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穿越>镜明花作> 镜明花作 第17节

镜明花作 第17节

  姜小乙挑眉:“哦,是你相好的。”
  李临大嘴一咧,笑得是你知我知,姜小乙小指抠抠鼻尖,装模作样道:“我要是不同意呢。”
  李临在桌下踹她一脚,瞪眼道:“老子管你同不同意!”
  第17章
  姜小乙:“这么凶,李大人是被哪家小姐勾了魂,我也要去瞧瞧。”
  李临坏笑道:“窑子里的小姐,你去吗?”
  姜小乙:“窑子?宫里规矩可是不许侍卫逛青楼的,被抓到怎么办?”
  “抓我?谁抓?”李临不屑道,“就都察司里那几头烂蒜,也配跟小爷过招?除非密狱的人来抓我,不过那是不可能的,戴王山自己就喜欢逛窑子,他有脸抓别人?”
  姜小乙:“他还喜欢逛窑子?他没家室吗?”
  李临:“有啊,人家娶了十几房呢,但家花哪有野花香呀。十八香里的官老爷多了去了,根本没人管。”
  姜小乙思索道:“戴王山与肖大人年龄相仿,都娶了这么多了,肖大人为何还不成家呢?”
  李临顿了顿,道:“不知,也许大人的想法跟我们不同。不过不用担心,天京城里等着嫁给他的女子都排着队呢,全都来自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
  姜小乙:“大户人家?他不是家道中落,就剩一个人了?”
  李临啧了一声,道:“一个人又如何,你还真是什么都不懂。”他身子靠前了些,压低声音。“我这样跟你说吧,陛下信佛,你知道吧……”
  姜小乙:“当然知道。”
  永祥帝信佛信到几乎癫狂的程度,举国皆知。他今年不过二十八岁,还很年轻,但是宫里已有传闻,从太子出生的那年起,到现在六年时间里,他再没去过后宫,近过女色。
  李临道:“陛下甚至曾想出家,虽被杨严死谏劝止,但他依然接受了传戒仪式,就在千秋殿后面的菩提园里。传戒仪式除了陛下和大法师外,只有三个人在场,就是谢大人和肖大人,还有刘公公,你懂我的意思了吧。”
  姜小乙长长地哦了一声。
  李临道:“陛下与肖大人关系非同一般。陛下生母乃一宫女,因生陛下而亡,先帝觉得此子不祥,极厌恶他,自小将他送到宫外养。‘庚午之变’……你听过吗?”
  姜小乙道:“当然听过,那年我刚出生,现在过了十几年了,还有人在说。”
  十八年前,也就是天应三十七年冬天,宫中举办宴会。武王谢邕忽然率众起势,把太子在内的十来个兄弟杀了个片甲不留,当场逼迫先帝让位。他本已荣登大宝了,谁曾想没福分,没出几日突然病毙了。最后老皇帝找来找去,发现只剩下一个儿子,就是被他早年扔到宫外养的小皇子谢惟。就这样,谢惟被接进宫,由刘行淞伺候。仅过了一年,老皇帝一命呜呼,年仅十一岁的谢惟登基继位。
  李临嚼了一会花生,忽然道:“其实宫中一直有传言,说武王当年不是染病死的,而是在去宫外准备除掉陛下的途中,被人给暗杀了。”
  姜小乙问:“谁?”
