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都市>我能看见状态栏> 我能看见状态栏 第44节

我能看见状态栏 第44节

  孙立恩又看了一眼陆雪馨的状态栏,忽然问道,“你们给她做了脑脊液涂片和培养么?”
  脑脊液蛋白高到这种地步,基本就等于在直接宣称患者的神经组织出现了严重感染或者病变。如果同协的急诊科副主任认为陆雪馨有细菌性脑膜炎,那么这个病人基本没有进行进一步诊断的必要了。只要给予足够量的抗生素,并且对其他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就好。
  “病人是今天下午送来的,涂片检查没有检出任何病原体。培养还要等个两天左右。”袁平安答道,“有什么问题么?”
  “脑脊液的生化检查结果,有点奇怪。”孙立恩找到了几个小时前同协给陆雪馨做的脑脊液生化检查报告。上面提示的脑脊液蛋白虽然还是很高,但只有800mg/l左右。比起现在状态栏提示的1720mg/l低了很多。他沉吟了片刻后问道,“病人有sle(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而且长期服用免疫系统抑制剂。这个状况也要考虑进去才行。”
  袁平安皱起了眉毛,“你的意思是……导致感染的细菌可能不常见?”
  “如果是常见细菌导致的,接受了十几个小时的抗生素治疗后,她的症状应该稍有好转才对。”孙立恩对袁平安的推断表示了谨慎的肯定。“她现在体温还在39度左右,而且神志不清,这可不像是稍有好转的样子。”
  “袁医生,9床的核磁结果出来了!”送来核磁共振成像的小护士有些好奇的看了看孙立恩,“这是咱们科里新来的医生?”
  袁平安接过成像照片,笑道,“这是外单位来交流的医生。他可是在澡堂里被朱主任抓了壮丁,过来会诊的。”
  孙立恩有些尴尬的笑了笑,站在袁平安身后,和他一起伸长了脖子,借着节能灯的灯光看起了片子。
  “脑膜部分有明显信号强化……”孙立恩的阅片能力不算很强,但也能看出一些不对劲来。“右侧基底节这个位置有异常信号。”
  孙立恩指了指自己发现异常的部位,这里是人体的基底节附近,靠近丘脑的部位。在核磁共振的成像图片上,能明显看到有好几个白色的圆圈集中在这个区域。
  随着两人继续阅片,越来越多的异常被辨认了出来。陆雪馨的大脑里,包括双侧额顶叶,放射冠,左侧侧脑室,右侧基底节,右侧海马旁回等多个部位都出现了异常信号。
  这些异常信号和陈雯满脑子的小白球不一样,它们更像是一个个的小圆圈,外侧和脑组织相接的地方出现了明显的白色信号,而圆圈内部表现则比外层的脑组织颜色更深。这证明圆圈内部的东西至少在密度上要比正常脑组织更大一些。
  “这是什么玩意?”见多识广的袁平安也有些发愣,他下意识的想请神经外科和影像科的医生来会诊,却忽然看到了沉默着的孙立恩。“孙医生,你有什么头绪么?”
  “你看看这里。”孙立恩指了指自己和袁平安一开始发现的那个异常信号区,“你有没有注意到,这里的异常信号形状不太一样?它朝着第三脑室突入了一部分。”
  袁平安皱着眉头问道,“这能说明什么呢?”他是没看出这个突入的特征有什么意义。
  “人脑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脂肪和蛋白质。”孙立恩用自己的知识努力解释道,“而它的密度在各个区域应该都是相对统一的。但脑室不同,脑室里装着的脑脊液可以被近似的看做水。它们的密度要大于脑组织。”
  袁平安听的有些晕头了,他摇头问道,“脑脊液密度大于脑组织密度,这个我是知道的,然后呢?”
