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女权运动
朱聿键又说道:“另外我们今后的作战地形越来越复杂,需要在野战军中增加工兵的编制,同时为守备军增加团级炮兵,好让其具备一定的机动作战能力。”
“可以,我立刻回去拟定新的军队编制。”茅元仪点点头说道:“这件事情需要立刻着手,幸好军校里有大量预备军官,可以投入到义务兵的守备军去,只要加大训练力度,等到春季就能动用这支军队的了。”
朱聿键说道:“就算是守备军,也不应该被限制在各地防守。我们必须动员起全民的力量,保护领地的安全。我打算在各府建立武装部,从退役老兵中精选一批人担任武装警察。他们平时可以帮助公安司对那些土匪进行清剿,并训练普通居民组建民兵组织,战时这些武装警察作为军官,将民兵填充进去,就可以迅速建立起民兵师,作为地方防守之用。”
“如此多层级的军队,即省了我们的军饷,又可以在战时建立大军,实在是一举两得。”茅元仪越听越是兴奋,这下子再也不用担心士兵太少了。总参谋部决定与最高法院一起编制《义务兵役法》,茅元仪和孙传庭立刻告退去找张书堂了,宋献策等几个人却留了下来。
“主公前几日以自己的名字在报纸上写了一份文章?”宋献策询问道。
朱聿键笑道:“你知道的,我经常喜欢写一些小故事发表在报纸上,不知道你说得是哪一篇?”
宋献策道:“自然是关于妇女解放的那一篇了。”
“你说得原来是那个啊。”朱聿键并没有多大反应,实际上他认为这篇文章只不过是顺理成章,应该并无多少阻碍才对。事实上从青山寨为妇女们发放木兰勋章开始,他就已经开始着手大明的妇女解放运动了。
来自后世的朱聿键有着清醒的认识,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告诉发展,动员整个社会的力量非常重要。而在这个时代的思想之中,妇女却不是社会发展的力量,她们被圈在家中相夫教子,完全不参加社会活动。这有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全,造成的小农经济体系问题,也有顽固的腐朽思想在作怪。
这样的情况,造成大量妇女中的人才被彻底封闭,无法为社会做出任何贡献,而一半的社会劳动力被打压,对整个国家的发展也非常不利,这样所造成的情况就会如后世的印度一样得不到发展。
朱聿键知道妇女的生产力必须得到解放,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一点点的突破老夫子们的心理防线。先是建立粉丝厂,利用女子对食品加工更加擅长的特点,以高薪诱使贫苦人家的妇女走出家门,为了生活赚取费用。当时为了防止老夫子们嚼舌根,他不但让王妃担任厂长,还将这个工厂建设成了几乎全是女子的工厂。
随后女子学校被开办了起来,以孙玉娇为首的女子老师开课教授知识,让老夫子们仍然提不出反对的理由。随着女子学校越办越多,妇女们开始有了文化,随后朱聿键更是建立起棉纺织厂,这个男女混合的工厂。
因为女子的细心对棉纺织工业的天然补充,让女子更加适合这个行当,所以在那些棉纺织车间内,很快充斥了大量女工。可是棉花包太过承重,而且印染车间也是体力活,就必须招收男工。当然为了防止那些老夫子再反对,男女车间是严格分开了,以防止他们找到理由,对此封地内那些脑筋顽固的人也同样忍了下来。
在一步步扩展女子权益的同时,朱聿键发现明末对女子的禁锢虽然也很严重,但是与清末比起来却是天上地下的区别。尤其是贫苦人家的女子,更是对男女大防观念淡薄得多,其实将女子投入社会生存之中,最大的问题从来都不是平民百姓,而是那些士族阶层的人。
他们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自然可以将女子都养在深闺,而小门小户却没有这样的条件,他们全家人如果不都投入生产之中,就很可能被饿死。以前因为社会不接受女子做工,她们只能躲在家里,纺纱织土布,或者做一些不需要出门的工作。可是现在大量棉纺厂的建立,让妇女的工作岗位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也就越来越松动了。
老夫子们对这样的情况非常反感,也经常有反对的言论出现,但是碍于工商业法有严格规定,任何破坏他们财物,阻碍正常社会生产的事情,都会遭到严厉处罚。开始一些老夫子还跑到棉纺厂去闹事,结果被公安局全部逮捕,领头的人甚至被以扰乱社会治安罪判了重刑罚的倾家荡产,以后就再也没人去闹了。他们顶多是隔三差五的给朱聿键上书,要求禁止妇女外出工作,对此朱聿键向来不予理睬。
在一步步胜利之后,朱聿键决定彻底打垮这些人的骄傲,将他们那些陈旧的顽固思想踩在地上,所以在一个月前,朱聿键宣布宁波大学和福州大学招收女学生,同时台州和厦门的师范学院也是同样招收女学生。
男女同校上课,虽然是分出男女班的,但也足够引起这个社会的地震了。各地士子纷纷上书,要求禁止这种伤风败俗的事情。一些老夫子甚至给朱聿键写了血书,要求立刻停止这样的做法,所以才促成了朱聿键的那片文章。
朱聿键用自己的真名,以评论员的文章形式,写了一篇名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文章,发表在《宁波日报》的头版头条上。这片文章内容中写到,男女只是人类的一体两面,只能区分性别,不能区分是否能够进入社会工作。
大唐之时社会风气开放,女子甚至可以做皇帝,所以才会恩威加于四方引万国来朝,宋代朱程礼教之后开始禁锢女子,结果被外族打得节节败退,最后皇帝只能崖山投海,可见其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