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其他>三国之化龙> 第454章 时机已到

第454章 时机已到

  刘备到徐州之后,陶谦给予了刘备非常热情的招待,尽管刘备只带了两千人过来,但在豫州援军出师未捷,李易的援军又迟迟不动的情况下,刘备的兵马算是第一支真正的来徐州支援陶谦的力量,于情于理,陶谦不能亏待了刘备。
  给钱给粮,这些都不必多说,陶谦还将刘备提拔为了中郎将,驻扎于兰陵,原本兰陵城中的兵马也有一部分留给了刘备,一时间,刘备能调动的兵马便有了六千。
  尽管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陶谦随时都能将刘备手里那些兵马收回,但对一直饱受打压的刘备来说,这种情况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不过刘备不知道的是,因为李易一直不来,陶谦就想把刘备安排到襄贲去,让刘备为他守门户,但王朗提醒陶谦,李易与刘备的关系可是相当糟糕的,如果让刘备去了襄贲,李易不来也就罢了,如果来了,两人见面怕不是得直接打起来?
  就算两人顾着大局,没有动手,可之后又该怎么办?
  让刘备给李易腾地方,等同于羞辱刘备,对不起刘备的仗义相助。
  可如果让李易换地方驻扎,那就更别想了,以李易的官位名声兵力,凭什么给刘备退让?
  总之,刘备绝对不能去兰陵,否则必生事端!
  对于王朗的话,陶谦深以为然,于是就将刘备安排到了处于最前线的兰陵。
  尽管在兰陵刘备要直面夏侯渊的兵锋,但总好过和李易对上。
  不过,因为王朗的这一次提醒,陶谦虽然尽量妥善安排了,可心里还是存着一丝的不安。
  在陶谦看来,李易和刘备之间的矛盾多半是什么不便于启齿的私怨,毕竟刘备一脸忠厚老实模样,一见便叫人心生亲近,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心怀不轨之人。
  陶谦挺同情刘备的,换个情况他肯定会帮刘备一把,奈何与刘备有仇怨的是鼎鼎大名的荆州牧,征南将军李襄侯,陶谦便只能作罢了。
  其实好多人都是这样,得知刘备的事情,特别是看到他在青州被打压的情况,很多人都在心里同情刘备,但肯为他发声的却是少之又少,因为刘备的对头是李易啊,一个是城门官,一个是荆州之主,世上有几个人愿意为了一个不相干的刘备与李易结怨?
  担心李易不肯放过刘备,然后两人在东海郡打起来,陶谦还有过将刘备调往开阳,与臧霸一起抵挡曹操的意图。
  不过陶谦的这个想法被糜竺给劝住了,糜竺的理由是,李易虽然与刘备有些矛盾,但如今李易名声在外,又是荆州之主,气量已经今非昔比,连那个谋害过他的蒯越都能不计前嫌的重用,还有什么人是李易容不下的?
  更何况李易此来是为了救援徐州,只要陶谦以礼相待,只要刘备别主动去招惹他,李易又岂会自降身份,再去针对一个区区刘备?
  甚至,糜竺还赌咒发誓,如果刘备肯主动向李易示好,李易绝对会一笑泯恩仇。
  陶谦尽管心里还有点不踏实,但想想糜竺说的的确有些道理,以李易如今的身份地位,刘备对他丁点威胁都没有,应该不至于为刘备坏了名声,于是呢,陶谦就信了糜竺那一笑泯恩仇的话,暂时放下了对李易与刘备之间的担心。
  只可惜,陶谦不知道李易得知刘备到了徐州这件事的反应,不然他肯定会抽糜竺一个大嘴巴子。
  收到糜竺关于刘备的传信后,李易便连夜召集襄阳众臣,议事熬到半夜,连下了几十道命令,星夜传讯各处,然后又忙碌了一日,第二天李易便点齐三万精锐,浩浩荡荡的开向了徐州。
  此时已是十月底,通过军元券,李易已经基本将早先俘虏的扬州军消化吸收,如今荆州的军力已经是非常的强大。
  荆南四郡方面,除去各个县城的常备守卫兵力,蔡瑁在长沙统管着一万两千步军,另外李易还让他负责水军,人数约莫在八千左右。
  至于武陵,零陵,桂阳,这三地的可调动兵马,李易全都限定在六千,虽然稍微少了些,但只要没人造反,打打盗匪安定地方是足够了。
  对于荆南四郡,尽管主事官员大多已经更换,但李易还是有些不太放心的,因此对这边的兵力约束较大,而且李易还让南郡兵马与荆南各地轮换,这样将来就算有人意图作乱,也很难完全掌控兵马。
  此外,李易一边让荆南四郡开荒种地,一边严格管控荆南各地的屯粮,在当地只留一年之粮,防备天灾荒年,其余多出来的粮食,全都运往了襄阳,做了李易的储备军粮。
  这样一来,荆南的粮食虽然够吃,却不够造反,让李易放心不少。
  然后就是荆北三郡,江夏那边有两万多人,这是防备袁术的,不可轻动。
  南阳也有将近两万人,都是精锐,但任务也重,不仅要提防豫州,还要关注曹操与吕布的动向。
  南郡的兵马就比较少了,平定荆南之后,李易就将之前补充给蔡和的兵马给撤了回去,只留给南郡八千多人。
  李易的主要兵力全都集中在襄阳周围,其中有李易一开始从南阳带来的两万人,原本的荆州军四万来人,以及整编后的扬州军,也是四万来人,还有少量的,李易从荆南那边抽调出来的精锐。
  也就是说,李易在不调动荆州各郡兵马,并且给襄阳留下两万人守城的情况下,可以轻松对外出动八万大军!
