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其他>重回1992年> 重回1992年 第4节

重回1992年 第4节

  见妯娌们见天的找事,刘芳又生了出去打工的心思,周宝珠也腻烦这三天两头的没事找事,也想跟着爸妈一道出去挣钱。
  “妈妈,我们出去挣钱钱呀?”周宝珠一边用勺子挖西瓜吃,一边说道。
  家里种的西瓜就是好吃,又甜又水又香。
  刘芳用棍子将鸡鸭撵走后,笑道,“你这孩子,还晓得出去挣钱呀?”
  “晓得哩,妈妈讲的,出去挣钱。宝珠也跟着一起挣钱,给妈妈花。”周宝珠这话说的心累,但凡她岁数大点,也没必要卖傻卖萌了。
  怎么就重生在92年呢?
  刘芳被女儿逗的直乐呵,不过想了想,她还是问道,“去陌生的地方,珠珠不怕吗?”
  “有爸妈不怕,没有爸妈才怕。”
  刘芳给女儿擦了擦嘴角的西瓜汁,看着门口的稻谷,想了想,还是决定出去打工挣钱。
  整天跟妯娌搅和在一起吵架争长短,人得废掉。刘芳不爱吵架,并不是说怕了两个妯娌,而是懒得搭理。
  有些人,就是说不通道理,因为她们只能看到自己获得什么,却又不肯付出零星半点。她们呀,最爱的是空手套白狼,恨不得自己一粒芝麻,能换旁人一块金子才好。
  若不然,对方就是恶人,就是抠门吝啬鬼。
  刘芳将这些人的心思琢磨的透透的,就越发不爱搭理他们。
  等到了晚上,一家人吃过饭,刘芳想着还是跟周老二一道出去打工。
  “芳芳,你娘家来电话了。”吃饭间,村长家的儿媳妇上门喊话,刘芳听了,当即脸色就变了。
  她爸妈是什么性子,她晓得,若不是出了事情,绝对舍不得打电话。
  毕竟他们平时写信也频繁。
  周宝珠担忧的看了眼她妈,不由的低头咬了咬唇,再次讨厌起自己的无用来。
  上辈子,她前几十年混的马马虎虎,没能为父母争光。也是重生前一年,才混了一点点名堂出来。
  这辈子,直到现在,也是一点用处都没有。
  一家人匆匆去了村长家,先是说了声谢,而后刘芳才心慌慌的接起电话来。
  果然是出了事情,外公放牛的时候,不知怎么弄的,那牛发了狂,牛角把人肚子捅破了,如今正在医院里头抢救的。
  “妞啊,妈也晓得你日子不好过,可家里实在是没办法了,你小弟的彩礼钱都给医院了,可还是不够。妈就想跟你们挪用点,等卖了稻子,一准还你。来贵啊,妈是跟你们借的,会还给你的,你别生芳芳的气,也别欺负她。”说着说着,刘芳的亲妈张兰就哭了出来。
  女儿远嫁,也不知日子过的好不好,她这个当妈的帮不上忙,还拖后腿,已经愧疚死了。可老头子出了这样的事情,她实在没法子了,那肠子都掏出来了,流了一地的血,不掏钱,人就没了呀。
  张兰在电话那头心痛的直捶胸口,可为了老头子的命,她只能咬牙跟远嫁的女儿借钱。
  周老二拿过电话,直接说道,“妈,你放心,我不会欺负芳芳的。”
  张兰没有说话,刘芳没奈何道,“妈年纪大了,听不懂n市的方言,还是我来讲吧。”
  但话费贵,终究也只是匆匆说了两三句,就挂了电话。
  村长儿媳妇接过电话费,见刘芳哭的可怜,就关心道,“你家里没事吧?”
