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我成了亲姐姐的对照组 第62节
所以说,王大娘认她肚子里的孩子,但却不准许她的孩子在五水巷出生?
凭什么呀?凭什么王锦言就能在五水巷住这么好的宅院, 再迎娶娇妻, 步步高升?而她却只能可怜巴巴的躲回上米村, 自己悄悄生下孩子, 还必须得自食其力?
“娘,上米村没有人可以照顾我。等我肚子里的孩子出生时,我要怎么办?”不能跟王大娘面对面争吵, 许如心只能拐着弯的找借口。
“村里那么多乡亲,你随便喊一声, 多的是乡亲会帮你。”王大娘说这句话的时候, 语气里带着满满的理所当然。
许如心登时想笑, 不是开怀大笑, 而是讽刺的嘲笑。
王大娘以为,王家人在上米村的名声真的那般的好?以往许如心还没嫁进王家,她确实被王大娘和王锦言母子营造出来的假象给蒙蔽了。
可事实上,许如心敢打赌, 于家人出事,前来帮忙的乡亲肯定争先恐后,数不胜数。可换了王家,便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先前王锦言和于书楷接连摆喜宴, 截然不同的场面还需要许如心帮王大娘回忆一遍?只要不是瞎子, 谁都能看得出来,于家才是真的热闹。
相形之下,王家差远了。
这般情况下,王大娘让她回上米村去找那些本就不怎么相熟的乡亲求助?许如心可以说, 她在上米村能叫得上名字、而且成功人和脸对上的乡亲,就只有隔壁于家人吗?
许如心当然不是故意不跟上米村那些乡亲走动。这不是被王家人给逼得么!凡事都有来有往,大过年的王大娘都不准她出门走动,她上哪里去跟人家攀交情?
还有,平日里她也想过要不要出门跟大家伙唠唠嗑,怎么也要尽快融入上米村的氛围才是。结果呢?王大娘非要逼着她每日不停的干活,各种脏活累活全都没有落下,都非要她干,她又到哪里找空闲时间出门去跟各位乡亲们相处?
真正说起来,许如心在嫁进王家之后的日子,并没有她当初在许家过的那般如/鱼/得/水。也就最开始几日,王锦言宠着她、疼着她,许如心姑且感受到了幸福和美好,也带着极大的憧憬和向往。
可之后就不一样了。她的日子很快就变了味道,而且是越走越偏。直到最后,彻底偏离正轨,再也拉不回来。
仔细想想,一路从上米村来到这五水巷,面对自己的夫君马上就要迎娶别的女子,而她自己又怀着孩子……难道她不辛苦吗?
时到今日,她还在想着帮王锦言维护名声,不能毁了王锦言的前程。就连此刻站住王大娘的面前,她都没办法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只能将所有的委屈咬碎了往肚子里吞。她容易吗她?
王大娘却觉得她这个法子是极好的。见许如心不说话,她当然知道许如心是不愿意。
倒也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反应,即便是王大娘自己,也不一定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不过,反正现下不是让王大娘回上米村,王大娘可不会管许如心是怎样的心情。
伴随着这样的想法和念头,王大娘一锤定音,决定好了:“许如心,这个孩子到底要还是不要,你自己决定吧!”
“娘,我想留在五水巷,跟娘还有夫君在一块。”虽然还没撕破脸,却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许如心索性摊开说了。
“不行。”想也没想就否定了许如心的要求,王大娘的脸色尤为严肃,“许如心,你应该知道现下是怎样的局面,不要得寸进尺。”
她得寸进尺?是王家欺人太甚才对吧!深吸一口气,许如心双手护着自己的肚子,轻轻摇了摇头:“我不回上米村,我就要留在五水县。”
“是五水巷,还是五水县?”精准的听出许如心话里的让步,王大娘皱了皱眉。
许如心真的不是让步,她只是说话太急,一时没注意自己说错了。可王大娘的反应让许如心察觉到了曙光。
双眼发亮的看着王大娘,许如心连连点头:“只要娘答应让我留在夫君身边,让我住在哪里都可以。”
“可锦言还是会迎娶张家小姐。”丑话说在前面,王大娘可不会准许王锦言的大好前程被任何人毁掉。
许如心才刚亮起的眼神瞬间又暗了下去,不甘心的问道:“娘,夫君为何一定要娶那位张家小姐?隔壁于书楷没有另娶别人,不也过的很好?”
