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穿越>明末之大国崛起> 第一千零六十章 阴狠的阮大铖

第一千零六十章 阴狠的阮大铖

  曾经因为依附魏忠贤,而被东林党指为逆党而丢官多年的阮大铖,如今也是拥立有功,与马士英做了同样的位置,成了内阁次辅。阮大铖却也不手软,上任之后就一手炮制了新逆案,宣称北方归来的官员全部要进行审查,以查明其中是否有投降建奴的奸细。同时宣布南下的北方官员不随先帝自杀就是不忠,即使没有投降建奴,朝廷对于这样的人也是永不叙用的。
  阮大铖这一手是专门针对当年东林党侦办的旧逆案,那是在崇祯皇帝的支持下,东林党残酷迫害魏忠贤余党的大案,他也被牵连其中被判了个永不录用。如今终于翻了身,阮大铖自然要好好的借题发挥,出出心中这口恶气。
  马士英和阮大铖之所以这么跋扈,是因为他们背后有大军的支撑。为了更好的将军队掌握在手中,两人对拥立有功的四个武将不惜代价的重赏笼络。马士英以弘光帝的名义下旨设立四藩,其中高杰被封为兴平伯,镇守徐州和泗州,刘泽清受封东平伯,掌控淮安、扬州两府,广昌伯刘良佐掌握凤阳、寿州,兵力最少但最为忠于朝廷的黄得功晋升侯爵,镇守滁州、和州。
  四个本来只能达到总兵职衔的武将,却获得了封爵的意外惊喜,这让他们变得愈发交横跋扈,然而这个圣旨才刚刚下达就被抽了一记响亮的耳光。本来应该属于刘泽清的扬州府被朱聿键亲自占据,还击溃了刘泽清的大军,简直没有将弘光朝放在眼里。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朱聿键根本没把咱们的朝廷放在眼中。”看着刘泽清传回的消息,阮大铖气得大骂。
  “欺负咱们又能如何?八贤王麾下数十万唐军精锐,如今又占据了江南大片土地,我们与之直接对抗,根本就是找死。”马士英摇头叹道:“我看咱们也只能隐忍了,如果下旨斥责对方却驳回,丢面子的反而是我们。”
  “总不能被朱聿键如此欺压下去,毕竟现在咱们有皇帝在手,就是占据了大义的名份。”阮大铖这个文人显然还有些不切实际,认为凭借大义名份就能压垮对方。
  马士英曾经身为凤阳总督,他在朝中多年自然比阮大铖看得透彻,听到对方所说他摇头道:“怎么会如此容易,毕竟人家兵强马壮,可不是我们能够随意触碰的。如果惹恼了八贤王,对方大不了来个清君侧,你我一样倒霉。更何况八贤王这个监国的名份乃是先帝临终前所立,我们的弘光帝却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先帝临终所立?”阮大铖冷笑道:“我看恐怕是朱聿键自己写得诏书吧,说不定皇上的玉玺落入他的手中也说不定。”
  “或许吧,但我们无法怀疑,否则很可能惹祸上身,让大义也变成不义。”马士英还是认为手中实力最重要,否则对方随便要个理由,就能将大势翻转。这样的圣旨还不能指责是假的,否则那就是欺君罔上的谋逆大罪了。
  “就算他实力强,也不一定要明着灭掉他。”阮大铖是个阴狠的文人,他却不会就此善罢甘休,既然明的不成就玩暗的,正面对抗不行就耍阴招,这也是他们明代文人经常做的事情,就连东林党也不能免俗,更何况阮大铖这个曾经的墙头草。
  “你打算做什么?”马士英听出了阮大铖话中含义,禁不住心头一寒。
  阮大铖笑道:“如今我们有了江北四镇在手,实力也不算弱,还有湖广的左良玉可以拉拢,另外江南土地刚刚并入封地,恐怕人心未附,我们可以在这上面做做文章。”
  “你可不要玩火自焚啊。”马士英吓了一跳,生怕对方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情,让朱聿键恼羞成怒。
  “你放心,这件事情我会做得妥妥当当,绝不牵连到咱们的身上来。”阮大铖的嘴角露出了一抹阴险的微笑。
  在占据整个江南之地以后,政务院的地方工作就开始了,统计各地人口数量这是民政司的事情,了解各地产业结构属于工商司,查探各地农业产量和种植结构属于农业司的工作范畴,基建司则忙着勘探各地情况,准备修建新的铁路和公路,就在各司忙着地方工作,逐步掌控各地情况的时候,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了。
  最先出现的问题就是农业司方面的,根据封地法律规定,各地致仕官员等特权阶层不得免税,所有租种土地最高地租为三成。在信号中继塔尚在建设之中,宁波广播电台尚无法覆盖各州城府县的时候,处于军管状态的各地从各部队师级文化宣传排和政治部抽调人手,将法律条文通过各地开始修建的高音喇叭进行宣传。
  当地百姓或许不识字,但总能听得懂消息,更何况唐军采用高音喇叭这样的大范围宣传工具,根本不存在各地隐瞒消息的可能。当听说八贤王封地内有如此利民条款,百姓们顿时沸腾了。
  听到这些条款的致仕官员和地主们却是满心不愿意,以前朱聿键在封地内实行这一套,那些致仕官员还可以搬家到省外躲避,如今江南几乎都成了八贤王的封地,再想搬家不是去湖广就是去江北。
  这两个地方同样很难存活,湖广的左良玉搜刮地方非常狠,甚至会让地方遭受更大损失。江北的清军在迅速南下吞并土地,跑到那里去可是要掉脑袋的。算来算去还是躲在封地内最安全,可是要缴纳十分之一的农税尚在其次,最高三成的地租却要了他们的老命。
  在明末的这段时间,地主阶层和致仕官员们都非常凶狠,他们每年收取的地租,一般要达到田地产量的七成,如今陡然降低了一半还多,再加上纳税的一进一出,每年的收入就要减损大半了。
  大明一朝官府的管理范围最多只到县城,乡村的控制大多在当地士绅和宗族族长们手中,地方反抗官府的情况很是常见。发现封地法律如此严苛之后,自然有人按照习惯办事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