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朕 第38节
“听着阿禾。”荣靖忽然凑近嘉禾对她说道:“你我姊妹二人必须要斗下去,他们不会容忍我们和睦……”
说到这里她又猛地闭嘴,不再讲下去。
嘉禾看着她的眼睛,微微颔首。
他们不会容忍她们姊妹和睦。
他们……
究竟有谁呢?
可即便荣靖说了她们姊妹之间无法和睦,在两个月后荣靖大婚的时候,嘉禾也还是给足了这个长姊排场。
夏朝开国至今,这是第一桩皇家的婚事,因为没有旧典可循,礼部的官员只能参考前朝规章,但在制定婚礼流程的时候,嘉禾插手进来,下令将荣靖大婚的规格拔高——拔高到了仿照前朝亲王的水准。
“既然我一个女人都可以做天子,那么阿姊身为我唯一的手足,凭什么她的婚礼不可以按照亲王的规格来?”在被问起缘故的时候,嘉禾这样解释。
何况荣靖不仅是她的手足,还是立下了战功的将领。
嘉禾没有给荣靖封实权官职,甚至在赏赐将士的圣旨中都不曾提到荣靖,好像这三年来荣靖没有在北疆厮杀。她仅仅只是赐予了财帛作为褒奖,却又在荣靖成婚之时,以军礼相送。
她的一切行为看起来都矛盾不已,却又在臣子们的容忍范围之内几番试探。
谨守规矩不留把柄的同时竭力寻找规矩的缺口,这是嘉禾自小就擅长的事情。
民间都说,皇帝给予自己的姊妹如此盛大的婚礼,必然是与长姊感情深厚,纷纷赞皇帝友爱手足,可是在荣靖出嫁的那天,嘉禾却又称病不曾出席,叫在场的臣子们内心揣度不已。
当荣靖和杜榛拜堂行礼的时候,嘉禾正在翻看一份由苏徽整理上来的名单,名单上是京中五品以上文武大臣的年轻子侄。
“等到婚礼结束之后,你把内阁的人找来,”嘉禾头也不抬的对苏徽吩咐,“朕要和他们商量,该怎样封赏驸马。”
杜榛已经因为娶了荣靖而获封定安伯,但这还不够,嘉禾要给予杜榛更大的荣耀与权势——虽然这会变相的助长荣靖的实力,但现在的嘉禾管不了许多。她要让天底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夫凭妻贵”,要让那些野心勃勃的少年郎们眼热心动。
她抬手,用蘸了朱砂的笔在纸上圈出了几个名字,对苏徽说:“这几家,盯紧了。”
作者有话要说:荣靖:我只是想和杜家联姻,我的妹妹更狠荣靖:她想把有权有势又好看的都套牢了
嘉禾:做皇帝的不搞选择题,我全都要
小苏:……等着我去哭会
第62章 、
荣靖长公主周嘉音自幼不喜奢华繁复的事物,大婚时的礼服是她这一生穿过最累赘的衣裳,大衫霞帔缀着繁复的金玉革带、堆金砌玉的九翟冠比战场上的盔甲还要沉重,从鸡鸣至夜半,一整天的繁琐礼节给让她身心俱疲。
她从未期待过自己的婚礼,自打幼年的她听懂了身后人们对她的非议之后,她就明白了自己并不是世人眼中的“正常女人”。十七岁的时候,她被自己的父亲送去道观清修,她日日听着道士讲经,心想她日后不嫁了,做个女冠也是好的。
可惜这终究只是她一厢情愿的美梦而已,荣靖的性情注定了她无法选择清静避世的道路,大婚时的红绸便是这俗世的功名利禄,将她捆得死死的。但她并不想挣扎,心甘情愿身陷其中。
洞房之夜红烛如火,烛焰明亮炽烈,可屋内的新人之间的氛围却是冷的。谁也没有开口说话,闹喜的人站在这两个人中都不由尴尬,丫鬟婆子在床帐内草草撒完象征着早生贵子的瓜果之后,讪讪离开,不敢多待。
这些人走后,杜榛犹豫了很久才来到荣靖的面前,他本想要去掀新娘的盖头,但又在抬手之后再度迟疑。
