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2)
李侍郎点点头:目前当然是这样,他才刚冒头,未来的路还长着呢,好在皇上给你赐了婚,否则光是你的婚事就是一道坎,再有你献上的那种表格,目前各衙门都想学,一时之间肯定还要拉拢你的,这段时间,就属你最风光了。
不敢不敢,我寻思着是该低调些,多事之秋,我已经遭过一次难了,再来一次,怕是小命都不保了。
大家知道他说的是那次夜袭的事件,李侍郎当然知道闯入沈府的不是什么小毛贼,点点头也没多说,毕竟事关皇上,大家心里都有谱,不会到外头胡言乱语。
这顿饭吃的还算和谐,李侍郎嘴巴有点毒,但心肠不坏,沈嘉又有意修复两人的关系,多敬了几杯酒,最后也得到了他的谅解,对他客气了许多。
期间作陪的还有曲翰林的三个儿子,他大儿子年纪已经很大了,人有些憨厚,不大说话,看起来很普通,二儿子也三十岁左右的年纪,有些傲慢,据说这个年纪了还在不停的考试,目前还是举人身份,对沈嘉爱答不理,但对李侍郎卑躬屈膝,连曲翰林都看不下去,半途就把人支开了。
三儿子年纪比沈嘉小一些,长的机灵可爱,沈嘉第一眼的印象就很好,他活泼爱笑,笑起来还有两个酒窝,沈嘉腐眼看人基,怎么看都觉得他是同道中人。
饭后,沈嘉送上了给曲翰林和李侍郎的礼物,他给前者送的是一幅字画,前朝某知名画家的真迹,算是送到了曲翰林的心坎上。
太贵重了,如此贵重我不敢收。曲翰林虽然满心喜欢,但实在不好意思收下。
沈嘉塞回去给他,解释说:曲大人也知道我受宠,这样的东西皇上赏赐了我不少,这并不是最贵重的,您安下收下,我那儿还有不少古画和古籍,您平日没事可以上我家参观参观。
既然是皇上赏赐的那我就更不能收了,哪有将御赐之物转赠给别人的?你可别犯了忌讳。
并不是通过官方赏赐下来的,是皇上私下给的,您不必担心,道理我都懂得。
李侍郎也劝他收下,瞪了一眼沈嘉,才说:这小子如今如日中天,一幅画算什么?你看着吧,之后给他送礼的人多了去了。
沈嘉送给李侍郎的礼物是一座纯金打造的貔貅,貔貅这东西本就有招财的意思,李侍郎很是喜欢,虽然东西很俗,但他就是俗人,才不喜欢什么看不懂的字画和古籍。
两边都对礼物很满意,沈嘉也就安心了,辞别曲翰林回到家,看到赵璋正坐在他的房间里看书,那本书还是沈嘉淘到的一本话本,故事相当艳奇。
回来了。赵璋头也不抬地说。
什么时候来的?因为赵璋每次来都走密道,沈嘉便不让下人进自己的院子,唯一能进的何彦又跟着他出门了,因此赵璋每次来的时候都是冷冷清清的,连杯热茶都没有。
赵璋闻到了他身上的酒味,放下书本抬头看他,这么快就有人宴请你了?谁这么大的面子啊?
沈嘉三言两语把事情告诉赵璋,这也没什么不能说的,曲大人真好,可惜他年纪大了,也没什么上进心。
赵璋对曲翰林不熟,之前甚至都没听说过,一个平平无奇的翰林学士而已,不过既然对沈嘉有恩,那他也会给他几分关照。
既然你说他没什么上进心,那朕也不给他升官了,他那几个孩子如果有能干的,之后朕给个机会让他们入仕可好?
沈嘉脱了外套换上家里穿的常服才坐到他身边,笑着说:这是我自己的人情,我来还就是了,怎么敢劳动你出手,大材小用了。
他把那本书丢到桌子上,语气平静地说:不是说最近不要来了么?太后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大概还有三日就到长安了,凌靖云在小汤山附近发现了可疑人物,于是中途耽搁了两日,最后姚沾护送着太后他们回程,凌靖云留在了当地继续追踪,看来朕没想岔,蒲战确实是想去找太后。
可是找太后有什么用呢?难道太后听说了他的遭遇会为了他对付你吗?你可是亲生儿子,孰轻孰重难道不是一目了然?
如果他不是为了劝服太后,而是为了拿她当人质呢?
好处呢?挟持太后与造反无异,罪加一等,他总不能带着太后逃命吧?
谁知道呢。赵璋心里有些烦躁,也有些不安,随着太后回来的日子越来越近,这种感觉越明显,他盯着沈嘉看了一会儿,突然起身抱着他去床上。
喂,时候不早了,你
闭嘴,朕知道什么时候该回宫!
