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卿相_分卷阅读_396
杨暄脖子一梗:“反正这宫里也没谁把儿臣当太子。”
“你说什么!”太康帝气的眉横目厉,差点随手拿折子砸杨暄。
天狗食日,上天示警,百年不遇的事,让他给碰上了!这天下看起来安稳,实则有的是人等着机会想闹,为了保住杨家江山,他是操碎了心,这几日吃不香睡不着,要想个最好章程出来应对,不让自己有跌份,也能给天下一个交待。宫里宫外,哪哪都闹腾,本来见太子主动请缨安抚百姓,他还挺高兴,总算有个傻儿子能用,结果事还没完,太子就过来说不干了?
“什么叫不把你当太子,这宫里宫外,谁敢不尊称你一声太子!”
太康帝心火很大。无它,太子这次安抚百姓,的确帮了他大忙,如果百姓们闹起来,民声沸腾,必有人伺机做恶,他会更头疼,尽管不喜欢这个儿子,起码现在,这个儿子是不可或缺的。
“有人看不惯儿臣忙碌,责儿臣失礼呢。”
这看似平静,实则含着怨气的表情,太康帝一眼就明白了,这是来告状了。
既然是有意过来告状的,杨暄也不憋着:“说什么掌着凤印,管着后宫所有事,姿态高高的派了嬷嬷带着礼物过来看儿臣,儿臣正忙让史公公代为转达谢意,人还不高兴了,觉得儿臣没接见一个嬷嬷就是失礼,就是闹鬼憋着坏呢……她代掌凤印,不代表凤印就是她的,儿臣母后是去了,但父皇您没立继后,旁的人就没资格管儿臣,儿臣接下礼物已是客气看您面子了!”
“您不喜儿臣,儿臣知道,此次回来碍您的眼了,也让贵妃不高兴了,既然大家都拧巴不开心,这太子儿臣也不想当了,您罢了儿臣,让儿臣回长安皇慈寺吧!”
竟还扯到废太子了!这样敏感时候,无故废太子,是想他被全天下骂死么!
太康帝头疼的不行,再不愿意,再噎的慌,也得给杨暄撑这个腰:“行了,贵妃也是一片慈心,只是行事不周……”
“可那些东西……那些东西里,夹着补阳大物!”杨暄眼睛瞪圆,双手握拳,似是气急了。
补阳大物,一个十七岁正值火旺的少年不小心碰了,可想而知是何后果。
平常时候倒也罢了,如今日食刚过,时机敏感,随便一个风声传出去,就是性淫无良!
太康帝顿了顿,立刻道:“哪个宫人这般胡闹!竟被天狗食日吓破了胆,心思浮动无心当差,会错上意送错了东西!高公公——”
高公公适时出列:“皇上。”
“去把这无能的奴才抓了,送去慎刑司!”
“是!”
这摆明了甩锅给下面人,包庇田贵妃的行为,杨暄会满意才怪,他只是熊,又不是傻子。遂他紧紧盯着地面,木着脸不出声。
太康帝叹了口气:“你是太子,肩挑江山社稷,朕对你之要求,自与他人不同,你当明白朕之苦心。”
杨暄仍然没说话。
“你久不在宫中,身边没多少好东西,一会儿朕让高公公去朕私库,给你选一些送去。”
这是要安抚了。
“你缺什么,也可提来,你我父子,无需见外,只是这不当太子的话,以后切莫再提了。”
杨暄撇撇嘴:“那她那里——”
“朕会约束贵妃收敛,到底不是亲母子,朕不能奢求你们亲如一家。”
“那儿臣最近办差繁忙……”
“朕与你便宜之权,遇事可自行做主,任何人的话都可不听,只对朕负责。”
这就太好了……
杨暄最喜欢这‘便宜之权’,有了它,自己在宫外怎么折腾都没事了!
“谢父皇!”
太康帝看着太子离开,捏捏眉心,觉得就这么一会儿,白头发都多长了几根。再不喜欢,再看着碍眼,这个太子还是要留一留的,起码最近,不能妄动。
“来人,替朕传话给贵妃——”
……
田贵妃见太康帝命人过来申斥,当下做足了姿态,柔柔切切目含泪光满是委屈,等人走了,她直接掀了桌子。
“本宫还真是小瞧这太子了,选的一手好时机,上的一手好眼药啊!”
本来昨晚听桂嬷嬷提醒,她还没怎么上心,没想到常年打鸟被鸟啄了眼,那贱种竟顺竿爬了!还敢污她说送去的东西有问题,她像是脑子那么蠢的么!
这口气如何能咽?转瞬间,她美目光芒微闪,脑子里已过了数个主意。
桂嬷嬷赶紧拦着:“娘娘不可,如今时机,不能与太子对上。”
天狗食日示警,朝上已经有人上折子斥贵妃为奸妃了,不然以皇上那么宠贵妃的态度,无论如何也不会派人过来申斥。
田贵妃美眸微阖,深呼吸良久,才勉强把气压下,指甲掐的掌心满是红痕:“本宫就让那贱种再蹦跶几日……”
一口气刚喘匀,有宫女过来,招桂嬷嬷到门边耳语了几句,桂嬷嬷脸色登时就变了,挥退所有宫人,与田贵妃轻声说了几句话。
田贵妃手中茶盏就落了地,碎声那叫一个清脆。
“给本宫查!本宫倒要看看,是谁要搞本宫!”
……
杨暄要到‘便宜行事权’,回宫就更加敷衍了,一边安抚百姓,一边忙着照顾崔俣,查掳走崔俣的幕后黑手到底是谁。然而忙归忙,该办的事一样没落。
有人起头弹劾贵妃,他的人自然照计划跟上,折子写的更天花乱坠,引经据典那叫一个犀利,直指后宫田贵妃,言明奸妃不除,天下危矣!
日食一事,总得有个交待,太康帝迟迟不肯下罪己诏,大臣们也不愿意站出来替皇上背锅说自己哪哪做的不好,毕竟这事太大,以臣子身份背锅,必须有送出己身性命的觉悟,大家都还舍不得死呢。
那这锅甩给谁?后宫田贵妃再合适不过。
一时间,折子四起,连越王出面四处奔波说和都不好使。事关自己性命,谁愿意松口?
太康帝不愿下罪己诏,又护着田贵妃不愿其承担奸妃之名,局面就一时僵住了。
有那标榜忠心的聪明大臣们就开始想办法,为皇上解忧了。可这局面哪那么好破?每个主意出来,都会被各种各样的理由压回去,直到不知道从哪传出来一个声音:请太子正东宫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