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穿越>重生之陪伴> 重生之陪伴 第35节

重生之陪伴 第35节

  祝菁菁停好车走了过来,邀功道:“这可是我特意选的地儿,环境特别好,我们可以一边饮茶,一边享受自然的惬意,走吧,我们去吃早餐,品尝一下美味的点心,也体会一下老广州人的生活。”
  祝菁菁的话一下子就勾起了几人肚子里的馋虫,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特色的就是饮食文化了,对于吃,他们家人向来是难以抗拒的。
  祝菁菁问她爸:“你喝什么茶?”他们家爱喝茶的就是她和她爸,剩下两个对喝的没什么需求,祝菁菁直接就忽略了。
  “乌龙茶吧!喝着暖胃,点心都来点。”
  “好嘞!”他们来这本来就是为了吃早餐的,祝菁菁杂七杂八的点了不少,可是也没有太多,毕竟吃完就中午了,他们还打算去吃火锅呢!好在这边的一份儿都不多,也不会浪费。
  茶点很快就端了上来,祝菁菁给温玉梅夹了一个腐皮卷“妈,尝尝这个,我的最爱。”
  温玉梅含笑尝了一口,腐皮里包裹的是菌菇类食物,带点汤汁,口感比较清淡,味道很不错,只不过温玉梅的口重,更喜欢味道层次丰富些的,祝菁菁在这边好几年,口味也渐渐偏向清淡,看到妈妈反响一般才反应过来,当下一拍脑门,赶紧又夹了一个咸煎饼过去。
  咸煎饼是最便宜的一类小点,但是味道很赞,吃起来外酥内软,淡淡的咸味,不会很油腻,温玉梅果然喜欢。
  最受祝家人欢迎的是虾饺和豆豉蒸凤爪。虾饺内容丰富,虾子口味很鲜。蒸凤爪酥烂软糯,还有一点点的辣味,很合祝家人的口味。
  还有q弹的肠粉,料多味香的艇仔粥,外皮酥脆的鲮鱼球……
  这一餐,大家是真的有享受到。
  祝向海摸着鼓起来的小肚子说:“等我老了,我就来这边,这日子也太美了。”
  这话一出,大家都笑了起来。
  “你才多大,就开始想着养老了,考虑的可够长远的。”祝连国调侃着说。
  “那有什么,做人要有目标,我的人生理想就是:遍赏祖国山川美景,吃遍各地特色美食。”
  祝菁菁其实觉得弟弟想要到处走走也挺好的,人活一辈子,没有目标才可悲,弟弟从小就是个特别浪漫的人,何苦随波逐流,他们家虽说不是大富大贵,可也比一般人家要宽裕的多。
  不过他现在还小,如今就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于是说道:“既然如此,就更不能早早的下结论,如果你去了成都或丹东,估计也会有在那边养老的想法,咱们国家好地方多的是,等你长大了,可以慢慢走慢慢看。”
  吃过早茶,温玉梅说:“咱们找个地方散散步吧,牛肉火锅晚上再吃。”
  听到这话,大家都笑来点起来,他们毕竟不是潮州人,不习惯那么慢悠悠的节奏,吃着吃着就吃多了。
  祝菁菁想了想,“那我们去滨江长廊,就在牌坊街附近,那边绿化很好,是一条非常合适散步运动的长廊,每天早晨都会有很多老年人在那里晨练或者散步,还可以欣赏着韩江对岸的美景。”
  一路出了潮州古城,就看到一条江,那是潮州的母亲河——韩江。旁边的廊道就是滨江长廊。
  长廊绕着古城墙从南到北,途中有四个城楼,其中广济门接连着湘子桥,湘子桥也被叫做广济桥,和广济楼相呼应的,就在广济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是潮州八景之一。
  在这边赏景的人尤其多,“你们看,那是可以启闭的梭船,每天都会定时闭合给予韩江两岸的行人通过,一般到了晚上都会开启,给予船只通行,是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姐,韩文公祠是不是就在那边。”
  “嗯,等到晚上,湘子桥上,还有韩江对岸的韩文公祠和笔架山都会有灯光秀表演,真的很值得去看一看!你这是做过功课?”
