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穿越>书剑盛唐> 第四百二十六章 《千金方》第二作者

第四百二十六章 《千金方》第二作者

  李诚伸出三个指头,笑道:“至少能放三个月的!”三人先是惊,后是喜。齐齐道:“好!”
  带兵打仗,你先得让士兵吃饱了。不吃饱没力气打仗。远征高昌,最难的问题就是粮草的运输和携带,车辆多了,走沙漠很受罪。尽管这年月的沙漠,还没有那么彻底的沙化。
  现代的越野车都能陷在沙漠里,何况这年月的大车,车轮都是木头做的,还没轴承。在沙漠里走,那得多费劲。别说唐朝了,就算是现在,开车去西域,从西安出发,能累半死。
  在这个自然条件恶劣,交通工具原始的时代,几万大军千里征战,其中的困难现代人无法想象。但是对于唐军来说,这是建功立业的机会。所以才会有那么多边塞诗人的涌现。
  才会有“不破楼兰终不还”,才会有“若个书生万户侯”这一类豪迈的诗句。
  这就是大唐,波澜壮阔的时代,汉民族绝对领先世界的时代。
  李诚看着三人脸上的喜悦,深感能为大唐帝国的事业添砖加瓦,是一件幸事。
  尽管不喜欢李诚,但是侯君集还是冲李诚竖起大拇指:“自成,此首功也!”
  “没错。有了炒面,原本只有九成九的胜算,现在是十成了。”薛万均也赞了一句。听他说话的语气,就是这么自信。两千里的沙漠怎么了?照样开过去碾压你。
  “后勤诸事,可以安心了。”契苾何力也是一脸的笑容,原本携带粮食是最麻烦的事情。现在简单了,就是一人几条布袋子,然后就搞定了。
  “各位前辈放心,李诚既然接了这份差事,就一定办好,不但要让大家吃饱,还要吃好。”李诚忍不住又吹了一句,习惯性的装b,这毛病很难改了。
  但是这一次,大家都不认为他在吹牛,一点干粮都能玩出花来,还有啥不能解决的呢?
  现在是七月中,距离原计划的出征还有两个月的时间,现在可以提前了。就看李诚的速度如何了?李诚告辞出来,李治跟着在后面道:“师傅,为何各位将军如此激动?”
  李诚笑道:“无他,炒面的出现,大大的降低了后勤的难度。”
  李治点点头:“师傅,这段时间,我就跟着您学习怎么组织后勤吧?”李诚点点头,不过还是交代一句:“记得给陛下说一声。”
  李世民接到李治传回来东西消息也很吃惊,但是很快就淡定了。李诚带着李治学习怎么组织后勤,总不会是坏事。这次李诚没回李庄,直接回了怀贞坊,要办事还是在城里方便。
  把李义府叫来,两人商议了很久,拿出了一个大致的方案。首先自然是要列出物资清单,然后计算出具体数字,最后才是采买分发。这工作非常的琐碎,但是也是最见能力的地方。
  李诚列出的主要物资,大概有大豆、肉干、菜干、铁锅,小铲子。肉干强调必须是吐蕃那种,比石头都硬,能砸死人,能咸死人的那种。这种肉干,放一年都不得坏。现在派人去松州,最多一个月就能运回长安。
  行军大铁锅在李诚看来是标准配置,五十人一口铁锅,扎营的时候铁锅架起来,水烧开了,放点肉干,放先菜干,这就是一锅汤了。一碗汤加两把炒面,别提多香了。当然这只是针对在沙漠里行军时的伙食,平时还是少吃这个为好。
  斯帕姆了解一下,美军吃到想吐的罐头。再好吃的东西,天天吃也是要吃死人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俄战争时期,日军大面积的发脚气,造成非战斗减员。原因居然是精米。
  李诚这边刚来时准备,孙思邈就出现了,老先生不甘心在某个地方呆着,最近一段时间那是满世界的乱窜。从登州出发,然后一路往东北走,差点被高句丽的兵抓了起来,草原上也转了一趟,最后绕个圈子从雁门关回来的。
  “自成,此去西域,贫道也要去。”孙思邈一开口,李诚就觉得要出事。
  “道长,怎么想起来去西域?”李诚试探性的问一句,孙思邈很干脆的回答:“西昆仑!”
  我这里有一句吗卖批一定要讲,到现在还不放弃修仙的想法么?道长,你人生最壮美的篇章是《千金方》,是医学的各种首创,是一千多年后人们把您的贡献列为“人类之至宝”。
  “可以,但是我有一个条件。”李诚不打算就这么放过老道,孙思邈点点头:“讲!”
