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都市>凤平调> 凤平调_分卷阅读_68

凤平调_分卷阅读_68

  “当年在集贤亭之中,曾有一个扬州出身的进士游历至此,说咱们信阳的状元街不过是浪得虚名而已。结果他与玉堂兄比试,却落败了。”
  崔谨听着旁边俞升给自己解释,当即便有些傻眼。眼前的顾应衍也不过才十六七岁的模样,那当年的话年纪就更小,却能力挫一个进士出身?难怪众多学子对他这般推崇,他们这些聚会人中,即便是举人的都少,大多都不过是秀才之身。
  若说举人乃是千军挤过独木桥,那进士就是万人去挤这独木桥了。有些人汲汲营营考了一辈子,一直到白发苍苍之时,都中不了进士呢。
  就说崔谨吧,他爹乃是景阳侯府嫡次子,当初也是受了家中荫庇而进入官场。而顾应衍的父亲顾阶则是走正经科举进入官场的,所以崔谨的父亲这辈子是没什么入阁拜相的机会,但是顾阶则就有这个可能。
  顾阶当年是二甲第六名,被皇上钦点为庶吉士,在翰林院熬了好几年才外放出来。如今又在京城深受皇上恩宠,是京中极有前途的年轻官员。
  顾应衍环视了亭中众人,便是一声感慨,“我离开信阳不过两年而已,一路上看着两边的景致,都有些物是人非的感觉。不过如今见到各位同窗,却依旧是亲切。”
  “那是自然,到底还是家乡,”旁边点头。
  此时诗会主人韩茂,突然将手中的折扇一合,便是敲了敲面前的石桌,朗声笑道:“原本还在想今日诗会的主题,如今玉堂倒是送了一个主题来。”
  “什么主题,”众人登时转头看他,而有些心急地已是问出口。
  “游子,”韩茂轻轻吐出两个字。
  当即便是有人立即附和赞道:“这个主题好,我祖父当年即便在京城做官,都心心念念着咱们信阳。”
  不少人也是附和。
  而此时河上远处竟是飘过一艘画舫,顾十三站在船上,手上拿着东西朝着河岸上瞧着。待看了一会,旁边的明宝便是急不可耐地说道:“我说十三,你能让我瞧瞧吗?你都看了多久了。”
  顾十三却是斥道:“去,去,等一会,我还没看够呢。”
  “我的十三爷,你就给我瞧瞧吧,”旁边的明宝不敢和他僵着来,知道他是吃软不吃硬的人,当即便笑着求道。
  顾十三将眼睛贴在圆筒里头,朝着河岸上瞧,竟是连河边上挑着单子的船夫都瞧了个清楚,这东西可真是神奇。
  他自然知道这东西叫望远镜,不过这东西在京城里头也是好东西,就算在他们顾家,也只有他爹和两个叔叔才有,他们这样的小辈就算再眼馋,平日里头连边都摸不着。
  也只有出去打猎的时候,他爹拿出来瞧猎物,他才能趁机摸过来多看两眼。
  可谁知在江南,这样的望远镜只要有钱就能买到。可见江南这几年外洋的货物可真不少,而这些远洋的商船大多是从福建和浙江上岸的,所以信阳地处福建又靠近舟山,这些蛮夷奇巧物件还真是不少。
  这会明宝在旁边哀求个不停,顾十三嫌他实在是太叽叽喳喳了,便将望远镜塞进他手心里头,大方说道:“看吧,看吧。真不知道三爷怎么不嫌你聒噪的。”
  明宝此时拿了望远镜,便是白了他一眼,废话,要是在三爷跟前,他敢这样聒噪?
  这画舫外面装饰的却不是富丽堂皇,可是一入了里头,却极其精巧华丽。此时案桌上的香炉冒着袅袅香烟,坐在椅子上的宋寒川却是在一支玉笛,这乃是一根极品冻玉所制,底子的外形仿竹,寓意乃是君子、气节。
  此时宋寒川细细地擦拭着玉笛,放佛这乃是天地之间最重要的事情一般,他脸上露出的认真,让顾十三在一旁都不敢轻易打搅了他。
  好在没过多久,宋寒川便擦拭的物件,用手细细地抚摸玉笛之后,便是放在唇瓣,即兴吹了一段。
  顾十三是学武之人,并不懂乐理,只觉得这声音说不出的好听,那样的清脆婉转,透着无尽地风流一般。偏偏这样的美妙的声音,却是由这样面容冷硬的吹出来,这样极致的对比,却让顾十三一时看呆了。
  此时集贤亭的人也听到河面上传来的一阵乐声,一时间所有的都闭口不言,竟是在认真听这笛音。
  待一曲罢后,众人醒过神都是有些意犹未尽的,只见韩茂朝后面瞧了一眼,便是忍不住说道:“这乐声当真是动人,不知这吹笛之人是谁?”
