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魁一

  二皇子太庙一行,却让三皇子的禁足令还没结束,就直接被关进了宗人府,这可急坏了静妃和大公主,母女俩日夜去卫无月寝殿前跪着,求陛下能开隆恩。
  倒是卫怀礼不知道得了谁的指点,每日既不喊冤,也不叫屈,只说要趁此清闲替父皇诵经抄经祈福。到了中秋节后,竟然还说出自愿出家去侍奉佛祖,好让佛祖老人家开心了,给卫无月延年益寿的话来。
  一番做派情真意切,卫无月也对儿子动了恻隐之心,没过多久便将卫怀礼放了出来,重新恢复了从前的待遇。
  卫怀礼连遭杜贵妃暗算,不知心里作何感想,从宗人府出来后做人师越发低调。这时候他也明白过来,纵使如何贤明,在父皇心里的分量依旧比不上卫容与一根小拇指,想要坐上九五之尊的位置,必须要剑走偏锋。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且说眼下刚陶九思和贺溪云刚到安宁,并不知道京洛城里一系列的变故。他们俩正忙着追忆往昔,造访故地。
  陶九思足有八年没回过故乡,这座小县城还是和记忆中的一模一样,祥和朴素,草木温柔。
  其实陶九思一个弃儿,父母不详,自然也不知道安宁到底是不是他的故乡,不过,既然生长于斯,便权当故乡来看。
  他曾问过老和尚,自己的家人是否来找过自己,老和尚只顾念经,并不回答。他也曾问过,老和尚你是哪里人,打出生起便是个和尚吗?老和尚放下佛珠,缄默不言。
  关于老和尚的谜团还不止这么一处,寺庙香火难以维系,陶九思小时候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师叔每每为了三张嘴吃什么而发愁,老和尚却总是笑眯眯的说:“老和尚我交友甚广,不愁没有朋友接济,什么尚书、将军,都是我的故交。”
  每当这个时候,师叔总会阴阳怪气道:“我真是信了师兄的邪,你认识这么多人,咱们还用得着栖身这个破庙。”
  老和尚说的确实不对,他们每次饿到不行,连野菜都挖不动的时候,只有贺云溪来送吃的,达官显贵从来没见过踪影。
  站在破庙前,陶九思想到历历往事,虽然充满着饥饿和落魄,还是不由勾嘴一笑。
  一场大火,破庙已成废墟,老和尚带着他们念经的侧殿没了,供着佛祖人迹罕至的大雄宝殿也没了,后院的厢房烧的只剩下一面墙。
  陶九思唯有一份记忆,陪着他穿山过海,风雨夜行。
  在破庙的断壁残垣中转了一圈,陶九思让贺溪云先回家看看,他则凭着记忆去往了老和尚的坟前。
  老和尚葬身的地方算不得一座墓园,埋得都是些匆匆下葬,无人祭拜的孤魂。
  老和尚的坟包算是其中最气派的,而且这些年来贺家人帮着打理,坟头不见什么杂草,逢年过节,碑前还供着水果,点三支清香。
  陶九思盘腿坐在老和尚的碑前,望着上面写着的“千江月禅师之墓”,心中默默将上辈子的遭遇一一讲述,又说自己如何重生,此生又发下了怎样的宏愿。
  转念间,陶九思想起当时和师叔来葬老和尚,旁边应当还有一座小坟,于是起身拨开旁侧的杂草,果然看见当年那座小小坟包,只不过疏于打理,被顽强的野草逐渐覆盖,变得极不显眼。
  陶九思想到了当日师叔那番话,这葬着的好似是一位女子,隐隐约约还觉得与老和尚有什么纠缠。
  不过,这坟包前连半块墓碑也没有,一时半会无法知道是谁葬在这里,和老和尚有什么样的过往,和自己…会不会也有些牵连?
  陶九思想着想着,日头便已偏西,正准备起身下山,就见到贺溪云带着家丁找了过来。
  谁知那家丁见了老和尚旁边的坟包,忽道:“小的来过此处!”
  贺溪云一脸诧异的望着他,家丁解释道:“少爷可能不知道,大约□□年前,如梦禅师曾来府上借了几个人,说是去帮着收敛下葬一位朋友,当时主母便派了小的并两位大哥同去,当时只当个小事,无人在意,如今再到这里,倒忽然想起。”
  陶九思道:“可知道葬的是何人?”
  家丁道:“这倒是不知道,我们去时这人已经入棺。不过…听老和尚和如梦禅师交谈,应该是位女子。”
  陶九思道:“当时他们还说了什么,大哥你可记得一二?”
