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其他>撩拨重臣后他当真了> 撩拨重臣后他当真了 第113节

撩拨重臣后他当真了 第113节

  然而李成绮却看得见最深处,那可以将他吞入腹中的欲念。
  作者有话说:
  接不上的宝贝看一下前面哈,补充了一千多字,买过了刷新一下就可以。感谢在2022-05-21 00:01:02-2022-05-21 19:14:3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9章
  翌日。
  时正秋末, 群臣汇集太极殿时,东方稍明, 太阳不过一线, 于东方缓缓升起。
  早上有些冷,喘上一口气便觉肺里发凉,太极殿四角已燃上了铜炉,各处有两个侍女守在旁边, 为炉内放置香料, 防止炭气涌出。
  时辰还未到, 群臣尚没完全站定, 一面往里面走,一面偏头与身边人说话。
  新政伊始半月, 已有白银源源不断收归国库。
  不同与众臣心中预想,新政只在底下小官中做做样子,直指的竟是一方要员。
  在那样的位置上, 本就万人艳羡万人嫉妒,更不知多少人盯着这主政的位置, 人方下狱, 甫提清白无过的次一级上任, 春风得意,却也小心翼翼, 办事愈发谨慎。
  平日里行事光明磊落者,或者无甚大错者谁人不想官升一级?因此对于追缴陈欠一事更是上心,但也注意着分寸, 怕落得个盘剥百姓的罪名。
  新政有效, 平日里行事不检的官员无不提心吊胆, 私下里怨声载道, 此刻便有几人低声议论。
  宣亲王李旒因舞弊案一事闭门谢客,与宣王府素有来往的官员这时候也见不到李旒,心中更是急迫。
  有些敏锐者却发现了深处,银钱上缴国库,前几日又传了内宫的旨意在各地收粮,今年乃是丰年,无水旱灾情,稻米小麦比往年多出几成,价格日低,各地官府以历年均价买入,若被发现以低价收,却上报朝廷均价以中饱私囊,惩处照旧。
  谷贱伤农,官府以均价买入并不稀奇,然而朝中不缺粮食,为何忽然买入?
  广开铜铁矿,征召工匠又是为了什么?
  西境开市口乃是平常事,太平年景时边境以茶叶丝绸换马匹草药交易常有。
  然而近几年来边境蠢蠢欲动,市口剩下不过二三,今又重开,马匹购入比往年多了五成,又为何?
  粮草、甲胄、战马、有心思敏锐者惊觉,这是要……开战?
  整顿吏治与后续政策环环相扣,绝非一日所能想出,让人不得不猜想,此事已筹谋良久。
  思量如此周全,很难让他们相信,这是内宫中从未出现过的、少年皇帝的意思。
  倒像是谢明月的意思。
  不少人心中惴惴,以征战讨贼为名权臣收拢军权之事不是没有,下一步,是不是就要谋反了?
  处于风口浪尖,在众人心中即将窃国谋反的谢明月无知无觉地与身边人说话,他笑容淡淡,语调温和,宛如春风沐面般舒适。
  难以想象这样的人,会有此等野心。
  王莽谦恭未篡时。
  有人看着谢明月的脸,在心中如此断言。
  兵部尚书楚怀懋捋着长须听谢明月说话,末了微不可查地点了下头,“陛下年纪尚小便有如此远见,当真是万方之幸,依我看,确有先帝之风。”
  只望,谢明月所说确实是皇帝的意思,而非其假借皇帝之命。
  倘若这一切为新帝所筹谋,那当真是国之大幸。
  仪向台内铜钟响动。
  五更至。
  众臣正要如常议事,忽闻外面有声响。
  帝王依仗的声响。
  “跪——”
  尚未来得及向外看,次第站在台阶边的太监声音已经传来。
  众臣俱惊,随着人群跪下。
  楚怀懋下意识看向谢明月。
  谢明月这是什么意思?
  谢明月面上波澜不惊,眼中亦闪过错愕。
  陛下怎么来了?