  “老师讲过‘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当初提到过当地对韩愈的纪念。”祝向海虽说不爱学习,可是该学的那是一点都没落下,也是因为这一点,虽然祝家人对他的跳脱很是头疼,却从来没有真正担心过。
  温玉梅是不知道这些的,闻言看向儿子。
  祝向海也不含糊,当下就充当起了导游:话说韩愈在潮州刺史任上不到八个月,在这期间驱恶除弊,扶持农桑,赎放奴婢,兴办教育,为潮州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潮州人感恩韩愈“功不在禹下”的伟业,改恶溪为韩江,改笔架山为韩山,“一片江山尽姓韩”。
  听着祝向海单田芳似的讲解,一家人都笑了起来,他们吹着江风,看着美景,听着不时钻进耳朵的当地话,别是一番滋味~
  作者有话要说:
  求收藏
  第55章 回程
  第二天温玉梅把从家那边带来的果脯拿出来递给女儿,“这是给你室友准备的,本来想着请你同学吃个饭的,可你还跑潮州这边了,喏,你自己看着办吧!”
  祝菁菁接过袋子,直接打开吃了起来,看到温玉梅瞪她,这才不紧不慢地把袋口封号,说道:“我先替她们尝尝味儿。”
  温玉梅戳了一下女儿的额头,没好气地说:“还能少得了你的。”
  祝菁菁直接把妈妈的手握住,撒娇说:“妈妈最好了。”
  温玉梅对女儿的性子也清楚,可是女儿的亲近还是让她很受用的,哪怕明知道这臭丫头只是在讨巧,仍然笑的开怀。
  “笑什么呢,这么高兴!”祝连国从外边回来正看到母女俩依偎而笑的样子。
  “笑你姑娘是个小馋鬼。”温玉梅笑着说。
  “哎呀!没办法,随根儿。”
  祝菁菁这话一出,祝连国也笑了,“好吃的谁不喜欢,走吧,咱们出去吃,我刚才出去转了一圈,发现吃的可真不少,咱就随便找家店吃点儿。”
  祝菁菁听到这话,抿嘴一乐:“爸,你可真会吃,潮汕菜在全国都有名,但其实在本地,大排档和普通的家常菜却更受欢迎。”
  “那就更好了,去把你弟叫起来,咱们出去吃。”
  “不用叫了,我起了。”祝向海穿着一条沙滩裤从几人身边晃了过去。
  “哟!出息了,这么早就起了。”祝菁菁可是知道她弟有多能睡懒觉的,以前放假都能睡到十点钟,现在可还不到八点。
  祝向海嘴里含着牙刷,含糊地说:“你们把我吵醒的呗!”
  “我看你是听我们说要去吃饭馋醒的!”
  “这姐俩!”温玉梅看的好笑。
  祝连国看着一双儿女说:“吵吵闹闹才亲近。”
  等祝向海收拾完也才五分钟,他们一家子就出了门,也没挑地方,找了个小店就钻了进去。
  潮州处处透着悠闲自得,每日拂晓,街头巷尾就亮起一盏盏灯火,灶台前升腾起袅袅热气,巷子里飘着一缕缕香味,一众饥肠辘辘的男女老少就会踏着清晨的微光来品尝这一天中第一顿味蕾盛宴。
  祝家人来到店里早已日上三竿了,所以也只能有啥吃啥啦,好在他们也不挑,一碟肠粉一碗粥,再搭配些许杂咸,就是一顿简单又地道的广府早餐了。
  店老板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说话慢悠悠的,就像正常说话的0.75倍速,温玉梅和祝向海都觉得很新奇。
  祝菁菁笑着解释说:“其实昨天有些人也是这么说话的,你们没大注意而已。”
  这天中午他们终于吃到了祝菁菁极力推荐的牛肉火锅!他们找的就是他们巷子这边的一个无名小店。
  这里的牛肉火锅真的很有名,奇怪的是潮州本来不养牛,据说这里的牛都是从湖南四川等地长途运输过来,在养殖一段时间后宰杀掉。
  “这里的牛都是当天现杀的,非常新鲜,不排酸不冷冻,食材足够新鲜,快尝尝怎么样?”
