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其他>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168节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168节

  少时,他拜别了开封府尹陈绎,带着史尚与靳管事一道离开开封府。
  明远问那靳管事,可曾见过他的“亲爹”明高义。
  靳管事便摇摇头。
  明远顿时失笑:果然……
  他家老爹明高义,简直是靠“听说”二字走天下。
  但是靳管事很机灵,马上又追加一句:“但是小人久闻明东翁的大名,一直追随的大管事也是明东翁身边的左膀右臂。虽然从未亲见,但小人素知明东翁与财计上最是擅长。”他一边说,一边流露出一脸崇拜。
  明远:嗐,这就是试验方的惯用伎俩了。
  他爹明高义,其实就是试验方专门立起来的一个人设。
  那些被派到明远身边的人,比如千里迢迢跑去京兆府还债的商人,还有现在特地从杭州赶来投奔的管事,对明高义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但明高义在他们的生活中地位非常重要,以至于让这些本时空的“土著”都能感受到明高义的真实存在。
  但事实真相是什么?
  ——明远自己也不知道。
  此刻面对靳管事,明远不打算多透露什么,只是问对方:“家中大人这次遣你来京城,是为了何事?”
  上次明高义给明远的“信件”上,没有提过这名管事。所以此人很像是试验方在那之后专门打的一个“补丁”。
  “小东家,小人此次来汴京,就是经由明东翁指点,来小东家这里学记账的。”
  靳管事非常诚恳地回答,同时眼中流露出诚挚的期待。
  明远险些笑出来。
  试验方还真是喜欢一举两得啊!
  所谓“学记账”,是明远下定决心前往杭州时,也同时做出决定:他要在前往杭州之前,教自家产业下所有的账房与管事学会使用两件工具。
  大食数字和复式记账法。
  大食数字就是阿拉伯数字,原本由印度地区发明,如今早已传入阿拉伯地区。据说在盛唐时,这种数字曾随着佛学东渐传入中国,但没能流行起来。
  明远就打算给管事们多一个选择——他们既可以使用中文体系内的数字用来运算,也可以使用大食数字。他们觉得哪个简便就用哪个。
  但复式记账法他强制自己名下所有产业的账房与管事使用。
  这是因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复式记账法可以有效控制会计差错和人为造成的腐败。
  明远当初只将这种记账方法教给了他名下刻印坊的账房,这账房听时只觉得麻烦,但一试之下,便知道利害:铜钱往来、货物出入库房、收入、支出……自有一层逻辑约束住账目。
  以往账房中可能会存在货出去了但是账没记的情况,但是铜钱一进来,或是应收赊账一记上,账目两边自然对不平,这就要求账房去核查。
  这要换做是以往的记账法,漏记一项,可能根本无人察觉。但是复式记账法就不一样了。
  传授复式记账法的工作,明远直接交给了刻印坊的那位账房先生,让他办了一个小班,向明远名下各产业的账房与总管事/掌柜开班授课。
  明远的堂兄弟明十一也在“学生”中,而且每次都特别认真地记笔记。
  这令所有的账房与管事都非常重视此事——天啦,连东家的亲眷都努力在学!这一定是好东西。
  无巧不巧,此次“山阳-汴京公路”的招商引资过程中,在展示给各家豪商的预算之后,明远也附上了一张用复式记账法记录的山阳镇公路修造财务状况表。
  这张表看似毫不起眼,但立即引起了所有豪商们的注意。
  不少人来向明远请教:这究竟是什么?
  明远略略讲解之后,各家豪商都对这种记账方法产生了兴趣。纷纷要求派出家中的管事与账房,想从明远这里把这方法学去。
  明远乐见其成。
  他想要的,是一种能够同行于世的,清晰、便捷,有约束力的记账方法。业界人人熟谙,外人查账能一望而知,将来发生企业并购,核对起财务状况也会容易许多。
  于是他顺水推舟地办了一个“经理训练营”。
  宋人大多还不熟悉“经理”这个概念,他们有管事有账房有掌柜,另外还有充任中间人的“经纪”,但都未听说过“经理”。
  等听完明远解说:这些“经理”们才纷纷明白,他们这些为东主工作,努力使东主的财富增加,而他们从中享有应得报酬的人,正是所谓的“经理”。
  如果能让东主高枕无忧,无须过问,资产便能得到“增值”,便是一位好“经理”。
  这些未来的“经理”们,来自各个豪族富户,有些本身就是豪族的族人,也有些是外聘的。
  能在汴京这样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经理们大多颇具商业眼光,对数字很敏感,对自家的营生也是门清。
  他们在这个所谓“训练营”里,先是接触到了大食数字。
  有些习惯珠算的经理们没有马上改用新的数字,而习惯笔算的经理们则都如获至宝,立即着手,开始使用大食数字。
  随后他们开始学习复式记账法、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以及记录东家出自的“东主权益表”。
  主持这个“训练营”的,正是刻印坊的那位账房先生。他使用复式记账法已经有大半年,算是有经验,却依旧不能回答所有人的实操问题,最后求到了明远那里。
  明远大手一挥:“本就还未制定法度,你们自己钻研!”