  众人深深叩首,触目所及,唯有帝王元青衣袍的下摆。
  大殿数十丈,少年脊背笔直,一步一步,走得极平稳。
  有人悄悄向上看,新帝神情平静地坐下,冕旒轻轻晃动,半遮着他漆黑的眼睛。
  明明只是个少年人,身上的气势却迫人非常,向上看的人忙垂首,恭谨叩拜。
  “众卿平身。”皇帝启唇,声音是少年人的清越。
  一如十九岁登基那年。
  李成绮上辈子阖上眼前从未想过自己有再回太极殿上朝的那一日,看下方众臣叩拜,心中有些感慨。
  他目光落在谢明月身上。
  谢侯并未抬头,因而李成绮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故觉得有几分遗憾。
  “起——”
  众臣起来,借着动作往上看。
  即便谢明月与他朝夕相处了半年,看向着朝服的李成绮都有一瞬间的怔忪,仿佛当真时光流转。
  倘若那样也没什么不好,当年谢明月毕竟年岁尚小,阅历不深,心思手段都与而今浸淫朝局十几年的老狐狸不可同日而语。
  如果成绮十九岁,而他正在此时,朝廷上的事情一定比当年处理得好上太多。
  大殿之上竟一时沉默无言,众臣面面相觑,还有不少人将目光投到谢明月身上。
  新法受有些官员反对,对谢明月攻讦之声不少,今日皇帝来,莫非是得谢明月授意?
  有人在心中冷笑,将少帝请来,难道就能证明他谢明月断无私念,一心为国吗?
  一个十八岁的小孩能知道什么?不过是个被人教好了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的傀儡罢了!
  谢明月确实好本事,能哄得小皇帝舍了竭力拥立他的叔叔,却转而相信一外姓人。
  幸而李旒不在,不然宣亲王的处境可能无比尴尬。
  李成绮目光在谢明月的面上落了一瞬,唇角似有笑意,但马上消失。
  连他自己都惊了惊,他何时是这样公私不分的人了?
  此刻李成绮的想法若是被谢明月知道,谢侯恐怕会很是委屈,只不过笑了下。
  况且连谢明月自己都没看清小皇帝对自己笑了,怎么就成了公私不分?
  少年人敛容正色,帝王之威一览无余。
  众臣只在新帝登基时见过皇帝一次,且是远远看着,只记得是个身量纤细的少年人,不知是安静,还是吓坏了,顺从地随礼官指引完成了大典。
  今日得见,殿中历经两代之臣无不惊愕,愕然于新帝与先帝之相似。
  容色并不十分像,上朝时下颌微抬,眉目冷然殊无笑意的模样,确实像极了。
  容貌相似是因为血脉亲缘,那么神态习惯相似,又是为何?
  李成绮开口,“新政从始至今,已有半月,诸卿可觉有何疏漏待补之处,今日孤在,不如一并说来。”他似乎笑了下,但转瞬即逝,却叫众人更加紧张,心不由得提了起来。
  大殿内一时静寂,落针可闻。
  李成绮不骄不躁,不急不缓地等待着有人开口。
  纵然有人心中有千万个不满,去也说不出什么来,新政利国,这点毋庸置疑,难道要和皇帝说,因为您的新政,耽误臣等收受贿赂了吗?
  他们又不是找死。
  半个月前舞弊案流放的人犯还没戴着镣铐走到边疆呢!
  “臣有奏。”有人从列中走出。
  有人看过去——兰台令,应迁。
  兰台在朝中并无太大实权,内有多风流学士,乃是清谈之地,兰台中人目下无尘,崇静厌动,可谓是朝中与新政最无关系之所在了。
  应迁向李成绮见礼,道:“陛下,臣兰台令应迁有奏。”
  殿中官员李成绮大多认识,还有小部分不认识的应该是在他死后拔擢的,他记得这个倔老头,微一点头,“讲。”
  应迁道:“谢太傅博学,陛下为太傅学生,想来知道古来君子重义轻利,聚珍宝财物,不知纪极,不加收敛,必为百姓所厌,百年之后,为史书所载,留敛财无度声明,陛下觉得,如此,可算佳吗?”
  他说的四平八稳,却叫身边众人齐齐变了脸色。
  应迁这话说的极明白,直指皇帝新政不过敛财手段,必被臣民厌憎。
  说完,抬头无所畏惧地看皇帝。
  少年人面上波澜不惊,听到这话竟不以为忤。
  陈一白在廷试时见过少帝为人,觉得他今日沉着冷静,愈发有先帝当年之风,不明所以者却以为小皇帝被问的说不出话,无从反驳。
  这小老头居然一点没变。
  他心说。
  兰台令不收受贿赂,当然也没有人会把贿赂送到兰台,兰台诸人自负行得正,骂起朝中其他官员自然毫不客气,满朝皆是为利来利往的碌碌之辈,唯有他们才是真正的君子。
  李成绮一笑,回道:“孤曾听闻,兰台是风雅之地,今日见兰台令,果然名副其实,当真是「不论世事,唯雅咏玄虚之所在」。”
  应迁自负清流,能得皇帝这般评价本该高兴,奈何他将话用在这怎么都不像在夸人。
  “兰台令说,君子喻于义,下一句想来该是小人喻于利。”
  谁是君子?谁是小人?
  眼下因新政白银源源不断流入府库,应迁所说的小人,岂不是在说皇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