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认姐姐不可能遗传
一月初,核工业部的年会落幕,张荷满意地回了家。
兰泽和她带着末末到家的时候,西北航校的寒假已经正式开始了。
45年刚刚开始,就显得比往年更冷一些。新闻中本地大湖的冬季捕鱼,需要凿开的冰层比往年厚了将近十公分。
但这无碍于童校孩子们的斗志。校内的冰球场刚刚灌上水冻结成型,高年级孩子的训练刚开始,冰球比赛还有一段时间才会进行。
所以,在地下运动场进行的校内足球联赛,热度还没有消退。而且因为教学季已经结束的关系,学童们的热情完全集中在了各种课外活动上面。
家里四个儿子对阵四年级年级队的比赛,到场观看的小观众人数比上次更多。
二年级的小球员踢得很拼命,他们互相鼓劲,保持了极高的热情。四年级的孩子们踢得也很努力,体现了上次比赛以来的训练成果。
虽然年龄限制了技术能力,但从精彩程度来说,这些孩子们还是成功创造了波澜起伏的场面。
二年级的年级队长张兰纲,在赛前告诉队员们:
他并不认为比赛中存在奇迹。如果他们赢了,一定是实力达到了。输了也不必怪运气,仅仅是实力不够而已。
场外休息的张兰纪,在整场比赛的最后十分钟回到场上。之后大局底定。熊孩子们证明了实力。
二年级对四年级,踢成了四比二。
好在四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他们只是不太开心。
比赛过程中,虽然小麦依然又小又讨嫌,不知疲倦地满场跑来跑去,但没有再发生类似上一次的激情事故。
比赛结束,两队的队员站在场地中由教练整队,排成面对面的队伍。
小米趾高气扬地看着对面的对手,面带毫不谦虚的微笑。
排头的两位队长在光晕中握手。四年级的胖丫头松手之后,抬胳膊蹭了蹭自己的眼角。
豆子一愣:“姐姐别哭,我们一起玩。”
张一点紧跟在豆子身侧:“小姐姐你那么好看,哭鼻子会变不漂亮的。”
豆子清脆的童音,和张一点略带沙哑的童音,通过光晕的扩音效果传遍全场。
场边观众席上,张荷扭头看了一眼兰泽。
“姐,不关我事,我哪知道熊孩子怎么学来的。”兰泽小声辩白。
张一点还在继续:“我没有亲姐姐,你当我的姐姐好不好?我爸爸会做很好吃的小包子,我带回来分给姐姐吃,好不好?姐姐……”
张荷:“呵呵?”
她又看了一眼兰泽:“这是认姐呢。敢说没你的影响?”
“……”兰泽皱了眉头,认真思考了几秒钟,“这是不可能遗传的,原理上也不支持。”
“喔!”末末坐在兰泽怀里,郑重点头。
张荷再看了兰泽一眼:“你的脑壳坏掉了。”
她有一个字说到遗传吗?她连“是你教他的”这种话也没说。最多也就是表示了一下:熊孩子有可能受到某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兰泽点头,对她的判断表示同意。
核工业部年会的信息量比较大。他到现在还没缓过劲来。再加上回来之后,他一直在做核设施发育的前期实验设计,满脑子都是遗传和发育。
在正式的核设施发育方案敲定之前,有大量的阶段性实验需要完成,他作为总设计师,要在别人前面做好阶段规划和任务拆分,还要考虑到项目组内部的分工强度和工作量分配。正式开始干活之后,人手有可能不够,还得让吴组长多物色几个靠谱人手进组。
所以,这几天他的工作量略大。
要发育出一个地球上前所未有的大型生物,整个过程还是挺复杂的。比起以前搞的单细胞微生物和在公司里做实验的简单多细胞生物,任务量都大得多。
生物核设施,不是一种在短期内能够完成的生物。
四年级的胖姐姐甩了下手臂,给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滚!”
一转身就把脸埋到了教练的怀里。
“没关系的,哭一下又不丢脸。我也经常哭。”豆子安慰道。
只不过在成年围观群众听来,这很像补刀。
张荷把四个学童从学校里领了出来。带着他们到市里找餐馆庆祝了一番。
也没再等他们和五年级的比赛。第二天,全家就出动去南方赴约。
她和李碧如约好了,要让哥哥弟弟在一起玩一天,最起码认个脸。
李屹霄宝宝的监护人是民政部。他还在上幼儿园,这几天正好过五岁生日。仙女想给儿子庆祝一下生日。
她没有带孩子的自信,从来不敢带着儿女离开社会抚育机构。她去看儿子,也从来是在幼儿园的监控范围内。
不过她给自己的三个孩子选择的成长地点不错。
彩云之南,这省份,光是地名,就充满了仙气。
给社会抚养的孩子选择成长地点,这件事只有孩子妈能够做到。
基本上,孩子都养在雌性生殖细胞提供地点的方圆几百公里以内。这事,就妈不就爹。
几年前,仙女儿特意选择了当地的城市医院做针刺的小手术。取出的细胞变成三个孩子之后,自然而然就分布在了周边的幼儿园里。
虽然她带不好孩子,其实也已经为自己的子女考虑了很多。
成长地点是经过她深思熟虑的。
当地的海拔高,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心肺功能。这可以从小打好基础,拥有一副受益一生的好身体。
当地的年日照时间处于全国前列。问题是前几名的其他几个省份,都在冬季严寒的北方。而在这里,孩子们冬天也可以晒着太阳在户外自由奔跑。
而且本省这片红土高原,气温随着地势变化特别明显,一省之内有寒带、温带和热带,物种资源特别丰富。所以,吃得特别好!
几年来,仙女儿在工作之余的唯一休闲方式,就是万里迢迢地飞铁过来看女儿、看儿子。
她的日程安排就很自然地交错开了。周末陪女儿,周末陪儿子,周末陪女儿,周末陪儿子……
两个小女孩年纪差了半岁,很幸运地分在了市里的同一所幼儿园,成为了熟悉的伙伴。儿子比她俩小了一岁,分配的幼儿园有点偏僻,因为性格的关系,人也有一点孤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