  众人面面相觑之后,坐在一起,共同研讨。因为这些经理们来自各行各业,各自都有些贡献。
  如此这般过了五日,“训练营”竟然真的按照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商议出一套适用于各行各业的复式记账方法。
  这些经理们别提多自豪了,分别表示,回头就会把这种方法推荐给各自所在的行会。
  汴京城中各个行会众多,豪商们在各自行会中地位尊崇。
  明远猜想,这套记账方法定然很快会在整个汴京城推广,并且透过这些豪商与外界的联系,以及各家行会的触角,向整个宋境延伸。
  “亲爱的宿主,您想听听您最近获得的‘蝴蝶值’多寡吗?”
  ——1127适时上线。
  当然想!
  明远预计自己最近的几项功绩都是极有历史意义的,但他表面上却装作毫不在意,半是埋怨地说:“不过也就是‘二百五’罢了!”
  1127惊讶地回复:“您怎么知道?”
  明远险些跳起来:“真的?真的只有二百五?”
  亏他这么卖力的一通操作。
  1127这才笑嘻嘻地回答:“当然不止,亲爱的宿主,您最近总共获得了1000点蝴蝶值。这是您收获最为丰厚的一次。”
  明远:……
  1000点。
  这是他第一次获得10点蝴蝶值时,根本无法想象的。
  “1127,说说看。每一个项目分别获得的点数是多少。”
  明远丝毫没有被冲昏头脑,他急需知道自己的每一项“贡献”对应多少蝴蝶值,以确定自己日后努力的方向。
  “亲爱的宿主,您获得的蝴蝶值奖励明细如下:”
  “推广医用酒精:100点!”
  明远:“抠门!”
  “推广沥青筑路:100点!”
  明远:“抠门死了!”
  “首创‘公共马车’:100点!”
  明远:抗议……我那可是“便民马车”和“职工班车”两项发明啊!
  “那好,首创‘便民马车’50点、‘职工班车’50点。”
  明远:气到说不出话是不是就只能保持微笑?
  “倡议‘公路收费法’:200点!”
  明远:咦……这有点出乎意料哦!
  他推广的,实质的,有形的高速公路,曾经让王雱叹为观止,甚至据说也折服了前去检视的皇城司提点石得一。
  然而将“公路收费”这一项列入国家正式法令的建议,竟然让他得到了翻倍的蝴蝶值。
  也就意味着,“公路收费法”,虽然还只是一个建议,但是对这个时空的影响,可能比切切实实修出来的道路影响力要大上百倍千倍。
  也是——影响一国法度,或者说,扭转传统观念的举动,肯定会比区区一小段高速公路要大很多。
  “推广‘阿拉伯数字’:250点!”
  “推广‘复式记账法’:250点!”
  明远一下子躺了回去,完全不想起来。
  他这又是一番操作猛如虎,一看结果,最高也只有250啊!
  “但是,亲爱的宿主,您对于火器的发明与贡献,会稍后再与您结算。因为现在试验方还未计算出它们对于本时空的影响。”
  明远顿时仰卧起坐,重新起身:“对哦,在火器方面我还有那许多蝴蝶值未结算。”
  他指点军器监的工匠,改良了“霹雳砲车”,还发明了威力更大的“火棉”。
  然而他旋即皱起了眉头:连试验方,都还未能计算出火器研发对北宋的影响吗?
  “您也知道,涉及战争的嘛……很可能会受到偶然因素的影响。”
  也就是说,就算是火器能够帮助大宋军队确立战场上的权威,也可能会因为某些极偶然的因素,反胜为败?
  “不,不不——”
  明远突然站起来,在自己的卧室里反复踱步。
  他一时又想起种建中:“不行,火器的事我一定要继续过问。”
  他说着,倒趿着鞋,匆匆出门,去找种建中和曾孝宽去了。
  第153章 千万贯
  端午节前后, 汴京城中天气已经热了起来。
  午后,官家赵顼穿着便服,坐在御苑中一株参天巨树之下见王安石与王珪这两名参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