凌先一步去燕京,她愿意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参与到北方医药的管理工作中。
  罗子凌给予了她承诺,让她任北方医药的总经理。
  凌海俊和金艳协助他,但北方医药的大小事上,李华利有最终的决定权。
  罗子凌给予她这般信息,给她这么大的权力,李华利还是挺感激的。
  “看样子我只能死心塌地为你卖命了!”她在离开的时候,和罗子凌说了这样一句话。
  “谢谢!”罗子凌道了谢,并提醒李华利,别忘了他们曾经的打赌。
  “你别担心,我不会忘记,如果我输,我肯定会兑现承诺。”李华利说着,露出了副心痛的样子,“这赌注太大了点,如果我输了,我得给你白干好几年了。”
  “到时给你高额的年终奖就行了,只要你折服了所有人!”罗子凌哈哈笑道:“等你办完了交接和离职手续,到时我请你喝茶。”
  “哈哈,你这是不是假公济私?”
  “按规则办事,就不是假公济私!”
  李华利走后,罗子凌马上想把这个女人准备入职北方集团的事告诉凌若楠。
  但在看了看时间后,还是打消了念头。
  国内应该差不多半夜了,这个时间点凌若楠肯定睡觉了。
  他们抵达巴黎的时候,罗子凌给凌若楠报平安的时候,凌若楠都说准备睡觉了。
  他把这消息告诉了林岚。
  林岚对此并没太多反应。
  她和李华利不熟,而且她天性冷淡,不喜欢和人打交道。
  虽然退役后,她已经在努力改变,但正应了那样一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看罗子凌一副很兴奋的样子,林岚还是问了句:“她很厉害?”
  “跨国大型药企的高管,年薪近百万欧元,很多大型企业想挖的职业经理人,你说厉害不厉害?”
  “那也要看看会不会水土不服。”
  林岚这话让罗子凌呆了呆,旋即摇了摇头:“她既然已经了解过我们北方集团,而且充满自信,相信她一定能胜任这份工作,胜任给她的高薪!”
  “你也答应给她近千万的年薪?”林岚有点好奇。
  “现在北方医药总经理的年薪是三百万人民币左右,李华利愿意接受我们的薪酬制度。最多,给她一笔丰厚的年终奖。具体要给她多少报酬,看她到职后做出的成绩!”罗子凌也没和林岚多说什么。
  已经是晚饭时间,林岚提醒罗子凌,该去参加外事机构举办的欢迎宴会了。
  欢迎宴会还是挺隆重热闹的,王健、金永明等外事机构的负责人及重要工作人员,还有一些华侨及在欧洲的华夏知名企业家来参加宴会。
  在宴会开始前的致辞上,王健以热情洋溢的口吻,对华夏传统医学代表团应邀访问欧洲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因为诸多的原因,这些年华夏传统医学在欧洲举步维艰,中医药在欧洲几乎走进了死胡同。这次华夏代表团访问欧洲,可以说是肩负“破冰”的使命。
  他和他的同僚,真诚地希望并祝愿这次访问能取得预期甚至是意外的成就,让欧洲人重新认识中医药,重新接纳这古老的医学,扬我华夏国威,将华夏的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广到欧洲。
  王健致辞后,颇为感慨地说道:“这里是欧洲,这是别人的地方。即使我们在这里呆了好些年,但都只是过客。这是别人的领地,规矩也是他们来定的。在欧洲有话语权的那些人,随手划下一条线,可能就是很多人一辈子都难以逾越的鸿沟。华夏传统医药,就是被一些人所划的那条线给阻挡在了外面。希望这次罗团长所率的代表团,能破冰成功,能将这条线摧毁。”
  罗子凌在王健致辞后上台发言,他所说话不多,差不多是接了王健的话:“王大使刚刚所说的话非常有道理,欧洲人定了个规矩,划了条线,结果就把我们挡在了外面。但我们不会接受这样的结果,毕竟传统医学不只属于华夏,是属于全世界的。我们作为传统医学的从业者,有义务把传统医学的精髓传递到全世界各地,同时让我们的中医药产业到欧洲获取利润。这次我们来巴黎的目的,就是要让王大使刚才所说那条线往后退一些,最终这根线断裂消失,中医药能够进入这座城市、这片大陆。”
  说到这里,罗子凌顿了一顿,再很认真地说道:“如果大家觉得我这个团长太年轻,不足以担当破冰之旅的负责人。那我告诉你们,你们想错了。这次我率团来华夏,我就是立下军令状,一定要让欧洲人重新接纳我们华夏的传统医药。因为,我们华夏传统医药,已经让不少欧洲政要看到奇迹,收获惊喜。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展示精湛的医术,再利用那些受了我们恩惠见识到了我们传统医学技术精湛的人帮我们宣传。我们通过与他们的合作,用他们的努力帮我们成功撕裂这条线,改变那些规矩。”
  “这次破冰之旅,我们一定会成功。因为,春天来了,冰雪很快就会消融。”说完这些,罗子凌也就结束了致辞。
  他的发言,换来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在罗子凌身上,大家都感觉不到呆板和暮气,而是充满激情。
  他和王健的发言风格有很大的不同。
  王健今天的致辞虽然不像平时那样四平八稳,有外交官的特征,但还是没罗子凌的发言那样务实。
  代表团的成员都清楚罗子凌的行事风格,也知道他的能力,因此并没有人认为他吹牛。
  外事机构的那些工作人员,对罗子凌的了解只是通过网络及其他人的嘴,因此对他的能力和做过的事情了解的并不多。
  “这么年轻的一个人,真的能带领这些老学究破冰成功?”很多人表示了这样的疑虑。
  连王健和金永明,都不是那么乐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