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节

  另外取消了传统的舰首撞角,这个无畏号的最大的创新之处,这些措施对于提高战舰的防护能力特别是抗沉性都受到显著的效果。
  这一次的无畏号海试足足进行了一天,从早上开始一直到黄昏之后才结束,基本上初次的海试圆满成功,而田阿登和船政局的几位总工在自己的记录本上详实记录下了此次海试的各项数据,以作后用。
  虽然初步的海试已经完成,但并不意味着整个海试完满成功,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无畏号还要进行夜间航行、装甲抗击能力等多项测试,今天的海试只能说完成了整个海试过程的三分之一而已。
  初步海试成功的无畏号凯旋而归,当唐健等人乘坐驳船登岸的时候,突然,陈楚生急匆匆的跑了过来,说道:“报告总统,中情局来电!”
  唐健眉头一皱,难道是俄国有什么新的动作了?
  唐健展开电报一看,没有想到的是,情报的内容竟然是关于英国的,原来英国公使对于十三师在西藏大肆屠杀英军的行为表示抗议,希望华夏政府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英国公使还在电报中叫嚣,不排除英国会采取武力手段解决。
  唐健狠狠的将电报撕碎,骂道:“威胁,完全是赤 裸裸的威胁,当初英军在西藏屠杀数以万计的藏民时,英国有没有理会我们的抗议,擦,我才杀他几千英军,他就敢来叫嚣,还说不排除采取武力手段解决,英国人难道还以为华夏和前清一样软弱可欺么?”
  田阿登说道:“队长,英国人仗着自己是日不落帝国,态度自然是嚣张无比,不过对英国人的抗议也不能置之不理,毕竟英国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舰队,万一他们真的打过来了,我们岂不是……”
  唐健狞笑一声,说道:“他们打不打我倒不知道,不过我想他们一定会派遣一支舰队到我国的海疆进行示威来试下我们的态度。”
  唐健对陈楚生说道:“马上让中情局查清楚,这一次英国会派一支怎样阵容的舰队来。”
  “是,总统!”陈楚生记下了唐健的话,转身去给中情局发电报。
  “队长,我们该如何应对?”田阿登隐隐有些担忧的说道。
  唐健笑道:“先不用担心这些,我自有分寸,今天首次海试成功,晚上我会设宴庆祝,让所有参加海试的人都来参加吧!”
  “好的,队长!”田阿登又重新挺起了胸膛,既然唐健说没问题,那就是真的没问题,不管在什么时候,田阿登都是绝对相信唐健的判断的。
  ……
  十天前,英国唐宁街10号,首相办公室。
  丘吉尔习惯性的点燃一根雪茄,叩响了首相张伯伦办公室的门,“请进!”房间里传来了张伯伦的声音。
  丘吉尔虽然和张伯伦在经济政策上有很有意见不合,但是在对远东的政策上,张伯伦和丘吉尔还是有很多共同语言的,而且丘吉尔在远东待过不短的时间,所以张伯伦在远东的问题上,很多时候都会咨询一下丘吉尔。
  “请坐!”张伯伦合上文件夹,抬头对丘吉尔说道。
  丘吉尔随意找了一个沙发和张伯伦相对而坐,同时雪茄不离手,继续在张伯伦的办公室里吞云吐雾。
  “先看下这份电报!”张伯伦递给了丘吉尔一份电报。
  丘吉尔粗略了看了一下,是俄国远东司令发来的电报,电报上说华夏陆军一支部队已经进入内蒙,另外一支大军已经在山海关准备就绪,随时准备进军东北,另外在黄海之上,经常会看到华夏海军的黄海舰队游弋,应该是华夏准备大举进攻东北的征兆了,电报的末尾,俄军远东司令再次催促英国出兵。
  “有何看法?”张伯伦点燃一根雪茄,问道。
  丘吉尔没有说话。
  随后张伯伦又递给了丘吉尔第二份电报,丘吉尔展开一看,眉头紧皱,没等张伯伦开口问,便率先开口,一字一顿的说道:“大英帝国应该马上派遣一支舰队,让骄横的华夏知道,谁才是海洋上的主宰!”
  第三卷 战火远东 第四十三章 悲催的日本
  张伯伦盯着丘吉尔足足有五分钟,见丘吉尔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张伯伦便开口说道:“丘吉尔议员,你刚刚说的是气话吧?”
