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逆袭成男神 第430节
花月娥越想越幸福,终于忍不住表决心道:“阿娘说得在理,有我和三哥在呢,肯定会照顾好小妹的。”
颜老太暗地里狂翻白眼,但面上却很给三儿媳妇的面子。
没办法,颜老大的媳妇金大妮,当初因为穷只想着二十斤粮食换回来一个黄花大闺女不亏,却让了娶妻不贤悔三代的话语。就不是个好的。
轮到颜老二时,五十六块钱的彩礼钱算是厚礼,刘翠萍是个好的,但显然没有现在的小儿媳妇会来事儿。
瞅瞅人家,明明是自个儿也想去,偏偏将理由说得有够清丽脱俗的,哪怕明知道她的真实想法,也不好说什么。毕竟人啊,谁不喜欢说话漂漂亮亮,像抹了蜜糖一样的人儿。
“对了,言之哥,你打算什么时候走。”颜盈突然出声道。
“拿到录取通知书一周后走。”季言之回答道:“你呢?”
“一样。等拿到录取通知书后,一周再去学校报名。”颜盈开口道:“这样子,也好有空闲来安顿阿娘、三哥和三嫂嘛。”
这时候,原先还心动想跟着女儿一起去首都上学好照顾女儿的颜老太,却有了不同的意见。
“算了,我这把老骨头还是不陪着你一起去颠簸了,让你三哥、三嫂陪着你去就成了。”颜老太摆摆手,一脸认真的否决了。“老三,老三家的,你们送宝儿去上学后,就赶紧回来,要是让老娘知道你们夫妻俩给宝儿找麻烦,仔细你们的皮。”
花月娥缩了缩脖子,眼瞅着自己憨憨丈夫流露出不悦的神色,赶紧腰间上掐了一把。
颜老三吃疼,“你干嘛。”
花月娥有些尴的白了颜老三一眼,随后就跟颜老太表忠心,说自个儿一个像伺候大家小洁一样伺候好小姑子。
那献媚样儿,莫名就让颜盈觉得很尴,只得开口劝解颜老太一起去京都,正好可以去看看首长的遗像以及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
颜盈的口才还是很好的,最终还是说服了不舍得花钱又不舍得和女儿分离的颜老太。
几天后,在敲锣打鼓的氛围下,季言之从当地政府官员的手中接过西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考了第二名的颜盈、第三名的曾卫东同样如此。
和颜盈一样,曾卫东也是报考的京都大学,并且秉承着同路好照顾的缘由,拿到录取通知书的一周后,曾卫东选择和颜盈一大家子同路去往京都。而同一时间,季言之拎着装得满满的两大蛇皮口袋的行李,坐上了前往西南大学所在省会城市——南市的列车。
经过几天几夜漫长的车程,季言之抵达了南市。季家所在城镇就在南市治下的一个小县城,距离南市并不远。抵达南市后,季言之先去了学校报道,并且将洗漱生活用品全都准备好,这才用包袱款款的往家的方向赶。中午走,大约临近黄昏时分,季言之就回到了家乡小镇。
季爸季妈都是纺织厂的普通职工,七五年季言之下乡的时候,季妈提前退了将工作岗位给了季言之的大哥,季之泽。坐办公室的工作,很轻松,依着季之泽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的破身体,倒是很合适。
至于已经和季大哥结婚的周芳芳,则是肉联厂的临时工。季言之琢磨估计正是因为这份工作,周芳芳才能了赵伟国的初恋,并且误以为周芳芳喜欢的是他时,才会恼羞成怒的一再充当跳梁小丑,想反而坑他却坑了自个儿。
季言之回来时,正碰上周芳芳下班拎了好几斤的猪下水回来。周芳芳一见季言之,顿时愣了,好半晌才反应过来。
