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六回骇狼天王
《第八百四十六回骇狼天王》
伴随着云狼山战役的失利,昆仑山外围的九关十二道防线被取经人和官军全部攻克,为此官军已经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形成了对昆仑山的包围态势。大唐天子玄宗皇帝闻讯后,对官军十九路大军的应用表现十分满意,为了便于下一步决战昆仑山的需要,便命令东路军团李光弼所部、仆固怀恩所部、薛丁山所部、樊梨花所部、白狄、武天凤所部、张敬忠所部、田承嗣所部、来恬所部共计八支主力军团共计雄兵百万之众组建东路兵团,兵团大元帅交由李光弼大元帅来担当,负责对昆仑山东面作战,严防妖兽王向东逃窜。同时任命郭子仪为西路兵团大元帅,亲率郭昕所部、班赫所部、左狄所部、张义潮所部、杨志烈所部、杨鸿所部、单于雄飞所部共计八只主力百万之众负责西面围攻昆仑山的作战任务,最后任命李汉龙为南部兵团大元帅,带领唐山军刘胜奎所部、岳振林所部共计五十万大军负责南部围攻昆仑山的作战任务,再加上龙族军团相助和昆仑始祖在北面的阻击,做好一切与百胜天王最后决战的准备,不把昆仑山的兽妖全部歼灭,各路兵团大元帅不准回京复命。
这李汉龙、郭子仪、李光弼三位大元帅接到玄宗皇帝的圣旨之后,都意识到当今圣上已经下定决心和百胜天王血战到底,便将各路人马招齐到一起,共同宣布圣旨,组建东路兵团、南路兵团、西路兵团做好了与昆仑山百胜天王最后决战的一切战前准备。
而这百胜天王虽说是被困于昆仑山数百里之地,但是他手上还是拥有百万兽妖之众,面对龙族水师兵团和官军的围攻,虽说是自己的兵力已经很难在支撑下去,但是为了完成齐天大帝的三界伟业,百胜天王下定决心与一切来犯之敌血战到底。便将这大将骇龙天王、龙煞天王、诡煞天君、昆仑魔煞四员大将叫到身边布置他们的御敌作战任务。
百胜天王见到这四员战将之后,便对众将领意味深长的说道:“几位天王,如今我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别无选择的境地,官军和龙族军团足足五百万之众,而我们只剩下了百万妖族,所以为了完成齐天大帝交代的作战任务,我们必须继续坚守下去。根据这些日子我得到的情报,官军和昆仑始祖已经兵分四路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我们展开了围攻,他们一心要将我们斩尽杀绝。所以为了我们魔界的荣誉、为了魔界的振兴发展和三界霸业,我决心于一切来犯之敌决一死战,为此我将昆仑山外围布防分成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进行布置。东面由龙煞天王负责、南面由骇狼天王负责、西面由诡煞天君负责、北面鮋昆仑煞君负责。你们各自带领二十万精锐要和多于你们十倍的兵力作战,这一仗有信心坚守下去吗?”
