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穿越>天兵在1917> 253 初战

253 初战

  按照德军的作战计划,将集中第一和第二坦克集群的部分装甲军以及配合从明斯克方向调来的第4集团军第43军和53军、第九集团军第30军。合计约5个军的兵力向涅任、巴赫马奇方向进攻。其中涅任是进攻的重点,在这一地区将投入两个摩托化军和一个步兵军的兵力。比如前文提到过的第51坦克营就暂时归大德意志步兵团指挥。
  德军的战术就是在涅任地区突破红军的防线,然后借助强大的装甲部队向普里卢基方向穿插,一举切断进入基辅地区的红军的退路,然后配合南方集团军群的其他部队围歼红军,从而一举打断红军的脊梁。
  1941年3月10日,也就是红军新一轮攻势刚刚开展的时候,德军第51坦克营将15辆黑豹、两辆黑豹坦克抢修车以及另外81辆四号坦克f2型也装上了军列,从格拉芬维尔基地驶向遥远的基辅。
  第51坦克营还装备有众多的辅助车辆,如sd.kfz251半履带装甲输送车3辆、各型摩托40辆,人员乘用车63辆,运输卡车11辆,1到6吨牵引车11辆,8到18吨大型牵引车11辆。
  其中半履带车主要为营通讯排使用,其余车辆为营部以及维修单位使用。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战役中使用的黑豹坦克抢修车均为man公司用d型地盘在短时间内改造的样车,装备有40吨绞盘和驻锄,能用于坦克牵引,但是比较搞笑的是却没有安装起重机和吊车,因此无法完成坦克在战地情况下的发动机和火炮的换装工作。而大伙都知道,黑豹早期型的发动机可靠性就是渣渣。
  3月12日,经过急行军之后,该营抵达了切尔尼戈夫,前卫部队经过一夜的短暂休息之后,启程向战役攻击集结地进发。在当天晚上该营基本抵达了攻击位置,早于该营抵达的大德意志步兵团开始向该营派发作战地图并分配作战任务。
  由于进攻准备时间太过于仓促,第51营指挥官和坦克成员们未能对作战地域的地形进行详细探察,航空侦察照片也未能显示出进攻路线上红军精心伪装的火力点。同时与友邻部队的通讯因为进攻发起之前严格的无线电静默而不通畅,仅仅只能用有线电话和人工传递纸面消息。所有的坦克成员直到战役发动之后才被允许进行车载无线电通讯调试。
  根据第47装甲军作战参谋当天的日志可以看到:“新的黑豹坦克尚未完成营级规模的战术协同演练,也未进行车辆排以上级别的无线电联络训练。”
  这一切造成了该营在战役初期阶段难以进行有效的指挥。黑豹坦克和四号f坦克战斗队形混乱,通讯也时好时坏,坦克手们根本就无法及时的接到上级指挥官的命令,部队在变更攻击方向时不是行动迟缓就是走错了方向,因此在红军精心布设的雷场和反坦克阵地前蒙受了许多不该有的损失。
  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位克里格尔回忆大战来临时的感受中说道:“大家都对新坦克的第一次实战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射击训练成果使我们对坦克主炮的优异性能充满自信,但在行驶训练中屡屡发生的发动机故障也令人担心……”
  “在攻击开始之前,我们就碰到了许多技术问题,幸好有厂商工程师指导维修。除此之外,还有几件事使我们本来就高度紧张的神经绷得更紧了。战前的最后一天训练中,两辆黑豹在从卸车地驶往前线的过程中发动机突然起火。此外还发现连里的几辆黑豹主油箱中被人塞进了螺帽和螺栓,从变速箱里找出了碎钢片,还有一辆车的万向轴被缠上了钢丝。这些地方我们几乎不会去碰,如果是故障也不可能被出厂检测漏掉,唯一的可能就是有人蓄意破坏。马上营地里那些自愿加入我军服务的苏联战俘立刻就集中起来统统枪毙……军官们甚至怀疑他们可能已经通过某种方式将进攻计划泄露除了苏军指挥部。不安的气氛开始蔓延,每个人都觉得心里沉甸甸的……”
  红军确实通过某种方式知道了德军的进攻企图,不过绝不是通过战俘,而是通过kgb。在战役爆发之前,kgb通过种种蛛丝马迹判断出了德军的进攻企图,甚至直接点明了德军的攻击重点。只不过总 参谋部那边有点过于乐观,认为德军的大规模进攻不可能如此仓促,认为德军至少要到4月份才能发动这次攻势。
  所以根据红军总 参谋部的指示,基辅解围主攻部队虽然开始转入防御,但是速度并不是很快,相当一部分部队并没有马上开始构筑工事,而是转入了原地休息。
  1942年3月13日14:50分,德军第一和第二坦克集群的第47和第48装甲军以营级规模向红军涅任方向发动局部进攻,准备占领有利的攻击出发点。经过数小时的激烈战斗,德军击退了红军的前哨部队。然后德军立刻转入防御,静待第二天 的总攻。第51坦克营并未参加当天的战斗,而是在夜间悄悄的进入攻击出发点。
  德军异常动向依然未引起红军的警惕,虽然有部分部队开始加快构筑防线,但更多的部队还是认为德军仅仅是在试探。包括近卫机械化第一军在内,大部分红军将领并未意识到危险即将来临!