你轻点
真是娇气
房间里逐渐升温,光影晃动,何彦进来过一次,却在听到某种不和谐的声音时立即熘了出去,然后守着院子不敢走开,虽然家里的下人平日就不会来这里,但万一呢,他家少爷惹上了皇上这个大麻烦,真是太想不开了。
第四十五章 立后大典(三)
沈嘉这几天确实极受追捧,每天到户部来向他学习表格的官员都很多,这些人里有的确实是想向他学习如何制表,有一部分纯碎是跟风,也有借着这个名义来巴结沈嘉的。
沈嘉一视同仁,将他们的需求记录下来,准备整理一下,同种类型的就一起教,否则他就是有分身术也忙不过来。
户部每天人来人往,冯丘贵看到沈嘉如此受追捧,心里还是有点小妒忌的。
他的随从随口说了句:沈大人年纪轻轻就备受瞩目,最近朝廷里最受欢迎的就是他了,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能往上升了。
冯丘贵看了随从一眼,明白他的潜台词,宁侍郎过两年就要退了,到时候空出个侍郎之位肯定有大把的人要抢,他也不例外。
冯丘贵在户部多年,升到郎中这个位置用了十年,坐在这个位置也七八年了,沈嘉才来多久呢?
论资历也该轮到他上了,可是沈嘉有皇上的宠信,又做出了这么个受欢迎的表格,功绩卓卓,只要皇上一句话,他照样能越过自己往上升。
这都是命啊!冯丘贵叹息道。
随从却不这么认为,大人,还有两年时间呢,谁知道这段时间里会发生什么,风头过盛也不是什么好事。
冯丘贵看着被一群人围着的沈嘉,嘴角勾了勾,他当然明白做人为官该低调时就不能如此高调,沈嘉现在看着风光,可一旦失了圣宠,有他哭的时候。
第二天上朝,皇上百忙之中也提到了制表的事情,这表格朕也看了,确实不错,尤其看数字特别快,要找数字也非常方便,既然是沈爱卿发明的,就交由你负责推广此事,希望明年此时,朕可以看到百官都用表格来汇报数据。
沈嘉义不容辞,但他也提出意见说:启禀皇上,臣有一想法,不知可行否?
说说看。
臣可以将如何制表写一份教材出来,刊印出来后下发到各地,其中可以将平时常用的表格统一格式,这样传上来的表格也会是一样的,方便各衙门做统计,当然,此事臣一个人完成不了,需要各衙门集思广益,也可以先从要紧的地方着手改,只要大家习惯了看表制表,以后自己就能根据需求举一反三。
大臣们看沈嘉的眼神都带着复杂的情绪,一个五品郎中就已经想管各衙门的事了,将来入阁,怕是要一人掌控朝野,这样的人当真可怕,不得不防。
徐首辅站出来说:皇上,臣觉得不妥,表格看似方便,可毕竟是新事物,要全国官衙学会同一种表格太费事了,给底下的官员增加了不少负担,若是遇到学不会的,说不定还会耽误了日常公务。
赵璋淡淡地问了一句:衙署里难道还有不识字的官吗?沈爱卿给朕看过几张样表,都是非常精简容易的,若是有谁学不会,让他回家养老去吧。
徐首辅低头,眼神闪过一丝锐利,他并非真心要反驳沈嘉,不过是试探一下皇上对沈嘉有多看重,由此也看得出,沈嘉平时没少在皇上下功夫,竟然连样表都给皇上看过了。
沈嘉还不敢得罪徐首辅,朝他解释说:首辅大人请放心,臣说要传给各地的表格并不会太多,主要还是为了方便统计数据用的,同样的格式做起统计只需要在同个位置做加减法,可以提高衙门的效率,长久来看,是会省许多时间的,虽然学习一样新事物需要花时间,但也是为了长远考虑。
沈嘉第一份做出来的表格是朝会签到表,每天的朝会是有记录内容的,加附一份签到表,以后查阅起来可以避免不少麻烦。
不少官员看过后就知道,沈嘉说的没错,大部分的表格只是改变了平时记录内容的格式,并不复杂,就算是数据表也是平时大家做熟的,换一种记录格式而已,大家很容易学会,并且觉得比以往的格式更容易记忆。
表格一事沈爱卿全权负责,五品以下官员随便调用,既然你说要编写教材,那也不差这一时半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准备再着手办不迟,眼下有另外一件事交由你去做。
沈嘉虽然诧异,他事先没听赵璋提过让他办其他差事,但面上不显,乖巧地应道:请皇上吩咐。
买粮一事正在进行,这些粮食买下后会陆续运到北五省,朕看过你上次做的粮食库存表,对此有些疑惑,便由你替朕巡视北五省的粮仓,若是有地方敢瞒报、虚报,弄虚作假,一律严惩不贷。
满朝哗然,皇上竟然将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由一个二十岁的年轻官员,太荒唐了吧?