  如果战事紧急,李易还能再凑出三万左右。
  这样的力量,足以让天下任何一个诸侯畏惧!
  当李易看到自己手中的数据的时候,他在高兴之余,也是万分感慨,唏嘘刘表果真是个没野心的人,不然以荆州的家底早早谋划的话,天下格局真的很难说的。
  不过李易并没有因为实力的暴涨而膨胀,他不想让这些力量尽数暴露在人前,他还不想引人忌惮,于是,这次出兵徐州,李易权衡再三,最终将数目定在了三万人上。
  这三万人可不是对付曹操用的,而是为刘备准备的,因为刘备才是李易此行的第一目标,甚至谋划徐州都要往后放一放,李易之前一直说等待时机,其实就是等刘备入徐州。
  定下兵马数目,在决定这次随行之人的时候,李易就有些为难了。
  去徐州的人,才能必须足够,而留在襄阳的人,不光要才能,还要威望,而且必须让李易绝对放心才行,因为此去徐州,时间应该不会短。
  最后,纠结了许久,李易万般不舍的,将郭嘉留在了襄阳,并让最踏实,最识大体的两个将军,徐盛和霍峻两人留下来协助郭嘉镇守襄阳。
  郭嘉并没有因为李易将他留下而有不满,相反,他知道李易其实是很想把他带在身边的,但襄阳实在太重要了,李易只能,也必须把襄阳交给他最为信任的人。
  为了让李易安心,郭嘉收敛了平日的轻浮神态,郑重向李易表示,在李易从徐州归来之前,郭嘉绝对不碰半滴酒水,不然自领军法!
  与郭嘉交代完事情,李易就喊来了徐盛和霍峻。
  当初徐盛投奔李易的时候,李易可是说过,之后要让徐盛风风光光回徐州的,这次却是他爽约了。
  不过李易虽然心怀歉意,但徐盛却是半点不满的意思都没有,上次打袁术的时候,他已经得了一个亭侯,这是他原本想都不敢想的荣誉,李易却让他得到了,如今徐盛已经将李易当做再生父母一般,如果会对他抱怨?