  李临笑而不语。
  姜小乙:“不会吧,庚午之变那年大人才多大啊,我听闻谢邕是因为连续做了三届武状元,才被封为‘武王’的。”
  李临道:“是啊,武王功夫高明,大人那年十三岁。”
  姜小乙难以置信道:“这……”
  李临摆摆手,道:“都是些深宫传闻,随便听听就好了。陛下早年在宫外过得很苦,多亏了谢大人的父亲,就是安王殿下庇护。安王殿下是先帝的六弟,生性淡泊,与肖大人的父亲是好友。他见陛下可怜,经常予以关照,谢大人与肖大人跟陛下年纪差不多,他们是一起长大的,所以关系非比寻常。”
  姜小乙点点头,没想到还有这段过往。
  “那肖大人的双亲是……”
  李临道:“大人的父亲曾是兵部堂官,母亲是外族人,被人贩拐到天京,是肖大人的父亲救了她。你看大人的长相,尤其是他的眼睛,是不是跟我们不太一样。”
  姜小乙恍然点头。
  李临叹了口气,道:“可惜大人命不好,八岁的时候,他父亲作为督军随军前往西北平定羌人之乱,不幸战死,他母亲得知这消息后,茶饭不思,没多久也病逝了。陛下继位的第二年,大人离开朝廷,外出拜师,磨练武艺,二十岁归来,入军中任职三年,后回朝廷创立侍卫营,到现在已经过去八年多了。”
  华灯初上,外面的夜市热闹起来了。
  李临:“哎,一扯就远了,我就是告诉你,大人跟陛下关系非比寻常,本事又大,模样也好,可不是那活阎王能比的。谢大人的亲妹妹凝郡主,比你年纪还小一点,我见过一次,那可真是美若天仙,又对大人一往情深,我看八成就是他们俩了。”
  他瞧瞧天色,懊恼道:“呀,都这个时辰了,兄弟得走了,咱们明日午时此地见。”
  姜小乙嗯了一声。
  夜幕降临,酒楼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吵,楼下还来了几个唱曲的,嘤嘤呀呀,好生热闹。向帘外望去,朱雀长街灯火辉煌,行人如涌。可周围越吵,姜小乙偏越觉得冷清。不知为何,忽然间她的懒劲就上来了,往椅子里一靠,连达七也不想见了,就想在这情竹间里,一坐到天明。
  当然,想坐一夜是不可能的。
  首先店家就不会答应。
  在姜小乙干坐的一段时间里,店小二几次进来嘘寒问暖,添茶倒水。姜小乙知道,店里生意正旺,她也不好意思干占着雅间不吃饭,赏了点银钱便走了。
  压着货物的车就停在酒楼,姜小乙轻装上阵,走了大半个时辰的路,来到喜迎楼。
  伙计迎上来:“大爷住店吗?”
  姜小乙:“找人,劳驾带我去忠字房。”
  伙计带她上了二楼,顺着廊道绕了小半圈,来到最里面一间房门口。伙计敲敲门,道:“爷,这有位客人说来找您的。”
  屋里嗯了一声,姜小乙听出是达七,直接推开门。
  房间是高间,屋里陈设讲究,榻椅柜架一应俱全,四角点灯,墙上挂画,桌面上摆着一盏精致的香炉,从中散发着袅袅檀香。
  床上懒散地躺着一个人,姜小乙觉得自己每次见达七,他都是这副要死不活的模样。
  伙计关上门,姜小乙和达七隔着一丈远,相互对视。
  “啧啧啧,瞧瞧这是谁啊。”达七舔舔嘴唇,“三清鼠怎么窜到天京来了,不是不做北方生意嘛。”
  姜小乙笑了笑,冲达七拱手道:“七爷,好久不见了。”
  达七:“坐。”
  姜小乙坐到房间中央,问道:“七爷是怎么找到我的?”
  达七:“我跟威虎军交易之后,去老地方等了你三天,不见你来,就知道一定是出事了。我回齐州打探,都在传官差把公孙阔抓去天京了,我就猜想也许你也跟着来了。到天京打听来打听去也找不到,只能去宫里试试了。”
  姜小乙不抱任何希望地问了句:“我的钱呢?”
  “花光了。”
  姜小乙面无表情。
  达七懒洋洋道:“你看我作甚,找你不花钱吗?打点宫中关系不花钱吗?这年头你不给钱谁帮你办事?”
  姜小乙给自己倒了杯茶。
  “七爷可以呀,连皇宫里都有门路,那张洪海是什么人?”
