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穿越>驸马如手足,情郎如衣服> 驸马如手足,情郎如衣服 第199节

驸马如手足,情郎如衣服 第199节

  她眉宇间那种少女的明朗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成熟关切的风韵。
  她成长的很快。
  穆明珠原本并不打算开口的,听了她这两句话,望着阶前积雪,口唇微动,轻声道:“日前左相那个孙子寻到我府中来过。”
  这说的乃是韩清。左相致休后,韩清便留在南山书院读书。
  当初杨菁第一次在宫门外迎着穆明珠,又跟去萧府夜宴时,身边跟着少年的便是韩清。
  杨菁与她一同望着阶前落雪,没有说话。
  穆明珠径直道:“他想再见你一面。”
  杨菁仍是沉默着。
  穆明珠并没有转头看她,了然道:“不太方便吧?”她顿了顿,又道:“我也是这么告诉他的。”
  说话间,几人的便辇已经送到。
  穆明珠缓步往阶下而去,身后风风火火追出个牛乃棠来。
  “表姐等等我!我不要往偏殿去!我跟你一道睡。”她牛皮糖一样缠上来。
  晚宴过后,宫门已下钥,两人自然是要宿在宫中的。
  牛乃棠一路跟着穆明珠往韶华宫宿下,又坚持把窗下的小榻换了床,跟穆明珠睡在一个屋子里。
  穆明珠在宫里一向睡不好,想着这小表妹在,若是睡不着还可以说说话,便也没有阻拦。
  谁知牛乃棠个憨货,酒足饭饱,倒头便睡。
  穆明珠床帐还没放下来,窗下躺着的牛乃棠已经打起了欢快的小呼噜。
  穆明珠:……
  她在牛乃棠香甜的呼噜声中,瞪着眼睛望着黑漆漆的帐顶,心里转着千百样的事情。
  杨菁嫁给了她的三哥,成了皇子妃。背后的杨太尉是怎么想的呢?
  有一种让她极为不安的猜测。杨太尉是力促皇孙为储君的重臣,那么如果未来的皇帝真从这些皇孙中来,杨太尉便是从龙之功。而他唯一的嫡女嫁给了周眈,相当于是母皇给周眈上了一道保险。新君在位之后,周眈还有来自岳家的保护。
  当然也可以反过来想,那就是最后储君不从皇孙中来,而杨太尉是辅佐母皇多年的重臣。母皇选择了杨菁做皇子妃,那是给杨家上了一道保险。新君在位之后,哪怕记恨杨太尉在立储一事上的立场,却也要顾及周眈,相当于杨家获得了来自皇子妃的保护。
  也许母皇并没有想这么多,只是喜爱杨菁的性情,认为对周眈有好处……
  穆明珠自己也不是很相信这最后一种可能。
  这不过是让她心安的假想罢了。
  母皇派僧侣往摩揭陀国去取真经,前世倒是没有发生过。大概是前世梁国一直虎视眈眈,母皇也没有这等余力。今世梁国内乱,大周农事革新,一起一落之间,母皇放松了警惕。
  可是在打压世家、获得更广大寒门庶族支持一事上,要怎么顶着母皇的压力,加快脚步呢?
  穆明珠有些烦躁地翻了个身,忽然想起那日去拜访杨太尉,他最后提起谢钧的那番话。谢钧做了太傅,然而地位超然,整日不见人影,在外游山玩水。不管旁人怎么看待谢钧,她却清楚谢钧私下的筹划。虽然在西府军安插了秦无天,谢钧却仍是让她悬心。不叫的狗咬人才狠,谢钧这段时日诡异的沉默,不知又在憋着什么坏招。他也真是沉得住气。歧王周睿也沉得住气……
  想到歧王周睿,穆明珠的思路被窗下的呼噜声打断,顿了顿,想起前世牛乃棠与周睿之事来。
  然而建业城中,母皇的耳目众多。她若是派人去盯着周睿等人,动静小了没有效果,动静大了恐怕先就给母皇知晓了。这样关键的时刻,若是引得母皇疑心,不只是得不偿失,严重点甚至是性命攸关。
  最初她派人盯了牛乃棠半年,想要知道她与周睿是怎么联系的。但那半年下来,牛乃棠的日常简单到无聊,不过是吃、睡、功课、看书,连玩耍都更喜欢闷在房中。
  半年过后,她便撤走了那批人,转而盯更重要的事情去了。
  穆明珠听着牛乃棠的呼噜声,不禁有些羡慕,叹了口气,跟着她呼噜的节奏,不知不觉中便也睡着了。
  穆明珠除夕夜思量担忧的事情,很快成为了现实。
  新年过后第二日,元初十七年的第一日朝会,一位七品的章事骤然上奏,请立四公主为储君。
  一石激起千层浪,朝中立时炸了锅,而后四方惊动。
  这位七品学士,名叫赵诚,乃是五年前从南山书院出来的寒门学生。在当下的官员任用情形下,南山书院出来的寒门学生,能留在中枢,哪怕只是做七品的小官,亦是天大的机缘——要么是同窗中的头几名,要么有贵人引荐,要么是机缘巧合给皇帝留下了。
  穆明珠在此之前,根本没有听说过赵诚这个人。