  “组织一个医疗队,随军出征,沿途给授课,并编辑整理出学习资料,出版一刷,传遍天下。”李诚这话刚说完,孙思邈就打开包袱,摸出一本小册子:“拿去,现在就能印。”
  李诚接过一看,立刻肃然起敬,小册子上有三个字《千金方》。终于出现了么?
  双手接过,仔细的捧着,李诚激动地微微颤抖,打开扉页一看,作者一栏有“李诚”两个字是啥意思?指着上面的字:“道长,解释一下?李诚是那么不要脸的人么?”
  孙思邈扫了一眼,淡淡道:“最后加入了自成的外科学说,消毒驱邪,伤口缝合,还有自成说的三七制散,老道以此为根据,制作了一方白色粉末,多次使用,可称金疮圣药。”
  李诚惊恐的看着孙思邈,老先生不是把白药弄出来了吧?我当初就是吹牛啊,具体的药方谁知道啊,只是跟三七有很大的关系,还记得有附子在里面。这还得感谢那些中医黑子,各种黑云南白药的附子有毒。他们根本就不懂,附子炮制后毒性降低可忽略。
  附子也叫乌头,李诚还是在一本网络小说里看见的炮制方法。当时跟孙思邈侃大山,说的爽了,把知道的都说了。没想到的是,老孙就是这么实诚,直接把药给仿制出来了。
  “道长,过了,过了。”李诚赶紧谦虚,老孙瞄他一眼:“贫道也是要脸面的,自成之学,三七之散,前年以后可以称圣。”一句话把李诚差点给说跪了,这评价也太高了。
  孙思邈坚持,李诚只好作罢,不过这采购的药材里,多了一样三七。不过三七产地在文山,按照唐朝的地图来看,应该属于和蛮部的范围。这地界是羁縻州。在改土归流之前,羁縻州都是当地土司为实际上的土皇帝。
  “道长,三七远在剑南,如何得之?”李诚也是好奇了,三七这玩意他是怎么弄到的。
  “贫道与上官怀仁有旧,使人去信,根据自成的描叙,采得三种根茎,多番试验而得。”孙思邈一句话,体现了他超级广泛的人脉。神医在这个时代就是了不起,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武候将军上官怀仁进攻巴、壁、洋、集四州谋反的獠民,予以平定,俘虏男女六千多人。)这里记载的是当年四月十七日,发生在西南的事情。
  打死李诚都没想到,自己能成为《千金方》的第二作者啊。不过作为现代人,李诚还是很认真的把孙思邈的作品看了一遍,看完之后很是不满。连夜就去敲老孙的门。
  还没睡下的孙思邈开门看他一眼:“还有别的事情?没事贫道要忙活你给的差事。”
  李诚指着《千金方》的笑册子道:“不说内容,就是这行文。这是医术,最要紧的是只要识字,就能看的懂。所以,一定要用大白话。”
  孙思邈很明显的泛起不悦的表情,但是很快就恢复了常态,稍稍思索点点头:“你说的对。”说着伸手把书拿回去:“贫道再改一改。”李诚再次肃然起敬,以老道士的身份地位,就算不鸟李诚又如何?你不想出版,有的是人会印刷出版。
  有书给你出就不错了,居然还挑三拣四。所以说,孙思邈的胸襟,令人敬佩。
  两人都很忙,李诚有一堆事情等着去做,就算有李义府帮忙,很多事情也要亲力亲为。老孙白天忙活医疗队的事情,晚上修改书的行文。
  李泉的满月的日子到了,李诚丢下公务,叫上老孙一道回李庄。李家的嫡长子的满月酒,自然是要大办特办,三日的流水席不够,那就六日。
  这一天李诚正在迎客的时候,大太监笑眯眯的出现了,李诚松了一口气,以为李世民不会来凑这个热闹。不想大太监笑道:“陛下马上就到,准备接驾吧。”
  来就来吧,李诚只好让人准备接驾,开中门。对于臣子来说这是无上的光荣。
  李世民倒不是空手来的,带着百骑,没坐车,直接骑马来的。见李诚在官道入口迎接,满意的点点头,嘴上说的话却不好听:“你不请朕,朕不请自来。”
  “本也没打算请外客。”李诚说的有点不好听,李世民脸色一沉,怒道:“竖子,朕外人耶?”李诚赶紧陪着笑:“陛下自然不是外人,请,臣在前面带路。”
  李世民这才满意的笑了,举起的鞭子也落下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