  “以前也是个跑江湖的,得罪了人,后进宫躲着了。以前宫里管得严,现在找对路子,塞够银子,就能进去谋个差事。这些人也没想待多久,自然要为以后考虑,大家互通有无,各取所需罢了。不说他们了,说说你,怎么回事?莫名其妙就跟人进宫了?宫里的银子没那么好赚的。”
  姜小乙道:“我进宫倒也不是为了钱。”
  达七淡淡道:“不是为了钱,那就是为了人咯?”
  姜小乙笑笑,道:“跟你说点新鲜事,我遇见密狱头子了。”
  “十殿阎罗?”
  “是。”
  “真人如何?”
  “名不虚传。”
  达七脸色肃然,这是他难得认真思考的神情。
  姜小乙道:“怎么,你想做他的买卖?”
  达七嘿嘿两声:“算了,这点子太扎手了,还是留给别人吧,有其他的新鲜事吗,说来听听。”
  姜小乙:“没了。”
  达七咂了下嘴,道:“非要我说出来,你不是进了侍卫营吗?他们平日也不在江湖走动,消息比密狱还少。跟我说说,他们一共多少人,都负责何事?我只知他们当家的叫肖宗镜,副手是小安王,都是皇帝跟前的红人,他们本事如何?”
  姜小乙:“不知道。”
  达七梗了片刻,沉痛地感叹:“信任真是此间最金贵的物品,我达七难求又难得。三清鼠,你摸摸自己的良心,自打我们认识以来,你朝我打听的事,我何曾搪塞过?”
  姜小乙:“你千里迢迢来天京找我,就是想说这些?”
  达七:“当然!”
  姜小乙与他对视片刻,道:“我不信。”
  达七瞬间破了功,讪笑道:“还是你了解我。”他从床上一个打滚坐起来,往地上磕了磕烟杆。“现在有这么件小生意,你看看你感兴趣吗?”
  姜小乙道:“我现在人在宫里行事不方便。”
  达七道:“就是在宫里才能干。放心,简单得很,绝触不到你顶头上司的霉头,是这样的……”
  燕州慈金有个大古董商叫刘大千,想买官,托人给吏部侍郎郭绩送了不少好东西,其中好几件宝贝都了不得,比如一件青铜古树,传说不仅可以招财进宝,镇宅消灾,还能解毒治病,延年益寿,是件不可多得的宝物。
  礼送出去了,郭绩也收下了,可迟迟不给提拔。刘大千着急了,就让家丁进京询问,不曾想连郭家门都没进去,被一顿毒打扔了出来。
  “就是想赖账了?”姜小乙琢磨道,“这郭绩我好像有点印象,长得倒是慈眉善目,人模狗样,没想到拿钱不办事,属实畜生。”
  “没错!”达七叼着烟附和,“该死!”
  后来刘大千得知消息,也知道郭绩是不会认账了,就想把钱拿回来,至少把那件青铜古树拿回来,他在黑道上也颇有些门路,就找上了妙手空空。
  “上个月妙手空空进京,探了郭府,也找到了藏货的地点,但是唯独锁着青铜古树的箱子打不开。”
  姜小乙道:“妙手空空可是江湖上数一数二的名盗,还有他打不开的锁?”
  达七道:“那箱子使用的是一种材质特殊的异形锁,加了四个形状古怪的弹子,锁芯最内侧还有一根鲁班轴和一条软簧,结构复杂得紧,如果贸然开锁,软簧一断,就会彻底锁死,到时候打草惊蛇就不好办了。”
  姜小乙不屑道:“倒是严密。”
  达七道:“妙手空空在郭府藏了几天,一直找不到钥匙。后来有一次郭绩上朝前开了箱子,拿出古树把玩了一阵,又锁上走了。当天晚上妙手空空把他的朝服翻了个遍,也不见钥匙,所以他猜想钥匙平日可能放在宫里。”
  说到这,姜小乙就懂了。
  “你想让我去给你找?”
  第18章
  达七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抖开了递给姜小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