  第二天,就在红军还优哉游哉的修建防御阵地时,德军的总攻开始了,二十分钟的炮火掩护之后,第47和第48装甲军沿着铁路线展开平行攻击阵型,第16装甲师的90辆坦克居左,第11装甲师的86辆坦克居右,中间是大德意志装甲步兵团,在当天的进攻中该团共投入坦克180辆,其中就包括第51坦克营的15辆黑豹。
  在工兵和红军的“配合”下,大德意志装甲步兵团进展顺利,成功的穿越了红军敷设的数层布雷区。不过由于战前绘制的军用地图过于粗糙,与当地的实际地貌区别甚大,不得已之下该团不得不原地休息,只能派出侦察兵寻找可供大队坦克和装甲车通过的道路。
  上午九点,大德意志团进行了一次油料补给之后,车辆陆续从两个方向朝涅任前进,在部队重新集结之后,黑豹坦克第一次向逼近的红军坦克开火,摧毁了两辆t-34。其后德军终于接触到了红军主防御阵地上的猛烈炮火和密集雷场。突袭由此演变为一场不折不扣的强攻!
  第51坦克营的四号坦克和黑豹坦克排成进攻阵地,试图从红军密集的防御阵地中闯出一条路来,可是在前进了三公里之后,德军的坦克便陷入了红军的雷区而动弹不得,红军立刻乘机集中各种火炮向德军猛烈开火。
  克里格尔回忆道:“……说实在的,攻击的前夜我几乎彻夜未眠,半夜里我被轰隆作响的炮声以及钢丝床阵阵颤动所惊醒。已经有好几个战友在屋外不安分的四处闲逛,新兵们则在背风处抽烟,不时抬头瞅瞅远处被俄国人猛烈炮火映红了的天际。漆黑的云层不时被耀眼的闪光撕裂。这一刻我们非常渴望能聚在一起,哪怕不说话,只要能看到伙伴的眼神,仿佛就能稍微平静一点。传闻突击部队已经先期占领了前进阵地,有他们保护,至少此刻在驻地里抽烟还是安全的。与我们的紧张相比,老兵们大多都睡得死沉死沉的,并且还在打呼噜!连长、排长们还聚在木屋里打着手电研究作战地图,他们的确是够累的——从卸车之后,他们就没好好休息过。”
  “我很羡慕炮手库尔茨.韦伯,他和我几乎同时进入格拉芬维尔基地。不过他以前曾在装甲侦察营里干过,因为在装甲车上打过机枪就当了炮手。论年龄还比我小几个月,当他踌躇满志的练习瞄准射击时,我和装填手却因为发动机的小毛病搞得浑身脏兮兮。那一夜,因为睡不着,我和装填手将全车的炮弹挨个擦了一遍。不过韦伯也没闲着,将炮膛里的润滑油重新涂了一遍,哪怕火炮闭锁机构运行很顺畅,但他依然神经兮兮的调试个不停。车组人员的性命一大半攥在炮手手里,希望明天他能百发百中。在这方面我还能帮他一点忙,因为驾驶课程中也包括快速调整车身朝向的科目,可以协助炮手快速捕捉目标。”
  “第二天清晨,我们开始向俄国人的阵地进发。行驶在坦克集群中,我却开始惴惴不安起来。手抖、喉咙发干,起初根本没有发生什么战斗,大家伙就像游行一样。坐在我右边的机电员克劳恩从发车后就一直在调试电台,耳机里不断地传出一些明显是串了线的信息。他昨天领了几箱机枪子弹,整个下午都在给并列机枪装弹链,然后拧着满满一包mp-40弹夹钻进了坦克。他总是嘀咕着如果能把他的mp-40冲锋枪换成mg-34机枪该多好,没准连天上的雅克飞机都能打下来。”
  “沉闷的行军进行了两个钟头,大约在十一点,韦伯终于向敌军的火力点打了第一炮,打中了!不过让我们没料到的是,俄国人的防御阵地上火力那么强,战斗进行得异常艰苦。我们连的第一次攻击就让雷场和挡住了。坦克只能跟着排雷工兵一米一米的往前挪,发动机刚启动就得停下,停下了又得马上启动,频繁的踩踏离合器和换挡磨得我脚疼,也不知道发动机还能支撑多久。”
  “周围到处都是地雷,几乎哪条路都走不通,还必须忍受敌人无休止的炮击,周围的一切都在剧烈震动。因为以前训练中曾经在通过连续起伏地形中撞得一脸鼻血,所以我尽量保证面部和潜望镜有一定的距离,只要还能透过那扇狭窄的玻璃看清外界的景象就行……”
  “俄国人简直就是不拿炮弹当一回事,猛烈的炮击一刻也不会停歇,工兵刚刚标注好的雷场标志很快就会被掀翻,根本看不清该往哪边走。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中午,终于连长等不及了,命令我们直接通过雷场,也就是说要用坦克的履带压出一条通路来!”