  事发第二日,皇帝穆桢便派了人来公主府,同行的还有医官薛昭,说是公主除夕夜受了寒,要她休养数日,再理朝政不迟。
  穆明珠心领神会,不欲激化矛盾,依言“病倒”在府中。
  林然巡防公主府周围,回来禀报,外面看似松、实则紧,朱雀大街两端,都有皇宫宿卫在。
  往好处想,这是母皇怕有人加害于她。
  可若是往坏处想……
  在这样艰难的情形之下,穆明珠仍是借由薛昭之口,出外探听到了赵诚此人的履历。
  赵诚当初能留在中枢,是因为他课业老师的举荐。而他的课业老师,当初之所以能入朝为官,即因为出身世家,又因为谢钧祖父的举荐。
  赵诚背后的人,乃是谢钧。
  得知这一点之后,穆明珠反而松了口气。
  穆明珠“病倒”十五日之后,皇帝终于再次下令,传召她参加预政。
  大约是这十五日之内,皇帝也调查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知道赵诚背后没有穆明珠的影子,反而是有谢氏的影子。而朝中原本要**的**也过了巅峰期,稍微平息了些。
  只是朝中的**看似不那么**了,却另有叫人不安的消息从藩王处传来。
  据说豫州武王、潼州毅王都在整顿兵马,各自有私下的话语流传出来,那就是不能让父祖在地下难安,这大周的皇位一定要归于周氏子。若是有人生了妄念,便别怪他们起兵勤王、清君侧。
  当初左相韩瑞辞官之前说过的一番话,似乎正在成为现实。
  这把火,终于连皇帝穆桢也要席卷进去了。
  时隔半个月,穆明珠再度出现在了众臣面前。她仍是一袭金色裙装,神色自如,丝毫没有众人想象的那样畏缩或惶恐,一如往昔,在对皇帝见礼之后,先于她的三哥周眈转身,坐了左首的位子。
  这次思政殿中没有传出抽气声,然而却是一种更冷凝、更敌意的氛围。
  穆明珠安然坐下来,抬眸从众臣面上一一扫过去。
  只见太傅谢钧应该在的位置仍是空着,为首的乃是紫色官袍的萧负雪,在他之侧,却是一个绿色官袍的七品小官,望之不过三十如许,想来便是那一封“请立公主为储君”的奏章惊动天下的章事赵诚。第一列最右侧,则是老神在在的杨太尉。在三人身后,才是浩浩荡荡的文武百官。其中有垂眸不动声色者,也有如度支孙尚书这样咬牙切齿的——当初因战事后勤,穆明珠带着二十监理,狠狠落了这位度支孙尚书的面子。如今终于等到机会,如孙尚书这等人恨不能瞅着机会扑上来吃她一口肉。
  朝中恨她的人,不多,却也不少。
  当初她要封王,朝中都把她骂出了花。如今赵诚竟然上奏,请求立她这个公主为储君,简直是想要了她的命。
  而若是赵诚一人上奏,也引不起这么大的声势。
  但既然是谢钧出手,自然是赵诚发声之后,另有一批士人跟上,或上奏支持赵诚,或痛斥赵诚,或点明这是穆明珠安排的……总之闹了个不可开交,生生把事情闹大成连皇帝都压不下去的程度。
  穆明珠目光从众臣面上扫过,才要收回来,忽然又于殿门处一凝。
  黑帽黑衣的少年笔直立在殿门之内,与众臣截然分开,正定定望着她,眸中似有惊涛骇浪,正是应召归来的齐云。
  穆明珠没想到他也在场,但当着满朝文武,在上还有母皇,更不能露出任何端倪,暗示地瞪了他一眼,便佯装若无其事挪开目光去。
  齐云会意,强令自己低下头去,只看着金砖上的倒影。
  “近来朝中有一件大事。”皇帝穆桢在上首沉声道:“公主久在病中,怕是还不清楚。”便伸手点一点立在前面的赵诚,道:“你那奏章里怎么说的?再念给公主听听。”
  赵诚应声而出,他声音宏亮,扬声念来,倒是真不错。
  那奏章的内容,也不知是他自己写的,还是谢钧另外请人润笔的,也是文辞典雅——关键是盛赞了穆明珠的能力人品,一一列举了她的实绩,极言她在扬州、雍州是多么得民心。
  如果只是这些,也就罢了。
  关键是他奏章写到后半段,笔锋一转,把还在世的周氏子,从头到尾痛骂了一番,豫州武王、潼州毅王、东扬州诚王,乃至于刚接了父亲位子的雍州英王,谁都没有逃过。那些捕风捉影,不知是真是假的**事儿,全给这些藩王抖搂出来了。譬如说豫州武王与妻子继母有不轨之举,又说潼州毅王、雍州英王早有非常之图谋。像周眈这样私德无亏的,便骂他懦弱无能。如此种种,早已经超过了赵诚这样一个在建业城中的章事所能知晓的范围。
  也难怪众臣会怀疑,这赵诚背后一定有人。
  这人如果不是被他力赞的四公主,又还能是谁呢?至少他奏章中骂过的人,是全然不可能的。
  待到那赵诚念完,殿中一阵寂然,众臣都压抑着愤怒敌意的心。
  皇帝穆桢看向穆明珠,道:“你都听清了?认为他这封奏章写得如何?”
