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穿越>小作精和土老板[八零]> 小作精和土老板[八零] 第76节

小作精和土老板[八零] 第76节

  几个月没来, 桑爸桑妈依旧是那样客气。桑家比原先又添了不少小件,看上去东西不像他第一次来时候那样空荡。桑妈给傅元宝倒了杯茶,也不再是用碗而是用杯子。
  桑爸桑妈没上过高中,不懂高考都考的什么内容。两人一个稀奇着:“哦, 都上500分啦,这么厉害!”另一个也佩服得不行:“我怕是考卷都看不懂嘞。”
  说着说着, 他们还攻击桑达达:“你要是当初像是你妹妹一样认真一点,也不至于考不上学校。”
  桑达达哼了两声, 继续扒拉饭。他本身就不是读书的料, 考不上能有什么办法?总不能硬拖着一年年考下去吧?
  好在他们攻击的只是说一两句话,很快就转移到别处去。
  桑爸桑妈有注意到桑晓晓手上的新饰品。
  桑妈直摇头:“这个串是元宝你送的啊?太贵重了。太贵重了。元宝你这个怎么能随便送呢?桑晓晓哪有钱还你礼。”
  桑爸和桑晓晓说着:“你要回点礼物的,知道吗?”
  桑晓晓原本和家里人说得好好的,发现没一会儿他们都开始帮傅元宝说话, 顿时不高兴。趁着桑妈去厨房,桑爸去帮忙,桑晓晓戳起了傅元宝的腰:“都怪你。”
  傅元宝日常背锅, 习以为常:“嗯。”
  桑晓晓得寸进尺,蹬鼻子里上脸:“情书今天就开始写。”
  傅元宝无奈:“行。”
  桑家这边其乐融融,此刻首都桑晓晓想去的两所学校, 其中一所的中文系正在开小会。大家都是文化人,开小会的时候气氛也和别的系不大一样。
  别人开会规矩多些,他们考虑是小会,畅所欲言,所以连开会的姓名台签都没放,直拿着各自的水杯凑在一起。
  这次小会的重点,是关于作家“三木”桑晓晓的事。
  每年高考出卷都会考虑选用当年议论声最大的主题,或者说上头最想要传递的意识去出题。今年出卷老师关进出卷“小黑屋”前,还纠结着:“哦,那个三木今年高考,得避开她对吧?”
  总不能考试的时候,三木一看卷子,发现卷子上要理解的是自己的文章。回头成绩出来了,她要是没拿高分,给出的答案与出题老师的想法不一样,那可糟糕极了。
  今年高考结束,大学也是要放假的。各回各家各找各妈,随后迎接下一年的新生。招生办的人早摩拳擦掌,准备去抢生源了。得在人填志愿前去抢人啊!不然哪里来得及!
  中文系老师还没彻底放假,这会儿不就临着放假前,开个小会议。
  大多数时候,高考成绩是和统考差不多的,名次尖尖头上一样。
  但他们学校去年报考分数都没比上隔壁中科大。现在都说得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他们学校擅文学,虽说保持在前五名头上,可再怎么下去前五要没,前十说不定也要没了!
  滑坡这事刚开始是一点点,等到发现不对的时候,那就一口气滑下去了!很可怕!
  想要维持学校一直以来的优秀,学校的师资设备一向来都是发展的重中之重。其次就是要考虑优秀生源。好学生是会为了和“榜样”同校,而主动考过来的。
  “想当初我来学校,就是为了和尊敬的周老师一个学校。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毕业又过来当了老师。”一个老教师感慨着。
  另外一名女教师也是陷入怀念:“对。我们那时候哪里有现在条件那么好。苦啊。也怕。怕第二天去上学,学校没了。”
  这种陈年历史不好过多回忆,回忆了容易引发事故。别看一个个知识分子说话装模作样的,实际上有几个第一次从事文学,可能全然是因为不想干苦活。
  比如说不想拔牙当牙医,比如说不想做擦鞋的鞋匠。
  要说纯粹的文学爱好,对很多人来说其实是后来培养的。人有几个能年纪轻轻就想好人生目标的呢?有几个到了工作我再找到爱好,很正常的事情。
  当然他们今天开小会,主要是为了三木。关于三木的消息,他们早就有人打探过了。当初三木的文章一出,在首都畅销的时候,他们这群人就听说过小作家只有十八岁,正好高三。
  是高考的人。
  后来半年没出什么新作品,再一打探,原来考试成绩特别好,好到他们市里统考考了第一名,报考目标就是他们两所学校。这可就了不得了。国之栋梁,未来之星。
  中文系一个老师喝了口水:“这事我已经和招生办说了。人我们肯定要,赶紧和地方联系,想办法让人把志愿填上。她统考的分数是能上我们学校的。要是上不了,肯定是批卷老师的问题。”
  “哈哈哈哈——这都怪上批卷老师了。不是说今年要多收点理工农医的么,说是要和隔壁竞争一下。”
  “是要争的。我们圆明园技术的,怎么就比不过隔壁五道口技术的了?我们文科理科都能抓。往后综合发展。你们平时也多写些文章,这名气打出去了,还愁学生吗。”
  说着说着,连两个学校外号都说出来了。
  有个老师问了一个问题:“这要是她分数没到呢?”