“你是小叔吧。”周芳芳态度温和而又疏离的打招呼。“快进来,妈去菜市场买菜了,一会儿就回来了。”
态度不错,就是让季言之觉得自己是个客人,而周芳芳则成了季家的女主人。季言之扯扯嘴巴,拒绝了周芳芳想帮自己拎行李的客气,拎上两包塞满了东西的蛇皮口袋,一言不发的跟着周芳芳穿过有些狭窄的过道,进了筒子楼。
季家住在三楼,40左右的平方被割断成了一套二。
一进屋,不大的客厅摆放了一张铁架子床,用了镶嵌着补丁的布帘子做隔断。唯二的两间房间,一间季妈季爸住,一间季之泽、周芳芳两口子住。至于煮饭的地方这在门外的过道上,很简略不过一口烧蜂窝煤的炉灶以及一口架在上面的铁锅。
季言之随意的瞄了一眼,就确定这家里已经没了他的痕迹,确定的说是没有了他居住的位置。
季言之放下行李,搬了一张方凳坐下,眼帘半阖,神色未明,周芳芳看着,心就莫名一紧,分外的不自在。周芳芳和季言之虽然是同学,其实并不熟,唯一有的交流,不过是她喜欢上了季之泽,找了季言之了解情况,结果却遭遇季言之乌鸡眼对待,害得她失落了好久。
说实话,那时周芳芳委屈得都快要放弃了,结果没曾想转机来得那么快,季言之就顶替季之泽下乡插队当知青去了,正好当时季妈觉得季之泽二十有二了,也是时候处对象结婚了,所以周芳芳用了一些手段,顺利和季之泽相亲处起了对象。然后飞速的结婚,甜蜜的小日子过了将近两年,眼瞅着第三年也要甜如蜜糖,结果小叔子回来了。
拿着猪下水去清洗的周芳芳眼中闪过一丝暗沉,却依然笑得温柔端庄,甚至等季妈买菜回来,周芳芳特别高兴的对季妈说,季言之回来了。
季妈惊喜满满,忙不迭就往家里冲。
“言之,你怎么回来了?”
季言之:“我考上了西南大学,终于可以回家了。”
季妈激动坏了,连连说道:“我就知道言之是个聪明的,这回高考恢复一定会参加的,没想到这么有出息,听说咱们南市的西南大学,录取分数线是420分。言之啊,告诉妈妈,你考了多少分。”
“满分500分。”
“多少?”季妈扬起高调,声音变得哆哆嗦嗦起来。那是激动的,激动得不敢置信。“你说你考了多少分?”
“妈没看报纸吗?全国高考状元,就是我。”季言之笑得露出八颗牙齿,笑容灿烂无比的道:“本来同伴们建议我报考京都大学,但我想了想成绩好的人在哪儿读书都会成为栋梁之才,我又十分想随时能够回家,看到爸爸妈妈,所以就报考了西南大学。”
“你真是,京都大学啊,怎么能为了爸妈说放弃就放弃。”季妈眼中闪烁着泪花,两年多了,她已经两年多接近三年没有看到小儿子了。虽然大儿子因为身体的缘故,她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大儿子的身上,可小儿子,不也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吗。
难道她就不心疼小儿子,要知道小儿子离开之时,她可是伤伤心心的哭了好久。
第517章 回城记(15)
季之泽的身体是真的差, 当初一听到强制性要求一户人家只能下乡插队就脸上惨白的昏厥。其实整个季家人心知肚明,如果换做季之泽下乡的话,说不得一条命会去了整条。
只能当时堪堪满了十七岁的季言之顶上。
季言之毫无怨言, 就是想起自从季之泽、周芳芳结婚以后,那每个月都逐渐减少,估计再有一年就没有了的补贴,心里面就很膈应。
首先季爸、季妈因为季之泽身体的缘故, 更关心季之泽,但对于季言之这个小儿子也是看重的。
那么问题来了, 逐渐减少的钱票补贴是谁的锅?