  片肉师傅刀工不错,牛肉按照纹路切的薄厚很均匀。在清汤中一烫,蘸上沙茶酱,味道真的很鲜很嫩。
  对于吃货来说,潮州真的是个好地方。
  潮汕地区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这里有独特的民俗文化,传承了千百年,似乎潮汕人很守旧,可实际上潮汕人向来以敢闯敢拼著称,有很多人跑去了国外,同样也有很多外国人来到这里,这是一座极具包容性的古老城市。
  祝菁菁想着爸妈这么多年一直忙来忙去,这次来就当疗养了,所以特意跑到潮州来租的房子,就因为这边的生活节奏特别慢。
  这里还有很多窄窄的巷子,在老城区甚至还能看到人行道比马路宽的独特场景,走在其间似乎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烟火气。
  这就显出租房的好处来了,他们从心理上更多的体会到了一种自在,而不是像住酒店那般,总感觉缺了点味道。
  每日里在这样特别的环境中,听着那些难懂的乡音,却又没有隔阂感,不得不说真的很神奇。
  在这里的一个月,祝家人真的是待的很惬意自在。
  中间祝连国接到了祝向海他们校长的电话,祝向海这次发挥的很好,是他们学校第一,全市第三。祝连国挂完电话,高兴地合不拢嘴,“好小子,真给你爸长脸。”
  祝向海虽说一直没觉得成绩好有什么大不了,可那高兴是一点都不掺假,缠着他爸给买个专业的数码相机,他眼馋好久了,可因为价钱贵,之前一直没有张嘴。
  祝连国看着儿子期待的眼神,大手一挥,“买!”
  祝菁菁当即就要开车去火车站,购物当然要去太古汇了。
  温玉梅一听要坐三四个小时的火车,当即阻止,“你怎么干什么都风风火火的,等走的时候再过去呗,正好到时候把这边的房子退了,买完东西我们回洮北,你回学校,来回折腾啥?”
  温玉梅的时间观念向来很强,把事情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全家只有听从的份儿。
  祝菁菁吐了吐舌头。
  ……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分别的时间还是到了,有不舍,却没有伤感。
  生活的美好就在于每一天都是不一样的,每一天都有新的期待,想到女儿再过两年就能回来,祝连国就充满了干劲儿。
  坐上飞机,祝向海叹了一口气。
  “怎么,没待够?”
  “那倒不是,我就是想着回去就要开学了,开心不起来。”祝向海虽然也觉得这边挺有意思的,可那种慢悠悠的养老生活可真叫人适应不能,要不是这边好吃的多,他早就待不住了。
  这臭小子可真叫人不省心,这还没开学呢,可别再出什么幺蛾子,祝连国正想着怎么劝劝合适,可他这边还没打好腹稿,祝向海就高兴地摆弄起相机来了,祝连国只觉得满心的担忧都付了流水。
  再看媳妇,正看着最新的服装杂志,神态极为专注,压根没注意他们这边。
  祝连国干脆也不再难为自己,他回去还有一堆的事儿要忙呢,趁着这段时间先睡一会儿是正经,于是把座椅调整了一下,带上眼罩开始睡觉。
  飞机穿越云层,祝菁菁看着渐渐消失在视野中的机身,转身拖着行李箱离开机场,招了个出租车,“军医大学。”
  作者有话要说:
  两本加起来39万字了,自己都有些惊讶,感谢大家一路的支持
  第56章 顿悟
  从省城下了飞机,温玉梅说要去看看在这边的两个服装店,于是他们逗留了几天,顺带去温仁昌那儿看看。
  自打温父温母去世之后,温仁昌也就逢年过节才会回洮北,他们既然来了,就没有不去看看的道理。
  温仁昌这些年在农业发展研究所干的风生水起,前段时间还升了职,看到小舅子意气风发、家庭和美的模样,祝连国只觉得上辈子太过遥远。
  上辈子的温仁昌是个挺能干的小伙子,可是再能干也只不过是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农民。
  并不是祝连国瞧不起农民,毕竟他现在也会去干些农活,只是农民的生活实在是太苦了,苦到根本就升不起对未来的期待。
  久远记忆中的温仁昌总是穿着一身军绿色的衣服,袖脚、膝盖磨的锃亮,手上布满了伤痕和老茧,就连脸上的笑意也总是掺杂着疲惫。
  而如今呢?那双手仍然有茧子,可是那手不仅能拿得起锄头,也能做得了实验,操得起笔杆。
  看到小舅子眼下的生活,祝连国想了很多,也许是被潮汕的那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气息所影响,祝连国的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那种变化怎么说呢?就像顿悟一般,他忽然想明白了很多事。他今年已经55岁了,活的已经比上辈子还要长了,多余的时间对他来说就像是捡来的。
  他已经尽己所能地为村里做了自己的贡献,公司也找了合适的管理人,剩下的日子,他应该多为自己考虑考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