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 崇祯困局
由于就近与蒙古人贸易,这七万大军无论步骑兵全都配齐了马匹,如今见到陕西空虚,李自成就用计打通了关隘的封锁,再次回到了陕西境内。这次李自成回来战斗力大增,而且因为全数骑马作战,机动速度得到了很大改善。
这一次农民军再也不怕官军的围剿,他们直接突入陕西南部平原地带,将西安附近的几个府搅得鸡犬不宁。看到机会的罗汝才也行动了起来,他在汉中休养了这么长时间,仗着当地丰厚的粮食产出,人员已经发展到了二十万之众,可谓实力大增。
这两支队伍合作之后,给陕西官军带来了很大压力。他们一个战力强横,一个人多粮多,双方优势互补,几乎将西安城也拿了下来。多亏留守的总兵艾万年拼死抵抗,这才保住城池不失,但官军遭受巨大损失,已经无力反攻了。
尽管经过田见秀几年的疏导和移民,陕西还有近五百万的人口,这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青壮。李自成和罗汝才的活跃带动起了陕西整体的不稳,加之几年陕西的绝收,让饥民到处遍布,更加重了危机。
在李自成声势大振的同时,收拢了高迎祥残兵的张献忠也是实力大涨,他从中都溃退之后,一头扎进了山东地界,并在西三府大肆劫掠财物粮食,让原本富庶的山东西三府变得残破不已。在高迎祥于北京凌迟之后,农民军的声势非但没有被打压下去,反而更加壮大起来,而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两个崇祯命中的克星,也逐渐崭露头角了。
北方局势的糜烂,让崇祯的脾气越来越大,现在他越来越感觉到,当年朱聿键将皇位让给他,简直是在给他挖坑了。只不过崇祯从来都没有想过,如果当初朱聿键听从了魏忠贤的安排,抢夺了他的皇位,他会有多么大的怨念。
崇祯不会想那些,他只是想当个明君,尤其是挽狂澜于既倒,中兴大明的明君。可是如今的现实无情的嘲弄了他,登基已经到了第七个年头,大明的局势非常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向着崩溃的方向加速行驶。
满清两次入关劫掠,农民军从星星之火变成了心腹大患,每一次的战事消息似乎都是在打崇祯的脸。看着朱聿键在海外的扩张越来越大,张名振、李侔、李伦、刘芳亮都战绩辉煌,他们不但收回了夷州岛,还打败了尼德兰海军,甚至将殖民地扩展到了美洲大陆,这样开疆拓土的功绩在大明历史上前所未有。
如今的大明帝国之中,朱聿键的事迹被民间艺人口耳相传,被报纸大肆报道,他已经被很多人看成了比崇祯还要贤明的明君,是本该登上皇位的好皇帝。而崇祯自己却没有拿得出手的功绩,尽管《大明日报》一直在为崇祯吹嘘,但只要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那其中没有多少实事。
是皇帝太过昏庸吗?不,崇祯从来都不会将责任推在自己身上,他更多看到的是军队的无能。自登基以来的七年中,已经换过了九个兵部尚书,这些人除了开头那两个是魏忠贤的人之外,其他的都是自己御笔钦点。可是兵部尚书换得犹如走马灯,却没有一个善于用兵的,而且大有越来越不中用的趋势。
看着眼前跪倒阶下的兵部尚书熊明遇,崇祯就是一阵的心烦。这些朝中的大官,除了吹牛拍马就是吟诗作对,真正有用的没几个,就说这个熊明遇吧,他本来是兵部给事中出身,还当过两年的南京刑部尚书,可是被提拔到兵部尚书的位置上却毫无作为,连个举荐人的折子都拿不出来,更别提如何破贼了。
想到这里崇祯忍不住看了两眼熊明遇身后跪着的的两个人,他们是兵部的两个侍郎陈奇瑜和杨嗣昌,这两个人还是有不错才干的,只要出去历练一番就能担当大任。
当然熊明遇就算要免职,也必须找个由头才行,如果用这次满蒙入侵的理由,恐怕多半问题都是洪承畴过多抽调九边兵力所致,他责任还要更大一些。如果是以农民军壮大为理由,也一样是因为洪承畴大量抽调兵力入京勤王的原因。
洪承畴这个人打仗是一把好手,崇祯还不想为了弄倒熊明遇将他连累进去,所以这个兵部尚书暂时还要让他当上一两天了。崇祯心中暗暗盘算的人事安排询问道:“兵部尚书。”
“臣在。”熊明遇听到喊他,连忙施礼答应着。
“朕来问你,如今流贼势大,张贼更是已经进入山东西三府,距离京城不远了,你可有退敌之策?”崇祯询问道。
熊明遇连忙回答道:“回禀皇上,臣已经令各地官员死守城池,同时命令洪承畴返回陕西,卢象升率军进入山东,限期剿灭流贼。”
“糊涂,毫无用处的东西,如果只是限期剿贼,我要兵部尚书何用?”熊明遇的话让崇祯感到一阵厌恶,朝堂上的这些大臣每天只会互相攻讦,如果遇到事情了却都束手无策,只会那些虚话套话来敷衍他。想到这里,崇祯禁不住羡慕起朱聿键来,他是如何弄到那么多将才的,就算是以前并不出名的吴之番和顾宁,这两个在唐军中算不上第一流的统军大将,也是如此的能征惯战。
崇祯感觉如果自己能有一两个这样的将才,他也不用这么为了剿贼的事情而头疼了。现在的崇祯反而有些后悔杀死袁崇焕了,当初他虽然也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但更多的还是与王兄较劲,结果白白损失了一个帅才。如果现在袁崇焕还在,崇祯完全有把握让他在辽东布置一番,对满蒙形成压力,避免其再入关劫掠。另一边他就可以腾出手来,以洪承畴对付流贼了。
可是现在的情况是满蒙已成心腹大患,辽东的祖大寿却是听调不听宣,连勤王都不派一兵一卒来,简直没把皇帝放在眼里。要想重新掌控辽东,必须找一个有手腕有声望的大臣过去,洪承畴就是最好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