“他有贵人相助。”王大娘坚决不承认,王锦言府试和院试都输给于书楷,是王锦言自己的问题。在她心里,一切都怪于书楷私下里找了外援,而且还是极为强劲的厉害外援。
相比于书楷,王大娘思来想去,也没办法为王锦言找到更好的助力。在她而言,王锦言已经不知不觉中被于书楷抢在了前面,接下来就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决计不可以输第三次。
所以,张夫子这位老师,王锦言必须认。为了让张夫子倾囊相授,张倩儿这个娘子,王锦言必须娶。
只有真正成为了一家人,张夫子才会不再藏着掖着,倾尽全力助王锦言的科举道路一帆风顺,再无挫折和阻碍。
王大娘嘴里的“贵人”,许如心立刻就想到了。但是,她并不这样认为:“娘,那位李公子顶多也就是将自家府宅租给于书楷,为于书楷省去了寄人篱下的困扰。可真要说到学问,他再厉害也不过是个学子,还能比得过五水学院那么多位夫子?只要夫君继续留在五水学院进学,根本不怕输给任何人!”
“你知道什么?我可是听倩儿跟我说,那位李公子家学渊源,手里多的是底牌,连张家都不敢得罪,更不敢攀比。不然你以为于书楷不过是在镇上待了一个多月,就能在府试中考出那么好的名次?锦言也说过,于书楷是那位李公子一手提拔上来的,不得不防。”王大娘说着就沉下脸来,明显很是不高兴于书楷接连两次抢走了王锦言的风头。
从小到大,从来都是王锦言死死将于书楷踩在脚底下才对。于书楷算什么东西,居然也敢跟他们家锦言相提并论,甚至还敢故意争抢他们家锦言的风头?
王大娘在生气,许如心却是心下一慌,越发没底了。
李君懿到底是什么家世,许如心并没有打探出来。可周遭所有邻居都在说,这五水巷最不缺的就是藏龙卧虎,水深着呢!
连张家都不敢得罪,也不敢攀比的意思,岂不是说即便王锦言顺利娶了张倩儿,日后还是会被于书楷稳稳压上一头?
意识到这一点,许如心已然不知道该怎样来形容自己万般懊悔的心情了。
早知道是这样,她当初到底在瞎折腾什么?她还不如就什么也不做,老老实实嫁给于书楷,不但在于家能过上好日子,而今更是什么都不用愁,何其悠哉?
“行了,还是那句话,你到底要不要这个孩子,自己决定。”该说的,王大娘已经说完。哪怕是不该说的,王大娘自认也已经仁至义尽。看在许如心肚子里这个孩子的情面上,王大娘顿了顿,补充道,“我们王家不会拦着你,也不会勉强你。你要是想回上米村,又一时寻不到住的地方,只管回老宅落脚,我和锦言都不是苛刻的人,不会非逼着你回娘家挨骂。你日后该是怎样过,只看你自己现下的决定。”
王大娘一副宽容大度的善良作态,好似她真的为许如心考虑了很多。然而许如心听着只想笑,是自嘲的笑,也是可恨的笑。
所以她到底是在坚持什么?
恶狠狠的看着王大娘,许如心带着那么些许的坚决:“娘,你就不怕我找去五水学院,找上院长?”
“只要你想肚子里的孩子没爹,你只管随意。”耸耸肩,王大娘的语气很是随意。她不相信许如心会这般做。如若许如心想这么做,早就去找五水学院的院长了,又哪里会拖到这会儿来她面前放出威胁?
既然是威胁,就是假的。许如心的手腕,王大娘极为清楚,丝毫不担心。
“既然娘你愿意认我肚子里的孩子,为什么就不能对我好一点?”许如心确实不会真的豁出去,她就是想再为自己争取点好处。
“因为你比不过张家小姐,你也帮不了锦言。”王大娘的话很冷,却也是她的心里话。能够说给许如心听,已经是她最大的仁/慈和妥协了。
许如心到底还是认命了,咬咬牙,点点头:“好,我都听娘的安排。”
“成。”王大娘愿意浪费这么多唇舌,等的就是许如心这句话。此刻许如心终于认命,王大娘当然尤为满意。
再接下来,就是王大娘出手的时候了。
等于书楷回来五水巷,率先知晓的消息就是,王锦言和张倩儿已经成亲,并且搬进了他们家隔壁。
“哦。”王锦言能顺利娶到张倩儿,于书楷并不意外。毕竟王锦言已经拜张夫子为老师的消息在五水学院已经传的人尽皆知,他自然也听过。
“许如心搬走了。”许小芽本来是不关心许如心动向的。无奈许如心之前租住房子的那位主人家实在太唠叨,非要扯着李家婆子说个不停,话里话外都在惋惜自家又少了一笔贴补。
李家婆子也不关心许如心去哪儿了。只要确定许如心不会再找上门来叨扰于娘子,李家婆子就很是放心。
故而李家婆子难得耐心的认真听完了那位主人家的碎碎念,一边附和一边不着痕迹的打听了打听许如心接下来的落脚处。
不过据那位主人家的口风是,许如心嘴上说打算回老家了!