  丘吉尔重重的吐出了一口气,苦笑道:“的确是气话,倘若真的和华夏开战的话,最大的受益方将是德国。”
  张伯伦点了点头。
  丘吉尔继续说道:“可是这件事肯定不能就这么算了,华夏陆军十三师在西藏足足屠杀了我大英帝国数千士兵,如果我们不拿出点应对措施出来,恐怕欧洲各国会看轻大英帝国的。”
  “还有一件事,不知道丘吉尔议员有没有收到情报,听说华夏海军最近建造出了一艘新型战列舰,虽然不知道这艘新型战列舰的具体情况,不过从情报上显示,这艘新型战列舰无论是火力还是航速却是比原来的龙威级战列舰要强大的多。”张伯伦无比凝重的说道。
  作为世界第一的海军强国英国,如今的国内所有服役的战列舰都比龙威级战列舰要稍稍逊色,一个比龙威级还要强大许多的战列舰将要在华夏诞生,对于自诩为世界海上霸主的英国来说,无疑是当众甩了一个响亮的耳光。
  “首相阁下的意思是,应当派遣一支舰队赶赴远东,假借处理西藏英军的问题,实则是打探这艘新型战列舰的具体情况。”丘吉尔问道。
  “不错!既然俄国人以牺牲波兰西北部地区为代价换取大英帝国出兵,那我们就答应他们的要求,而且,我对这艘神秘的战列舰很感兴趣,我很想知道,一艘比龙威级战列舰还要强大许多的战列舰到底是一艘什么样的战列舰。”张伯伦说道。
  “我明白了,首相阁下!”丘吉尔弹了一下雪茄上的烟灰,点头说道。
  “我会马上召开议会会议,议会通过的文件交给国王签署以后,就可以派遣远东舰队进入南海了。”张伯伦说道。
  “还是让俄国人先跟华夏打一仗吧!我们大英帝国最大的敌人,应该是英吉利海峡对面的德国人!这次和华夏的谈判问题,我想要派你去,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意见?”张伯伦淡淡道。
  “我没有问题,说实话,我也想亲自看看那艘神秘的战列舰。”丘吉尔点头道。
  “你马上启程吧!海军少将米歇尔应该会在马六甲的新加坡等你,希望在你没有到达远东之前,脾气火爆的米歇尔不会给我惹什么麻烦。”张伯伦说道。
  “丘吉尔一定不会辜负首相阁下的期望的。”丘吉尔将燃尽的雪茄摁灭,然后拿出雪茄盒又重新点燃了一支。
  “希望如此!“张伯伦说完便靠进了沙发里,开始闭目养神,不知道他此时在想些什么。
  丘吉尔若有所思的将目光投向了窗外,只见窗外的几个老树之上的树叶已经枯黄凋零,秋意正浓,寒冬即将来临,对俄国、英国、华夏、德国或者其他国家来说,接下来的1905年会是谁的寒冬呢?
  丘吉尔吐出一团烟雾,烟雾迷绕,一双睿智的眼睛在烟雾中闪现了寒芒,丘吉尔心中有一种隐隐不安的感觉,他始终觉得华夏才应该是大英帝国最大的敌人!
  虽然丘吉尔和唐健只有一面之缘,唐健给丘吉尔的感觉是深不可测,而且在华夏境内,丘吉尔感觉到了一股勃勃的生机,似乎这头东方雄狮正在慢慢觉醒。
  ……
  今时,福州。
  唐健独自一人走到福州的海滩之上,在他后方的远远的位置跟着一队卫士,不过没有唐健的命令,这些卫士都不敢贸然靠近,他们跟随唐健这么久了,知道唐健在一个人思考的时候不喜欢有人打搅。
  此时的唐健正漫步在海滩之上,他确实是在思考,然而远处海面上传来的阵阵炮声打断了唐健的思路,那是无畏号今天在进行的今天最后一项海试。
  海试成功之后,无畏号就可以正式下水服役,加入到华夏海军的战斗序列了。
  唐健对后方的一队卫士招招手,卫士长陈楚生快步跑到唐健的身前,行了一个军礼,问道:“总统,有何吩咐?”