  村长儿媳妇是个中专生,在镇上小学当老师,平时也不跟村里妇人来往,但风评好,没人敢说她长短。
  人啊,终究都是看人下菜碟儿的。
  刘芳打起精神寒暄两句,回了家就把存折跟零碎的钱翻了出来。
  结婚也快4年了,前两年挣的钱都用来还外债了。也就今年开始攒了点小钱,总共加起来才五百多点。
  “芳芳,你别愁,我去跟我爸妈再借点。当初结婚之前,我挣的工资一直是他们攒着的。我们结婚,他们没掏钱,外债也是咱们还的。我只是借,应该还是能借到的。”周老二见刘芳哭的可怜,忍不住安慰道。
  周宝珠抠着指甲,也没有赚钱的门路。她虽重活了一次,可没有光环加持,更没有金手指。
  就连彩票号码都记不得。
  她虽会两门外语,可在乡下,又顶什么用?
  她能做的,就是乖乖听话,不让爸妈担心。
  刘芳看了周老二一眼,心里知道多半是借不到钱的,可她仍旧存了一点侥幸心理。
  终究是关乎人命的大事,应该不至于一点表示都没有。
  然而,周老二什么都没借到,还被骂了一通糊涂蛋,说他自己老子娘不孝顺,尽在老刘家当孝子。不仅如此,还说了什么不借穷的话来,仿佛刘家和周老二家还不上似的。
  这一次,周老二没跟着生气,而是又跟村里几个关系好的借钱。
  借了大半个村子,得了一肚子的奚落嘲讽,最后还是武家老头心善,借了一百块钱。周来兵也悄悄拿了二十过来。
  村里借完以后,周老二又去大姐跟小妹家走了一趟,虽借到了钱,但听到的教训话更不少。
  这一次,周老二半点没回嘴。
  次日一早,两夫妻去镇上的农用社将八百块钱打了回去。
  回来的路上,刘芳搂着周老二的腰,脸靠在他的背上,轻声道,“来贵,谢谢你。”
  “芳芳,咱们是夫妻,你爸妈也是我爸妈,用不着说谢。真要说来,也是我没用,没能给你富裕的日子。”
  这两日,脾气硬正的周老二着实忍了不少气,但他更气自己没用。
  他想着,若是自己有本事,芳芳就不用跟着受气受委屈了。
  作者有话说:
  求收藏,求留评~
  单机有点方呀,〃?〃〃?〃〃?〃
  第6章 离开
  因为身上又背了债,刘芳就跟周老二商量,等交完公粮,卖了稻子,她也跟着一道出去打工挣钱。
  周宝珠难受的看着爸妈,一时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跟着。
  她舍不得离开爸妈,可也害怕给爸妈添负担。
  刘芳看了眼失落的女儿,捏了捏她的脸蛋,说道,“珠珠要跟爸妈一起吃苦去喽。”
  周宝珠听了,眼睛一亮,开心道,“不苦不苦,珠珠也跟着挣大钱。”
  “芳芳,真把孩子带着啊?”
  “带着,咱们珠珠懂事听话,好带。”刘芳咬牙道。
  自从被宝成砸伤脑袋后,珠珠就懂事了很多,而且也比以前聪明了,大人谈话,她都听的懂。
  这样,她怎么舍得留孩子一个人在村里听些闲言碎语。
  村里的人,她再了解不过了。等他们一走,保不齐开玩笑似的恐吓孩子,说爸妈不要她了。
  若是孩子不记事,听不懂话,倒还能让公婆带带,可如今明显是不成的。
  周老二想了想,点头道,“成,听你的。芳芳,明个小妹家割稻,我去帮几天忙。大姐夫这次也借了钱,我也去帮个一天忙。”
  “成,你去吧,家里的稻子再晒个两天就能收起来了。等交完公粮,卖了钱,该还的钱,就先还掉。”大姐人不错,可惜大姐夫人品不行,她在家里也说不话,钱早点还,对大姐好。小妹跟小妹夫都挺好的,但是家里老人身体不好,日子比他们还艰难点,这个钱也得早还。
