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耽美>大明风华> 凤翔

凤翔

  那日,凤翔高中二甲,被拔擢为庶吉士。同一日,傅卫以戴罪之身被逐出国子监,不但被开除监生身分,且永世不得再试举。
  他的祖籍阳昌将他开除族籍,家人与他断绝往来。于是他在神京徘徊,直到布鞋磨穿,脚底满是泥泞。
  他的父亲早亡,寡母为了供他读书,不惜嫁给他人作妾;而今,傅卫失去的不只是他一个人的荣辱,也是他一家的荣辱,全族的荣辱。
  他是阳昌之耻,此生再也不得踏入阳昌。
  就在阳昌县尉张贴布告,如此宣达时,凤翔的车队正好路经阳昌,官府差派的报喜兵高举木牌,一边写着:凤氏高中二甲;另一侧写着:翰林院庶吉士修撰。
  还在国子监时,凤翔曾与他约定:届时我们都要入阁作大学士,你是首揆,我便是次辅,咱们一起整肃一下整个朝堂的腐败之气。
  当时傅卫的策论成绩较好,除了三坟五典以外,兵书、奇门遁甲也略有涉猎,足称得上是奇才。傅卫心愿本是坐镇封疆,指点江山,手持火銃,高坐马背之上,戍守国门,分解君忧。
  一晚,两人同室温书时,巡夜的教官捉到他们,说他们在行苟且之事。凤家于开国有功,祖上三代,皆袭勋爵;罪过终将是「傅卫借他美姿容,便妖媚勾引,才引得凤少爷误入歧途」。
  凤翔见教官举着烛火,破门而入,便一把推开伏在他身上的傅卫,说他「强教我与他作这般姿态,还要作妇人状引我与他作得手来」。
  傅卫心知凤翔是他家中嫡支单传,今日之事若传出去,不是他死了,便是他娘上吊,他爹罢官,那些「国之大者」的御史,铁定不肯干休,遂不分辩。
  他被槛送入狱前,凤翔来看他,身无长物,于是把头上的簪子拔下来,拆成两股,硬挤到格挡的皂吏之间,也要将那半股釵塞进他手中。他说:「你断不可相忘,来日我若发达了,就接你出来。」
  傅卫默默无语,收下那半股釵子。直到十年后,平康路上。嫣翠楼里。
  傅卫薄施脂粉,掩不住他清丽面庞。满堂宾客,金杯交错,欢声笑语中,他弹着琵琶,咿咿呀呀地唱道:「章台路,章台路。事与孤鸿去,探春儘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席间忽有一身着红官服,胸前补子贴飞禽,腰系蟒带者,听见歌声后,自把盏言欢的酒席里回过头来望他。那人摘下两翅乌纱帽,发髻上系的,赫然是单股釵子。
  他望着傅卫斜梳的髻上,松松懒懒掛着的,也是那单股釵子。登时间,二人无语,不过相望。
  傅卫瞅着他,淡淡的笑了笑,媚眼如丝,随后,又继续唱道:「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惟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
  彼时,凤翔已入文渊阁,由次辈排年纪最小。然而前边的阁臣们称病的称病、装疯的装疯,阁中票拟的便只剩他一人干活了。说是首揆也不为过。
  大漠边,兴的是努尔哈赤;东南沿海,搅乱的是倭寇;蜀地还有流民造反。瞻彼日月,气数将尽。
  那晚,二人秉烛,相对如梦寐。犹如前朝时,他们还在国子监里那样。
  傅卫剃灯剪烛,手背上层层叠叠,是旧时好了,又添新伤痕的凸痂,一条一条,如蛇盘绕,很是怵目。凤翔用银勺子刮了烛泪,手却宛如柔荑,凝脂一般,不见瑕疵。
