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穿越>擎宋> 第323章:乐大人是个好官

第323章:乐大人是个好官

  抚军治民,乐大人一兼两职,嵊泗群岛剿匪大获全胜是乐大人的功绩,钱塘县治军是乐大人的政绩。功绩刷完了,乐大人回到钱塘县衙继续刷政绩。
  “府尊大老爷,今日钱塘县衙门前贴出了告示,告上写着邀钱塘士绅商贾捐资修补钱塘江堤。”一大早刚刚散了衙参,王汉之正在签押房里闲坐休息品茶,府衙有个王府尊的亲信差伇来到门外禀报道。
  王汉之闻言冷冷一笑,立时想清楚了其中缘由,钱塘县要修建沿江堤坝,以钱塘县的财力自然是不敷使用,若要上奏朝廷减免税赋,自然绕不过自己这个府尊,只有自己这个府尊批过才能上报朝廷,那乐天素来与自己不睦,绝对舍不下脸皮来求自己,才想出这么一个邀请钱塘士绅商贾捐资的办法。
  做为蔡京的党羽,王汉之于崇宁年间乘了蔡京为相的东风,被擢为礼部侍郎,后于崇宁二年出知瀛州,历知河南府、苏州直到现在出知杭州,做了十多年的地方官,经历的政务甚多,邀士绅商贾捐资修堤铺路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做过,早有感触的王大人更是清楚其中艰难,从这些铁公鸡般的士绅商贾手里抠出多少银钱心中更是有数,满打满算能凑齐十之一二就很不错了,其余的还要伸手向朝廷要。
  修建钱塘江堤不是小工程,没有朝廷的拨款,指一县之财力根本无法独自完成,哪怕钱塘县富庶非常。
  想到这里,王府尊的眼睛带着喜意的眯成了一条线,真希望乐天这一次闹的灰头土脸啊。
  钱塘县衙门前告示一贴,立时在钱塘县乡绅商贾中引起一阵哗然,在平民百姓心中倒没有什么异样,县衙要求捐资修堤怎么也捐不到自己这些平民百姓的头上,老百姓心中自然没有感觉。
  莫说是王府尊,便是府县同城的仁和县、余杭县,还有驻杭州府的两浙路诸司官员听到这个消息,也是持看热闹的心态,等着看最近风头正盛的乐大人弄的灰头土脸,这些人对官场上的事务太熟悉了。
  嫉妒是人的天性!
  正所谓树大招风,乐大人到任钱塘以来掀起了太多的我浪,又刷出了太多的功绩,难免不让一众同僚们眼红。
  钱塘江流经钱塘县境内足有四十余里,江南岸便是越州,所以钱塘县只需修江北的堤坝便可以了,但这四十里江堤精打细算怎么也需要七万余贯钱。七万贯不是个小数字,相当于钱塘两年的税赋,便是钱塘县收了余杭商贾三个月的税,距离这个数字也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就在杭州府诸司满心期待看乐大人笑话的时候,钱塘县大户白正繁白员外、王佐王员外率先站了出来,开口便是捐资一万贯钱,紧接着仁和县、临安县的李员外、张员外、许员外也是纷纷表态捐资一万贯。
  听到这个消息,杭州府的官员一阵愕然,王佐身为乐大人半个岳父,出资一万贯有替自家女婿刷政绩之意,倒也在情理之中,这白员外是抽什么风?仁和、临安两县的李员外、张员外三人俱不是钱塘县籍,又来凑什么热闹?
