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穿越>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九百八十四章蝗灾平定

第九百八十四章蝗灾平定

  鼠须老者一听赵无忌给自己按上了一个欺君之罪,顿时便吓得魂飞天外,他急忙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不住地磕头说道:“大人,小老知错了,小老知错了,还请侯爷大人不计小人过,放过小人吧。”
  赵无忌伸手示意,制止住了手下士卒,“本官一贯慈悲为怀,既然你有悔过之意,便速速给本官交代清楚,你为何要阻挠,破坏本官的灭蝗行动?”
  鼠须老者这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抬起头来,开始述说起来。
  原来这老者是一名破落秀才,屡试不第之下,平时只靠着在镇子里教书,赚点束脩钱,养家糊口。
  因他为人懒散,学问粗浅,是以慢慢地学生越来越少,他的日子也过得一日不如一日。
  穷倒也没什么,但这老头不想着勤劳致富,却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学到的知识,打起了歪主意。
  在华夏的历史上,蝗灾的发生频率非常高,从历朝历代的规律来看,几乎平均每三,四年,就会闹一次蝗灾。
  因为飞蝗速度很快,往往老百姓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蝗虫便已毫无征兆地飞到当地,开始祸害庄稼,蝗虫食量很大,往往两三天内,就能将一地的庄稼全部祸害掉。
  待到老百姓发现大事不好,准备组织起来灭蝗时,蝗虫却早已吃饱喝足,展翅高飞,向着下一个目标迁徙而去。
  蝗虫来去如风,很难对付。
  是以如何防治,应对蝗灾,一直都是老百姓和朝廷官员极其头疼的问题。
  在这种形势下,病急乱投医的个别官员和老百姓,把求救的方向转向了神佛,希望神佛能够显灵,为凡间的百姓解除这一场灾祸。
  各地官员或祈愿或烧香或拜佛,向漫天神佛求救,而在这其中,一小撮别有用心之人,却将老百姓的灾难当成自己敛财的良机,借此机会收取大量的供奉。
  这老者穷极无聊之下,便与桃林镇的一个酒肉和尚勾结起来,两人暗自商定,由老者出面,利用他的身份宣传蝗神不可侵犯,不可战胜的言论,而后再在话里话外间,将驱除蝗灾的希望往镇子里那唯一的和尚身上引。
  受到蒙蔽的老百姓,在老者的怂恿和欺瞒下,便会集资出一大笔银钱来,交由老者,送到和尚处。
  最后由和尚做一番祈愿法事,帮老百姓们请走蝗神,驱除蝗灾。
  蝗虫在一地最多耽搁三四日,待到百姓找到和尚,和尚再做法事,这时吃饱喝足的蝗虫们早就飞走了,而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们,还以为是和尚法术高深,请走蝗神呢。
  老者与和尚就靠着这套拙劣的把戏,骗了桃林镇的百姓们一年又一年。
  这两年大旱,按照以往的经验,老者与和尚本打算今年再骗上一笔大的,却没想到从府城来了一些人,宣传鼓动老百姓去灭蝗,这还了得?
  于是鼠须老者便怂恿村民将这些人给暴打一顿,然后赶出桃林镇,却没想到被闻讯赶来的镇南侯赵无忌抓个正着。
  听了老者的供述后,赵无忌当即命人前去镇子里,将那个和尚抓了过来。
  没过多久,一个喝得醉醺醺的胖大和尚就被如狼似虎的黑旗军士卒给带到了赵无忌面前。
  胖大和尚从来没见过这种阵仗,看到这些士卒一个个手持陌刀火枪,杀气腾腾的样子,差点没尿了裤子,吓得酒意顿时便消失不见。
  待到再看到瘫在一旁,跟一只癞皮狗似的鼠须老者,和尚顿时便是惊恐万状,晓得自己和老者合谋坑害百姓钱财的事情,已经泄露。
  赵无忌皱眉看去,只见这和尚贼眉鼠眼,身上衣衫油腻又肮脏,头顶上连戒疤烫得都是歪歪扭扭,胖的满面油光,一副肥头大耳的模样。
  哪里有半分出家人不问世事,静心寡欲的样子?