  酒过三巡,凤翔忽然热泪盈眶,道:「子守,原来你还记着我。」
  傅卫亦愴然一笑,「能在这里得见凤先生,很好,我知道总有一天,你高官厚禄,发达了以后会来的。我在这里等你。」
  凤翔罢了酒筷,就上前搂抱,将那鸳帐拉下。才把人抱进床里,缓解衣带,舒开内衾,却见肉里,一大片一大片,都是毒疮,脓水。
  傅卫说道:「我十五岁那年,初入平康,便染了一身的毒。与您不衬。」凤翔便罢了手。不住的歉意,却于事无补,傅卫没怪他,只说:「初时害你这般高门遭罪,没把心挖出来还你偿赎,算不错了。非得要你这般装乖,于我又消受不起。」
  那之后,凤翔总少不得自各地收上来的分例里周济一、二过来。傅卫也没推辞,只是不离开平康里。凤翔与他商量,让他进来族里居住,傅卫说道:「谅我如今入了倡户,与君往来,已是不妥,又谈何住在凤家?岂不令你蒙了祖上的脸面。」
  彼时,东南沿海的倭寇,已被三省提督剿灭殆尽。贼寇既除,随即有言官弹劾,称提督充数,士兵本只有两万人,他却冒领十万人的薪餉,以酬庸朝中之人。此举实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不多时,又有那言官的同乡御史也发难,指这三省提督与凤揆乃同榜,私交甚密,提督帐册中所馈之金银,十有七八落在凤揆手中。
  凤翔为此来到西苑,向皇上请罪。皇上不怒,只说好自为之。可不出一旬,颇受圣宠的宦官李氏,又进呈弹劾凤翔狎男倡的奏章。凤翔此次请罪,圣上未再挽留,只说:「爱卿暂且归乡,到了要用你之时,朕自会再召你入京。」
  不过一月,尚未除岁,镇守关中的景王朱鈺发兵,指称天子无道,这才使家国四边战祸频发,是苍天有立除昏君、拥立新君之意。凤翔受其胁迫,为其帐幕。
  景王军一路上未曾经受抵抗,开进神京,兵部侍郎临危受命,与其对峙。凤翔见机会将至,遂私下出信,向侍郎投诚,将景王军之军略、战阵、兵马、火銃数,尽数告知。景王军因而伏诛。景王亦被杀于市街之上,头颅高悬于成化门,直至乌鸦啃食其颅,脑汁尽漏,苍蝇遍飞,都未曾拿下。
  叛乱平后,凤翔受三法司会审,因景王叛国罪之株连,收入詔狱中拷打。至流民攻破神京时,凤翔方才放出,双腿已打折,瘸不能行。
  彼时嫣翠楼已没了。傅卫听闻凤翔之事,来詔狱里寻他。凤翔尚不知改朝换代之事。
  傅卫说:「改朝换代是好的。总好过你在那暗无天日的牢里,无人闻问,直到满身脓疮,同我一样。你皮肤娇嫩,经受不起。」
  神州自靖天十五年始,已三年未雨,遍地蝗灾、飢民。傅卫典当周身珠翠,沿途卖艺,所得虽薄,终不至于饿死凤翔。
  国破后,杭州朝新立,素闻凤之文名,新朝隆昌帝有意立他为宰相。二人遂舟渡至杭州。新朝国库不丰,朝臣俸禄微薄,傅卫便每日揹凤翔入早朝、午朝,与新帝相商反攻神京一事。皇太极剿灭流寇后,亦有意进军苏杭。新朝朝不保夕。
  而后隆昌帝被戮。清军欲虏新朝旧臣们回京。凤翔命傅卫作他腿脚,二人假意投诚,日后再另作他想。
  凤翔说:「阿卫,你跟着我这么来回辛苦,已届十载,加上过去我们离散的那些时日,都不只十载。从前我说,你若是个首揆,我便作次辅;可你曾是花国状元,我却甚么都还不是呢。」