  这样清脆婉转的笛声,都让人不自觉地认为,这是一个极是貌美的姑娘在吹笛。
  此时明宝正拿着望远镜朝着河边看,就瞧见这亭子里头坐着好些锦袍少年,这望远镜着实是厉害,就连他们脸上的表情都能瞧得清清楚楚呢。
  此时明宝看着其中一人长着嘴巴,显然是被自家王爷的笛声惊呆了。
  于是他献宝一样地跑进船舱里头,此时宋寒川已是停下,却是又拿起桌子上擦拭笛子的物件小心地护养玉笛。
  “三爷,您方才吹笛子,岸上可是有好些人都看傻了呢,”明宝得意地说道,别看他家三爷平素低调,不过却是什么都在行的,骑射在一众皇孙里头那也是拔尖的,如今就算是随便吹个笛子,都能惹得这些人这般失神。
  “让我瞧瞧,”顾十三被他这么一说,又要伸手夺他的笛子。
  此时宋寒川淡淡瞥了他们一眼,“一大清早就吵地我头疼,再敢废话,就都把你们扔到河里,自个游回去。”
  顾十三一听,伸出去准备抢明宝手里望远镜的手,也悄无声息地缩了回来。
  至于明宝则是哭丧着脸讨饶道:“奴才不会游泳,主子饶命。”
  “既还知道求饶,就少说两句,”宋寒川瞪了他一眼,又低头去擦他手里头的玉笛。
  顾十三看了一眼可怜的明宝,又瞧着宋寒川低头擦着玉笛,脸上却是柔和的表情,他们这些活生生的人,竟是还比不上一支死气沉沉的笛子,当真是可怜。
  宋寒川这会低着头,周围一片安静。这两人只有一个人在自个身边伺候的时候,宋寒川还能忍受他们的聒噪,可要是两个凑到一块来,他还真是有灭口一个的打算。
  今个他本就是烦躁,便让徐炎租了一条画舫。如今他们已是找到了当初舟山总兵杀平民充作倭寇的证据,只是又发现舟山竟是不只这一个问题。
  除了杀平民当作倭寇之外,舟山总兵竟是胆大妄为到,将朝廷拨给水军的武器,私下里头卖给海盗。这几年福建和浙江一带,前往远洋的商船在回来的时候,有不少就是被这帮海盗所杀害。
  难怪如今商船上头,光是招揽的护船人就有上百之多。
  宋寒川如今在这信阳府,也不全是因为要调查,还有一部分是他手上的人手折损不少。张子周已将皇上出来时,交给他们的密旨派人送给了江南总督,不管是浙江总督还是福建总督,宋寒川都不敢相信。
  此时画舫上的船夫到了门口,明宝立即呵斥道:“不是说让你不要到船舱里头来的?”
  “公子,河岸上头有人叫你们,需要我靠岸吗?”船夫说道。
  顾十三登时奇怪了,他们在信阳人生地不熟的,谁会叫他们。
  这会明宝主动将望远镜递给宋寒川,他没出船舱,只在里头的窗户,朝着岸边瞧了一眼。待过了一会,他才淡淡道:“让船夫靠岸。”
  “三爷,是咱们认识的人吗?”顾十三凑上来问道。
  宋寒川转头瞧了他一眼,脸上露出似笑非笑地表情,这才说道:“是你的老相好。”
  “三爷,我,我可没什么老相好,”顾十三以为宋寒川逗他呢,当即有些结舌地否认。
  “何祁在岸边,你就别下船了,”宋寒川吩咐顾十三。
  他一听登时面红耳赤,虽然当时他表演地十分投入到位,可是回头想想,还真是丢人,实在是有损他十三爷的光辉形象。
  他嘟囔道:“还不都是五姑娘出的馊主意,让我这样出丑。”
  宋寒川听到五姑娘这三个字,便是一愣,不过片刻之后,却是哼了一声,“我看你倒是你自个挺投入的。”
  此时船已向着岸边靠拢,顾十三还想辩解,可谁知宋寒川却是扔下他出了船舱。
  而身边的明宝则是得意地说道,“十三爷,我跟着我们三爷去了。”
  “滚吧,滚吧,”顾十三见他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登时心烦意乱。
  而明宝亦步亦趋地跟着宋寒川,待船靠岸时,还伸手要去扶他。
  岸边垂柳依依,随风摆动着柳条,湖边的亭子上或站或坐不少少年,乍然瞧去都是鲜衣怒马少年郎,当真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可是这会这些少年却目不转睛的瞧着从船上下来的人,一身浅碧色斜织纹竹长袍,腰间紧紧束着白玉腰带,腿长腰线高,越发显出挺拔如松的身姿。而他姿态从容,缓缓地从船上下来,步伐稳当,不见丝毫紊乱。
  而当他走近时候,众人才瞧见他的面容,若是说顾应衍是英俊风流的面容,那他的五官便是如雕刻一般,斜飞入鬓地剑眉,眼眸深邃,墨玉般的瞳子不断有光华流动,而挺拔的鼻翼更是增添了五官的凌厉,这是个让人瞧了一眼,便再不会忘记的美人儿。
  此时因为宋寒川还未走近,站在崔谨旁边的俞升,便是忍不住说出众人的心声,“这样的男子,当真是瞧人汗颜。”
  崔谨盯着那走过来的人,只觉得他瞧着异常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时。好在他记性不错,没一会就想起,是在端午那日,在酒楼与五姑娘相遇时,也瞧见过这人。
  当时他身边的少年,还出言讽刺了妹妹。
  虽说崔谨也觉得妹妹当日确实过分了些,可这会对来人印象还是差了些。
  宋寒川过来后,韩茂作为主人当即便拱手道:“公子在湖中泛舟,韩某贸然邀请,还请海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