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穿越>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478 王安石的起来

478 王安石的起来

  王安石,他的出身也非常好。
  我读史以来,发现凡是有所作为的,大多出身很好的人,像王猛那样,出身低微,最后做到宰相的人,真是少之又少。一般来说,能起来的人,就是家里穷困的,他的祖辈,也有了不起的人,留给他优秀的基因。穷困,就只是他暂时的困境。然而,大多还是出身很好,因为,优秀基因的家庭,总是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王安石出生在仕宦家庭,祖辈父辈都是做官的,再加上他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曾随文宦游南北各地,接触到一些社会现实。所以,他对农民的痛苦生活有所了解,不是一个书呆子。
  宋仁宗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王安石随父入京,以文结识好友曾巩,曾巩向欧阳修推荐其文,大获赞赏。
  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王安石登榜进士第四名,授淮南节度判官。
  任满后,王安石放弃了京试入馆阁的机会,调为鄞县知县。
  王安石在任四年,兴修水利、扩办学校,初显政绩。
  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王安石任舒州通判,勤政爱民,治绩斐然。宰相文彦博以王安石恬淡名利、遵纪守道 向仁宗举荐他,请求朝廷褒奖以激励风俗,王安石以不想激起越级提拔之风为由拒绝。
  欧阳修举荐他为谏官,王安石以祖母年高推辞。
  欧阳修又以王安石须俸禄养家为由,任命他为群牧判官。
  不久,王安石出任常州知州,得与周敦颐相知,声誉日隆。
  他在年轻时便立下了“矫世变俗”之志,在二十二岁中进士后,历任淮南推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府、江东刑狱提典等职,均能体恤民情,为地方除弊兴利。
  这时的王安石,俨然就是个名臣。
  王安石主张“发富民之藏”以救“贫民”。“有司必不得已,不若取诸富民之有良田得谷多而售数倍之者。贫民被灾。不可不恤也。”
  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王安石调为度支判官,王安石进京述职,作长达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
  在此次上疏中,王安石总结了自己多年的地方官经历,指出国家积弱积贫的现实:经济困窘、社会风气败坏、国防安全堪忧,认为症结的根源在于为政者不懂得法度,解决的根本途径在于效法古圣先贤之道、改革制度,进而提出了自己的人才政策和方案的基本设想,建议朝廷改革取士、重视人才。
  王安石主张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革除宋朝存在的积弊,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并以晋武帝司马炎、唐玄宗李隆基等人只图“逸豫”,不求改革,终至覆灭的事实为例,要求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但赵祯并未采纳王安石的变法主张。
  赵祯之所以对变法再不敢兴趣,那是因为通过范仲淹等人的折腾后,让他深刻领悟到,与其改革,不如与民休养,无为而治,少一些折腾,多一些安稳。
  他这个领悟,是个多么痛的领悟,所以,他对改革不再感冒。
  然而,赵顼没有这样的领悟,只觉得只有变法才有出路,只有变法,才能成就一番大业!
  他年轻气盛,无所畏惧!不知道,在中国,别说改革,就是动一张椅子桌子,那也是相当费劲的一件事!
  朝廷虽然不重视王安石变法主张,但还是重视他这个人才,多次委任王安石馆阁之职。
  王安石均固辞不就。
  士大夫们以为王安石无意功名,不求仕途,遗憾无缘结识;朝廷屡次想委以重任,都担心王安石不愿出仕。
  朝廷任命王安石与人同修《起居注》,王安石辞谢多次才接受。
  不久,王安石任直集贤院、知制诰,审查京城刑狱案件,朝中士大夫都引为盛事。
  王安石在京任职期间,朝廷规定舍人院不得申请删改诏书文字,王安石认为立法不该如此,据理力争,得罪了王公大臣。
  从这一点看,我们就知道王安石是个非常正直的人。而正直的人,想要在复杂的官场中搞好关系,那是万难的事!
  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王安石因母亲病逝,遂辞官回江宁守丧。
  宋英宗在位时期,屡次征召王安石赴京任职,他均以服母丧和有病为由,拒绝入朝。
  这时的王安石,给人真的是一种难得的人才,是宰相人选。
  不过,有一点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那就是,他不是善于团结大臣贵族的人。
  这一点很重要!
  任何想干成大事的人,都要懂得变通,懂得去稳住人心,然后,才能干你想干的事情!
  人心未稳,就想干大事,动到那么多人的利益,真是难矣!
  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宋神宗赵顼即位,他久慕王安石之名,当下起用他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
  自此,王安石深得赵顼器重。
  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四月,赵顼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召见王安石。
  王安石提出“治国之道,首先要确定革新方法”,勉励神宗效法尧舜,简明法制。
  赵顼认同王安石的相关主张,要求其尽心辅佐,共同完成这一任务。
  他对王安石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觉得自己要是早用这个人才,国家早就兴盛其来了!
  《诗经》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当初都那么美好,可惜,都保持不到结局······人生若许如初见······可惜,没有若许。
  王安石随后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阐释宋初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情况与原因,指出当时危机四伏的社会问题,期望赵顼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认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
  赵顼也雄心壮志,想着成就一番伟业。他听了王安石的话后,心潮澎湃,想着马上就把国家治理好,想着自己马上成为伟大君主,甚至是千古一帝!
  于是,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由此展开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