  傅卫这几日里曾想过,偷偷找个没人知道的地方,投水自尽算了。他觉得上吊模样不得体,又容易被发现,加之以凤翔仍未有个着落,便罢了此想。他早知旧朝气数已尽;况隆昌帝不得人心,新朝亦气日无多;而今被女真人统治,又是个不体面、不光彩的事,还得被剃头。
  凤翔同他说话时,覆着他的手,望着他的眼,那是情真意切;傅卫知道,凤翔还需自己充当他的腿脚,便应允了。
  他们重入神京之日,草薰风暖摇征轡。来到紫禁城外,征人们一一下马,鱼贯入宫,请赏的请赏,领罪的领罪。傅卫本以为,他们这些奔赴新朝、拒不投降的乱臣贼子,定然会被投入狱中;殊不知,这些金戈铁马的日子,对皇太极而言损伤极重;在见到后金入关,满清初立之后,他便含笑而亡,坐化于金鑾殿的龙椅之上。
  初承大统而御极的顺治帝,是一名极为宽厚的人。帝对大汉文化心嚮往之,于是大赦天下,敕令所有旧朝文臣回朝辅政,又许以高官厚禄;于是隐居的出山、身陷囹圄的也出狱了。
  傅卫还记得,从前他在嫣翠楼里,有好些兄弟,国破那时,有的相约上吊,有的一起喝了牵机,死状蜷曲。如今,大人物再一次投入名利场里,蜗角相争,世态大抵与旧朝无异,只不过旧时的小人物们全死了。或许他们本就不重要。史书上,总不会留有他们活过的痕跡。傅卫如此心想。
  凤翔作为前朝阁臣,文学出眾,腹中亦有好些济世之策,极受帝的看重。
  陛下将欒亲王的格格乌雅那拉氏下嫁给他,年方十九,温柔聪慧,知书达礼,又为凤翔抬旗。由此,陛下便可不违祖制地将凤翔拔擢为三品大员,又封了太师,日后出行便有轿夫;由于他腿脚不便,上朝时竟被恩赐太师椅,这些都是凤翔料想不到的。他为前朝鞠躬尽瘁,直至下狱,都未曾蒙过如此恩宠。
  奔波十年,傅卫算是有了依靠,也不算枉费的。凤翔与他虽无夫妻之实,却有些夫妻之名,也算天下闻名的。早从初时,言官弹劾他,便写了好些「虚凰假凤」的文章,到了心学家、散文大家的手笔里,便成「乱民虏掠,凤囊篋都尽,独卫沿途唱曲,以膳凤氏……」还有的人写了小说,说他「一条索子一头系在梁上,一头缚了此物,高高掛起,一隻手拿了剃刀,狠命一下,齐根去了」如此才得一直好顏色,始终清丽娇媚,就是作女子装扮,都无人认出。
  即使腹背受敌、内外交迫,可凤翔未曾撵过他走。哪怕汉臣与满臣不合,分作两派,言官要疏劾他,首先便拿此事开刀,凤翔也说:「他们爱咋说便咋说,不过就这劳什子破官,不做也罢。阿卫,随他们花开花落,只要你在我眼里,我就看不到他们。」只是傅卫总不知道,这般安稳的日子能过多久。
  之前国破,凤翔在神京的妻与子早在他入詔狱时遭放,听说皆死在塞外。今时,乌雅那拉氏既持家,又能生育,很快为凤家添了火种。大清方立,各种典籍制度亟需确立。凤翔如今虽方满四十,却名满天下,又是三朝遗老;帝若推行各种制度,只要凤翔发话,便无人能阻;言官若要疏劾他,帝就重用他,凤遂无人可摧,确有神宗朝时,张氏那万夫莫开之势了。
  朝上忙碌,即使难得燕居,亦只得是每旬的休沐日时。娃儿未脱强褓,妻子仍在养胎,上下都需凤翔格外细心照拂,生怕下人有误,害了母子二人。凤翔作为当朝太师,偶而得进上书房为皇子们侍讲。他性格风趣,皇子们是喜欢的,于是象徵性地入上书房,反变得经常了。
  这年,傅卫亦四十了。照得铜镜,原以为是蒙了尘,故拿帕子拂拭;可明镜愈发透彻,他愈晓得,自己的顏色是一日不好过一日,更有几点如星的花发,露在鬓边。从前凤翔喜爱他,不过因着他一点朱唇,鬓若乌云;可乌雅氏之姿,难道不比他这暮年的男子要强得多?