  穆明珠起身见礼,含笑谦和道:“女臣久病归来,还是第一次得知这奏章中的内容。赵大人文采斐然,女臣还想再多看几遍这封奏折。他写女臣的功绩,虽有阿谀奉承之嫌,但大体是不错的。”又扫了一眼众臣,道:“诸位大人应该早已熟知这奏章中的内容,不如先请诸位大人赐教于女臣?”她踱步至于赵诚身前,自自然然取走了他的奏章,坐回原位,低头细看。
  朝中众臣子早已忍耐不住,度支孙尚书第一个跳出来,白胡子气得发颤,叫人担心他一激动会晕厥过去,便把早就打好腹稿的内容快速道来:“既然公主殿下如此说,那老臣便不客气了!这赵诚背后的人是谁,咱们都心知肚明。公主殿下不必玩这等花招!”于是把穆明珠当初欲封王时,被众人所骂的内容又照搬了一遍——只不过那次竟然还是给穆明珠留了面子的,如今竟然想要争储位,那可是丝毫不留情面,怎么尖酸刻薄怎么骂来,怎么居心叵测怎么忖度。
  穆明珠施施然坐着,安然看那奏章。
  反倒是萧负雪几度听不下去了,出声打断孙尚书的话语,沉声要他注意言辞、到底是在皇帝面前。
  穆明珠忽然觉得这场面,很像是后世玩狼人杀。坐在上首的皇帝什么都还没有做,她这边的人已经跳出来保她了。
  穆明珠想到这里,忍不住抬头往上首看去,却见母皇的脸隐在相对昏暗的龙椅之上,叫人看不清神色。
  第184章
  思政殿中,度支孙尚书的怒斥声与右相萧负雪的维护声交错响起。
  穆明珠握着赵诚那封表奏她为储君的折子,缓缓收回望向上首母皇的视线,清楚这一场大争辩,对她而言,关键只在赢得母皇的心。
  如果母皇完全相信她,那么在今日这场当面对质之前,一定会私下先找她谈话。
  入预政这三四个月来,穆明珠已经很了解皇帝穆桢的处事流程。每逢有重大事件,皇帝通常会先在侧间会见重臣与相关人员,等到这些人达成一致之后,再往朝会上提起此事,届时早已答应的数名重臣领头赞同,皇帝的命令便无人阻拦,更不会在朝中闹出风波来。像今日这样,丝毫不给她事前准备的时间,也不曾私下跟她通过气,那就是要看她临场最真实的反应。
  又或者说,皇帝是要借着这场最鲜活的“表演”,捋一捋座下众臣的派系,辨一辨忠奸。
  既然这是母皇的意图,她当然要从旁佐助。
  穆明珠垂眸扫过赵诚那封奏折,耳听着殿中数名臣子的争论声,心思沉定。
  又有两名大臣跳出来,给度支孙尚书帮腔。而在萧负雪之外,也另有大臣看不过眼,要他们抨击公主的同时注意言辞。
  殿内一时乱哄哄的,邻近的大臣们交头接耳起来,许多低微的讨论声混合成嗡嗡的噪音。
  在这一片混乱中,殿中有几个人却显得格外安静。譬如站在第一列老神在在的杨太尉,比如站在殿门内侧的齐云,又比如应召回建业、以卫尉之职站于队伍中间的高廉。
  高廉站在众臣人群之中,时不时抬眸看向坐在左上首的四公主殿下。
  早在江州时,高廉便从大明寺住持静念口中得知,四公主在朝中为他斡旋归来一事。
  待到那住持离开后,不过七八日,高廉果然接到了朝中的诏令,调他回建业为官。
  他与四公主素无交情,对方却抬手扶了他一把,自然是有所图谋的。
  而朝中大权被世家官员把持,他们又团结在皇孙、王爷身边,非但不需要、而且排挤他这样的寒门官员。
  他若是想长久留在中枢,势必要给自己另寻一株大树遮风挡雨才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