  不用说,此人十有八九是个假和尚。
  赵无忌二话不说,当即命人将和尚拖下去打,啪啪啪啪几下板子下去,那和尚便痛得犹如杀猪一般的嚎叫起来,满口地求饶不止,声称肯招。
  赵无忌于是手下士卒再度将那和尚拖了上来,还不等赵无忌发问,那和尚就一五一十地将自己的所作所为招供了出来。
  原来这人果然是个假和尚,他原本是乡间的一个无赖,好吃懒做,穷困无着之下,不得不住进了镇子里的一座早已败落的寺庙,占了这座空庙,自己剃了个光头,装成和尚骗吃骗喝。
  至于他和老者互相勾结,骗取乡间百姓钱财一事,他也是悉数招供,当众认罪。
  发现自己等人被这两个骗子骗了这么多年,一旁围观的乡村百姓们,顿时人人都是怒容满面,百姓们开始骚动起来,纷纷上前怒骂,殴打这两个骗子,却被一旁的黑旗军士卒给阻拦住了。
  这两人触犯了律法,自有官法去惩治他们。
  眼看案子已经水落石出,赵无忌当即派人将这两个骗子押回青州府,交由同知孙铨审问、处理。
  望着身上犹自带着伤势的几名庆记伙计,以及那散落一地的捕捉蝗虫用的捕网,百姓们你瞧我,我瞧你,半晌之后,方才推出一名年岁稍大之人,前来赵无忌面前请罪。
  考虑到他们也是被人欺骗,赵无忌并未难为他们,只是让村镇的百姓们集体出资,赔偿这些庆记伙计们的医药费以及损坏财物的损失,然后就唤来当地里正,命其速速带领百姓们开展灭蝗行为,不得有误。
  一场闹剧,便如此这般地被赵无忌迅速地平定了下来。
  赵无忌执政青州时,威信早已深入人心,他的命令,全部都得到了下属官吏和百姓们不折不扣的执行,再加上应对方法和措施得力,三日之后,来犯青州府的蝗虫几乎全部被消灭一空,青州百姓取得了这场灭蝗战争的最后胜利。
  捕捉蝗虫的百姓们一个个笑得见牙不见眼,这几日下来,勤快点的人家几乎每家都抓到了十几斤蝗虫,个别家中劳力和孩子多的,抓到几十斤蝗虫的也大有人在,将其换成白花花的米粮后,老百姓们也算是发了一笔小小的意外之财。
  而青州城外的庄稼汉们,也趁着蝗虫被灭绝的功夫,抓紧时间将粮食收割收获了回来,将其纳入粮仓,这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困扰百姓数千年的蝗灾问题,一场原本注定会给老百姓带来沉重损失的灾难,在赵无忌的主持操作下,在蝗虫还未来得及造成危害之前,就被平息了。
  随后赵无忌又命史可法将这次青州府组织灭蝗而得的经验和教训,形成文书,送给山东各地的官员们传阅,而赵无忌自己也是亲自写了一份奏折,将这次灭蝗的前因后果,以及其中的种种经验教训,都写在了里面,送给京师中的崇祯。
  在奏折的末尾,赵无忌也将国丈周奎及周钟在青州府向史可法索贿不成,继而阻挠破坏史可法赈济灾民的事情,向崇祯做了禀报。
  如今是崇祯十四年,再有三年,便是历史上李自成攻破紫禁城,崇祯皇帝上吊煤山之时,此时的大明王朝对各地的官府管辖力度早已大不如前,对于得罪国丈周奎,赵无忌并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大明朝廷对于各地的官府,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
  平定蝗灾后,眼看青州府这边已再无他事,赵无忌巡视了一番灾民后,确定一切都是有条不紊,这才放下心来。
  临行之时,赵无忌找来了史可法。
  “宪之,蝗灾已经平定,灾民如今也都被安抚妥当,若无他事,本官今晚便会启程,前往乐安港,乘船返回岭南。”赵无忌说道。
  “大人仗义援手之恩,下官铭记在心,不敢或忘。”史可法诚心诚意地感谢道。
  “不过,”赵无忌看了史可法一眼,眼中露出一丝忧色,“如今四海不平,民生凋零,青州府如此富庶,与山东其他府县大不相同,此地的官兵兵力,却是有所不足啊。”
  “青州左卫,尚有四千悍卒。”史可法答道。
  赵无忌摇了摇头,“青州左卫,应付小股流贼尚可,若是碰上大队贼人,却是力有未逮,李闯大军七十万,张献忠号称五十万雄兵,以张名振那四千兵马,想要守住青州,保卫青州,远远不够。”
  史可法看了赵无忌一眼,没有说话。
  赵无忌的想法,史可法心中已隐隐有所猜测。
  看着黑着一张脸,沉默不语的史可法,赵无忌只得主动把话挑明了说。
  “宪之,本官打算在青州府新建一支六千人左右的兵马,用于保卫此地的百姓和商家,而一旦这里的七十万百姓有所异动,这六千人马也能及时出动,镇压平叛。”
  “不知宪之你意下如何?”
  史可法黑着脸思忖了片刻,方才摇了摇头,斩钉截铁地说道:“大人,此事不妥,下官恕难从命。”
  “这是为何?”
  “大人,朝廷自有法度尺寸,此地距京师并不太远,私下募兵,极为不妥,此事还请大人禀报皇上得知,只要皇上同意,下官绝无二话。”史可法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