  乌雅那拉氏对他很是优待,三餐茶饭不缺,还差遣书僮、小廝、婢女照料,又特地自宫里延请太医,为他治病。一合院落里,生活倒还愜意,只是凤翔不常与他说话,就略显寂寞。
  乌雅氏也曾与他一同绣鸳鸯,一块儿吃宫里送来的三合酥;可是凤翔从下人那里风闻此事,性子好如他,也难得发了雷霆;于是乌雅那拉氏不敢来了,傅卫便犹如幽居一般,虽被视作凤家的人,到底与合欢美满的一家子人是隔阂的。
  凤翔也算老来得子了,很是高兴,要娃娃认傅卫作乾爹,傅卫却不允。他陪着娃娃抓周,当时乌雅氏的胭脂忘了收,娃娃抓了胭脂。傅卫一看,心里后怕,随即将那胭脂夺来,引得娃娃去抓了别的。他说:「吾辈贱人,实在不好作少爷的乾爹。若我这般人,少爷都能认乾爹;只怕其他人,能认了他作乾孙子。」凤翔也未曾强留。反说:「到底是你周全,总顾及我,倒不顾及你自身了。」
  岁除时分,凤翔与妻子吃过年夜饭后,乌雅氏请夫君到澹泊苑里,怕酒菜虽排设好,直到凉了,傅卫都还没动筷。凤翔允了。到澹泊苑里,小廝已搀扶他到位,便想在外头掌着,凤翔让他们早去歇息,若要回家过年的,今晚可以归家了。
  进了门后,只见傅卫一身青衫,好似以前他们还在国子监里唸书时的模样。夜阑时分,秉烛对坐,当真是相对如梦寐,与从前无异。傅卫那温文儒雅的玉面,在烛火映照下,彷彿未曾受到岁月的褪减。还是那明媚的笑,还是那对温柔的眼。
  凤翔一见他模样十分可喜,便笑道:「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傅卫扶他落座,说道:「我们虽处同屋簷下,究竟四十几天,没好好说过贴己话了。」这一别,将近两个月。
  见傅卫数算着日子,平日里恐是极难熬的,凤翔心里也不好过。便说:「日后朝廷诸事了却,你我便可共赴江海,扁舟馀生。」可他的妻、他的子又当如何?许是习惯了他那些甜言蜜语,傅卫既没问,也没敢问。
  傅卫说道:「那股釵子,你还留着么?」凤翔答道:「留着,只是收在妻子的妆奩里,虽陛下恩允我不必薙发,上朝究竟还得冠帽,不好髻着。」傅卫知是推辞,倒也说:「使得,那陈年破簪,怎衬得上你的冠服。」就为他玉觴里添酒。
  两人饮过一杯,凤翔忽说:「阿卫,你的琵琶还在吗?」傅卫道:「音色已有些喑哑,不比从前。」凤翔说:「明日里,我就让人买一把新的,要上好的。毕竟你是我凤家的人。以后都入祀的。」又说:「此情此景,我总料想,你像从前我们在嫣翠楼里復相见般,你为我弹唱,你唱的阳春白雪,而我是眾宾客中那唯一知音的伯牙。」
  傅卫听了,悲极反转为笑,于是自蒙尘的箱奩中,抱起那把旧琵琶。他曾倚赖着这把东西,得了不少赏钱,得以赡养自己、赡养凤翔。说起来,那风尘僕僕、途中满是盗寇流贼,朝不保夕的日子虽苦,比起现如今,反是有滋有味得多了。
  他便抱着琵琶,坐在桃花心木雕花凳子上,翘着脚,唱道: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藉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栏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许是他年华已老,歌嗓不復往昔、许是那琵琶跑了调,不再动听。凤翔听罢,蹙了眉,说:「不唱了,过来一併吃酒。綹们还有好些话没说,今日里若没醉,谁都不许睡。」傅卫说:「从前你在嫣翠楼里,是千杯不倒的。」凤翔说:「若我醉倒了,是否翌日上朝,好些个御史还要弹劾我,说我狎妓饮酒,夜不归户,有碍朝政?」说到这里,两人都笑了。
