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都市>我能看见状态栏> 我能看见状态栏 第321节

我能看见状态栏 第321节

  第856章 两个消息
  气氛紧张而且焦躁,在枪口下,陈四化不敢有任何动作。而疏散完了综合诊断中心里的所有人员后,更多的武警特战队员们赶到了现场。
  陈四化虽然不敢动,但恐惧已经让他彻底丧失了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发抖的像是在筛糠一样的陈四化蹲在地上哆里哆嗦,尽管双脚发麻浑身难受,可他就是不敢有什么动作。
  隔着一道门,孙立恩则一直在等待着韩文平主任过来宣布“一切都没事了”。但除了外面偶尔传来的“不要动!”的喊声以外,孙立恩在等待着的“平安无事”宣言却一直都没有到来。不过……既然办公室里挺安全,那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呗?孙立恩想了想,转头打开电脑看起了文献。
  又过了半个小时,门外终于传来了韩文平的声音,“孙医生,我是韩文平,我和武警特战的同志们在一起,你可以开门了。”
  孙立恩这才从电脑旁边站了起来,走到门口打开了门,然后就被门外的景象吓了一跳。
  十几名荷枪实弹的武警特战队员站在门外,其中两人中间夹着一个垂头丧气的干瘦中年人。中年人在两位武警特战队员中间瑟瑟发抖,他的双手背在身后,手腕上锁着一圈白色的扎带,衣服被人掀起来,前襟蒙头。而裤子则被人脱到了脚踝——并且裤子上的皮带还绕着他的脚踝打了个结。而在一旁的地上,扔着一个灰色的塑料袋,从敞开的袋口里,露出了几摞红色的钞票捆。
  这是个防止被捕者突然逃跑或者暴起发难的最安全姿势。这样就算陈四化挣脱了两名训练有素的武警战士,他们也仍然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反应——再次抓捕或者趁对方袭击平民之前将其击毙。
  武警特战的战士们并非无的放矢,陈四化的身上……确实有非常危险的东西。
  换个角度说,陈四化之所以敢于向几位放印子钱的“老板”们借钱,也是因为他身上带着这东西——一枚带着铁锈,但仍然保存比较完好的木柄手雷。
  在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韩文平只觉得自己背后冒出了一身冷汗。他是大院子弟出身,自然认识这玩意能有多大的威力。更何况从外观上看,这东西很有可能是真货,而不是什么以前民兵用来训练的练习弹。
  于是,陈四化来四院敲门的行为,也就被当成了性质更加恶劣的事件进行处理。而在武警特战队员们小心翼翼的捧走了那枚老式木柄手榴弹之后,韩文平才向一旁的保卫科的保卫干部提出了疑问,“这玩意是怎么过的安检?”
  四院现在全面实行了入院案件制度,所有进入四院的普通患者和家属,都需要经过x光和金属检测仪两道安检设备的检查,确认没有携带危险物品后方能进入医院。让韩文平感到惊讶的也就是因为这个——明明实行了安全检查,而且安全检查几乎每年都能抓出不少带着刀具的“患者家属”。但……漏检了一枚手雷……这简直匪夷所思。
  “回去查一下监控吧……不管怎么说,这是我们工作上的漏洞。”对于这个问题,保卫处的工作人员也给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门口的安全检查工作一项都是院内保卫工作的重中之重。保卫处的工作人员不光会自觉提高警惕,保卫处的其他工作人员偶尔也会化妆遮挡,然后带着违禁物品闯关,对四院的保卫工作进行抽查。截止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次抽查是成功的。
  孙立恩打开门的时候,那枚引起众人惊讶的手雷已经被运送出了综合诊断中心。而警方的车辆要抵达四院还需要一点时间,所以武警特战的战士们才没有马上把陈四化带走。而孙立恩一脸狐疑的看着面前的景象,有些搞不清楚现在到底是个什么状况。
  “我不认识这个人呐。”陈四化被带走之后,孙立恩对一旁的韩文平说道,“他这是要干什么?”
  “具体要干什么还不知道,反正这个人肯定是没安好心。”韩文平不想用手雷这种事情来吓唬孙立恩,于是他转守为攻问道,“这个人过来敲门的时候是怎么说的?”
  “他说自己是要来交钱的。”孙立恩老老实实的答道,“而且说的很清楚,他是来替邱振华缴费的——他说出了邱振华的名字。”
  “就是那个今天点名要你去接诊的老头是吧?”韩文平点了点头,然后问道,“这个老人家有家属有没有什么异常举动?”
  孙立恩愣了愣,然后突然睁大了眼睛。
  “我说韩主任,咱们也得讲道理吧。”孙立恩慌里慌张的抓住了韩文平的胳膊,“就算是患者家属提问没有问到点子上,那也不能就动用武警抓人吧?”