  “而这里的突入证明,这些白色信号里的物质,密度应该大于脑脊液,否则就不是突入脑室,而是应该被脑室挤压下去一块才对。”孙立恩点了点核磁成像的片子,“我觉得,这些可能是脓肿。”
  “脓肿?”袁平安不解道,“如果是脑脓肿的话,经过抗生素治疗,她的情况应该有好转才对啊。”
  孙立恩看了看治疗方案,摇头道,“这就是朱主任用这个病例来考验我的主要理由了。”他把病例里的治疗方案指给袁平安看到,“你们已经用了美罗培南和头孢曲松,但是没有改善表现。”
  美罗培南是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头孢曲松联合使用,是治疗细菌性脑膜炎和脑脓肿的常用治疗方案。
  “所以,感染了陆雪馨大脑的,应该是一种同时对美罗培南和头孢曲松都不敏感,或者有抗药性的细菌。”孙立恩继续着自己的诊断,“同时,这种细菌的感染应该并不常见。它同时会表现出脑脓肿以及脑膜炎的症状——至少我没听说过有这种细菌。”
  “不常见是什么意思?”袁平安问道,“你的意思是……罕见细菌导致的感染?”
  孙立恩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我目前能想到的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这种细菌本身很罕见,因此相应的病例报告比较少。但这种可能性并不算大——要是连同协都没见过,那这种细菌存在的可能性本身就不大。第二种可能嘛……”孙立恩顿了顿,“第二种可能是,这可能是某些相对常见而且不算烈性的细菌导致的感染。”
  袁平安瞪大了眼睛,“因为……sle?”
  “严格的来说,是因为控制sle的药物治疗。”孙立恩点了点头,这就是他最担心的部分了。“患者因为sle,长期服用硫酸羟氯喹和甲泼尼龙,她的免疫系统会比普通人脆弱很多。一些常见的细菌都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袁平安有些头痛的看了看昏迷中的陆雪馨,“那就麻烦了。什么细菌能同时对两种广谱抗菌素不敏感,而且脑脊液涂片无法检出?而且感染脑部之后还能同时造成脑膜炎和脑脓肿……”
  “我的建议是,加强观察,请神经外科医生和影像科医生会诊。首先讨论是否需要对脑脓肿进行穿刺减压。”孙立恩叹了口气,尽管说了这么多,但他也不明白究竟什么细菌导致了陆雪馨的症状。“同时应该询问一下检验科,除了脑脊液培养以外,有没有什么检测手段能查得出来病原体。”孙立恩顿了顿,他忽然想到了小林丰提出的那个设想和倡议。“对了,同协能做mngs检查么?”
  第127章 借调
  回答孙立恩问题的,是一直在稍远处竖起耳朵偷听的朱敏华教授。
  “院里有这套设备。”他朝着孙立恩走了过来,有些好奇的问道,“你觉得,现在就有必要上这种手段?”
  mngs全称是“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是一种相对廉价,比较成熟,而且检测速度较快的基因检测技术。和第一代技术不同,mngs采用了高通量检验技术,虽然比起传统技术,mngs出结果的速度要快了很多,但仍然需要超过24小时,才能完成一次彻底的对比检验。而且这套技术虽说“相对廉价”,但成本依然高的吓人。如果用陆雪馨的脑脊液样本进行mngs检验,仅试剂套装成本就要接近两万元。
  但人家贵却有贵的道理。能够在样品中同时检测接近7000种病毒,真菌和细菌的mngs技术的确也是目前确定陆雪馨病因的最直接手段了——涂片未检出病原体,意味着感染了陆雪馨大脑的,很可能是一种苛养或者无法培养的细菌。指望通过传统手段,对提取出的脑脊液进行细菌培养以确定病原体基本是奢望。在广谱抗菌药美罗培南和头孢曲松无效的情况下,mngs确实成了唯一的快速检出手段。
  “就算现在安排神经外科医生对患者脑部的脓肿进行穿刺活检,然后再做细菌培养,至少也需要三天以上的时间。”孙立恩平静的解释道,“按照病史推断,患者脑部出现感染应该就是四天以前。加上细菌的潜伏期,也不过五六天时间而已。这么几天下来,患者从没有感染发展到了多处脑脓肿,而且还并发了脑膜炎。患者的免疫系统还处于被抑制的状态,要是再拖三天,谁知道脑脓肿会进展到什么地步。到时候就算她能侥幸活下来,出现严重后遗症几乎也是必然的事情。”
  说到这里,孙立恩有些遗憾的看了一眼床上的陆雪馨,“她还很年轻呀,如果家属是因为经济问题无力承担检查费用的话未免也太可惜了……”
  朱敏华稍微沉默了一会,忽然笑了起来。“老柳把自己的接班人塞到你的团队里,不是没有理由的呀。”他一改之前的冷冰冰,白净的圆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意,“小伙子水平还不错。”
  袁平安看了看自己的导师,又看了看愣住了的孙立恩。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个病人,情况的确比较特殊。”朱敏华走到陆雪馨的床旁,轻轻拍了拍床脚上的围栏,“这个脑炎的症状表现也非常的独特。”他看了一眼自己的学生袁平安,有些不满道,“小袁啊,我平时叫你多追踪一下人家发表的论文,你肯定没看对吧?”