李家婆子是不相信的,许小芽也不相信。不过她们两人都没到处打听,也没有去仔细追查许如心的去向。
反倒是于书楷在听闻此事后,直接就笑了:“应该是王家另外给她安排了住处,只是不在五水巷罢了。”
“婆婆也这样说过。”在许小芽面前,李家婆子虽然不会过多的长/舌,但也会适当的引导许小芽多知晓一些府宅争斗的手段。
李家婆子倒不是怀疑于书楷日后也会变成王锦言这般另娶他人,以致许小芽吃尽苦头。李家婆子只是觉得,以于书楷目前的发展,日后势必会前程无量,届时于家必定不会只有许小芽一个人操/持/府宅内外。
人心,从来都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哪怕只是几位下人,许小芽也需要学学如何管家。李家婆子懂得或许并不是多么的全面,却能够教会许小芽很多有用的东西。
于书楷大致知道李家婆子在做什么。对此,于书楷没有异议。
他自然不是要求许小芽必须变得多么厉害,而是希望许小芽留在家里不必无聊。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李家婆子是位靠得住的,又确实有心帮助许小芽,何乐而不为?
所以在许小芽和李家婆子的相处上,于书楷给予了很大的纵容,同时也是默默的支持和认可。
“对了,娘让我给你带回不少吃的。”许如心的事情,聊过几句便算了,更多的,对于书楷来说便是浪费时间了。
“谢谢娘,娘对我真好。”许小芽这话是发自内心,也是最真实的心情和感受。
“娘对你确实挺好,大嫂和三嫂都这样说。”至于另外一位嫂嫂,于书楷这次回去可算是大开眼界,想了想,还是说给了许小芽听,“不过二嫂就算了。你下次再回老家,估计要遭受二嫂的白眼和冷待了。”
“嗯?为什么?我没得罪二嫂啊!”许小芽一脸的茫然。于大娘她们回去的时候,许小芽有听从李家婆子的建议为于家人准备谢礼。其中也包括了于家二房的,于二嫂理应没有埋怨才对。
难道是觉得她送的谢礼太少了?可她是一连买了四份,于大娘、于大嫂和于三嫂是什么样的,于二嫂也是等同一样的。
“我也没仔细听,无意间耳闻两句,好像说是你在五水县给娘、大嫂和三嫂他们买了不少好东西,却没有给二嫂买。”于书楷对于二嫂的埋怨自然是嗤之以鼻,根本不放在心上的。
别说许小芽并不是这样的人。即便许小芽这样做了,于书楷也百分百站在许小芽这一边。
原因很简单,他于书楷的娘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对谁好就对谁好,实在不必费尽心思讨好所有人,辛苦又累,不值当。
“啊?我没有给娘、大嫂和三嫂她们买……”许小芽先是一阵诧异,随即反应过来,“那些东西都是娘她们自己花银钱买的。自打娘她们来五水县,我就一直没能寻到机会带她们出去好好走走看看,每次都是麻烦婆婆帮忙带路……”
“我知道。所以我才说,不用理睬她的。娘她们自己心里有数,自然会跟二嫂解释清楚。只不过二嫂这个人很爱钻牛角尖,不管旁人说的再多,估计她都听不进去,反而还会觉得娘她们是联手维护你,帮你一块欺瞒她。”如果是之前,于书楷并不会把这些事情告诉给许小芽知道。
毕竟于大嫂三妯娌之间的恩怨确实挺多,大大小小的是非和争吵就从来没有断过,跟许小芽并无任何关系。只要于书楷这边把好关,就波及不到许小芽的身上。
不过这次不同。于二嫂点名道姓怪的是许小芽这个四弟妹太过偏心,没有一视同仁。
哪怕是于书楷出面,于二嫂也只会觉得于书楷是在帮许小芽收拾烂摊子。维护许小芽就是于二嫂心中的“老四两口子合起伙来欺负她这个二嫂”,省事些私下贴补于二嫂些许银钱就会被认定是做贼心虚落实于二嫂所谓的“偏心不公正”。
反正不管怎样做都不会讨好,于书楷索性就不管于二嫂的那些酸里酸气,听之任之了。