  ·
  ·
  ·
  韩文平哭笑不得的解释了一下,为什么自己会这么大动干戈的带着武警的同志们和保卫处的工作人员过来,又稍微透露了一下陈四化的身上究竟带着什么鬼东西之后,孙立恩这才算是大概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那……接下来该怎么办?”一想到自己和一枚手榴弹曾经就隔着一扇门,孙立恩……倒也没有什么太特殊的感觉。毕竟在非洲的时候,迫击炮炮弹爆炸的威力孙立恩都见识过了。
  但是再转念一想,孙立恩还是有些后怕的。这可是在国内,而且……最要命的是,自己压根就不认识这个叫陈四化的家伙。好端端的在医院里待着,也能招惹来这种莫名其妙的事情,这上哪儿说理去?
  孙立恩正在办公室里后怕,办公室的座机就响了起来。拿起听筒,电话那头传来了手术室的消息。
  “胸腔镜下确认了,是肺大疱。而且肺大疱内有一些新鲜血液。”电话那头,手术室里传来了一个好消息,“目前已经做过了切除,病人已经被送到了胸外科进行观察,暂时没有发现什么其他的问题。”
  第857章 规培计划
  日子总是要过的稍微悠闲一点,才叫做日子。孙立恩现在深切的体会到了这一句话的背后含义究竟是什么。
  人是需要放松的生物,就像是橡皮筋一样,如果一直拉直紧绷着,那迟早有什么地方会坏掉。
  日子是给人过的,如果坏掉了……那大概就算不上是人了吧?
  哪怕见识过了木柄手雷,孙立恩却依旧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而且不需要状态栏或者其他人提醒,孙立恩也能猜得到——这不太正常。
  算起来,上一次自己休息……好像还是和胡佳父母要一起吃饭的时候。孙立恩苦笑了两声——那种情况怎么可能被称为“休息”啊?在见面之前,自己都在不停的被裁缝大哥叫去修改衣服。而吃饭之后又不停的上班……孙立恩叹了口气,这么一想,自己突然觉得好累。
  这眼瞅着就要过年了,这次孙立恩下定决心——不管怎么说,一定要好好休息几天。就算是天王老子来四院挂号,他也坚决不回来上班。
  唔……要是有病人得病导致他长得像某个天王老子……
  那也不来!
  孙立恩暗自下定决心,为了以后为祖国工作五十年,那就得好好保重自己的身体才行。心理健康也是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孙立恩自己不是精神科的医生,但他也是见识过心理问题导致的严重后果的。要为祖国工作五十年,不是说只要在岗位上混吃等死就行了。而是要好好工作,切实做出成绩才行。
  要是累出什么心理疾病,那可就得不偿失咯。
  孙立恩晃晃悠悠的回了家,衣服都没换,就仰面躺在床上开始琢磨,等放假了之后,自己究竟是要睡个两天三夜,还是睡他个三夜两天。
  然后他就这么睡了过去。
  等到孙立恩再睁开眼睛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第二天的凌晨五点半。由于之前双腿一直耷拉在床边上,孙立恩活动腿的时候,深切感觉到了膝盖传来的僵硬和疼痛感。
  凌晨五点半,对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来说,是一个还算是比较幸福的时间点——这意味着他们还能再睡上好一阵子再考虑起床上班的事儿。但孙立恩就没有这个幸运了。尽管昨天晚上回来的时候几乎已经快到了晚上十点,但今天早上他还是得七点半就赶到医院去上班。
  在肉体和心灵的双重痛苦夹击下,孙立恩在床上来回滚动了十来分钟,这才长叹一声站起身来,脱了衣服准备去洗个澡。
  自从两年前被冻的买了三台暖风机,而且武田制药也给了补助之后,孙立恩就让宿舍彻底变成了温暖如春的好地方。客厅和餐厅以及自己的卧室里各有一台暖风机随时待命。而且由于前后两任舍友都不怎么在宿舍常住,孙立恩一向都是自己付全部的电费。这样用起暖风机就更没有心理压力了。
  热水冲淋之后,膝盖里传来的疼痛感被冲淡了不少。孙立恩擦着头发走出了房间,开始琢磨起了今天自己都得干点啥。
  今天是二十九号,按照规培的轮转规定,每个月一号,完成了轮转的规培生就会来到新的科室开始为期一到三个月的学习。这也就意味着,等到后天,可能就会有规培生来到综合诊断中心,开始实习了。
  而这个实习过程究竟要怎么搞,孙立恩还一点头绪都没有。
  这个其实不能怪孙立恩自己没见识。平心而论,孙立恩自己作为规培生,都从来没有完成过一次科室轮转。这里面的门道和流程他压根就没经历过。想要找个参考对象都难。
