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都市>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_分卷阅读_162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_分卷阅读_162

  胡家售卖蜂窝煤和煤炉,在并州只是小小的波澜而已,他们此举也不是为了赚钱。毕竟这两样仿造容易,不多时,就满街都是了,还有穷人家,自家里有手艺人,围着别家的炉子琢磨几天,回头自己就能做一个出来的。
  那么胡家究竟得到了什么?
  名望!
  …………………………
  并州风云暂时和晋王殿下夫妇无关了,因为他们奉诏入长安,过年去也。
  ☆、第四十三章
  李世民真的很宠爱长孙皇后所出的子女,女儿的婆家一个个都是精挑细选的不说,三个儿子,长子是太子——当然是因为嫡长子继承制度,次子和幼子都是大婚之后再去封地的。
  结果每年过年还要被李二陛下一道诏书召回长安过年。
  真是够了!
  魏王也就算了,确实是实打实一年没回长安了,可是晋王才去并州几个月?
  摔!
  言官、御史很想撸袖子和李二陛下理论。可是想想大过年的万一真把陛下惹火了,那也不得消停,来年陛下打击报复自己怎么办?
  众御史看看总是身前士卒、奋勇在前、以找陛下的茬为己任的魏大人,发现魏大人老神在在地不去上折子,于是大家伙儿都洗洗睡了,该干嘛干嘛。
  这不是废话嘛,领头人物都没出去蹦跶,自己这样子不够分量的,还是安安心心过大年吧:唔,最近长安城里哪怕是寻常百姓,餐桌上都能见到好些绿色蔬菜了,听说都是晋王殿下的功劳。不过是一个年纪尚小又爱杂学的皇子,就没必要总是盯着人家寻不是了。
  有这种想法的言官们不止一二个。
  就连魏征老大人最近会熄火,也是有这暖屋蔬菜的功劳。
  个把月前,李世民想着:你魏征老儿不是觉得我家雉奴不务正业,只会享乐吗。我偏偏要赐你一个郊外的暖屋,让你也奢靡一把。
  又因为魏征素来有清名,也许会把御赐暖屋放在那里闲置了,李二陛下干脆大笔一挥又给他家了几车的木炭。并开玩笑说,得空了要去魏征家里坐坐,尝尝时蔬。
  魏征无法,只好也用起了暖屋。
  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哪里会有人不乐意?反正魏征的家人虽然支持自家老爷清廉严明为官,但是到底也不是不羡慕更舒适优渥的生活的。
  就连魏征的老母亲,七十余岁的老封君最近的胃口都好了许多。这都是蔬菜的功劳。
  魏征能够呵斥小辈贪图安逸,总不能说自己母亲的不是吧?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想要吃点好的,作为儿子、作为孝顺的儿子,怎么能够熟视无睹?
  …………………………
  因为魏征老娘喜欢吃蔬菜,李治避免了被参一次,也算是神奇的事情了。
  而在启程之前,李治算了算天气。
  所以很幸运,一直等到他们一行人到了长安,才遇上飘雪的天气。魏王李泰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据说被风雪耽搁了,还要三两天才能入京。
  到了长安,晋王夫妇还未进自家在延康坊的王府稍做熟悉,就被李二陛下派来的黄门拦住了:李二陛下思子心切,把李治夫妇半路截胡接到太极宫去了。
  李世民在太极宫长生殿的暖阁里写福字,写好了的那些是要赏给勋贵大臣们的。
  李治和武颜到的时候,李二陛下恰好停笔:“哦,雉奴已经到了?”
  武颜偷偷瞄了一眼李二陛下咧开的嘴角,心想:装什么威严啊,见到小儿子就变成了傻爹的模样了,难怪太子会有那么重的危机感,连最小的亲弟弟府邸里都安排了细作。
  毕竟公公和儿媳妇没啥话说的,李二陛下很客套地问了李治几句话,又对武颜说:“雉奴媳妇儿去后头吧,高阳和兕子念叨你好久了。”
  武颜被宫人引着往百福殿去了——原本兕子和新城一直住在立政殿偏院,就前一阵子兕子主动提出住进百福殿。
  一开始李二陛下还不同意,觉得两个小女儿没有了娘亲,去百福殿之后自己不能随时照看了,女官和宫人们欺负了她们怎么办。
  可是兕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还是说服了李世民。
  就是苦了袁天罡,堂堂钦天监台正,被百姓们称为天师的高人居然要夜半偷偷摸进太极宫。把李治原先布置在立政殿的阵法转移到百福殿去!谁叫他答应了李治会好好照看这个养生阵法的呢?