荣靖径自将头上碍事的布帛扯了下来,她今日上了浓妆,可厚厚的脂粉也没能遮住她半张脸上的伤疤。
距她儿时从马上跌落破相已经过去十余年,童年时留下的疤其实已经不再那么狰狞,只是固执的趴在她的脸上,也缠在她的心头。
“公主。”杜榛低头,朝她揖身行礼。
“你比起从前有了不小的变化。”荣靖看着这个才成为她丈夫的男子。
“自历经三年前那场牢狱之祸后,榛不敢不谨慎。”
“三年前……”荣靖微微颔首,“你还记得,很好。”
“榛始终不敢忘记,是公主救了榛的性命。”
长业二十年太.祖皇帝下旨为长女赐婚之后,公主府的修建便在筹备之中,川蜀之地的良木走水路被运送到了京师,然而还未来得及动工便是国丧,直到今年才匆匆修建,两个月的时间也只够完成好公主府的一部分,宾客散去之后这个府邸便冷清了,侧耳可听见窗外夜风呼啸,雀鸟扑棱着翅膀落在新移过来的树上。荣靖走到桌前,斗彩瓷壶中的是给新人预备的交杯酒,她给自己倒了一杯后饮下,对杜榛道:“我知道你并不愿意娶我,先帝遗命,谁也违背不了,你有什么委屈或是心愿,现在一并说了吧。”
杜榛摇头。
荣靖瞥了他一眼,道:“我或许会与你同房,但不会为你生育子女。你可以去纳几房妾室,她们的孩子养在我的名下。”
杜榛还是摇头。
荣靖这才正眼看向了杜榛,“你知道成为国朝唯一的驸马,意味着什么吗?”
“榛在与公主成婚之前,有好些人曾与榛叮嘱过一些话。有人说让榛小心侍奉公主,有人哀叹榛招惹祸患,更多的人,是想要拉拢榛。”
“拉拢你,来对付我?”荣靖不惊不怒,脸上没有一点的表情。
“榛拒绝了他们。”一身绛红喜服的新郎从袖中摸出了一张纸,上头密密麻麻写满了人名,皆是对荣靖不怀好意之辈。
荣靖愕然了片刻,将纸张接过,“有心了。”
杜榛朝着荣靖一拜,不再言语,但未说出口的话语是什么涵义,荣靖不会猜不到。
她在成婚之前没有为自己准备嫁衣也没有操心首饰,而是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去思考,该用怎样的利益打动杜氏父子站在她这一边。可是眼下不用她开口,杜榛就已经主动的跪倒在了她的脚下。
“你真的清楚你做的究竟是怎样的选择么?”荣靖忍不住问了杜榛这样一句话。
“榛清醒至极。”他说。
他恋慕着她。
这份恋慕萌芽于懵懂之时,不因年岁而变迁。起初他不愿承认自己心动,找来了种种借口与她疏远,可是当她真的远去之时,那份痛苦却又折磨得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后来有一天,他真的到了生死的边界线,当荣靖破开阴冷黑暗的囚笼大门将他救出之时,他明白了自己的心。
只是荣靖这辈子,或许都不会理解这份恋慕。
端和三年夏,荣靖长公主与定安伯杜榛完婚后不久,女帝的婚事忽然就成了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的新话题。
无论是天潢贵胄又或者贩夫走卒,嫁娶自古以来都是头等的大事,长幼有序,如今荣靖公主既然已经完婚,理应轮到妹妹了。
紫禁城中根本就没有任何消息说皇帝要筹备大婚,传闻纯属空穴来风,却不知为何甚嚣尘上。然而到了六月下旬,女皇忽然在朝会之上说自己近来醉心书画,想要挑选年轻而有才华的士人侍奉笔墨,陪着吟诗作画。
北边功勋执掌了全部的兵权,朝中内阁将皇帝牢牢掌控在手,这个年轻的女孩会用书画诗词来打发时间再正常不过,可既然是侍奉笔墨之人,又何必一定要年轻?