  袁平安被朱敏华突然的批评说的有些摸不着头脑,可自己这段时间偷懒没看论文的确也是事实。他低下头不好意思道,“实在是时间有些紧。”
  “时间紧,你还有功夫和女朋友出去约会。”朱敏华乐了,他看着自己的这个学生,有些无奈,也有些伤感。“你小子一心想去神外,恐怕不只是为了未来的前途,也是为了小华吧?我可告诉你,院里有严格规定,同科室内不能谈恋爱。你要真想和她长长久久,那就安下心来在急诊干。”
  袁平安先是一惊,随后苦笑着应了下来。
  “还有啊。”朱敏华又点了一句,“你今年才31岁,就当上了咱们同协的住总。这个履历,足够你去其他地方当个副主任医师了。”
  孙立恩听着朱敏华的话,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
  “你昨天晚上,给第四中心医院发过履历表了吧?”朱敏华笑吟吟的问道。
  袁平安这下可真是被吓着了,“朱老师……我……”
  “咱们院里的网络处可是有人盯着的。”朱敏华摆了摆手,把他的解释堵了回去。“你用院里的电脑发履历表,网络处的那帮人早告诉我了。”他转向孙立恩,笑着问道,“孙医生,你看我这个学生怎么样啊?”
  孙立恩这才反应过来,他看着袁平安震惊到,“寄履历表的那个同协神外医生就是你?”
  袁平安苦着脸点了点头。他其实根本就没想着去孙立恩手下干活,他发送履历书的目的其实只是为了让孙立恩主动联系他,然后自己再好好摆个派出出气而已。谁想到自己这偷懒的事情,居然被朱敏华知道了!
  “刚刚我也听了,小孙医生水平很不错。你应该和人家多学学。”朱敏华没等着孙立恩的回答,袁平安跟着他学习已经有八年多了。五年临床医学博士加三年的科研医学博士双学位已经到手。现在正好是他提升临床经验的最好阶段。
  但袁平安有一点一直让朱敏华有些不满,或许因为袁平安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都学的是神经外科方向。他的诊断能力和突发情况处置能力一直比较弱。而在这些问题上,孙立恩却比袁平安强了不知道多少倍。同样的信息,同样的症状表现,孙立恩就是能提出更适合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尤其是在碰到了比如陆雪馨这种患者的时候,这一缺点就表现的更为明显——其实,对陆雪馨作出准确的诊断比提前根据经验进行用药更重要。这倒不是因为袁平安的专业水平差,只是他的诊断思维仍然属于专科医生的范畴。在朱敏华看来,急诊科医生需要做的,是在没有任何病史的情况下,快速稳定病人的生命体征,然后根据患者表现出来的症状,迅速诊断出患者可能罹患的疾病类型。随后在专科医生的协助下,对患者进行针对治疗。等到情况基本受控后,再转入专科病房进行后续治疗。这也是第四中心医院大急诊模式所提倡的方案。
  可惜的是,身在同协这棵大树下,朱敏华比谁都清楚,同协不可能转变自己的办院方针——这一方针已经持续了接近一个世纪,并且将同协一手带成了世界知名医院和医科大学。背靠大树,虽然能够在荫凉下优哉游哉,但要想另起炉灶确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同协的威名和同协的成就,决定了同协急诊只能作为其他专科前的“预处理”单位。想要转而主导医院运行模式,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袁平安需要改变自己的诊断思路,但朱敏华自己却对此没有什么好办法。让他教专业知识,指导科研都没问题。但要他对一个成年人的思维模式进行改造,朱敏华自问没有这个本事。
  既然如此,不如让他去大急诊试点单位试试看。
  其实就算袁平安没有发那封简历,朱敏华也打算联系一下柳平川。看看能不能把自己的弟子送去宁远第四中心医院学习。也许在自己的看护下,袁平安的诊断缺陷并不会是一个大问题。可万一他要去了其他医院呢?万一自己退休了呢?