  “行驶了一段之后,我和旁边的坦克分别压上了地雷。底盘从脚下猛地弹起,失去一侧抓地力的坦克向左急甩,车组成员随着车体的惯性重重地撞到一旁。大概是左侧履带被炸断了。连里的其他坦克赶紧进行压制射击,而我和通信员则跳出坦克,小心翼翼的查看坦克的损伤情况。幸好压上的不是反坦克地雷,不然我们就死定了!”
  “整个下午,两辆受伤的坦克就无所事事的停在那里,在俄国人停止炮击之前,是没有办法进行修理的。而我们的抢修车又没有跟上来,不得不说,这很让人遗憾。我只能呆呆的看着战友们猛冲猛打,总算是突破了俄国人的阵地。在那时候我们才能重新接好履带,可惜的是第一天的战斗也就这么结束了!”
  战斗虽然结束了,但不代表坦克兵就能休息了,实际上这依然是个不眠之夜,克里格尔回忆道:“晚饭后我去维修连转了转,打算把坦克给领回来。不过到了维修连才发现,他们已经忙疯了。18吨的famoa大型半履带车和‘维修豹’忙着从战场上拖回受损的坦克,维修场地上堆满了从坦克上拆下的破损零件。新的零件还没有运上来,大家只能从受损严重的坦克上拆下零件,先拼凑出几辆能用的。维修连的兄弟说受损的坦克估计到半夜都不一定能全部拖回来。主要是黑豹太重了,拖动它需要三辆牵引车,况且还得等工兵排除战场上的地雷。”
  “15辆黑豹坦克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主要是发动机和机械方面的老毛病无法解决。特别是我们这些驾驶员对换挡动作干涩的变速箱和频繁过热的发动机大感头疼。而维修连则抱怨由于安装了潜渡装置,导致黑豹发动机舱室里的空间异常狭窄,甚至连胳膊都伸不进去,给维修带来了极大的麻烦。还有那些性能发挥过于良好的部件——镶在舱盖周围的橡胶条。它们把坦克捂得严严实实,开不了几炮,坦克里的人就会被熏死!”
  不得不说,初上战场的黑豹真心是问题一堆堆,和性能皮实可靠的四号坦克相比,黑豹就是个稀少而娇贵的大玩具。在头一天的战斗中,黑豹摧毁了10个红军火力点,击毁了三辆t-34和4辆t-26。至于己方的损失,除了两辆黑豹压上了地雷被迫退出战斗之外,剩余的13辆黑豹也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机械故障,反正截止到晚上7点,能开动的黑豹仅仅剩下3辆。
  不得不说,这个数据太尴尬了,可以说绝大多数黑豹在没有接受太严酷的战场考验下就因为机械故障而歇菜了。也许对于红军来说,最好的消灭德国坦克的办法,就是大踏步后退,让德国坦克跑起来,然后,然后德国的新式坦克就会自动消失。
  当然,这仅仅只是个玩笑。因为红军并不是没有能消灭黑豹的杀手锏。早期型的t-34和t-35也许不是黑豹的对手,但是t-54依然能教育黑豹该怎么做人的。
  只能说德军太幸运了,大德意志装甲步兵团攻击的红军阵地,并没有t-54的存在。不过在转过天来,当红军发现德军并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大规模狂攻时,马上就开始调整部署,在德军的进攻矛头上布置强大的阻击力量。
  888号t-54又一次开动了,老赫姆斯特拉终于可以结束无所事事的等待,终于可以再一次跟德军的精锐部队掰腕子了。当天夜里,一个连的t-54被调到了大德意志装甲步兵团的正面。老赫姆斯特拉的任务是帮助步兵兄弟抵挡德军的进犯。
  暂且不提即将爆发的将载入史册的坦克决战,让我们重新回到整个战场的视角,看看德军和红军双方高级将领之间的交锋。
  前面说过了,德军的战役构想,是以强大的装甲机械化部队插入红军肋部,一举将基辅地区的红军包围消灭。从战役策划上说,这是一招好棋。乘着红军樯橹之末的时候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完全有可能重新夺回战场上的主动权。
  但是在具体的战役实施中,这么打是有问题的,比如古德里安就承认:“初步估计,红军在该地区拥有至少四个集团军的兵力,再加上包围圈中的红军,在这一地区红军至少拥有6到7个集团军的兵力。而我军用于作战的兵力只有多少?将匈牙利人、罗马尼亚人统统算上,撑死了也只有8个集团军。这些兵力太少了,不足以包围和消灭敌人!”
  古德里安不光认为兵力过少,还认为战役的准备太过于仓促,所有的准备都不充分。若是能打红军一个措手不及还好说,可一旦红军挺过来了,那就意味着将重新进入相持,而那时候对德军就相当不利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