听完了这百盛天王的具体布防之后,这骇狼天王、龙煞天王、诡煞天君、昆仑煞君都知道这是与官军的最后决战,自己已经到了别无选择的境地,所以一个个视死如归,决心和取经人大唐官军展开最后的决战,便异口同声的回答道:“有,不把一切来犯之敌全部歼灭,决不收兵。想通过昆仑山最后的防线,就从我们的尸体上踏过去吧。”听到了四位战将天王的坚定回答后,百胜天王十分满意,便让他们各自带领人马出城布防而去。
这四路大军之中感觉到压力最大的便是这骇狼天王了,因为取经妖僧怀志大师就在他面前。和这取经人众师徒作战,这骇狼天王知道自己这是在自寻死路,但是为了狼族的荣誉而战,为了那些阵亡的狼族将领而战,他必须坚持到底。所以将这百胜天王交给他的四员战将叫到身边,共同商议对策。
这百盛天王深知自己最大的敌人不是大唐官军和龙族水师兵团,真正的对手仍然是最可恶的魔界死敌克星大唐取经人,便将这伤齿龙、鲨齿龙、巨齿龙、雷齿龙四员大将交给了骇狼天王,让他死守骇狼山,做好一切与官军取经人决战的准备。
这伤齿龙、鲨齿龙、巨齿龙、雷齿龙三兄弟奉百胜天王之命,前来骇狼天王军中效力,见到骇狼天王之后,便对骇狼天王说道:“我们四兄弟是奉百胜天王之命,前来辅佐天王,面对罪大恶极的大唐取经人,天王有什么作战任务尽管吩咐便是,我等必将以犬马之劳为魔界的振兴拼劲最后的力量。”听到了这四位龙兽王这么一说后,骇龙天王十分高兴,便对他们说道:“这大唐取经人虽然是法力高强,但是我手上拥有狼兽令牌的能量法力,所以论其作战实力,单靠我们的能耐本事,并不比那些该死的妖徒差。只要我们众兄弟众志成城坚持到底,我坚信,我们一定能够坚持到最后。现在众兄弟随我一起查看骇狼山作战防御地形图。”
几位龙兽王战将听到这骇狼天王这么一说后,便遵从他的吩咐,仔仔细细的查看了一番骇狼山的地形图和二十万狼兽妖的兵力布防图。看完了之后,这伤齿龙觉得此图布置的虽说是必将精妙,可以确保骇狼山万无一失。可是那大唐取经人已经学成了天佛神掌,在三界之中在无敌手,除非是齐天大帝亲自下界与他展开较量,可是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如今齐天大帝正在天界和玉帝兵团厮杀的难解难分,根本无法顾及到这该死的大唐取经人。所以为了对付这大唐取经妖僧,伤齿龙根据这骇狼山的兵力布防图和地形作战特点,说出了自己的大胆想法。他对几位大将军说道:“我看了半天这骇狼山的兵力布防图,我认为如果没有怀志妖僧在我们这里,单靠那大唐官军和龙族水师兵团,这些敌军是根本无法攻克骇狼山防线的。可是这该死的大唐取经妖僧就在我们这里,所以布防的再精妙也是无济于事。根据我的想法,我愿意带领一直人马充当诱饵,将那大唐取经人吸引到山崖之下,到那时我们众兄弟施展妖术,将这山崖摧毁,必将取经人困死在这山崖之下。到那时这取经人纵然是死不了,也能把他们困死在那里。只要我们能够争取到更多的拖延时间,便是最后的胜利。”
听完了这伤齿龙的意见之后,骇狼天王深知这是一招险棋。可是为了彻底击溃大唐取经人,不走险棋也不行。自己考虑再三,便同意了伤齿龙的作战意图,让伤齿龙带领五千精兵冒充是数万之众向取经人展开进攻,好将其一举带进山谷之中。
就这样伤齿龙亲率大军号称是数万之众一举杀到了官军阵前,李汉龙大元帅见到伤齿龙杀来,便意识到这仗打到这个份上,凡是出现的龙兽妖肯定是那百胜天王重用的大将,一个个都不可以小觑,便让将士们做好防备,只要他们展开进攻,就地射杀。
而这玄通六耳见到伤齿龙之后,便孤身飞到官军阵前,对这伤齿龙说道:“区区一个伤齿龙大王,也敢拦阻大唐官军,你是不要命了吗?奉劝你赶快投降,不要再继续执迷不悟自寻死路了。”
听到这玄通六耳这么说自己,伤齿龙大笑道:“别以为你们一路逼近到昆仑山就等于胜利在望了,我告诉你们这昆仑山决战只是刚开始,谁是最后的胜利者,还很难说。你有本事就拼杀过来,我倒要看看你这神通广大的玄通六耳到底有多少能耐本事,敢和天下整个魔界为敌。”说完之后,这伤齿龙毫不畏惧,施展一身本事杀向了玄通六耳。