  一个资历最高的老师:“五道口能破格录取人,我们凭什么不行?就给她降分。降个60分80分!我不信她还考不上。他们破格录取的几个,你们想想,哪个不是能写进教科书的?”
  这话一出,大家确实想起了有几个偏科厉害,最后被破格录取的。从当年那会儿来看,学生的文化和素质水平并不算高,可到了几十年后的今天回头看,确实都能写进教科书。
  60分80分一降下去,只要考上大学的分数线就能上他们学校了。
  大家对录取三木这事几乎是势在必得,谁想又一个老师问了声:“那她上什么专业?前两年是大课,两年后跟哪位老师?”
  现场静置了两秒。
  这话问得是相当好。
  “文学优秀的人,总归要来我们专业。我们专门研究现当代文学。这就是三木擅长的地方,也能让她在文学方面走更远。”一个老师假装正经,认真给大家分析着,“对不对?”
  另外一个老师觉得吧这话不能作准:“我看了,她的文笔里有些古典文学色彩。写的是通俗文字,但字里行间你能看出那股味道来。说不定她对古典文学感兴趣?而且她历史也不错。”
  还有个老师看法更独特:“文学不管怎么说,落脚点都在字词语言上。字词研究是基础。也不妨碍她写文章,也让她不会受到别的大作家影响。”
  边上一个老师听不下去:“你们怎么不说她英语也不错,可以去外文专业呢?还有啊,字词的基础课程,她大一大二也能学。”
  光专业抢人就很可怕,别说还有跟哪位老师的事。学校会安排专门的导师,负责引领学生,指导学生。这种师生关系和大学普通授课的师生关系截然不同。
  放到古代,也算是弟子一类了。往上很大概率是会在其中挑选研究生的。再往后拉出去面子都不一样。
  文化人之间也有硝烟。
  一个老师笑呵呵说着:“我们讨论这个没什么大意思。左右是三木自己先选专业。她第一个学校选什么,第一个专业选什么,哪能随便更换呢。”
  这话顿时让几个老师醒悟过来。对啊,第一个专业是什么,全看三木怎么填。那他们联系三木,让三木填写志愿的时候写他们的不就行了?
  什么文学艺术、阳城日报的联系方式,他们可都有。
  一个当即起身,虚伪找起了借口:“我去倒杯水,水喝完了啊。”
  另一个也咳嗽一声:“哎,这么讨论也没用。我去看看报纸。”
  这下谁能不知道自己身边同志的心思?原本开小会的人,转头跑空,集体去想办法联系人了。
  没过多久。文学艺术编辑部、阳城日报编辑部、阳城出版社、碧玉少女编辑部,四家电话都先后响起来。
  四家电话接起后,对面传来友善和蔼且充满礼貌的普通话:“喂,请问是xx编辑部。我们这边是xx学校。我是……”
  一番介绍后,打电话的人很快说明来意:“是这样的,我们学校非常诚挚的希望三木先生能够到我们学校来上学。听说她刚高考完,能有幸知道一下她的联系方式么?学校联系方式也可以。”
  更有老师非常直白:“我们是想知道她这次成绩预估出多少分?这决定了我们可以降分多少来录取她。基本上只要她能考上大学,我们就希望她能够入学校的。”
  本来阳城几个编辑部正在商量联系桑晓晓,远在首都的文学艺术编辑部也在考虑联系桑晓晓。他们的目的和各大学校的老师不一样。他们的目的是催稿。
  小半年了啊!桑晓晓再也没交出过一个字!
  考完试了,再不写稿有点过分了吧?《春居》两个故事到现在还没第三个呢。第二部 的校对稿都改好了,就等三木写个序写个结尾随后下印厂。
  《秋医》的故事虽说像是已经收尾,可他们也能收别的故事呀。
  至于短篇,那当然是多多益善。谁和能增加销量且不需要花多少稿费的短篇过不去呢?
  这几个编辑对三木能不能考上学校也好奇。于是纷纷表示:“我们先打个电话问问本人意向。”毕竟他们还不知道三木这次预估分数是多少,也不知道三木乐不乐意告诉这些学校联系方式。
  老师们连连应声。
  有点关系的老师更是厉害,电话打到了桑晓晓高中校长那儿:“哎呀校长啊。你们三木同学估分了么?几分?”
