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再见张学良
“校长,您决定好了吗?对于张学良,您究竟要怎么做?”我看着坐在办公室里面不知在想些什么的校长,颇为担忧的问道。
张学良昨日来电,他今日又要飞抵洛阳面见校长,共商军机大事,可是我总觉得他来者不善。
“看看再说吧!我也不想和他闹得太僵,有些事情,可以不计较,有些事情不行。”校长的语气很平淡。
“张少帅到!”门外响起了一声通报,随后,张学良出现在了我和校长的面前。
“学良见过委员长!”张学良看见了我,怨恨的眼神一闪而过,不过很快他就收回了眼神,对着校长敬了一礼。
“呵呵,汉卿不必多礼,坐下吧。”校长微笑着对张学良说道,两人之间仿佛从来没有争吵过一般,还是那般的和睦,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只是场面话。
张学良坐下后准备说些什么,但是看到我用警惕的眼神看着他之后,他的嘴角不由得抽动了一下:“委员长,我们商谈军国大事,怎么可以让一个区区小儿在旁呢?”
他想赶我走?
“呵呵,汉卿,不必如此的,云海不是外人,也不可说他是区区小儿,他将来可会是我民国大将的,此时就要多多历练,不必在意的,你说吧!”校长自然知道张学良的心思,他也不会让张学良把我赶走的。
张学良好似有些郁闷,但是校长都表明态度了,他也不好继续下去,于是开口说道:“委员长,学良此次前来,是为了七君子之事。”
校长的面色微微变了,七君子之事,我也略有耳闻。
那是十几天前,十一月二十三日,政府批准逮捕的七个人;十一月二十三日,南京国民政府在上海逮捕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常务委员和执行委员沈钧儒、王造时、李公朴、沙千里、章乃器、邹韬奋、史良等7人。
民国二十五年5月31日,马相伯、宋庆龄夫人、何香凝夫人、沈钧儒、章乃器等人在上海宣布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发表宣言,通过《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向全国各党各派建议:立即停止军事冲突,释放政治犯,各党各派立即派遣正式代表进行谈判,制定共同救国纲领,建立一个统一的抗日政权等。
这份明显反对校长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宣言和这个组织,一开始就不为校长所看好,只是因为宋庆龄夫人和何香凝夫人的存在使校长并没有与他们产生什么冲突,但是矛盾即已产生,就没有什么调和的可能,后来他们愈演愈烈,尤其是绥远抗战有大胜之势,让全国民众的抗日信心空前膨胀。
于是他们的动作就开始有些过分了,当然这是在我看来,他们的动作的确有些过分;很快,他们就引起了上海日军的反感,上海日军代表向上海市长提出了抗议,甚至提出把这些人交给他们处理。
交到日本人手上,他们还有活路?
这些文人有风骨,是很好的,面对敌人宁死不屈,彰显我华夏风范,值得鼓励;可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作为文人,他们看不见未来大势,或者是不看未来大势,只看眼前,没有考虑到战事一旦爆发会对我国带来何种灾难!
我们没有准备好,不能贸然开战,否则我们这些人都将是民族罪人!让原本不该死的人死,让原本不该活的人活,不是罪人是什么?
我并不支持这样看上去爱国实则误国的行动,只是校长当即就下令将他们抓住,虽然缓和了与日本的矛盾,也是保住了他们的命;但是却极大地伤害了全国的民心,并不利于校长的名望;我对校长说过,希望校长不要如此,只要做出样子就可以了,关键是不能让他们落到日本人手里;但是校长的意思很坚决。
“你的意思是?”校长皱着眉头问张学良。
“学良希望校长可以顺应民心,释放七君子。”张学良带着一丝希冀向校长请愿:“事发后,全国民怨激愤,纷纷斥责政府,为了平息民怨,顺应民意,委员长还是释放七君子吧!这样于抗日大业也是有利的。”
“是谁让你这么说的?”校长眯起了眼睛。
“没有人让学良这样说,都是学良自己想说的,七君子之举为国为民,还请委员长释放他们。”张学良站了起来,对校长敬了一礼。
校长叹了口气:“我会考虑的,你来这里,应该不仅仅是为了这件事情吧?”
张学良一愣,随即点了点头:“学良来此,主要还是想要向委员长报告,今近日学良所部军队略有不稳,听闻绥远战事,军官群情激奋,士卒更是如此,长此以往,学良也无力弹压,恐酿成兵变,所以,学良斗胆请委员长前往西安训导部队,以免酿成大祸。”
我一愣,张学良是要做什么?让校长去西安?为什么我顿时就有一种羊入虎口的感觉?
校长略微思索一下:“好吧,我前去,亲自指挥部队剿匪。”
看着张学良一脸兴奋的离去,我有些不安。
我对校长说道:“校长,此事意义重大,也很有危险!应该从长计议!校长这般容易便答应了张学良,云海以为不可行!”
校长摆了摆手:“云海,此次我非去不可,我要亲自命令东北军和西北军打最后一战,我会带上辞修和卫立煌他们,这么多人在,汉卿不会胡来的。”
校长之意已决,我也不好说什么,但是我的直觉告诉我,校长这一去,可能会有危险,虽然有那么多大人物的保驾护航,可是张学良莽撞,做事不考虑后果,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