  “中情局有没有关于英国远东舰队的消息?”唐健问道。
  “有,刚刚中情局发回了一封电报,是关于英国远东舰队的具体情况的。”陈楚生翻了翻手中的文件夹,回答道。
  唐健没有接过电报,而是问道:“这支英国远东舰队的战斗序列是怎样的?还有,他们现在到了那里了?”
  陈楚生展开电报,念道:“此次英国一共派遣了三艘君权级战列舰,一艘老式铁甲舰,八艘巡洋舰、六艘驱逐舰,其他大小鱼雷炮艇总计达十五艘,其中还有两艘补给船,三艘拖船,这支舰队的指挥官是英国海军米歇尔少将,以脾气火爆著称,此时这支英国的远东舰队自孟加拉湾驶到马六甲海峡的新加波后便一直停泊在哪里,至今已经三天了,没有什么动静。”
  停在了马六甲新加坡,并且一停就是三天,不对啊,这支远东舰队有大型的补给船,而且从印度过来路途不远,没有必要在新加坡滞留三天啊!唐健心中疑问道。
  思索片刻,唐健便有些眉目了,英国远东舰队之所以没有贸然进入南海,必定是在等什么吧。不是等华夏和俄国开战,就是在等一位重要人物。
  不过,唐健并没有想这么早就对俄国宣战,他还在等待时机,相信英国人应该也能够猜得到,所以,这支英国舰队应该是在等某个重要人物吧。
  就在唐健在揣摩猜测的时候,陈楚生突然指着远处海面,说道:“总统,您看,无畏号返航了!”
  唐健抬头望去,果然看见天际交接处,一艘巨大的战列舰轮廓在海面上若隐若现,独特的长艏楼船型显示这正是无畏号。
  十几分钟之后,无畏号开始减速缓缓入港,整个海试测试算是彻底的完成了。
  田阿登兴奋的从悬梯上走下来,高兴的说道:“队长,这次的海试可以算是圆满成功了,实际测试的数据基本上都要高于当初设计之初的理论设计,而且我们在海试中还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些对于接下来建造无畏级战列舰都有莫大的好处啊!”
  唐健笑道:“不错,不错!明天就暂时将无畏号编入东海舰队的战斗序列,这几天,就让东海舰队的诸舰配合无畏号进行操练,准备迎接下我们的客人了。”
  田阿登问道:“队长,是不是英国的远东舰队就要来了?”
  “还没有。”唐健摇了摇头,说道:“英国的有一支舰队停在了新加坡,似乎在等英国国内的某个重要人物,不过,我相信,要不了十天半个月,这支英国的远东舰队就会开进南中国海了。”
  田阿登说道:“来者不善,恐怕英国人此次前来的目的必定不简单啊!”
  唐健哈哈大笑:“没事,既然他们想看,就让他们看一下嘛!顺便也让他们见识一下咱们的潜龙级潜艇,让英国人知道,华夏的海军发展到了怎样的地步,要不然他们老是以海上霸主自称,这个称号不久之后就要易主了,呵呵。”
  在唐健半认真半开玩笑的调侃下,田阿登和几位船政局的总工都开怀的大笑起来,的确,英国占据世界海上霸主已经这么多年了,是时候要让自大的英国人看清下情况了。
  “对了,新型舰艇的建造情况怎么样了?”唐健问道。
  “新型舰艇和令一艘无畏级战列舰于三天前同时开工了。”田阿登答道。
  唐健沉吟了片刻,说道:“潜龙级潜艇已经差不多过时了,也是时候开发新的潜艇了,另外,无畏级战列舰的建造工作也要加紧了,等收回东北之后,我不希望远东之上出现第二个海军强国。”
  田阿登笑道:“队长,难道你又想对付日本人了,日本人自从上次被你打残之后,至今还没有恢复元气呢!”
  唐健凝住了笑,说道:“日本人野心太大,我本来还不想这么早对付他的,可日本人竟然倾尽举国之力,妄图重新打造了一支舰队,卧榻之处岂容他人安睡?而且日本仗着背后有英美两国的支持,一直在朝鲜发展势力,俄国人鉴于东北的态势,已经从朝鲜撤出而来许多兵力,日本则趁火打劫,占据了大半的朝鲜,朝鲜距离东北太近,自然不能够让日本将手伸的太长,这一次,要将日本彻底打垮,德国不是想要在远东之上开辟新的殖民地么?日本刚好可以作为一份礼物送给他们嘛!”