  校长也不敢往高了说,只能委婉透露:“估分了,大概是560。应该大多数学校都能报上了。”
  对面心头一喜,不用降分那更好:“这样。我们学校呢是热情邀请她加入我们中文系。专业呢,最好是现当代文学专业。不知道三木同学平时的兴趣是?”
  可别说什么历史啊政治,那是真的浪费天赋。
  好在校长还真很清楚,说话又委婉了几百倍:“桑晓晓同学平时热情助人,最大的兴趣就是写作和教同学做题。”听老师说,同一个问题问超过两遍,就会被骂滚。多热情。
  对面的老师谨慎:“她以后考虑过当老师?”难道说这场学生争夺战,连师范学校都要加入争斗了?
  校长却是觉得当老师不大行。写文写得好,当一名作家的人,有点脾气还成。这要是去教书哪行啊?怕是能在课堂上吵起来,指不定哪天打起来。哪个学校要是收了人当老师,家长天天去举报她都可能的。
  “应该没有这个考虑。”校长反正没听说过,“具体还得看学生自己希望往哪里发展。我们当老师的一般不介入。”
  高中老师们不介入,大学老师们介入啊。都急死了。
  这位关系大的老师忙说:“他们家里有电话么?要么我联系一下本人家长?或者他们任课老师电话有么?我打听打听,也交流交流。我们这叫求贤若渴。我想校长你也能体谅。”
  校长连连表示:“体谅体谅,我把老师电话给你吧。我这儿也没学生电话。”
  对面忙感谢:“好的好的,谢谢谢谢。”
  于是一层层下来,桑晓晓的老师也被联系上了。老师接了好几个电话后终于忍不住,把桑晓晓的电话给出去了。
  可谁也没想到他们给桑家打电话,桑家却没有人接电话。
  完全没有人接。
  这不合理啊?人去哪里了?
  大家疯狂找桑晓晓,却发现连一个桑家的人都没逮到。他们生怕自己晚一步,又不敢放弃联系,只能抓把劲再多打几个电话。
  这一次打占线,他们又惊又喜,后来发现占线就是有人也在打,根本不是有人接了电话在通话。随着志愿填报日子越来越近,这群编辑部的编辑和大学老师们头都疼了。
  至于桑家的人。桑爸知道闺女考试成绩不错,春风得意去上班,逢人就夸自己女儿,被领导知道了。领导见他动力十足,给他派了个好工作,去汽车制造厂学习。修车的人要学造车。学习当然没法随意回家,于是干脆和一起学的人挤一下工厂宿舍。
  桑妈也高兴。她先去邓阿婆那边说了喜讯。转头特意去田里拉了一批菜出去卖,比以前更早出晚归,想要多赚点钱给桑晓晓当大学费用。
  上大学听说学费是有补贴的,可去首都吃饭要钱。首都买东西肯定贵,她哪能让桑晓晓吃苦呢?
  桑达达则是又接了一个油漆工的单子。听说是市里面要一批油漆工去刷墙。他师傅技术好,刷出来的字和打印似的,带他一块儿去了。
  家里电话连号码都不显示,要知道是谁打过来的都要专门打电话去咨询。所以家里有人的时候,没人察觉自家电话被打了很多次。
  就算他们知道,最重要的桑晓晓这几天也丢开作业丢开写文,和傅元宝前往工厂喝饮料去了。
  傅元宝带着工人研发了好几种养生饮料。
  他先拧开两个玻璃瓶:“我们研发了两款降火茶。一款是吃辣的时候喝,冰镇最佳,颜色深一些。一款是日常喝,有清凉润喉的作用,透明漂亮。”
  大夏天喝冰镇的最畅快。傅元宝拿的这两瓶避开太阳放在阴凉处,摸起来就凉凉的。
  桑晓晓接过其中一瓶喝了口,感觉有一股仿佛薄荷的清凉感,爽到头皮发麻。口感甜滋滋又不会太过甜腻,因为是茶的缘故,很是爽口。
  她又喝了一大口,睁大眼:“好喝!”
  第二瓶,桑晓晓晃了晃清透的玻璃瓶。比起刚才那瓶,这一瓶看上去颜色只有淡淡的黄,像是菊花茶。她扬起瓶喝了口。
  冰凉感和爽感都要淡一些,连甜味都要淡一些。口感和另一个完全不同,确实有菊花,似乎还有金银花的味道。
  也好喝!
  上一次桑晓晓来工厂,傅元宝还没有决定好糖含量。他不确定到底哪一种甜度更受大众欢迎。而现在已经有两种口味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