  袁平安是一个好医生,他工作起来其实很拼命。而且他也确实是个当医生的材料。如果因为这一缺陷,导致他在以后的工作中出了什么问题,朱敏华自己都无法原谅自己。
  孙立恩看着这对师徒,忽然觉得自己成了刘堂春。在人家医院里逛一圈洗个澡,就挖来了一个住院总?等自己回了医院,刘主任搞不好要给自己发笔奖金!
  “朱老师……”袁平安也品出了朱敏华的意思,他震惊的问道,“您的意思是……”
  “你应该去外面看看了。”朱敏华虽然仍然笑着,但眼神中却有些遮挡不住的萧瑟之意。“第四中心医院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大急诊试点医院之一。正巧你和柳平川之间还有些未尽的缘分,去试试看也不错。”他拍了拍孙立恩的肩膀,“别觉得小孙年纪轻就比不上你。”朱敏华严肃道,“知道你比人家差在什么地方么?”
  袁平安讷讷道,“不知道……”他虽然也知道孙立恩诊断比自己要强,可身为同协博士,工作年限又比孙立恩长了许多年的他,心里的自傲却不是一时半会能消退下去的。
  “他还年轻,有诊断天赋,而且思维还没有成为定式。”朱敏华感叹道,“做医生,和其他职业都不一样。我们需要经验,但我们也摒弃经验。每个病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一味依赖经验,最后只会害了你,也会害了病人。”
  孙立恩被夸的脸都快红了。
  “你要有缜密的逻辑推断能力,要有最明确的大局观,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急诊医生。”朱敏华对袁平安语重心长道,“现在的你,专业知识够了,但大局观和逻辑推理能力还不够强。去第四中心医院看看吧,等学出些样子了,再回来。”
  ·
  ·
  ·
  关于袁平安的人事借调等专业问题,朱敏华拍胸脯说自己去搞定就行。随后,他留下了一脸懵逼的孙立恩,以及满脸纠结的袁平安。
  “陆雪馨的mngs已经在做了。估计明天就能出结果。”临走的时候,似乎是为了让孙立恩不要担心,朱敏华特意补充了一句。“等到时候出了结果,我让小袁跟你说一声。”
  “所以……以后我就要跟着你干了?”袁平安对借调去第四中心医院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抗拒心理,只是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他还有些没回过神来。
  孙立恩拍了拍他的肩膀,“袁医生,相信我。这几天下来,我可比你震惊多了。”
  第128章 糟老头子坏得很
  在朱敏华的照顾安排下,孙立恩最后并没有在急诊医生休息室住下。而是被安排到了九楼的国际医疗部医生休息室。
  国际医疗部是同协的国际医疗以及高端医疗部门。治疗费用比普通门诊高了十几倍,而且不可以使用医保。但住院条件比普通病房甚至干部病房更好,同时各项治疗检查项目都可以做优先安排。虽然叫做国际医疗部,但实际上每年来这里就诊的大多数都还是中国人。只有少部分的外商或者驻华使节及其家属会选择在同协进行治疗。而慕名从国外特意来同协进行治疗的患者就更少了——一年大概能有个一百人就算很不错了。
  虽然是高端医疗部门,但同协的国际医疗部床位也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再加上医院规定,即使是朱敏华出面安排,也不能给孙立恩开个病房床位休息。因此一阵折腾后,孙立恩就在国际部的医生休息室里住下了。
