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一桩买卖
结束军议之后,李定国立即派心腹去联系齐城。
在他看来这是证明自己的一次绝佳机会。
文安之如此信任他,他绝不能让文安之失望。
齐城在四川粮商界的地位虽然不说是属一属二,但也是有一定号召力的。李定国相信东虏一定会禁不住诱惑掉入陷阱之中。
...
...
叙州府,齐宅。
齐城正在书房临帖。
他最喜欢的书法家是王羲之,对于飞白体的喜爱更是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正是因为齐城对飞白体十分推崇,所以他整日临帖,经年累月的练下来竟然也有了几分神韵。
当然齐城的字和王羲之的字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他也有自知之明。自己临的书帖只挂在书房里自己欣赏,从不拿出去炫耀。
大明祖制商人不得从政,所以齐城也就绝了这个心思。这也是他寄情书画的原因。
他虽然很有钱很会赚钱,但不可能所有时间都用来赚钱,必须有所放松。
其实像齐城这样的商人并不少。
若只论学识他们并不算差,甚至其中有些人还能称得上是个中大家。
但是宥于身份只能聊以自娱。
“父亲,成都李将军派人来送信了。您看...”
正当齐城聚精会神临摹书帖时,他的长子齐烨朗声打断了他。
齐城不由得蹙眉。
他最烦临帖作画的时候被人打断。这一点他的儿子肯定是知道的。但齐烨今日却一反常态,实在令人费解。
“是哪个李将军?”
“回禀父亲大人,是李定国李将军。”
齐城听到李定国三个字手中的笔啪嗒一声落在了书案上。
这个名字他当然不陌生,或者说他对张定国这个名字更熟悉。
早在张献忠刚刚入川控制成都时,齐城就看准了时机主动凑到了他的身旁。
后来张献忠也确实重用了齐城,把采买军粮的事情都交给了齐城去做。
齐城也不负张献忠的殷殷期盼把差事办的很漂亮。
采买军粮后他还要负责把粮食运到军中。
正是通过这个过程他结识了李定国。
从见到李定国的第一眼齐城便被震撼到了。
李定国举手投足之间有着一股大将风范,齐城断定此子绝非池中之物。
当然齐城无意卷入大西朝廷内部的争斗之中,尤其是储位的争夺。
张献忠虽然没有亲生子,却有四大义子。
不论是孙可望、李定国还是刘文秀都不是省油的灯,也就是艾能奇稍弱一些。
张献忠虽然当时正值盛年,但适逢乱世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届时万一张献忠真的撒手人寰,四川这份偌大的家业要有谁来继承便是个大问题。
齐城并没有选择站队。因为在他看来不论是四大义子谁继承张献忠的衣钵都得需要粮商帮他们采买军粮。
只要有这个需求齐城的饭碗就不会砸。
当然,他和李定国之间的接触还是不少的。虽然大多是公务对接,但潜移默化之间二人的关系处的还算不错。
后来风云突变,鞑子南侵张献忠暴毙大西内讧...
一切发生的太过突然,齐城都没有反应过来。
后来明军突然杀出,将鞑子杀了个落花流水重新收复了成都。
李定国退守建昌,困于一隅之地。
当时全四川除了建昌都在明军的控制之中。
齐城是一个识时务的人,自然知道大西大势已去。
他急忙与西军做着切割,顷刻间摇身一变变成大明百姓的样子。
文安之为了维护四川的稳定也确实没有对齐城这样的商人进行过多深究,齐城也算是长松了一口气。
后来李定国降明,齐城也没有什么表示。因为在他看来李定国这样的降将是不可能获得朝廷的信任的。
与其在这样的人身上浪费时间倒不如再寻个靠山。
可谁知日子过得好好的李定国竟然主动派人来寻。
那到底是见还是不见?
若是见吧,难免会落人口实。若是不见又会给人一个忘恩负义的印象。
毕竟李定国也算是齐城的一个恩主。
这真是一个难题啊。
齐城越想越烦想到最后索性大手一挥道:“就说我不在。”
既然不能见也不能不见索性就说不在,这样至少能够先挡过这一波。
“可是父亲...”
齐烨刚想说些什么,便被齐城打断道:“可是什么?我的话你没听见吗?”
“儿子不敢。”
齐烨连忙告罪道:“儿子这便去和他说明。”
齐家最重孝道,无论如何他是不能忤逆父亲的。
即便父亲的这个决定有些欠妥,他也必须遵照执行。
“等等!”
正当齐烨转身准备离开时,齐城突然喊道。
齐烨连忙转过身来,恭恭敬敬的冲齐城施礼道:“父亲大人还有何吩咐?”
齐城一边揉着额头一边道:“你方才说那信使是从成都来的?”
“是啊父亲,如今李定国将军在成都议事,信使自然是从成都派出的。”
齐烨一字一顿的说道。
“这么说来李定国是得到文安之的赏识了...”
齐城的声音很小,似乎是在自言自语
齐烨不敢打搅,只双手垂下恭敬侯着。
“看来我还是小看了这个李定国啊。”
过了良久齐城忽生感慨。
此人能够在两种完全不同的环境吃得开,看来确实有些本事。
“你不要说为父不在家,便说为父病了。”
顷刻之间齐城便改换了说辞,弄的齐烨云山雾罩的。
“可是父亲,您刚刚说...”
“我不是又跟你吩咐了吗,照我现在说的做!”
齐城气的差点背过气去。
“是,儿子遵命。”
见父亲要发火,齐烨却是吓坏了连忙应道。
“儿子告退。”
齐烨又冲齐城恭敬施礼然后合门退下。
见儿子离开齐城无奈的摇了摇头。
他这个儿子哪里都好就是少了些灵性。
他突然改变主意当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觉得李定国能够得到文安之的征召去成都议事说明文安之还是信任他的。
这种情况下他和李定国方面接洽便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风险。
之所以托病自然是把姿态摆高这样才好讨价还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