  至于霍峻这边,倒是问题不大,因为李易这次带上了他哥,霍峻自然乐得自家兄长跟着李易升官。
  定下了留守襄阳的主要人员,随着李易出兵的人就好说了。
  武将方面,中军主将的依然是徐晃,同行的还有典韦、黄忠、魏延、甘宁、苏飞、凌操、蔡中、龚都、裴元绍、霍笃等将领。
  其中一些人是骨干,比如徐晃、黄忠,像魏延甘宁这些人,李易是特意带他们去历练“升级”的,毕竟名将也得培养才能真正成为名将。
  最后还有一种人,就是蔡中了,李易带上他并不是想让蔡中去冲锋陷阵,而是有蔡中在,李易能对蔡家更加放心一些。
  至于文官方面,李易主要带了四个“参谋”,分别是蒯越,荀攸,张昭,徐庶,以及最近被李易做通思想工作的伊籍,以及还是俘虏身份的毛玠。
  其中蒯越李易虽然信任他,却不愿他镇守襄阳,因为加上江夏的蒯良,这俩人一旦生出歹意,那个后果李易实在承受不起。
  带上张昭的理由也很简单,张昭就是徐州人,关系多,方便李易打开局面。
  原本李易还想带上诸葛玄的,诸葛玄做事踏实认真,而且有种铁面无私的味道,很适合做与财务或者律法有关的工作,奈何诸葛玄近来身体不太好,李易不忍心让他颠簸,便只好将他留下,改为让徐庶负责这方面事宜。
  李易对自己的阵容感到非常满意,也就是他麾下这些人的名声还不够响亮,单纯比较水平的话,一点都不虚曹操和袁绍他们。
  就这样,在十月的最后一天,李易告别相送的官员以及家人,带着三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出了襄阳城,向着徐州而去。
  李易这次出兵,并没有带太多口粮,因为李易早就与陶谦说好了,他如果要出兵相助的话,不单单是到了徐州后的口粮问题要陶谦解决,就连半路上的,也得陶谦负担。
  李易这一路主要是要经过豫州地界,陶谦不可能从徐州往豫州运粮,那样耗费太大,也太傻。
  于是,李易就当了甩手掌柜,由陶谦去给孔融做工作,也不知陶谦怎么说的,孔融竟然答应了沿路供给李易粮草。
  这个结果让李易又是高兴,又是遗憾,他是很希望孔融不配合的,然后他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跟孔融干一仗,开几个粮仓,为将来的撕破脸埋下伏笔,现在却是没机会了。
  不过孔融虽然答应提供粮草,但其他方面的表现,还是一如既往的气人。
  李易进入豫州之后,孔融就让太史慈带着两千多人吊在李易的后面沿路“护送”,此外还派了一个书呆子,一本正经的告诫李易,让他千万不可扰民,不能纵兵劫掠,不然孔使君就要不客气了,一定会去天子面前弹劾他的云云。
  李易都被孔融给气笑了,他虽然的确有着弄点摩擦的想法,可他从来都没将主意打到普通老百姓的身上啊,这孔融显然是把他但坏人来看了。
  李易不开心,自然就要搞点事情了。
  于是,在之后的行军过程中,但凡有路过城镇的,李易就让兵马靠近过去,也不进城,就是单纯的路过,不过路过的时候集体踏步踏,故意跺脚,而且一声口号连着一声口号,将不少人都给吓到了。
  尤为好笑的是,李易刚开始这么搞的时候,第一个听到李易动静的城中县令是个窝囊废,还以为李易要攻城,脱下官府直接就跑了,等到后来才知道李易只是路过,这人直接成为了笑柄,也没脸再回去当官了。
  起初百姓们也很恐慌,不过当他们发现李易真的不是攻打城池后,不但放下心来,还起了浓浓的好奇心,纷纷走出城门,看看是什么样的队伍竟然有这么大的动静。
  之后李易在经过城镇的时候,总有许多百姓过来围观,然后好一番慷慨,说李易的兵马如何如何威武,李襄侯如何如何治军有方。
  孔融知道了这件事,非常生气,又叫人去告诉李易,批评李易这么招摇过市,不光扰民,还有失体统,有失大汉官员威严。
  李易自然不把孔融的话当回事,于是告诉使者,说这是他的练兵之法,只有这样的兵才能打胜仗,如果让他一路默默无闻,恐怕走不到徐州士气就要耗没了,届时难免要步孔使君的后尘
  李易的回复让孔融万分羞怒,气的想吐血,但他也无可奈何,只能一边上书天子说李易胡来,一边眼睁睁的看着李易的名号在豫州越来越响。
  终于,在十一月中旬末,李易一行人到了豫州东边的竹邑县,只要再走半日就能够进入徐州,然后避开被曹操占据的彭城,绕路下邳,再往北便可与陶谦相见。
  进入徐州前,李易去见了跟他一路太史慈营,客客气气的对太史慈的一路“护送”表示感谢,然后也不管太史慈脸色尴尬,还送了他一张好弓,一匹上好的战马作为谢礼。
  太史慈本是不想收李易的东西的,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护送其实就是监视,双方虽然同行,其实丁点情分都没有。
  但李易的态度实在太过诚恳,送的也都是他心爱之物,太史慈推辞了几次后,便顺势收下了,心中也多了几分对李易的好感。
  而李易在太史慈那里刷了一波好感之后,便将全部注意力放到了前路之上,李易已经打定主意,这次就算是豁出整张脸不要了,也一定要把刘备留在徐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