  国际部的夜班值班医生只有三人,而且都是从普外等科室调来干活的住院医。在国际部承担问诊和治疗任务的医生最低职称也是副教授,让他们来值夜班,就算是同协都做不出如此奢侈的事情。
  迷迷糊糊睡了一觉,孙立恩再睁开眼睛的时候,已经是早上七点了。收拾好东西,下楼到急诊,孙立恩绕了一圈,却没找到朱敏华和袁平安。想来大概是去吃早饭或者休息了。孙立恩原本想当面和两人告别,但又考虑到得去和胡佳汇合,孙立恩只能给两人留了张纸条,上面写好了自己的电话号码,交给值班台的护士姐姐们。自己一个人走出了医院。
  如果说来北京有什么事情是孙立恩一直想做的,那就是尝尝看北京的特色早餐。和很多自诩“吃货”“美食家”的人不同,孙立恩虽然也很喜欢吃东西,但仅限于早餐。尝试各地从风格到口味都完全迥异的各种早餐,一直是孙立恩最喜欢干的事情之一。而今天他打算带着胡佳在出发前,先去尝尝北京的早餐。
  炒肝配包子这种搭配,孙立恩在大学的时候听内科老师说了无数次,每天早上八点上课都馋的浑身难受,现在终于有机会试试看了。
  匆匆走到酒店大堂,孙立恩看了一圈,确认胡佳还没下来之后,用手机发了条>
  正当孙立恩准备把手机揣回去的时候,却忽然听到手机使劲响了一下。“烤面筋!”
  周围的目光“唰”的一下就集中在了孙立恩身上。为了按时起床,孙立恩特意把手机音量放到了最大。而早上七点的酒店大堂里,已经有不少人手里拎着白大褂,准备从酒店出发了。
  手忙脚乱的关掉了声音,孙立恩这才发现,胡佳已经回复了自己的信息,“我马上就到大堂。”
  秒回?孙立恩一怔,稍微站了一会,他的耳边就响起了一阵清脆的高跟鞋落地的声音。顺着声音转过头去一看,来人正是胡佳。胡佳的小脸通红,发丝被汗水沾在了脸上。看上去似乎刚刚洗了个澡。
  “你……你来啦。”胡佳一路小跑站在了孙立恩面前,稍微有些气喘的样子。稍微喘匀实了之后,却只憋出来了这么一句。
  孙立恩被胡佳吓了一跳,“你没坐电梯下来?”他看清清楚楚,酒店的四台电梯都在自己右手边,而胡佳是从左手边的楼梯间里跑出来的。
  “电梯等不到,我怕你站久了就先跑下来了。”胡佳笑了笑,把脸上的发丝向后捋了捋,“你怎么样?昨天睡的还行吧?”
  孙立恩露出一个不太好意思的笑容,“还不错,洗了个澡就睡了。”他当然是不敢说自己在同协里混了一晚上,而且还会诊了两个病人。至于顺带挖了个同协住总这种事情,回头告诉刘堂春就好。现在告诉胡佳似乎也没什么意义。“早上还没吃早饭吧?我听说北京的炒肝味道不错,有没有兴趣尝尝?”
  能穿着驼色大衣陪着孙立恩去吃自助烤肉的胡佳自然答应了下来。虽然平时不怎么吃猪肝,但想想看毕竟也是北京特色,再加上和自己一起去的还有孙立恩。似乎更没有拒绝的理由了。
  酱色的浓稠汤汁,配上里面满满的蒜香味道。除了咸香以外完全没有怪味的猪肝几乎毫不费力的征服了孙立恩和胡佳的味蕾。要不是为了在对方眼中留个好形象,只怕两人都得提出“再加一碗”的要求。
  刚刚吃完,炒肝店里忽然走进来一个金发碧眼身材高挑的漂亮姑娘,在店门口环视一圈之后,直直朝着孙立恩和胡佳走了过来。
  “美女,你有男朋友么?”怪腔怪调的中文从她嘴里冒了出来,但比口音更让人瞩目的,是她说话的内容。
  孙立恩吓了一跳,而胡佳则笑着应道,“早上好呀,瑞秋。”
  “你不该这么早就拆穿我的身份的。”瑞秋笑道,她看了一眼孙立恩,向胡佳问道,“这就是那个幸运儿?”
  听到“瑞秋”这个名字,孙立恩就明白过来自己面前这位的来头了。这是徐有容的女朋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