不少人几乎立刻就想到了之前听到的流言,猜测这次恐怕不是要选词臣,而是在挑未来的“皇后”。少部分人则联想到了更深的东西——历朝历代得以陪伴在君王身边的人,如果不死,便能执掌大权。
汉武帝之前,侍中之类的近臣并无太大职权,是汉武帝将侍中地位拔高,使之能与丞相抗衡,在历经了数百年的演化后,最终成了新的丞相。
翰林学士在唐时最开始也不过是伺候皇帝的文人,但恰恰因为靠近天子,盛唐之后逐步凌驾三省六部,政由翰林院出。
如今这个所谓的“御前翰林”谁知道今后会是怎样。
紧接着嘉禾颁布了一道旨意,圣旨上列出了大批的姓氏,其中既有高官的家族,也有名门世家,她说,将挑选这些家族的子嗣,在七月下旬举行一朝考试,不考圣贤书,只看诗赋丹青,选中的人,即封从七品的“御前翰林”,伴她左右。
此令一出,天下哗然。
首先自然是有大批的儒生跳出来说这不合礼制,他们不提嘉禾的皇帝身份,只说她身为女人朝会之上抛头露面已是不堪,眼下竟还打算与数十名年轻男子厮混一处,伤风败俗。
再然后是群臣内部之间的争端,原本这些文臣们是齐心协力架空皇帝,如果要架空皇帝,便不能允许皇帝栽培自己的心腹,可官位就摆在那里,你不去争抢,你的政敌趁机上位了该如何是好?
紫禁城外的喧嚣都以各种途径传回了嘉禾的耳中,她按捺着自己的性子什么也没没说,并罢朝数日不给臣子反驳她的机会,只耐心等着七月下旬的到来。
朝臣们果然如她预料的那样并非铁板一块,陆陆续续有不少人主动为家中子侄报名,到后来首辅昆子熙将自己重孙昆山玉的名字填上候选名单之后,更是有一大群的人效仿。到最后参加这一场考试的人,比起嘉禾预料中的还要多上不少。
这是一场格外特殊的考试,比三年一次的科考更加令人瞩目,春闱的状元郎也不过是得到为官资格,做起官来也得先进翰林院当编修磨资历,这一场考试若是成功了,便是直接陪王伴驾——说不定,还能迎娶世上最为尊贵的女人,一步登天。
民间有人私下里将这考试称为“选秀”,管参选的人叫“娘娘”。这当然是玩笑的说话,因为嘉禾始终不出面解释,也就无人知道她挑选这些年轻人究竟是要做什么。
倒是礼部被这桩事情给提醒,开了个小规模的会议,商议万一有朝一日,他们的女皇陛下真的嫁人了,丈夫该不该叫“皇后娘娘”,要不要有贵妃德妃一群妃,该不该三从四德。
考试那日是个寻常的晴天,但苏徽的心情莫名其妙的不是很好,昨天夜间他做了个噩梦,梦见一堆涂脂抹粉的男人围着嘉禾在跳女团的舞蹈,明明夏朝的衣袍严严实实恨不得把人的脖子都给包住,可梦里那群眼影浓重的男人却露出了大块的胸襟,骚气的很。
他被吓醒了,之后失眠了半夜,醒来的时候还处于起床气严重的阶段。
偏偏嘉禾在几天前还点了他去监考。
各种以端和朝为原型的男版宫斗剧瞬间在他的记忆深处张牙舞爪的跳了出来,整整一个早上,苏徽脑子里浮现的都是阴阳怪气的“哥哥”、“弟弟”。
但其实考场上非常平静。
考试的地点设在武英殿,锦衣卫在殿外一守,没有谁敢再吱声。来参选的大多都是教养良好的世家子弟,规规矩矩的列队走入殿内,乖乖巧巧的伏案作答。
苏徽穿着八品女史的青色圆领袍,双目无神的巡考,看谁都像是梦里的祸害,恨不得在殿内抓出一堆舞弊的人好让他名正言顺的丢出去。
然而他还没来得及丢任何一个人,考试就结束了。
第63章 、