周尚书第一个站出来反驳,沈嘉是他户部的人,若是办不好丢的也是户部的脸,皇上,沈郎中虽然有过人之处,但要作为天使巡视各地,未免太年轻了些,他名声还不显,到了地方怕压制不住地方官员,臣以为还是找个经验阅历更充足的老臣好。
臣附议,沈郎中确实很出色,但由他当主使还是缺了些火候,不如让沈郎中跟着去历练一番。其他大臣纷纷站出来附和,这倒不是针对沈嘉,而是觉得沈嘉过分年轻了些,怕他压不住地方的地头蛇。
赵璋想了想,点头说:各位爱卿言之有理,那就由翰林院秦掌院做主使,沈嘉做副使,禁卫军副统领李德昌领三百禁卫军随行,切勿保证各位大人的安全,朕再赐尚方宝剑一把,允钦差大使先斩后奏的权利。
秦掌院站出来领命,因为他女儿从宫里出来的事情,他最近一直很低调,深怕成为别人攻讦的对象,尤其是魏昭仪一跃成为皇后后,同僚们对他深表同情,关系好的还只是安慰他,关系不好的就是冷嘲热讽了,连带着他女儿也受不住这种嘲讽,去了江南外祖家避风头。
他以为自己的仕途大概不会顺利了,没想到皇上居然还会任命他为钦差大使,虽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是给沈嘉铺路的,但这又如何,总比一直被皇上冷待强。
臣一定幸不辱命!秦掌院欣喜地保证。
今日你们准备一番,明日就启程,事态紧急,到了地方务必小心行事,每日让人呈送奏报回来。
沈嘉虽然领了这差事,可是心里却有些不赞同,隆冬时节,北五省大雪纷纷,连长安昨夜也开始下雪了,路上难行的很,说不定还与遇到大雪封路的情况,这一去恐怕三个月也回不了,赵璋这安排怎么看都有些诡异。
不过这件事确实也应该有人去做,他在整理数据时就发现了有些地方的粮食收支有异常,也跟皇帝汇报过此事,也许皇帝是觉得他熟悉这些数据,所以才交给他做。
要在古代的深冬远行,绝对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沈嘉要不是已经和赵璋和好如初,都要怀疑他故意折腾自己了。
因为第二天就要出发,沈嘉原以为当天晚上赵璋肯定会来沈府找他,两人重新在一起后还没有分开过这么长的时间,依依不舍是难免的,结果他等到子时过了,密道那边依旧没有动静。
虽然沈嘉也可以从密道过去找赵璋,但他一次也没走过,他站在密道出口那徘徊了许久,最后也没用钥匙打开开关,他心想:既然赵璋不来,那自己也没什么好说的。
他气唿唿地上床睡觉,这一夜辗转反侧都没怎么睡熟,因为第二天要出发,也免去了早朝,沈嘉难得睡了个懒觉,起床后一边洗漱一边看何彦检查行礼。
何彦也是要跟着他去的,除了他还有钟叔以及赵璋送给他的几名护卫。
赵璋后来不知道从哪挑了八个护卫给他,武功是否高强不知道,但都挺忠心的,也听话的很,沈嘉决定留两个在家里看家,其余的都带上路。
你们的行李都收拾好了吗?棉衣一定要厚,每人再买一件厚斗篷,这一路本少爷可以坐车,他们可是要骑马的,护膝和手套都要多备一副。
少爷放心吧,昨天您列的单子管家都去买来的,后来宫里又送了一车行李来,都是外出用得上也好用的,我都给收拾好了。
沈嘉除了官服还带了四五套平常穿的衣服,这个时期的衣服保暖性肯定是不如现代的,两件皮毛大衣,两件厚棉衣,鞋子也是他之前交代做的真皮雪地靴,本想送赵璋一双的,这会儿也来不及做了。
时间太紧了,否则还得做些干粮路上吃才好,这一路大雪茫茫的,连野味都打不着,万一遇不上城镇,吃食都不好弄。
少爷担心这些做什么?那禁卫军不都带着辎重么,还怕缺了粮食?不过咱们以前路上用的那些锅炉,我都带上了,至少咱们不怕没热汤喝。
沈嘉低头整理了一下腰带,再把厚披风裹上,帽子围巾手套一样一样穿戴好,裹的像一头熊,这才敢踏出大门。
他与秦掌院约好了在北城门口汇合,李德昌领着三百禁卫军先来接他,然后护送他出城。
作者闲话:小标题取错了,上中下写完我还没写到立后大典,失误失误!
第四十六章 立后大典(四)
秦掌院已经先一步抵达了,看到沈府的马车在一队禁卫军的护送下缓缓驶来,悄悄叹了口气。
老爷,您不高兴吗?随从低声问道。
倒也不是,不过是有些唏嘘罢了,沈嘉升迁的速度太快了,这个年轻人再过几年连本官也要仰望他了。
不会吧,虽说他现在是五品郎中,可他是状元出身,就算一步升到五品也不算稀奇,但要继续往上升哪有那么容易,尤其四品往上,每一步都走的艰难,他又是如此年纪,皇上就算要破格提拔也会慎重考虑的。
阅历是差了些,但只要这一趟差事办得好,阅历也就有了,难得的是他不骄不躁,不卑不亢,这样的年轻人谁不喜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