  两人酒并三旬。一杯:一愿郎君千岁。
  两杯:二愿僕身常健。
  第三杯,便不再有愿。
  桌上既馀残酒剩羹,小廝尽去,傅卫亲自收拾了。凤翔说:「好似从前那样。」傅卫说:「我不正是作这个的命吗?」凤翔说:「哪有的事,你所作的,无非都是为我,又强过天下好些豪杰,真该封个誥命。」傅卫说:「我不贞不烈,这样的胡话,你向谁说去?你怎不为你母亲讨个誥命呢?」
  凤翔笑道:「我倒只认得你一人了。我合该是穷困潦倒、有冤无诉的,因着你,我有个出头的机会,就是天下人都骂我冯道,你都不骂我,不是么?」
  傅卫说:「我作什么骂你。」凤翔想到自己有妻有子,傅卫仍孑然一身,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便总想着为他指婚,可思来想去,许久仍不能出口,只说:「你骂也好过不骂。」又说:「我想娃儿日后过继给你。」傅卫只称无福消受。说:「你多想想你自个儿的事,我就算了。」
  两人饮杯甚久,说了许多贴己话,都是一年内未曾尽诉的。凤翔这才发现,自己其实是念想着傅卫的。可傅卫是那样的身分,那样的过往,就是与他上街,都要发人訕笑,才会这么养在闺中,不再令他復见世事。今非昔比,亦不能再令他拋头露面了。
  凤翔又问:「你可曾怨过我?」傅卫说:「你也不是李益,你赠我的可是那紫釵?」凤翔心里好些酸楚,言不由衷,连连说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阿卫,我是绝不会亏待你的。」他们紧挨着坐,凤翔就紧紧捏着傅卫的手,许久未曾放开,只感觉冰凉冰凉的,凝脂般的手,如今摸起来,倒还有些滑腻。
  更漏已至深夜,凤翔仍未曾起意要走。
  傅卫见状,便提醒他,那乌雅氏许是已在香闺里候他多时了。
  凤翔说:「不妨事,有你呢。綹们许久未曾处处,她就是我的发妻,功高劳苦,又何曾及得过你万分之一呢?她是锦上添花,你是雪中送炭,不能比的。」
  傅卫闻言,竟觉内心有愧,尤其对着乌雅氏,即使如此,仍是出去打来一盆洗脚水,为凤翔脱袜洗脚,一边为他洗已将养得光滑白晰的脚板子,一边柔声问他:「你当年在詔狱里头,给那姓李的贼奸打折的腿脚,如今还疼么?」
  如今的人,除了傅卫还算是个知音的以外,其馀人早已不知他这腿脚,当年是何故折损的。凤翔滔滔不绝说起自己当年从了景王,本是为朝廷尽忠,使那离间之计,崩敌于内,制敌于外。
  傅卫说:「当年你在先皇殿前答辩,就是如此气势,才得高中二甲」,凤翔却摀住他嘴,不让他说,只怕隔墙有耳,毕竟如今若说起先皇,除了努尔哈赤、皇太极以外,其他都不算数了。
  宽衣解带后,拉上鸳帐,两人并肩而睡。凤翔抚摸傅卫的肩膀,发觉已全无伤痕,从前那大片大片的癣也不见了,滑若羊脂玉般。
