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穿越>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九百章杏山城的弱点

第九百章杏山城的弱点

  洪承畴是非常典型的儒家士人,深知忠孝仁义的道理,但内心深处,他更赞同法家的那一套思想,不遵守常规,而是非常注重实用。
  就一如当年,洪承畴以文官之身,率兵开始剿匪之时,他的所作所为便非常鲜明地体现了洪承畴以实用为主的剿匪方略。
  当时对待流贼的处置办法,朝中文官分成两派,一派主张以抚为主,理由是这些人都是活不下去的大明百姓,给他们一条生路,让他们改过自新,方能体现皇上和朝廷的仁慈爱民。
  这其中的具体代表便是陈奇瑜,他在车厢峡包围了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在完全可以轻易将这些流贼都杀光的情况下,他却选择了招抚流贼的方略。
  结果高迎祥等人靠着假装投降得以活命,逃得生天后便斩杀了陈奇瑜派来的官员,再度扯旗造反,流窜他处。
  此举直接导致了陈奇瑜的垮台,洪承畴接任。
  文官中的另一派,则坚决主张剿灭流贼,其中的佼佼者便是洪承畴。
  洪承畴对待流贼的策略就是‘杀杀杀’,有时他甚至不接受投降,连降卒都杀,虽然因为此事,洪承畴屡屡遭到朝中的御史言官弹劾,称其是酷吏,但不可否认的是,洪承畴采用的法子很有效。
  毕竟连年的灾难,以及土地兼并的愈演愈烈,再加上富有的地主豪绅阶级一毛不拔,拒绝缴税,所以大明的这些官员们,手中的钱粮数量有限。
  农民军也想接受招抚,但接受招抚之后,朝廷却拿不出足够的钱粮来安置自己,为了活命这些农民军便只能降而复叛。
  而洪承畴就不同了,他想的很清楚,死人是不需要吃饭的,他杀得农民军越多,所在当地就越安定,吃不上饭的都被杀了,有饭吃的,也不会去造反。
  就这样,凭着他的韬略以及心狠手辣,洪承畴凭着镇压农民军的军功,步步高升,最终升到了兵部尚书,蓟辽总督这样的位置,成为大明朝堂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不拘泥于教条,凡事以实用为主,这便是洪承畴行事的最高准则。
  所以当洪承畴听到范文程说道,明军大势已去时,不可否认的是,彼时彼刻,他确实是动了一丝要投降的心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北宋大家张载的名言,华夏的儒生士子,无不将这四句话当成是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也将其当成做人的最高准则。
  洪承畴也不例外。
  在洪承畴看来,天下大势非人力而能挽回,十五万大军灰飞烟灭,大明王朝的丧钟已经敲响,兵事上再拦不住满清对大明的侵攻。
  而唯一能跟清兵有一战之力的钦州伯赵无忌,如今却被崇祯打发到了岭南,便是崇祯现在立即相召,而赵无忌也接到诏书后马上起行,入京勤王,那至少也要一两个月。
  对大明王朝的虚实深浅,洪承畴清楚的很,朝廷在北方剩余的兵马,连张献忠,李自成那样的流贼都挡不住,更不用说去面对清兵的冲击了。
  两个月的时间,足够皇太极挥师杀入山海关,攻破京城,顺势席卷大明北方,与流贼李自成,张献忠各占半壁江山。
  却不知道,虎大威有没有突围成功,自己托付给他的半生用兵心得,最后又落到了何处,想到这里,洪承畴禁不住自嘲地笑了笑。
  旁边案几上,一阵清雅的茶香淡淡袭来,洪承畴随手拿起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望着眼前茶盏上升腾袅袅的雾气,品味着嘴里的丝丝苦涩,洪承畴的思绪,突然又回到了七年前的那个夏日,他记得,那是在西北的神木县,他和当时还是神木知县的赵无忌第一次见面。
  “德,变化万千,存乎一心,老夫且问你,你可知道‘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报仇之前,谁会知道千夫所指,万人唾骂的程婴,其实是个大大的义士?”
  “老夫此时,被人诬为失德杀俘,那又如何?数年之后,流贼若平,世人当会给老夫一个公正的评价……”
  洪承畴慢慢地放下手中茶盏,他的目光由迷茫而慢慢地变得清澈了起来,半晌之后,他仿佛如释重负般地叹了口气,站起身来。
  自己终究无法逆天,只希望那少年人,能够不负自己的所望罢。
  肚子里突然发出一阵阵的响动,阵阵饥饿之感亦是不断袭来,洪承畴这才想起,自己已经连续三日没有饮食了。
  略一沉吟,他将目光投向了桌上的那个托盘,托盘中,饭菜已凉。
  良久之后,他终于开口:“来人……”
  杏山城城头之上,赵无忌带着手下众将,居高望远,不断地观察着周围的形势,片刻之后,他方才有些遗憾地叹了口气。
  “多尔衮用兵何以如此保守?本官在这里待了一日一夜,等他来攻,他却迟迟不来,真叫人好生扫兴。”
  一旁的虎大威顿时便有些哭笑不得,心想别人都是畏清兵如虎,生怕清兵前来攻打,钦州伯倒好,整日盼着清兵来攻,清兵不来,他还抱怨上了。
  “此地,是个绝佳的用兵之地啊,”赵无忌放下望远镜,回顾众人,伸手向着东北方向指了指,“向前三十里处,便是松山城,再向前二十里,便是锦州,若是为锦州解围计,此地乃是最适合的一处驻兵之地。”
  赵无忌兵少,所以他盼着多尔衮能率大军前来攻城,到时他便可以借着坚城之险和手中的犀利火器,以较小的代价,杀伤大量的清兵。
  若是出城野战,这坚城之险可就没有了,到时便只能率军和十倍于己方的清兵硬拼,在对方还有炮营在手的情况下,想要取胜,难度极大。
  这也是他一直待在杏山城,迟迟不走的原因之一。
  “大人,”虎大威急忙抱拳禀道:“大人所言虽然极有道理,但此地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而洪大人也是因此事,而败于清兵之手。”
  “哦?本官愿闻其详。”赵无忌望着虎大威,温和地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