  家丁蹙眉回想一阵,摇了摇头:“一来时间久远,小的却记忆不佳;二来我当时年少,比较贪玩,只晓得东瞅细看,心思全不在老和尚和如梦法师的对话之上。陶小哥如果想知道,可以回家问问当年一同去的两位大哥。”
  陶九思终于窥见一点能揭开谜团的希望,于是在老和尚墓前郑重的磕了三个头,便和贺溪云下山了。
  贺家是安宁当地最大的家族,盘踞数百年,枝繁叶茂,传说安宁县城一多半的店铺,都是贺家的产业,安宁县城一多半的农田,都是贺家的土地。
  此话固然夸张了一些,可实情也八九不离十。而且近些年贺溪云的大伯又去了京洛做生意,因为经营得当,如今已有了三家布庄,两家酒楼。
  贺宅历史悠久,各任家主又舍得砸钱,建的那是层楼叠榭,博敞泓丽。陶九思小时候每每前来玩耍,都疑心自己实际上去的是皇宫别院。
  不过,这么大的宅子,除了奴仆杂役,如今只有贺溪云的奶奶,贺溪云的父母,还有大伯前些年送回来刚添的麟儿而已,所以显得冷冷清清,有些空荡。
  贺溪云一回家,一个人说的话顶得上十个,倒是让贺家久违的热闹起来。
  尤其是贺家奶奶见了陶九思一同回来,更是高兴地合不拢嘴。
  陶九思打小就长得好看,又博闻强识,加上性子也比较文静,深得贺家长辈喜爱。
  这么多年没见,陶九思已经从小小少年,长成了一位风度翩翩的青年,眉眼不但没走形,反而越发的俊朗舒逸,气度匀静,贺家奶奶恨不得认作自己的孙儿。
  陶九思见到儿时将自己当做亲人看待的贺家人,自然也是高兴,兴之所至,还喝了杯小酒,酒一下肚陶大人立马飘飘忽忽,如上九天游,不多时便一头栽在桌上睡着了。
  纵然醉酒,第二日陶九思还是一大早起了床,刚泡好茶,贺溪云就急急忙忙的敲门进了屋,身后还跟着一白一黑的两人。
  贺溪云见着陶九思,不由打趣:“小陶你的酒量太浅了,昨晚才喝了一口,竟然就能坐着睡着!”
  陶九思抿一口茶,坦然道:“我十九岁以前从未喝过半滴酒,如今能喝一小杯已是极限。”
  贺溪云摇摇头,道:“小陶以后万万不可和生人或者居心叵测之人同饮,太容易被欺负了去。还有,这酒量啊是要练得,回京洛以后,哥哥常去苏宅陪你锻炼。”
  陶九思一扬眉毛:“八成是打着这个旗号,去亲近清梦吧?回京后你早日谋个正经事,或许会守的云开见日出。”
  贺溪云耳根隐隐约约有些飞红,忙让出后面两人:“小陶先别说这个,你要的人我给你找来了。”
  这一黑一白两人,便是当年帮忙葬人的另外两位,如今他们在县城各自守着个铺子,昨晚得了贺溪云的信,一早便赶来了。
  陶九思请他们二人坐下,又亲手泡了两杯茶递上,这才道:“两位大哥想必已知道前因后果,陶某便不再絮叨,今天请二位前来,是想问问当年老和尚葬的是何人,你们是否知道?”
  二人在路上已经回想一番,当年的事情回忆起大半,白的那位先答道:“当年所葬的是位女子,老和尚一路扶柩与她说话,听到这女子好像也是姓陶。”
  贺溪云在一旁听着,心中一震。
  黑的又说:“这女子大概是老和尚的旧识,不知道有何过节,小的听到老和尚一直在同她道歉。”
  白的忽然看着陶九思,仿佛不知道该不该开口,犹犹豫豫,吞吞吐吐,嘴张了几番,也不见有声响。
  黑的则一脸豁出去的表情,道:“陶小哥你莫着急上火,我们俩还听到一事,也不知道做不做得准,这些年也从未给旁人提起过。老和尚还说…还说…”
  贺溪云急了:“到底说什么,快说!”
  “老和尚说过一句‘孩子我替你养大了,也找到了好人家收养,大概不久后我也要去下面见你了’。”黑大哥一咬牙,说出了当年实情。
  贺溪云见陶九思一副痴傻的模样,便自己做主问道:“这女子是谁,你们可知道?”
  黑白两人对望一眼,这回全都不敢开口。
  室内不知安静了多久,陶九思从震惊中缓过神来,暗忖自己原来是老和尚故人之子,并非随手捡来的婴儿,而且这故人似乎是很暧昧的那种。
  陶九思刚想拿起杯子喝茶压惊,黑白大哥却踌躇半响开了口:“那女子,是安宁县远近闻名的…勾栏花魁…”
  ※※※※※※※※※※※※※※※※※※※※
  小陶身世解密第一回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