  傅卫只说,帝待凤甚好,派宫中好些太医都来看过,因此身体已大好了。凤翔见状大喜,与他并头,情不能禁,握着他赤裸的肩膀,就亲吻起来,可傅卫此时却像是二十年来颠沛流离的酸楚,全部涌上心头一般,忽然开始嚎泣,许久都不能止。
  凤翔一时宽慰不得,便只抱着他,说:好了,没事了。没有流贼,没有倭寇,没有满人会拿枪砲指着你,也不会再有那吃酒的客人来糟蹋你了。
  好了,没事了,没有人能再赶你出国子监。你的族田虽不供养你,可我的族田是你的,你死时,有地方可以落脚,后代会来祭拜的。
  好了,没事了,没有人会在你唱歌时,把银钱撒在你的脸上。再没有人会拉扯你的衣裳,说你不男不女。说我们俩假凤假凰,颠鸞倒凤……我们生同衾,寝同穴。我不再求你我共同入阁,只求朝暮相对,夜雨对床,眉间喜气添黄色,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傅卫仍只是哭,哭个不停。听说他方生下来时,原是不哭的,如今反要把他这一生四十年来的委屈,全部哭出来,直到泪流乾为止。而他悲极转喜,说道:「翱之,有你这些话,我此生足矣。」当晚两人交颈而睡,灯烛燃尽后,外头一轮玉盘甚亮,清光洒落牖内,二人肢体交缠,锦被内,再也无话。
  羿日一清早,太阳濛濛亮,天色仍暗,宫中御驾就来院外等候。
  侍卫至澹泊苑敲门,「凤大学士在么?上书房侍讲的时辰已到。」两人昨晚喝了许多,头脑都还有些沉痾。傅卫首先惊醒,推醒了凤翔。
  凤翔揉着腰,直抱怨:「比从前讲经筵还累,满人虽说是草原上骑马来的,可究竟比前朝那些个只顾贪玩享乐的皇帝老子们好学得多。好像汉人才是他们的祖宗,从前那些个叶赫、哈达、乌拉、辉发部,都不认了。」
  傅卫闻言,又想起当年改朝换代时,他本想投水,在西湖畔边极目,见了雷峰塔,遥想着白娘子。一名路过的师父告诫他:「你若在此自尽,便会如同白娘子般魂魄被囚于此,永世不得见你所爱之人。」
  他问师父:「我若随您薙发修行,就此远去,是否我就能忘却尘世因果,不再眷恋我所求不得者?」
  师父告诉他:「汝负我命,我还汝债。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随后「阿弥陀佛」了声,悄然远去,不復形影。那时,傅卫便有种冷水浇面,力不能出,音声哑然之感,是以他与凤翔降了满清。直到这时,他开始领悟那名飘然远去的师父向他謁的法音,灵台霎时清明。
  他知道,他的时候到了。这一辈子,他劳碌奔波,只为他所爱之人;至贵至贱,他全数经受,而今,他终于可以放下。
  傅卫出去打水,要给凤翔洗脸,途中与侍卫照了面。宫中侍卫仪表堂堂,很是礼貌,压低了当差时戴的帽子,向他说:「傅老爷好。」
  傅卫不由停步,问:「我足不出户,你怎么识得我?」侍卫说道:「听闻当年凤学士遭奸人李梃下狱,是您延救出来的;您自苏杭,一步步跋山涉水,一路揹着凤学士上路,其时有许多俘虏都已累死或者饿死;有赖您向官军求取食粮、净水。」更甚的,许是那名侍卫不知,许是侍卫不愿说,他那时是如何地奴顏婢膝,凭藉着尚存的姿色,伏在大将的胯下,任人糟蹋,一概不语。
  侍卫只接着说:「人们都说,若不是有您,凤学士怕是没有今日了。人的一生,若能得友如您这般,大抵是死得瞑目。」傅卫虽与这人素昧平生,倒觉着此人是知道他的,听了这话,竟泪湿衣衫。侍卫自问是否说错了话,傅卫摇头。侍卫又忙递上手帕,是条鳶帕。傅卫不敢要,只以手拭面,听了这些话,他的心里是满足的。
