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穿越>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六百七十八章钦州伯

第六百七十八章钦州伯

  洪承畴和孙传庭于是便领了新的职务,众人又商讨了一些兵力部署,粮草运输之类的事情,正探讨的热切,却见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匆匆地走了进来。
  骆养性三步并两步走上前去,跪在崇祯面前,面带喜色地说道:“启禀皇上,我军大胜,赵无忌率军在德州城外再度击破清军,清军损失惨重,鞑酋皇太极重伤遁走,清军已被赶出山东,正在仓皇北窜,据说满清成亲王岳托也战死在此役之中。”
  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猛地直起腰杆,睁大眼睛望着骆养性,由于激动,他的声音也有些颤抖,“此事可是当真?清兵当真已被赵无忌击败?”
  “此事千真万确,想必赵大人的捷报很快也会到达京师。”
  骆养性此言一出,殿内的群臣顿时便是欣喜地出列,纷纷向崇祯道喜。
  崇祯脸上虽然也是一脸喜色,但是很快地,他就觉得有些不是味,甚至觉得有些尴尬。
  正常的操作,此时崇祯就应该立刻下旨,褒奖赵无忌一番后,命其速速前去追击皇太极,取得更大战果。
  但是,尴尬的是,崇祯这边早已下旨,不但免去了赵无忌的兵部侍郎,总督山东兵马的权力,连赵无忌原本的青州府知府一职也给他剥夺掉了,堂堂一国之君,总不能出尔反尔,拿官员的任命当儿戏。
  欣喜过后,建极殿突然间变得一片沉寂。
  “启禀皇上,赵无忌既然取胜,想必他的文书也早已在前来京师的途中,臣以为,在得到德州之战的具体战况之前,当务之急依旧是部署好京师以及河北的防御力量,以免被鞑子杀一个回马枪。”看出了崇祯皇帝的窘况,杨嗣昌出列禀道。
  “如此也好,”崇祯微微颔首,把目光投向孙传庭,“孙卿家,保定,河北的军务,便有劳你了。”
  “皇上说的哪里话来,”孙传庭急忙诚惶诚恐地站了出来,拱手说道:“为皇上分忧,正是臣子的本分,臣定会竭尽全力,以报皇上的信重。”
  “好,兵部也要配合好洪,孙两位卿家,清兵虽实力大减,但我军依旧要小心从事,万万不可有失。”杨嗣昌急忙答应了下来。
  眼看再无他事,崇祯环视众人,说道:“今日的议事,便到这里罢。”
  及到了晚上,驻守德州的山东巡抚颜继祖,正在冀州的曹化淳,以及赵无忌三人的奏折先后到达了崇祯的手中,仔细地在烛火下看完了这三封奏折,崇祯便陷入了沉思。
  首先到达的是颜继祖的奏折,折子里只禀明了赵无忌取胜之事,至于其他细节,他一概不知,这倒也符合他一贯碌碌无能的形象,。
  颜继祖之后,便是曹化淳的奏折,这封奏折乃是经由锦衣卫内部最快的渠道送来京师,所以竟是后发先至,赶在了赵无忌的前面。
  曹化淳在折子里禀报了赵无忌的胜绩之后,又委婉地提醒崇祯,如今赵无忌在民间的声望极高,对于这样一个人的处置和任命,必须慎之又慎,否则一个处理不好,很容易激起民变。
  奉国将军朱恩赏带来的消息曹化淳也禀报了上去,不过曹化淳表示此事可能是清兵的离间之计。
  曹化淳在折子的最后向崇祯请罪,说道自己自作主张停留在冀州,请皇上责罚。
  崇祯相信曹化淳的眼光和判断,他也不敢把赵无忌逼得太紧,朱恩赏此人,崇祯也是见过的,若说这个胖子自己能单枪匹马从清军营寨中逃出来,崇祯也是不信的。
  嗯,看来很有可能是清兵的离间计。
  随手将两人的奏折放在一旁,崇祯拿起了赵无忌的折子。
  与皇太极交战两场,斩首清兵两万余人,麾下大将李定国击杀满清成亲王岳托,皇太极重伤而遁,战果可谓辉煌,可惜的是山西副总兵猛如虎战死沙场,折子里还说,清兵首级及岳托的尸体不日便会送来京师。
  不过赵无忌手下的兵马损失也不小,赵无忌在奏折中说道自己如今手头只有四千多家丁,已无力再去追击溃败的清兵。
  随后便是德王朱由枢的死讯,好在救回了德王的一些宾妃和世子。
  最后赵无忌表示自己没有能够遵旨救回德王,愿意接受皇上的处罚,但他表示自己不愿入京,希望能去大明的某一处边境,为大明镇守边疆。
  随手放下三份奏折,崇祯命令身边的太监速速去请杨嗣昌和薛国观。
  半个时辰之后,杨嗣昌两人匆匆来到皇帝的御书房,崇祯示意小太监将三人的奏折递给了杨嗣昌和薛国观。
  待到二人看完这三分奏折,崇祯方才开口问道:“两位卿家,对赵无忌该如何处置,朕总是有些拿不定主意,不知两位卿家可有何看法?”