发生在端和三年武英殿的这场考试未来会被载入史册,称之为“翰林试”,是若干年后苏徽这种史学学者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从各种角度来看,这都是一场意义不凡的选拔,挑出来的士人要么成为了未来天子身边的谋臣智囊,左右端和一朝风云,要么成为倾覆山河的祸害,在后来最关键的时候给了周嘉禾致命一击——呃,而且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在未来的文娱界都衍生出了与女帝复杂曲折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作为一个敬业的史学研究者,苏徽也曾就端和三年的翰林试写过几篇论文,对这场考试进行了全面而充分的研究。但由于这部分史料匮乏的缘故,他在这方面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在乱开脑洞——时至今日,他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就比如说,他以为翰林试挑选的是未来的宫廷重臣兼女皇绯闻对象,怎么都应该得到周嘉禾本人充分的重视才对,可实际上这场考试执行的相当敷衍,嘉禾亲自出题,可她出的那些题目……苏徽看了一眼,脑子里顿时浮现出了一排的小问号。
题目相当简单,她说是要挑选陪她吟诗作画的人,还真就是在考校士子诗词歌赋,半点没提该如何治国,不要这些学子写策论也不要他们作八股,试卷上她写的是诸如:“以秋月为题赋诗”、“以春雪为题作画”、“请赋海棠”、“以蝉作诗”之类的题目,每张试卷上的题目都有所不同,甚至还有几张全是空白。
她这不像是一个城府深沉的帝王在选自己的谋臣,反倒更像是一个天真烂漫的闺阁小姐在凭喜好挑玩伴。
因此考试的时间连一个上午都不到,约莫一个多时辰后,士子们便纷纷交卷,轻松愉快的出了考场。
这比科举还划算,十年寒窗苦读未必能换来金榜题名,这场翰林试只需要信马由缰的胡乱作答,说不定就能一步登天。
看着这些年轻人脚步轻快的背影,苏徽都忍不住感叹他们实在是运气太好。
但也不是每个人都如此乐观,题目简单意味着难以在众多候选人之中一鸣惊人,大家都是一样的成绩,如何才能入女帝的青眼?因此反倒有部分人交卷之后垂头丧气,茫然四顾不知前途何在。
有那么几个人或许是内心太过忐忑,竟在苏徽回宫的路上,悄悄拦住了他。
苏徽只是个八品女史,没有资格乘轿也没有带侍从的习惯,当他走着走着发现自己面前多了几个身形高大的青年的时候,他虽然并没有害怕,却也狠狠的愣了一下。
这几人围了过来,为首之人谄媚笑着,向苏徽递上来一只小小的荷包——荷包是女人会喜欢的精巧款式,但他们不至于以为一个荷包就能收买宫中女官,苏徽疑惑的将荷包接过,当着这几人的面打开,发现了一颗硕大的明珠,在这个时代,一颗如此之大且天生圆润的珍珠可遇不可求。
真是阔绰啊。苏徽这才正眼看了看这几人。
都是些陌生的面孔,衣着倒是光鲜,想来应是贵胄之后。
“几位是想要借我之手,将此物献与陛下么?”苏徽转着成色极佳的珍珠,故意这样问道。
“圣意难测,我等惶恐至极。”那人朝着苏徽拱手,“小小心意,孝敬女史大人,还请大人指点。”
指点什么?苏徽自己都想不通嘉禾在搞什么幺蛾子。曾经那个傻乎乎的小姑娘长大了,心思没那么好猜了——想到这里苏徽倍感沧桑,他只是回到二十三世纪待了几天,就错过了一个青少年成长中最重要的几年,那篇分析夏文宗少年心理状况的论文他写不下去了,好气哦。
见苏徽沉默不语,另一个较为急躁的士子直接开口道:“请大人为我等在陛下面前美言几句,我等必有重谢!”
哦,这是打算作弊啊。苏徽面无表情的挑眉,扫视了一圈围住他的这几个人,“报上姓名、家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