  而另一方面,柳平川和刘堂春都打算让孙立恩带两个规培生看看。这就给了孙立恩更大的心理压力。他实在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带这些……还处于培训过程中的“同学”们。就算柳平川向他再三保证,分给综合诊断中心的规培生一定是最优秀的那种,也无助于减轻孙立恩的那点紧张感。
  出于这样的担忧,孙立恩决定今天干脆好好了解一下规培的流程。然后看看自己能在综合诊断中心里为这些即将到来的规培生都做些什么。
  ·
  ·
  ·
  “规培啊?咱们这个中心现在还算是急诊科下属的吧?”早上七点十分,孙立恩在办公室里见到了袁平安之后,袁平安非常热心的为孙立恩做起了科普。他也知道孙立恩这个规培生比较特殊,对于规培的相关内容掌握的不够丰富。“那到我们这儿的规培生就得跟急诊科有一样的要求了。”
  规培生在每个科室里,都要完成一定数量的病例和病人的接诊任务。以内科住培医师为例,他们需要在三个月的规培时间里,前后接诊20例常见急性发热的病人,20例急性胸痛、5例晕厥、5例休克、5例各类中毒、3例致命性(恶性)心律失常、20例急腹症、5例呼吸困难、5例昏迷、3例心脏呼吸骤停、以及10例包括咳血、呕血和尿血在内的出血病例。
  同时,三个月内,规培生接诊和治疗的病人总数不小于150人。
  在完成相关病例的接诊和治疗任务基础之上,还需要规培医生完成最少5例心肺复苏术、5例电击除颤术、1例气管插管术、危重病人生命支持技术5例、胸腹腔穿刺3例、三腔二囊管止血1例、呼吸机使用5例、洗胃术5例和导尿术5例。
  并且操作总数不能少于65例。
  孙立恩在听完了袁平安的基本介绍之后,艰难的咽了口口水。他自己算了一下,自己在四院急诊科里待了快三年,且不说接诊任务有没有完成,光看操作要求他都算不上达标的——电击除颤孙立恩大概做够了五次,心肺复苏和气管插管应该也够数量。可三腔二囊管和呼吸机……洗胃术和导尿术,他真的是一次都没上手做过。
  “这……”孙立恩张开了嘴,半天没说出来一句话。袁平安非常有感慨的点了点头,“三个月的时间,要做这么多操作,确实是挺累人的。”
  孙立恩也不知道自己应不应该把自己的操作数不够这种事情告诉袁平安。虽然他指挥别的医生和护士搞这些操作的次数绝对是够了……但自己没上手,这……这以后怎么带别的规培生啊?
  “你也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这一次,袁平安准确的“感应”到了孙立恩心里正在愁什么。他对孙立恩安慰道,“我和柳老师谈过了,他们把咱们诊断中心加到急诊规培里,也有选拔人才的意思。每个月选拔三到五名临床表现优秀,而且自己也愿意来诊断中心的规培生过来。这样以后也能有些新鲜血液加入到咱们中心里嘛!”
  孙立恩魂不守舍的答应着,心里却在犯着嘀咕——要不然……还是去问问刘院长,我这规培计划到底是怎么走的吧?
  第858章 前路
  “这都过去快三年了,你才想起来担心这个?”在听完孙立恩的担忧之后,刘堂春并没有马上为他答疑解惑,而是哈哈大笑着开始对孙立恩进行了嘲讽。“那咋的,这规培计划我搞不定,你再轮三年?”
  “刘老师,您就别拿我开玩笑了……”孙立恩苦笑着求饶道,“我这现在担心的晚上都快睡不着了——今天我凌晨五点就醒了。茶不思饭不想的,您赶紧跟我说说呗?”
  “你啊……虚伪!”对于孙立恩的说法,刘堂春回以更加猛烈的嘲讽,“还五点就醒了,你咋不说自己昨天晚上愁的没睡着呢?”
  看着孙立恩变化的表情,刘堂春终于决定做一回好人,“行了,该干嘛干嘛去。你那点规培记录我都给你弄好了。”
  严格来说,孙立恩确实和其他三年级的规培生不一样。他没有那些专科的轮转经验,这必然会影响到他对其他科室疾病的敏锐度。
  不过……这种敏锐度似乎对孙立恩而言并不是太有必要。综合诊断中心的工作对他的考验已经涉及到了风湿免疫科、传染病、神经内科、骨科、内分泌科、心血管外科、心内科、儿科和肝胆外科等等诸多科室。每个科室的病例都不容易,每一个病人孙立恩都处理的几近完美。从诊断到治疗,从技术到思路都没有出岔子的地方。
  想到这里,刘堂春不由得有些感慨——孙立恩确实是他这辈子见过的,最适合当医生的苗子。不光业务能力足够强,而且态度也确实够端正。想到这里,老刘同志甚至有了“后继有人”的感慨。这种感慨让刘堂春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快到退休年龄了。
  当然,退休年龄可以返聘。刘堂春自问,以自己的身体情况,要继续为祖国工作个十年完全不成问题。但……毕竟是上年纪的人了,琢磨起来事情,就总会多些想法。
  “你博士的事儿怎么考虑了?”刘堂春突然问道,“课题方向决定了没有?”