至于许小芽这里,想也知道他们四房日后回上米村的机会很少,会跟于二嫂面对面起冲突的可能性也很小。是以,只需许小芽知晓此事就够了,也不必太过放在心上。
许小芽眨眨眼,很认真的理清楚了于书楷话里的内容,乖乖点了点头。
她这个人并不擅长跟人吵架,跟于二嫂也没有任何的前仇。日后真要见了面,她肯定会努力跟于二嫂解释清楚。但如若于二嫂执意认定她有错,许小芽只能说,她自己问心无愧。
伴随着于书楷的归来,李家府宅再度热闹了起来。或者说,比之先前要更加的热闹。毕竟之前就只有李君懿一个人,而今不但李家娘子跟来了,还有一众丫头和小厮也都入住了。
许小芽一开始是没当回事的。不管李家娘子带了多少下人随身伺候,他们并不会出现在他们的院子,也不会对她有任何的打扰。直到,无意间听到李家婆子在训斥人。
“跟你们交代过多少次,这边的院子不能随便闯入,你们一次又一次的故意想要闯进去,都安的什么心思?谁的命令?”李家婆子是真的很不喜欢李家娘子带来的这些下人,一个二个趾高气扬也就算了,偏偏还不服管教,特别爱干些偷偷摸摸的事情,着实拉低了李家婆子对李家这位新过门的小娘子的感观。
李家婆子当然能猜到这些下人都是得了李家娘子的明示暗示,才胆敢如此作为。不过是新夫人才刚过门,想要给他们这些李宅的老人一个下马威罢了。
如若李家娘子只是冲着李家婆子他们来,李家婆子不会那般介意。当下人的,哪里敢非议主子的是非?李家娘子既然嫁过门,便是李宅的女主子。只要李家娘子一声令下,哪怕李家婆子再不情愿,也肯定会听命行事。
但是,李家婆子的“听命行事”也仅仅只限于涉及到她自己。如果牵扯到于娘子,她便又不答应了,这才有了刚刚的那一幕。
听到有人要闯进她和于书楷的院子,许小芽愣了愣,还没来得及走出去一探究竟,就听到外面又响起了声音:
“我说李家老婆子,你站在这里明知故问吓唬谁呢?咱们是谁的人,听谁的命令,你自己心里就没点数?非要咱们说出口,让你下不来台?”
“就是说。我们不过是看在姑爷的情面上,才稍微给你这个老家伙一点颜面。你还真把自己当回事儿了?这座府宅而今是谁的地盘,还需要我们提醒你这个老家伙?”
“我真是受够了。一次两次忍忍你,你以为我们全都怕了你?信不信你再敢坏咱们的事儿,咱们对你不客气?”
……
对方来势汹汹,气焰也足够嚣张,李家婆子却是只觉得可笑。
“所以说,你们这是打算跟老婆子来硬的?打算动手?行啊,动手啊!老婆子还能怕了你们?”好些年没跟人唇/枪/舌/剑,李家婆子的战斗力却丁点不减当年,大有要跟这些人干上一场的架势。
“来就来,谁怕谁?今个不给你这个老东西一点颜色瞧瞧,你还真不知道李家府宅已经变天了是不是?”李家娘子的人也都是不客气的,撸起袖子就要动手。
眼看这边的局势一触即发,马上要闹起来,许小芽走了出去:“婆婆。”
“于娘子?你怎么出来了?是不是这边太闹,吵着你了?老婆子这就把他们赶走,绝对不会放任他们打扰你的清净。”对许小芽,李家婆子的语气当即变得温和。
“老东西,你说谁吵谁闹呢?要走也是你们走,凭什么让我们走?都说了这里已经是我家小姐的地盘,轮不到你这个老东西站在这里唧唧歪歪的指手画脚,你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李家娘子的人可不会给许小芽好脸色。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看向许小芽,也没将许小芽看在眼里,只一味想要好好教训教训李家婆子。
至于许小芽,早晚都要被赶走的外人罢了,全然不值得他们浪费唇舌和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