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穿越>明末之大国崛起> 第十七章 新产品的需求

第十七章 新产品的需求

  “李老板这车子真是气派,恐怕价值不菲吧。”朱聿键笑眯眯的说道。
  “朱先生不会是来看我这马车的吧?有什么事情要谈请讲当面。”李春玉拱拱手道。
  朱聿键看了看张书堂,对着李春玉回答道:“李老板走南闯北,耳目灵通,应该听说过欧罗巴有一种玻璃镜吧。”
  “玻璃镜?当然听说过。”经常往返于江南的边塞的李春玉,对玻璃镜自然非常了解,他也经常从南方的佛郎机人手中购买一些,当做名贵礼物赠送权贵。只不过这些玻璃镜虽然小却极为昂贵,所以这份礼他都是送给那些达官显贵。正是因为他经常买来送人,对这种小镜子的行情异常清楚。
  “当然听说过,这玻璃镜只有威尼斯人会做,可谓价值不菲。”李春玉啧啧赞叹道:“我也曾经找过一些高手匠人想要仿制,始终没有成功。”
  “如果我打算做这个买卖,不知道李老板是否有兴趣参加?”朱聿键微笑着说道。
  “什么?难道朱先生有这个玻璃镜的秘方?”李春玉先是一愣,随即反应了过来。
  “算是吧。”朱聿键给他的回答很模糊,实际上他不想过早暴露玻璃制造工艺,毕竟他还需要利用这东西赚钱。中国人都是讲究低调的,太扎眼很容易被人盯上。
  李春玉自然也知道这一点,他也就没有再问,而是将话题转到了合作上:“不知道朱先生打算让我如何参与?”
  “我来提供货源,李老板负责销售,这利润嘛就七三开,我七你三如何?”朱聿键询问道。朱聿键毕竟还是缺少经验,他这么一说,李春玉更加确定他掌握了玻璃制造工艺,心中大为诧异。
  “这似乎太少了些,**如何?”李春玉打算给自己多谋取些利益。
  朱聿键却连连摇头道:“我总不能亏本,七三开李老板已经赚了好大便宜,毕竟这玻璃镜成本不便宜。”他故意将玻璃镜说得成本很高,免得让外人眼红嫉妒。如果外人都认为玻璃镜制造成本很高,也就不会紧盯着他了。
  这玻璃镜还是保密的,外人根本不知道成本几何,朱聿键如此说了李春玉也就信了。他思虑片刻问道:“不知道朱先生每月能提供多少玻璃镜?又打算卖个什么价位?”
  朱聿键与张书堂对视了一眼,示意让对方来说。张书堂估计了一下那个小工坊的制造能力回答道:“玻璃镜每月大概能提供五十面,至于价钱就要看李老板的了,我们毕竟不是商人,难以做出估价。”
  李春玉看了看朱聿键,又看了看张书堂低头思考片刻道:“我看就定价五千两一面好了。”
  听到定价如此便宜,朱聿键一愣反问道:“这么贵的玻璃镜,会不会很少有人买得起?如果销路打不开,以后会滞销的。”
  “这个朱先生请放心,玻璃镜在江南也是稀罕之物,而威尼斯也制作不易,每年最多能运来十余面而已,所以才会价格极高。朱先生的玻璃镜每月都能有五十面,相信全国富商都会趋之若鹜的,销路根本不成问题,我这是考虑到玻璃镜变多了,才压价到五千两的,否则一万两一面也会被抢光。”李春玉给他们描绘着玻璃镜的市场前景。
  “原来如此。”朱聿键点了点头,看来这玻璃镜还是个高档商品,那就不能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了,否则很容易造成价格跳水,自己的利润反而会降低。只是每个月五十面镜子,也就是卖二十五万两银子,他自己能落下十几万两。这么多钱看似很多,但考虑到自己中兴大明的计划,估计还是不够的。更何况这样的产品全靠技术垄断,价格容易出现波动,不能只依靠这么一种产品赚钱,看来还是要开发新产品才行。
  “就依李老板好了,每月初一,我就命人把玻璃镜送过去。”朱聿键当即决定和李春玉合作,双方互击一掌算是把事情定了下来。
  看着李春玉远去的马车,张书堂在一旁询问道:“主公认为这个人可靠吗?”
  “无所谓可靠不可靠,咱们已经将成本说得很高,产量也尽量压缩了,应该不会太惹眼。何况咱们现在没有销售网络,必须依靠这样走南闯北的大粮商,这也是迫不得已。”
  “只是我们与李春玉初次见面,还不了解此人习性,这样的合作有些冒失。万一出了什么事情,财路可就断了。”张书堂不免有些担心。
  “放心吧,我自有打算,下一次我们就和陈式舫合作,让他们形成竞争关系,这样才能保证财源稳定。”朱聿键摆摆手道。
  “下次?”张书堂听得一愣,他因为玻璃工艺是朱聿键偶尔得到,并将其视为最大财源。可是现在听起来,这位主公似乎还有其他好东西没拿出来。
  “主公你这是要……”张书堂低声询问道。
  “还不一定。”朱聿键摆摆手道:“我给你画些图,你帮我定制一批东西,最好用玻璃的,如果不行就做陶瓷的也可以,我要试试看。”
  “属下明白。”张书堂知道,朱聿键手里恐怕还有其他王牌,心中不免兴奋了起来。
  朱聿键定做的当然不是车床,就算他想要,凭借现在的科技水平也制造不出来,他要做的是化学实验器材。身为一个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不是只会这一门,至少朱聿键在高中的课程中,化学成绩还是很不错的,而他也没打算制作多么高端的产品,只不过是几个化学小实验而已。
  接下来的十几天,朱聿键几乎成了两点一线的上班族,每天上午去给十三个孩子上课以后,他就躲在牢房里进行化学实验,那刺鼻的味道让狱卒都不愿意靠近牢房二十米以内。可是出奇的有两个学生却对化学实验很感兴趣,这两个叫张浦庭和廖忠生的学生,在看了那本化学趣味读物之后,就对实验产生了很大兴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