玄通六耳见到这伤齿龙向自己杀来,便手持玄铁金箍棒向伤齿龙杀去,二人这一见面便是数百回合的拼杀血战,打的是难解难分。
玄通六耳也没有想到这骇狼山之战,刚刚遇到一个龙兽王就这么难缠,历经几番激战竟然会打成平手。后面的怀志大师见到这鲨齿龙如此厉害,便飞到半空中准备除妖。结果这伤齿龙见到怀志大师飞身而来,便带领将士们迅速撤向山崖。
见到这伤齿龙见到师父就跑,便带领师弟们穷追不舍,就这样一路追击到山崖之下,这伤齿龙突然之间消失了。这个时候,忠义良猴意识到情况不妙,我们已经中计了。就在这个时候,骇狼天王带领鲨齿龙、巨齿龙、雷齿龙三员大将施展妖术,准备彻底摧毁山崖,将他们全部困死在此地。结果就在这最为的时候,怀志大师施展出来了天佛神掌第二式昂首回天,就这一掌打的山崖飞空而去,使得这骇狼天王和鲨齿龙、巨齿龙、雷赤龙赤裸裸的出现在众师徒面前。
骇狼天王见到这取经妖僧变得如此厉害,便对兄弟们说道:“看样子我们兄弟今日是躲不过去了,那就和这妖僧拼死一战,打个痛快吧。”说完之后,他们便各自施展一身能耐本事与众高徒展开了激战拼杀。
怀志大师则为了擒拿住这骇狼天王,在一旁做好了除妖准备。而这伤齿龙完成牵制取经人的作战任务之后,本想藏在暗处等待时机逃脱。结果万万没有想到,亲眼看到这妖僧就出一掌,整个山崖便被怀志大师打的是无影无踪,不知去向。眼看着妖僧就要将兄弟们全部收取了,要想脱身,就必须有人牺牲。于是这伤齿龙做好了最后牺牲的准备,当这降魔紫金瓶飞空而起的时候,伤齿龙直接拼杀怀志大师而去。结果被怀志大师一拳打伤,收进了降魔紫金瓶之中。这伤齿龙被收之时,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不要管我,你们快走、快走!”
见到这伤齿龙为救兄弟们挺身而出,骇龙天王只好带领雷齿龙、巨齿龙、鲨齿龙迅速离开。
这四位妖兽王逃走之后,怀志大师叫住了众弟子,对他们说道:“不要追了,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小心他们还有伏击。我们的目标是保护官军大元帅,协助李汉龙完成收复骇狼山的作战计划。我们一起回去,向这骇狼山展开总攻,一仗定乾坤。”众高徒听到师父这么一说后,便随同师父回到了李汉龙大元帅身边,继续协助他向骇狼山展开全面总攻。
这一回,赤海龙王一路相助李汉龙大元帅肩负起来了担当先锋的作战任务,他亲率大军直接杀进骇狼山。而这骇狼天王见到敌军总攻展开了,在藏着也不是办法,只好带领雷齿龙、巨齿龙、鲨齿龙三兄弟拼死一战。就这样历经几番激战厮杀,他们打退了龙族军团的重逢,结果还是遭遇到了怀志大师佛身法力的威慑,二十万狼兽妖将士被全部打回原形,伤亡殆尽。
面对这一切,骇狼天王别无选择,只好带领巨齿龙、雷齿龙、鲨齿龙拼死一战,最终与众高徒大战数百回合后,被怀志大师一举收去。怀志大师在厮杀中抢到了骇狼令牌,将其彻底毁掉,永除后患。就这样这齐天大帝精心准备的十九块兽王令牌,无一幸免的被怀志大师全部毁掉。随后李汉龙大元帅亲率本部兵团、唐山军主力和岳震霖主力这三支主力兵团,共计五十万大军大举反击,一举攻克了昆仑山南部全部防线,实现了昆仑山围歼战南部战场的第一场胜利。
而后为了继续完成宣宗皇帝部署的作战任务,根据战事发展的需要,李汉龙将大军驻防在了骇龙山,等待东面、北面、西面各路人马全部到达指定位置之后,在向昆仑山天王魔煞宫展开最后的决战。
怀志大师完成了协助李汉龙大元帅的作战任务后,便带领众高徒继续赶往李光弼大元帅亲率的东路兵团,协助他们完成东路兵团的作战计划。欲知详情,下文再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