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南进战役
深海一号基地的成功,刺激了所有人的神经,二号基地立刻提上日程。
然而一号基地运行时间太短,尽管设计合理施工精确,但很多问题只有在时间的侵蚀之下才能慢慢暴露,急着建造二号基地并不理智。
可眼下的局势又不允许北都按部就班,一群大佬差点愁白了头发。
最后,大佬们以极度的理智,做出了暂不建造二号基地的决定,但只限于生物矿舰服役之前,一旦生物矿舰投入使用,二号基地的建设就会立刻进入实施阶段。
另外,目前设计的都是小型采矿基地,而北都的最终目的,是将一部分民众撤入深海,为此,必须设计大型海底社区。
造不出穹顶结构不是问题,了不起拿舱段堆就是了,总之,海底社区势在必行!
在此期间,唐老的分析也取得了重要成果,他率领的研究人员,在鲲鹏号带回的样本中找到了一处疑似铀矿,两处疑似金矿,两处疑似铁矿,另外还有一处疑似高品质宝石矿。
据说,一根半米多长,足有胳膊粗的石柱子上,半数都是高品质原石。
虽然战时宝石不值钱,但这玩意它看着就让人眼馋啊,光是这一小截,加工之后起码值好几千万。
可一查编号,所有人都傻眼了,这一截岩石样本,居然出自水深一九千六百米的海沟岩壁,除了鲲鹏号,没有什么深潜器能在这个深度施工挖掘。
拿生物战舰挖宝石,呵呵,就算东方白不反对,北都也不会如此浪费宝贵的生物战舰!
若是高品位铀矿石,没准还能考虑考虑。
东滨基地,首批生物矿舰已经孵化成功,正在工作人员的精心呵护下健康成长。
这个时候,实验室已经发现并合成了促进生物战舰快速成长的生长激素,用在幼生的矿舰身上,每一天,矿舰都有明显的变化,而且体型越大,变化越明显。
咳嗽,实验室培育的首批活卵都不小了,最大的一只足有平头卡车那样大。
和鲲鹏号比起来,这点体积自然算不了什么,可从建立实验室到现在,一共才多长时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了。
按洛茜的测算,再有十多天,首批矿舰就能下水,逐步适应高压环境,但如何控制矿舰又成了实验室必须解决的棘手问题。
生物战舰的控制系统倒是研究出来了,但那玩意是给成年生物战舰用的,未长成的战舰,驾驶室只是个小小的腔室,连只拳头都放不下,怎么能把控制系统装进去?
实验室想不出办法,只能报告北都,再联系鲲鹏号。
对此,倪晓菲也没什么好办法。
生物战舰的自然成长过程压根儿就是放养,从来就没有控制这个说法。
北都原本打算等矿舰稍微长大一点,就把它们送至一号基地,这倒好,还没开始就没了希望,等矿舰长大,还指不定是哪个猴年马月呢!
没办法,北都只能重新把目光放到深潜器上。
从技术上说,深潜器完全可以胜任工作,但具体怎么改装就没那么简单了。
首先,矿艇不能太小。
其次,效率不能太低。
再次,动力必须解决。
最后,可靠性必须过关。
把所有的要求捏在一起琢磨琢磨,效费比还不如等矿舰慢慢长大。
北都一看这个情况,只能放弃开发矿艇的想法,继续进行耐压舱段的各种实验,盼望早日造出适应更大深度的舱段。
深海基地只是北都近期的重点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大规模北迁、高迁、还有地下迁移等一系列计划。
北迁相对简单——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北方人口严重流失,许多地方楼宇众多,看起来非常繁华,可常住人口却很少,房屋的空置率很高,部分情况严重的地区简直就是鬼城,一到了夜里,偌大的小区只有几户人家亮着灯,其他全是一片黑暗。
根据北都的不完全统计,北方的空置房屋,至少能解决半数北迁人口的住宿问题。
当然了,人口大规模迁移,必将导致供水、供电、粮食、蔬菜等一系列次生问题的出现,但这些都是可以克服,或者可以想办法克服的问题,总比留在危险区域面对恐人的入侵强吧?
可计划提出来之后,反对的声音就一直没少过,部分大佬认为,迁移不是办法,成本高,影响大,最后还不一定解决问题。
最佳方案还是就地解决,比如建造城墙、挖掘沟渠什么的。
毕竟故土难离,国人对土地有一种深深刻在骨子里的眷恋,愿意远离故土的只是一部分,许多人就是死,也要死在自家的土地上。
好在目前的形势并不严峻,经过大佬的几轮讨论,最终决定暂时搁置迁移计划,但相应的方案必须做好,一旦有需要,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人口大量北迁。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只能说是细枝末节,北都近期的重点仍是南疆以南!
五次畸变的枪声还没结束,军方就开始准备反击,大批装备和人员开进南疆,一边清除残余的敌军,一边向南进发,直到逼近南界才停下来。
就在深海一号基地建成后第四天,北都指挥中心一声令下,南进战役正式展开!
六十多万人马、一千多辆坦克,三千多辆装甲车,一万多辆各型军车,在长达三百多公里的战绩上同时开进南疆以南。
这一区域的穿越点早就被远程火力收拾得差不多了,但残留的恐人和恐龙数量惊人,南下的部队优先打通道路,然后以城市为据点,以道路为依托,不断压缩敌人的活动空间,最终达到歼灭敌人的目的。
残余的恐人非常坚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彻底消灭敌军,能把敌人打散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不止是北都遇到的问题,同在这一时期进军南米的米国佬、反攻阿非利加的欧罗巴联军,都遇上了同样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