  “刘老师……我这刚刚才琢磨完规培的问题。”孙立恩苦笑道,“博士的事儿还得几年呢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刘堂春对于孙立恩这种往后缩的态度很不满意,“你小子总不能因为自己发了几篇柳叶刀新英格兰,就觉得博士的课题能手到擒来吧?”
  孙立恩对刘堂春的这个看法还是挺认同的。他自己也清楚,别的发四大神刊的大佬,那是真的不怕一个小小的博士课题。但……他自己可不一样。目前为止,孙立恩发的所有文章都是case report,并没有什么研究的课题项目。
  孙立恩想了想之后问道,“之前那个aqp4蛋白表达不足的病例能不能做?”
  “你还想着用这个?”刘堂春瞪了孙立恩一眼,“你那个case都和同协一起搞了,想做个博士论文出来,那就得往机制上走。要么你就再琢磨琢磨治疗方案的优化——这种事情你觉得你三年之内能搞定?”
  孙立恩想了想,觉得老刘同志说的有道理,“那……要不……”他一边说着,一边盯着刘堂春的表情试探道,“要不我申请个无文章毕业?”
  “你要是徐有容,我要是柳平川,这事儿能干的成。”刘堂春并没有发火,他只是摇了摇头反问道,“你以后要继续在行业里干下去,无文章毕业这个事儿好干不好听啊。”
  孙立恩眨了眨眼睛,不太明白刘堂春的意思。
  “你就打算这辈子光混临床?”刘堂春瞥了一眼自己面前这个有些发愣的学生,“医学领域需要的不光只是能治病的医生,更需要的是能够告诉其他医生,这是什么病,要怎么判断,应该怎么治的医生。光靠你一个人,能治好几个病人?”
  孙立恩沉默了下来,刘堂春说的话当然没错。但……孙立恩自己也明白,他现在所有的“学术”成就,基本都是拜状态栏所赐。就凭这个,一头扎进学术研究的层层迷雾里去?就算再怎么委婉且正面的描述,也只不过是“勇敢送死的愚夫”罢了。
  别的都暂且不提,就凭孙立恩这个“脑子里有事儿就睡不着”的性格,只怕选定课题之后还没等到国自然基金会给与批准,他自己就得因为睡不着送掉半条命。
  作为一名医生,每个人都许下过“为祖国医疗事业、人民健康奋斗终生”的诺言。孙立恩也不例外。他当然明白,从事学术研究,从而为更多医生提供专业指导的意义有多重大——毕竟状态栏是不可能复制给其他医生的。想要让状态栏帮助更多病人,那就必须得有一个能让大部分都能够获得状态栏经验的途径。
  “搞学术,我的能力真的不太够。”孙立恩叹了口气,自己有几斤几两他自己最清楚。但就因为这个,放弃学术,放弃让更多医生获得处理疑难病人的能力,他自己又觉得不太合适。“我……我再想想吧。”
  “想想明白也好。”刘堂春这次出乎意料的没有生气,他点了点头道,“这是关系到你下半辈子人生走向的事情,多想一想,选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
  孙立恩点了点头,怀着另一种意义上的“沉重”心情离开了刘堂春的办公室。选学术,还是选临床……又或者和现在一样,临床偶尔带点科研?这个问题就像是挥之不去的梦魇,一直在孙立恩的脑子里绕来绕去。
  “一号开始,给你分配一个规培生。”回到办公室后,孙立恩首先见到的就是张智甫教授。二组所有的医生现在都聚集在一组的办公室里,大家正在热热闹闹的“抽签”。而孙立恩则被排除在外。按照张教授的说法,他和孙立恩都得带一个规培生,剩下的两名规培生就让两个治疗组的医生们抽签分掉。
  “能选到咱们这边来的规培生,都是有能力有潜力的。”张教授对孙立恩道,“所以咱们也不能藏私,得把真本事拿出来。好好教,用心教。”
  张教授看向孙立恩的眼神充满了期待和坚定。他自己自然是不会有任何保留的,倒不如说要是碰见合适的学生,老张同志只会担心自己能不能抗到把学生教出来的那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