  当日,他服侍凤翔洗了脸,吃罢清粥,就送凤翔出门往上书房。
  难得被允许站在院外。清风拂面。还是那无穷目的章台路。道旁两侧,绿柳森森,薰风吹拂,而他鬓发散乱,略浮苍老之态的逎劲面目上,挟带些许愴然。
  如同他年方十五,自国子监内被拉出,屁股被教官打得不能落座,一生中行走时姿态都显得彆扭;彼时凤翔正要举试,高飞。他曾接凤翔自詔狱内出来,也曾出入官兵的军帐,独自揩抹湿透、沾血的下衾,不让帐内那熟睡之人惊觉。
  一切彷如当初,可又不比当初。
  ※
  午后,静謐的养心殿内。
  宫人正在搧冰块,为陛下去暑。园中养的三两隻黄鸝,有些暑倦,已少啁啾。
  提及吴提督造反之事,帝很是懒厌,凤翔也不便多提。方结束与帝的召对,准备离殿。帝却忽然谈及:「爱卿府上的傅师傅,近来身体如何?怡和公主对他老人家的身体健康很是关怀,朕也拨了好些御医过去开方子。」
  帝的态度虽是随和,凤翔仍很是警惕,知道自己每时每刻所为,逃不脱帝的眼目,只说:「微臣上下一家,都盛蒙龙宠,卫儿也有幸沾恩。往昔他流露于市街,故生了些久病,前十年未曾得瘳,经过太医的调养,已大癒了,行走比之年轻时还要更健步十分。只要圣上应允,不多时,我便携他来殿前谢恩。」
  帝頷首,摆弄着桌上的貔貅纸镇,却懒顾纸镇下堆满的诸多奏章,又提到:「朕风闻,傅师傅往昔素喜周美成的曲目,乐方出,那是沧桑亦不失优雅。」
  「今年朕拟至承德避暑,爱卿于朝廷之事助力甚多,谅今也耗损不少体力。朕已向后廷提议,今年你全家随朕至承德避暑。至筵席上,请傅师傅献奏一曲,朕好些妃子都不学无术,无所献呈,綹们听听这自靖天朝间,流传至今的仙音是如何,爱卿觉着如何?」
  凤翔早已是听得冷汗直流,连声称好,「微臣回家后,立刻向公主与卫儿通传此事。」都不敢说是「相商」,毕竟圣命怎可违逆。又说:「臣躬德薄,得如此荣幸,想来公主与卫儿都感欣喜。」
  凤翔那畏惧又强自压抑的脸色,全在帝的眼中表露无遗。
  对于这位正三品太师的言行,帝是满意的。帝又提及:「禰赐公主将远嫁蒙古,她素喜弹唱,二胡、古箏、琵琶都在行,但是爱卿也知道,蒙古人不听这些,也听不懂。」
  「她有一把亲自调律过的,极钟爱的琵琶,不想入市被俗人以高价沽去,只想赠与知音人。朕已命人装箱,待会儿御輦来载你时,四喜就与你同去,将那琵琶赠与傅师傅。」说到这些,凤翔已是细思极恐,可又满面堆笑,忙说:「圣宠至极如此,臣粉身难报。」只怕物极必反,宠极之时,便是亢龙有悔,盈不可久。
  四喜公公至澹泊苑,欲交付这把御赐的琵琶时,院里早已人去楼空,只留书一封。
  书里写了好些贴己话,四喜虽甚有礼,让凤翔先行检阅,可自己亦不免在旁查视。好些话是:「我已自知在此等候的意义,原是等着看你出头的一天。与你重逢那日,我好是惊喜,想着你我本是殊途之人,你在白日里,我在暗。你大鹏展翅,而我本燕雀,与你不得并论。」
  「忆往,我曾到凤家吃酒,昔时凤老爷说:『犬子得如此学友,盖学业一大进步矣』可惜我出了国子监,听闻凤老爷说我是孽畜,恨你与我相识,当是他凤家祖上造孽。而今你乘轿素有冠盖遮阴,妻子贤淑,儿子聪明伶俐,谅我之罪孽应得偿赎。蒙君垂爱,此残破之身于我,亦无所罣碍了。」