  今年种的是杂交水稻,亩产有1300多斤,今年早稻降价了,划下来才两毛八一斤。交完公粮,留个一千斤自家吃,给公婆三百斤,剩下的全部卖掉,估计超不过800块。
  这800块钱,还得给公婆一百块养老钱,还债256.74元,剩下来到手不到500块。后面还要买麦种,化肥,接着过年也要花钱,再加上平常过日子的开销,这点钱,根本撑不了多久。
  刘芳揉了揉眉头,又想着,自己刚才忘记把去省城的路费算进去了。
  光光来去路费就有100多。再加上在外面的吃喝住行,样样都是要钱的。
  果然,这钱是不能盘算的,越算越不够用。
  接下来几天,周老二就去小妹跟大姐家帮了忙,人又累的黑瘦一圈。
  于婆子见了,也不说心疼儿子,反而讲他活该,谁让他充孝子给刘家送钱呢?因这,稻谷还没卖呢,于婆子就来要了一回养老钱跟养老粮。
  按照往年惯例,都是年三十的时候给。但于婆子怕二儿子后面给不起,故而早早就开始催了。
  周老二心里有气,刘芳却道,“算了,本来就应该给的。早晚都一样,你晚上就把稻谷挑给爸妈吧。再把我们明日外出的事情说一声。”
  理是这个理,但心里难免凉了半截。
  周老二点了点头,晚上就把这事儿跟爸妈一讲,他爸妈冷笑道,“扯什么谎?不就是去见老丈人么?指望我们会拦着?”
  哪有人出去打工带孩子的?
  扯谎,也不扯个像样的?
  “爱信不信,养老钱跟养老粮给你们了。你们可别忘了跟大哥和三弟要。要是让我知道他们不给,明年开始,我也不给。”说完,周老二直接就跑走了。
  于婆子气了半死,对着老头子道,“这个傻不愣登的,还好意思讲别人。真是讨了媳妇忘了娘,活作孽。”
  “好了好了,粮给了,钱交了,就行了。总归分家了,别给自己找气受。这样,你去给我打二两酒去,再斩点猪头肉,炒个花生米,我晚上喝两口。”有了钱,周老汉就想着怎么花。
  他比于婆子看的开,想着自己年纪大了,能管就管,管不了就算。为了孩子,他也苦了大半辈子了,是时候享点福了。
  因着于婆子不上心,周老二一家走的时候,村里也没多少人察觉。前两天,李丽跟王萍还爱找人说三道四,不过刘芳走了,她们的闲话小队伍也没那么牢固了。
  人家刘芳一家都离村了,老说他们也没意思。这不,闲来无事,就把话题转到李丽跟王萍身上,讲她们两人心狠,亲妯娌都不帮忙,人家武老头都肯借钱呢。
  如此云云,倒将李丽跟王萍气了个够呛。
  当然,这些事情,周宝珠一家是不知道的。此时的三人已经坐上了拖拉机,待到了县里,再转趟汽车到市里,然后从市里买票坐绿皮火车才能到省城。
  92年的华国刚刚开始发展,乡下的国道也不平整。火车线路不多,站次也不多,乡下人进趟省城,要倒好几班车,能倒掉一层皮下来。
  周宝珠一家,早上天还没亮就出发,等到了晚上才上了火车,绿皮火车上人多的呀,让周宝珠想到了那部爆款电影《人在囧途》。
  好吧,她也真实体验了一把人在囧途。
  找到了座位,刚坐下,就有大妈自来熟道,“妹子,你往里头挤挤,给我搭半个屁股呗。”
  也不待人回话,直接一屁股坐在了座椅边子上,捏了捏周宝珠的小手,夸道,“妹子这闺女生的好,又白又嫩的,像城里人。妹子,自家炒的瓜子,吃不?”
  说着,又把一包吃的放在了小桌子上。
  刘芳摆手不吃,她也不在意,自己一边吃一边将瓜子壳儿吐在地上,又问对面两个小年轻的话,例如多大了?去哪里?上班了没?一个月多少钱云云。
  就这样,火车还没启动,大伙们已经开始天南海北的胡侃起来了。
  90年代的人,瞧着各个都有社交牛逼症似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