  薛国观摸着胡子想了想,说道:“皇上,赵无忌击败皇太极,立下大功,毕竟是有功之臣,若是没有封赏,难免会寒了众人之心,此人又极擅兵事,臣以为,皇上不妨任命他为兵部左侍郎,官升一级,对他的功绩也算是有了酬报。”
  崇祯听了,皱着眉头说道:“朕倒是想让他返京,但你看他自己是怎么写的,赵无忌自己说不愿意入京。”
  薛国观面露思索之色,“这倒怪了,怎么还会有不愿入京做官之人。”
  杨嗣昌叹了口气,犹豫了一下方才开口,“臣今日下午,听闻京师之中,正有流言蜚语传播,说道朝中有奸佞作祟,说赵无忌忠肝义胆,却被小人陷害,更有百姓将他比成风波亭中的岳武穆,如今京师之中,街头巷尾到处都是此等流言,为这些愚夫俗子们所津津乐道。”
  崇祯听了,顿时脸色就是一变,把赵无忌比成岳飞,那他岂不就成了昏庸无道的宋高宗赵构?刚才还想重新启用赵无忌的心思顿时便是烟消云散。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历代的帝王,可以容忍手下臣子贪污,容忍他腐败,容忍他陷害异己胡作非为,甚至容忍他碌碌无能,但绝不能容忍臣子跟他抢夺民心。
  薛国观偷偷看了崇祯一眼,很快便揣摩出了崇祯皇帝的心意,“赵无忌虽然有功,但太过嚣张跋扈,屡次抗旨不遵,臣以为,既然如此,便如了他的意,要不,还是让他回去西北?”
  崇祯听了,摇了摇头,西北边境的另一侧便是草原,赵无忌如今这么得民心,又这么能打,放他去西北,万一他发展起来了,再加上察哈尔部的帮助,真要造反,只怕几天就能打到京城这边来。
  “赵无忌虽然立下大功,但抗旨不遵,以至德王身死,臣以为,或可功过两抵,不如,便依旧让他做青州知府罢。”薛国观眼珠转了转,又给崇祯出了个主意。
  崇祯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赵无忌在山东救了那么多的百姓,让他留在山东,崇祯更不放心。
  不想入京……,愿去镇守边疆……,杨嗣昌想了半晌,突然眼前一亮,于是便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地对崇祯说道:“皇上,要不,让赵无忌去钦州府?”
  钦州府?崇祯闻言,迅速便让小太监取了地图来看,只见这钦州府乃是属于广西承宣布政使司,辖钦州,防城,灵山等地。
  杨嗣昌在一旁说道:“皇上请看,钦州靠海,赵无忌不是念念不忘出海贸易么,让他去这里,也并不影响他的海贸之事。”
  在明朝时期,广西那边相对来说属于比较不发达的地区,再者离中央很远,所以一直都是官员被贬斥之后去向的地点。
  崇祯盯了地图好半晌,却又是摇了摇头,“赵无忌是为朕立了大功的,让他去这种地方当知府,朕有些于心不忍。”
  那时的大明,还拿广西当做南蛮之地,去那边的官员一般都是被贬斥和流放,尤其那时南方还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瘴气和病毒,北方的官员去了,很容易水土不服而生病,很多官员去了那里之后,基本上就再也回不来了。
  崇祯觉得,以赵无忌的强势,他多半不肯去那里。
  再说这种事情一旦宣布出去,很容易让人感觉朝廷薄待功臣,杀了好几万鞑子,结果却被贬到南蛮之地,很难对其他的官员和百姓交代。
  “有功当然要赏,赵无忌接连击破清兵,斩首数万,立下大功,臣以为此人已可以封爵,皇上不妨封他为钦州伯,主政钦州的民事和兵事,更何况广西布政使司的旁边,便是安南都统使司,那里一向颇不太平,赵无忌骁勇善战,让他前去那里,正可震慑心怀不轨之宵小。”杨嗣昌继续说道。
  “但若是赵无忌再度抗旨,不愿前去呢?”崇祯皱了皱眉毛,问道。
  “赵无忌立下战功,皇上破格升他为钦州伯,已经是天大的恩赐,赵无忌若是不肯接旨,那百姓们只会觉得是他不知好歹,而他的声望也会遭到极大打击。”杨嗣昌似是早已料到崇祯会有此一问,当即不慌不忙地说道。
  崇祯嗯了一声,思忖了片刻之后方才缓缓点头,“如此也好,朕这便下旨,送去给曹化淳。”
  很快,旨意便被写好,随即崇祯便交给一旁的小太监,命其用最快的速度给曹化淳送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