  「初时,我命甚贱,流落至平康,总不能自解。我本良家,自小通晓四书,精读五史,何以竟要流连此处,遭人訕笑。而后,我明白了,原是要在此处与君相逢。素昔,我与你曾有釵分之约,留着这釵,只为与你相认;而今,你虽待我甚好,只是多了我,你为官处处有所掣肘。你出入于光天化日,入夜后我竟无处躲藏。我这一生无妻无子,我的家族亦不目我以为族类。」
  「凤先生,昨晚是除夕。满天的星斗,一如二十年前。你我在飞鹤亭中饮酒唱和,你我诉说冲天之志。只是下一个岁除之日,我已不在此处。书末,斗胆发三愿,一愿世清平,二愿君身强健,三愿若有时日,还能如少年时,于章台路上,与君復相见。傅某笔」
  凤翔读完,自信封里,掏挖出那半股金釵,他才发现,这釵锈得厉害,早已成绿色,是日夜的汗水,四季的风吹雨打浸染而成。而他那把釵,仍成金亮之色,静静卧在妻子的妆奩里,多久未曾取出。
  凤翔持簪的手不停颤抖,随即「哇」地一口,竟呕出一大片胸中鬱积的鲜血来,洒了一地,顿时满室的血腥味,情状可怖。
  四喜见凤翔满脸是泪,随时都会倒下,忙上前搀扶,「凤太师,无恙乎?」
  凤翔拿着那半股釵,就要往自己的咽喉上插,随同的宦官们立刻制住他;他又把那釵子往胸口抵着,大叫:「傅卫!我知道你还在!是我错了,是我对不住你!你别闹我,你回来!你回来啊!」儘管他知道这是徒劳,可直到始终服服贴贴,在他身旁那人决绝离去,他方知道,傅卫能断了这念想;可他究竟是不能的。
  宦官们见他痴态狂纵,遂夺下他手中那把釵,频频拍他的背,劝他道:「凤太师,勿作傻事,您公忠体国,圣上还需用您,若作出此等自戕之事,上面问罪下来,我们这些小的当如何自处?」
  可到底凤翔知道,这些下人想的仍是他们自己;真正关心他的那人,只属于他的那个人,再也不会回来了。他此生至珍至贵的财宝,竟不是他顶上的乌纱帽,也并非那下嫁给他的公主,而他直至今时今刻,才恍惚觉知。
  康熙年间。其时,乌雅氏已死,他的儿子被先帝赐名「允诺」,经受圣恩,得入上书房陪皇子们读书。
  不知何因,傅卫那份作旧了的书信,竟被广泛刊印、散发于民间。作实了凤翔与傅卫的经年往事,果真并非讹传。
  人们都道傅卫生前忍辱负重,虽流落平康,却拱出人间一三品太师,于是最终得道,不再沾染世间凡尘。戏曲写道:「澹泊苑里,往事关情无限。傅郎去时意茫茫。回头未免费思量。几番拋却又牵肠。」
  「卫某幸蒙玉旨,復位极乐。定情之物,总要拋却。书院盟誓,心难相负。提起来好不话长也!那其间多少相关。死和生割不断情肠绊,空堆积恨如山。」
  「他那里思牵旧缘愁不了,俺这里美成数闋重提,空嗟叹……看了这金釵奩盒情犹在。太师呕血,便如蜀帝啼了杜鹃,国仇难,又堪比思旧叹!」
  自日月朝间至满清这段情事在民间盛传,很是败坏风俗。一既断袖,二又说凤太师食满清之禄,怀大明旧事。
  俗云一朝天子一朝臣。既失顺治的庇佑,言官此次弹劾,罪证确凿,年近七十的凤翔,虽不说于国有功,倒也并未害民,最终却落得一家流放寧古塔,只不连坐已升任御前侍卫的亲子。
  他虽上下求索,然终其一生,两人都未曾復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