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其他>在真假嫡女世界签到> 第354章 预祝殿下与王妃万事顺意

第354章 预祝殿下与王妃万事顺意

  最终,在这一日傍晚,齐王的那一万护卫军还是与秦夙这边的队伍分开了。
  临行前,那边的首要将领史静忠翻身下马,向着秦夙所在的马车半跪下来道:“末将拜别楚王殿下,此一去山高水长,末将虽不能继续追随,亦在此预祝殿下诸事顺遂,威仪四方。”
  他这么诚恳,秦夙抬手以掌风推开车门,虽未就此下得马车来,却也在马车上端坐好了,对他说了句:“好。”
  虽然只有一个字,但除了在面对江琬的时候,秦夙平常是从不多话的。
  这个时候能有这一个字,内中蕴含的意思就已经算得上的对史静忠的一定认可了。
  史静忠顿时激动,又忙道:“殿下,末将回京后,心中亦必将遥念殿下。祝愿殿下与王妃万事相谐,无往不利!”
  嘿,这家伙,好话一套一套的,还没完了。
  最重要的是,这一回他带上了江琬。
  秦夙这下子立刻又多看了他一眼,然后道:“很好,吾知晓了,你退下吧。”
  他说他知晓了。
  那么,是知晓什么?
  自然,秦夙的意思是,明白了史静忠的“效忠”之意。
  虽然史静忠是齐王的护卫军将领,但齐王如今在明面上是下落不明,史静忠想要找下家……这,也不是说没毛病。
  毕竟古人讲究忠臣不事二主,你史静忠倒好,齐王还只是“失踪”,也没传消息说他已经死了,结果你就这么着急忙慌地来找楚王表示效忠了,这岂不是墙头草?
  但史静忠这边的情况又有些不同,墙头草不墙头草的先放一边不说,只说他选择秦夙,这是有根由的。
  根由就是,他跟随秦夙一起打过仗。
  甭管这实际上他有没有上战场发挥作用,总之名义上就是共同参加过战争。
  这是什么?这是战友情啊!
  有此战友情,史静忠再来表示效忠,就不再显得难看了。
  他是有理由的,他虽然回京了,但在京中,他可以做秦夙的眼线。而假如齐王回归,到了齐王军中,他也可以做秦夙的内应。
  夺嫡之战虽未明确爆发,可谁都知道,到最后诸王必有一争。
  史静忠,这是提前押宝,押到了秦夙身上!
  当然,这其中深意,大家心知肚明就行,明确说出来就不必了。
  史静忠得了秦夙一句“吾知晓”,当下更是喜形于色,立刻就将半跪的姿势变为伏跪,恭恭敬敬给秦夙磕了一个头,这才起身离开。
  游冀连忙追上去,一手揽住史静忠的肩膀,笑嘻嘻道:“史老哥,来来来,分别在即,再叫老弟我送你一程呗。”
  史静忠知道他是秦夙的亲卫首领,哪里敢怠慢,当下忙说:“游兄客气,叫我史老三就好。嘿嘿,史某在族中排行第三。”
  两人搭着肩一道离开了,实际上游冀这个时候追上史静忠,还有一层深意,就是要跟他交换秘密联络方式呢。
  他是秦夙亲卫首领,这种暗线的事情也一向是他在做。
  两万大军就此一分为二,一半往京城去,一半往晴洲和巫州方向去,这且不多提。
  京城,清平伯在朝堂上与杨太师一顿吵,最终也没吵出个结果。
  杨太师空口白牙,硬说江琬和天狼族有勾结,但他没有证据,也就是白说一通而已,永熙帝不可能因为这个就给功臣定罪。
  可杨太师的话也并不是说就毫无影响了。
  毕竟江琬喝退天狼族这个事情,确实显得非常神奇,神奇到甚至有些不合理。
  不在现场的人只凭原州刺史的文字描述,是很难理解天狼族为什么会退兵的。
  你说是楚王妃威压盖世,可是杨太师说的也没错啊,楚王妃才多大?她的功力境界就是再高,又能高到哪里去?她凭什么就威压盖世了?
  只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很难有人心里不犯嘀咕的。
  就说皇帝,他虽然并没有因为杨太师的凭空臆测就给江琬治罪,但同样的,他也没治罪杨太师啊。
  清平伯说杨太师污蔑皇族,在朝堂上跟他一顿大吵,永熙帝最终也只是和稀泥了账,双方各安抚几句,而后就不了了之了。
  此外,他批复了原州方面的一些政务问询。
  亲自发了明旨,安抚原州伤亡官兵,并命令户部拨款,下发了一定量的抚恤金到原州。
  至于秦夙和江琬这边,他却没有明确指示。
  既不说楚王和楚王妃立了大功,要给予褒奖,也不说他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就是这么一个模糊的态度,如果换成心思敏感些的,此刻大概是要惶恐无措了。
  好在江琬和秦夙都不是会随便惶恐的那种人,他们直接就自己开拨了,管你什么暗潮汹涌,总归他们就是一个目标:去封地!
  至于怀王、韩王和蜀王这三个,他们没遭遇到战争,却反而接到了永熙帝催他们去封地的旨意。
  蜀王封地在巴州和隆州,怀王封地在汾州和并州,韩王封地在陈州和颍州。
  而齐王的封地,在冀州和齐州。
  诸王之中,也属秦夙的封地离京最远,最为穷山恶水,最是复杂难解。
  要说永熙帝当初选封地时,正受着江琬颠倒黑白的技能影响,不该给秦夙选这种封地才对。
  可那时的江琬却发现,就算自己想给秦夙指一个更富饶,更好管理些的封地,永熙帝也表现得十分犹疑抗拒。
  当然,如果她非要强行指定,当时大概也能成功。
  可这种成功却很危险,容易在过后引起更大的反噬。
  江琬当时就放弃了这个念头,最终引导着永熙帝,选定了穷山恶水的巫州和晴洲。
  穷山恶水,也代表着这是一片足以容纳他们大展拳脚的新天地,这是一柄双刃剑,就看去了封地以后,他们怎么治理了!
  日落时分,秦夙与江琬一行已是离开原州地界,到达了渭水之畔。
  原州离晴洲、巫州足有将近三千里之遥,这说的还是直线距离。
  如果算上实际的道路距离,那可能还要再加上几千里。
  要想抄近道,尽快到达晴洲,有些时候,跋山涉水就是难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