  几个月不见,兕子的气色还是不错的,照顾着已经七岁多的新城公主,看上去就是一派温婉的样子。
  难怪李世民会最宠爱兕子而不是最小的新城了,因为年岁大了,兕子的样子也长开了,越看越像长孙皇后。
  高阳如今和房家嫡次子的婚事基本上已经定下了,约莫就是年后出嫁。但是高阳还是一如既往的骄纵性子,长安城内无人不知高阳公主深得陛下宠爱,因此行事有些张扬。
  武颜不知道该怎么劝说高阳,想到以后她会看上一个和尚,然后闹得满城风雨……唉,算了,各人都有各人的生活,没有做圣母的心,就不必刻意凭借局外人的身份高高在上地指点别人了。
  如今武颜觉得自己能做的,无非是在有限的能呆在长安的时间里,和昔日还算有交情的两位公主叙叙旧罢了。
  百福殿里面,小女生们很快就热络地开始聊天了,毕竟分开的时间才不久,大家都没有变得生疏。
  而长生殿里面,方才一脸威严的李世民终于忍不住招手叫李治站到自己跟前来了:“雉奴高了不少,不过也瘦了。在并州过得如何?那王府修缮得舒适吗?饮食是否习惯?每日里有没有什么消遣的?若是太无趣了,尽管去找当地的世家、官员走动,并州是你的属地,很不必避忌什么。”
  李治恭敬有礼地一一回答:过得很好,王府舒适,饮食习惯,平日看书,没怎么出去走动。
  李世民再次强调叫小儿子不用老想着避嫌:“你看青雀在相州就做得很好。”
  恰逢太子李承乾进来,听到这一句话,恨得没把一口牙给咬碎了:父皇就是太过宠爱青雀和雉奴了,凭什么?这整个大唐日后都是自己的,如何能坐视青雀和雉奴的势力坐大?
  李承乾尽全力咽下几乎要咽不下的这口气,摆出轻快的笑脸:“儿臣刚刚得知雉奴回来了,就马上赶过来,哈,雉奴可是长高了不少。父皇今日可要摆一摆家宴,给雉奴接风洗尘?”李承乾一副好兄长的模样,心想:最好今日就摆,那死胖子还被风雪堵在路上,要是他得知父皇先给雉奴单独摆了家宴,必定会着急了吧?最好是着急赶路就那么“交待”在路上!
  李承乾方才一番心思在肚子里千回百转过了一遍。
  李世民自太子进来之后就收起了和蔼的脸色,驳回了太子的提议:“你九弟才回来,正是该好好休息。至于家宴嘛,等过几日青雀也回来了,再一同乐一乐吧。”
  李承乾低头,眼神阴狠:父皇果然很看重青雀。
  没等他再说什么,李世民就让李治退下了:“回去府上好好歇下吧,这几日也不必进宫请安了,等朕的口谕,家宴那日再来。朕让工部的人给你那延康坊的宅子也砌了暖屋,第一茬的蔬菜该是可以吃了。”
  李治退下。
  留下李承乾发觉李世民心情不虞,这很明显,不会是针对雉奴的,那便是自己有哪里惹得父皇不痛快了。
  李承乾做太子十几年,前期还是谨小慎微的,那时候也有长孙皇后从中调停,父子关系算是和睦。如今李承乾却因为足疾严重,脾气愈发暴戾,又有生活奢靡浪荡,被言官参了好几次。
  所以李世民看着羽翼渐丰、神色阴沉的太子,总是和善不起来了。自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看着日渐成熟的太子,李世民总能感觉的自己已经开始老去。
  这世间的人,哪个不怕死?
  不只是“将军白头怕新甲,美人迟暮畏铜镜”,就连从前能够有魄力血洗玄武门登基的李世民,也是怕垂垂老去的。
  “高明,朕不想正月里动刀子见血,过年之前,去把东宫里那个叫称心的给处理了。不要逼得朕亲自找人去办。你要记得你是一国储君,沉迷于如此荒唐之事,让朕怎么放心将来把江山交给你?”李世民强忍着怒气,只要想到自己的嫡长子居然开始玩娈童,心头就一阵火。
  李承乾被吓得立即跪下请罪,他非常惶恐,东宫在他眼中状若铁桶,但是父皇还是能熟知里面发生的事情。怎么能不惶恐?
  李世民看着有足疾的嫡长子艰难地跪着,痛哭流涕地请罪,终于是黑着脸让他退下了。
  李承乾退下之前,只听闻自己的父皇说:“高明,你好自为之。”
  太子一回到东宫,就想把桌子上的东西全部掀翻在地,以发泄自己的怒气,可是刚被李世民警告过的他,连掀翻桌子的胆量都没有,只能恨恨地说:“去把太子妃叫过来。”
  太子妃苏氏和李承乾结缡数年,也曾有过蜜里调油的日子,但是随着李承乾的脾气愈发暴躁之后,两人的关系也是大不如前了。如今太子夫妇见面,居然就如同上下级一般,毫无温情可言。
  “我把后院交给你,你是怎么打理东宫的?随随便便的消息就能透出去,以后是不是连孤打个喷嚏都能被外面的人知道?”李承乾拍着桌子骂道。
  苏氏只是低头认错,也不辩解:“是妾的过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