  钱塘县本地的一众商贾本来还打着看热闹的态度观望,看到这般状况也不好意思再继续装聋做哑,只好捏着鼻子认捐,虽然数目不大,一番下来再加上县衙的库钱,这修堤的费用倒也凑齐了。
  官场上从不缺明白人,身为两浙路置制使的陈建陈大人更是明白人中的明白人,立时便知道为何这白员外四人会慷慨解囊了,心中猜个八|九不离十,这四人便是乐天给自己名单上杭州府中的漏网之鱼。同时心中也在感叹,这位乐大人为了刷政绩往上爬可谓不遗余力,己经将天时、地利、人和,凡是能够动用的条件全部利用了起来,
  要知道乐大人从来不是一个安份的人,刷政绩己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花样更是百出,就在这七万贯钱刚刚凑齐之际,先是写了几块牌匾命人吹吹打打的送到了几位员外家里,随即又在县衙门前又贴出两张告示。
  第一张告示无非是用来打酱油的,用来表彰本地士绅踊跃捐献的,看不看都没什么意思;第二张告示可就有些意味深长了,上面清楚的写着日后修堤时,每笔钱财的用处明细去向都会一一写在县衙门前的告示上,让钱塘百姓看个明明白白,用乐大人的话来说这叫财务公开,有让百姓监督之意。
  在这个时代,政|府财务公开是不可想像之事,使得两浙路官场一阵哗然,似乐大人这般财务公开,日后这些人还怎么捞取灰色收入。
  然而乐大人此举,莫说是钱塘百姓,便是那些原本捏着鼻子认捐的钱塘士绅商贾,也不由的为乐大人叫了声好,又道天下官员若都如乐大人这般,大宋何愁不国富民强。
  然而令钱塘百姓惊喜,又令两浙路官员瞠目结舌的事情一桩接着一桩。只见又过了一日,县衙门前再次贴了一张告示,前面冠以《神童诗》三字,其意如下: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学乃身之室,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
  遗子满赢金,何如教一经;姓名书锦轴,朱紫佐朝廷。
  古有千文义,须知学后通;圣贤俱间出,以此发蒙童。
  这一次终于有人看出来乐大人是抄袭了,其中有几句是隋唐乃至南北朝时期的诗歌,甚至这“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两句,出处更是有名有姓,乃是本朝观文殿大学士汪洙所做的劝学诗。
  不要忘了汪大学士的父亲汪元吉可是曾在明州府做过司法参军的,这汪洙自幼在明州长大,距离杭州不远,而汪大学士年幼就有神童之誉,在两浙路几乎被传为神话,汪大学士的这两句劝学词,杭州人又怎么不知道。
  抛去这些再向下细看这张告示,钱塘百姓们就会拍手叫好,还要说乐大人抄得好抄得妙了,因为在告示上分明写着本县王员外、白员外等五人愿各捐二百亩上等良田共计一千亩做为学田之用,学田收成用于奖励县学上等生员;另,县衙欲在本县建启蒙学堂数所,请教书先生免收束修,用教化乡梓儿童,由县衙免费提供书籍,其中所用也从学田所得中支取。
  二十一世纪的义务制免费教育提前九百年实现,这对广大贫民百姓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县衙发放禀粮与品学兼优的生员,县学的生员们震动了;钱塘县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钱塘广大低等收入百姓震动了。
  钱塘县修钱塘江堤,乐大人未动用寻常百姓分毫,如今又为县学生员发放禀粮,全县实行免费启蒙教育,立时不止是钱塘全县,连同杭州府也震动了,这不是空口无钱的好听话,而是乐大人实实在在的施惠于民。
  大宋的地方官里有乐大人这般理想的大有人在,然而有乐大人这般气魄的可就寥寥无几了,即便是有这般气魄,那白花花银钱也是极大的的障碍,谁能像乐大人这般让士绅商贾大把大把的捐钱,恐怕除了乐大人别人无法做到。
  至此,乐大人在杭州城内的声望立刻达了一个新的巅峰,而且是近几十年来杭州官员中的最高峰,便是几百年前的前朝白乐天、几十年前的苏子瞻,在政绩上也无法与钱塘县的乐大人并驾齐驱,乐大人注定要被列为杭州名臣录了。
  这个消息一经传来,惹得杭州治下其余八县百姓对钱塘百姓无比艳羡,那些等着看乐大人笑话的官员们更是一阵阵的瞠目结舌。
  钱塘县衙门前再次锣鼓喧天,钱塘百姓们抬着一个“父母楷模”的匾额送上县衙,县学生员也送了一个“重教爱才”的匾额,一时间乐大人万民拥戴。
  乐大人是个好官,从杭州城到钱塘乡下,上至八十的老翁下至几岁的孩童口中皆是念叨着。
  热闹过后,乐大人一边拨出银钱在本县修建启蒙学堂,一边又组织人力征发劳伇修建钱塘大堤。
  就在乐大人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黄堪检从县衙后门溜了进来,手中捏着一封从汴梁来飞鸽传信。
  在乐大人拆开信封查看之后,一张原本尽是笑意的脸,渐渐变的无比难看起来,眉宇间泛出浓浓的怒意。
  手掌重重的拍在书案上,乐大人咬牙切齿道:“真是岂有此理,本官不寻你这老匹夫的晦气,你竟敢寻本官的不是,本官这就分分钟教会你如何做人!”
  乐大人一怒,连同后世计量时间的单位都说了出来。
  黄堪检跟着乐大人己经四个月了,从未见乐大人发过如此大的脾气,更不知道乐大人口中的分分钟是什么意思,但看乐大人这般火气定是出了极大的事情。但黄堪检更是知道,以乐大人的行事风格与手段,绝对会让那人难堪到了极点。
  皇城司消息灵通,更有自己专门的消息通道。几日前,朝堂上关于乐大人封赏的争论、还有杭州知州王汉之等人对乐天的弹骇,在第一时间内传入提举皇城司的郓王赵楷的耳中,乐天是郓王一手栽培的亲信,郓王赵楷绝对不会让乐天翻了跟头,立时着史勾当官用飞鸽传书将消息传递过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