  田阿登苦笑道:“唉,我真为日本感到悲哀啊,为什么它会被队长盯上呢?被队长盯上是绝对没有好下场的。”
  唐健赏给田阿登一个爆栗,说道:“你这个损我还是夸我啊?”
  田阿登嘿嘿直笑。
  唐健说道:“英国人一直想要在远东之上保持霸主地位,和日本一直关系密切,要是将日本送给了德国,也算斩掉了英国一条触手,接下来我想英国和德国在欧洲竞争会更激烈,我们不就成了渔翁了么?”
  田阿登竖起了大拇指,连连点头。
  。
  第三卷 战火远东 第四十四章 丘吉尔的忠告
  接下来的日子,唐健一直呆在福州,位于台湾基隆的东海舰队则全部聚集在了福州的外海之上,唐健还从南海舰队之中抽调了一艘君权级战列舰暴风号和三艘巡洋舰到福州参加配合无畏号作战的操练。
  另外唐健在南海之上布下了许多小型舰艇,密切监视英国远东舰队进入南海之后的一举一动,而此次也是无畏号第一次参加黄海舰队和东海舰队的联合海上军演,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无畏号能够尽快渡过下水服役的过渡期,适应新的海战要求。
  近十天的时间里,英国的远东舰队一直都没有动静,不过唐健一点也不着急,该来的总会来的,这次相遇是华夏和英国两支海上舰队的第一次碰撞。
  在前清时期,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从广州等地偷偷走私鸦片,荼毒了无数的中国普通老百姓,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没有哪一次在和英国的海战之中讨得半点便宜,英国仗着船坚炮利,率先叩开了清朝的国门,而且还签订了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列强见清朝软弱可欺,纷纷将魔爪伸向了远东之上,从那个时候开始,清朝进入了半殖民半封建国家,中国的老百姓也应该受到了列强近半个世纪的压迫。
  可以这么说,中国之所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首先是拜英国所赐,是英国率先叩开了中国的国门,在英国之后,其他列强纷纷侵入中国,和前清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最后连作为前清附属国的日本都敢兴兵侵华。
  虽然华夏建国之后,不管是军力还是经济都有了较大的发展,然而较于英国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现在的华夏还没有能力和英国打一场全面战争,但是日后华夏与英国终究有一战,只不过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这一天,唐健正和田阿登在福州船政局一起巡视新型潜艇和无畏级战列舰的建造情况,突然,陈楚生急匆匆的跑了上来,行了一个军礼,说道:“总统,中情局来电!”
  “念!”总算是来了啊!唐健微微一笑。
  “是,总统,中情局来电:昨日黄昏时候,英国的这支远东舰队从马六甲的新加坡起航,现在应该已经进入了南海,南海舰队已经派遣了小型侦查挺,时刻关注这支英国舰队的动向!”陈楚生念道。
  “很好,传我命令,让东海舰队这几天停止操练,全部锚泊在福州外海静待我的命令,同时,派遣驱逐舰在福州海军警戒,一旦发现这支英国舰队的踪迹,立刻通知我。”唐健命令道。
  “是,总统!”陈楚生连忙记下了唐健的命令。
  下达了最新命令之后,唐健又问道:“阿登啊,欧阳彦青的飞机和坦克现在怎么样了?”
  田阿登答道:“飞机经过了无数次改进后,已经确定了最终机型,现在已经投入了量产,在柳文清和姜俊逸两人的带领下,如今空军已经用了三十名合格的空军飞行员。另外,坦克的建造计划暂时停滞不前。队长,你也知道,华夏的工业基础薄弱,现在一个月能够生产出一辆就不错了,现在库房之后也就只有八辆而已,而这八辆,都作为了训练车辆,实际上,真正的作战车辆要进入部队服役的话,还需要一段时间呢,所以出兵东北的话,暂时只能依靠以前的那些装甲车了。”
  唐健眉头皱了皱,空军飞机的进展还在意料之中,可是装甲坦克的进展实在是有些差强人意啊,至今还没有投入陆军使用。
  不过,唐健想了想也就释然了,如今华夏刚刚从战乱中走出来,而唐健在建国之初,又积极扩军,如今整个华夏陆军常备兵力达到了四十万,华夏海军足足有近三万人(空军暂时规划在海军之中,还没有独立成军。),对于这样的一支大军,新增武器的需求量是十分巨大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