看到周芳芳那笑里藏刀, 本身就不是个善茬儿的做派, 季言之心里自然是亮堂堂的。甚至季言之还阴谋论的思考,当初赵伟国改他的下乡地址有没有周芳芳的手脚。
一个读了高一,就能去肉联厂当临时工的人, 没有点心机手段可做不了这点。
季言之反感就反感在这点上, 他的下乡早就成了定局,谁需要一个别有用心之辈, 从中掺和,还以此谋利当了他大嫂。
不过心中千千绕,季言之面上丝毫没有表露出来, 而是摆出一副思念父母的嘴脸, 安慰着喜极而涕的季妈。只是偶尔带着疑问,问季妈家里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怎么钱票寄来的越来越少,害得他担心了老常时间,甚至还写信回家询问。
季妈脸色一变,“你写过信回家。”自从周芳芳和季之泽结婚后, 太过能干的关系,季妈就把家务活儿交给了周芳芳,又去接了糊纸盒子的伙计补贴家用,家里日子并不算难过。
而且出于对儿媳妇的信任,从七六年开始,给季言之每个月寄钱寄票的事情都交给了周芳芳。如果今儿不是季言之隐晦提醒,季妈还不知道周芳芳居然大胆到私自截留家里给季言之寄的补贴。越想越气之余,作死的小娼妇话语就骂了出来。
周芳芳不干了,直接将手中搪瓷盆摔了一个叮咚作响。
“妈,你这样骂人我可不依,去年的时候之泽大病一场,我跟你提过家里缺钱,给小叔子寄钱的时候是不是暂缓,你老可没吭声,我就以为妈你是默认了。”
“默认你个鬼啊。”季妈气得扬声骂道:“当时我药钱都补贴了五十块,说留在家里的大儿子心疼,远在东北下乡的小儿子更加心疼。不偏不倚还想怎么着?”
季言之听了两人的争论,顿时明了的的确确是周芳芳心不正,心中认定季妈偏心小儿子的缘故。
这……难道不是更偏心大的吗?毕竟大的可是顶了母亲的工作,顺便还娶了一个有小心思算计却真的对他好的媳妇。
季言之想不通周芳芳认为季妈甚至季爸偏心自己的点在哪儿,摇头插言道:“妈算了,这事儿大哥应该不知道。再说了,拖家里少寄钱票的福,我还顺利的和红星生产大队的一位老大娘结了缘分,认了她做干娘。从知青院搬到干娘家里,日子过得挺不错不说,还空余了很多时间学习。妈,以后还得跟我干娘多走动,可不得丧了良心一朝得势,就忘了做人的基本原则。”
“对对对,言之说得对。”
季妈狠狠的剐了周芳芳一眼,就不再理会满脸不自在却坚定认为自己没错的周芳芳,转而询问起季言之下乡的经历。
季言之这个人,自然不会瞒着不好的事情,只捡好的告诉季妈,而是好的多说,不好的一笔带过,说得季妈又是欣慰又是难过,到季爸、季之泽下班回来,季妈还在抹眼泪说有空一定去见见干亲,以后尝尝走动。
“什么干亲?言之你还认了干亲啊。”
季之泽一进门就冲着季言之和善的笑了笑。他是一个好大哥,就是身体差以及不怎么管事。而这也是季言之认定周芳芳是背着他干出逐渐断了给小叔子寄钱寄票据的事情。
“嗯嗯。认了干亲,干娘还有干妹子、干哥哥帮助我良多。不然东北那么一疙瘩地儿,一到十月就大雪飘飘的地方,我一个人怎么活得下去?别忘了赵伟国那个狗东西,可是跟我一块儿下乡的。”
季爸一听赵伟国的名字,原本就严肃的脸直接变得黑青。“赵伟国就跟他那个黑心烂肺的爸一样,一肚子的坏水,真不知怎么得罪他的,居然在言之下乡的地方动手脚,让言之分配到了东北那穷疙瘩地儿。”
季言之笑了起来。“我倒是知道原因。”说到这儿,季言之瞄了一眼周芳芳,发现她脸色不自然的僵硬了一下,顿时猜到周芳芳估计是故意让赵伟国误会她喜欢的对象是他,而不是季之泽。
顿时没有帮忙遮掩的意思,就道:“大嫂以前跟我和赵伟国是同学,大嫂没有嫁给大哥之前,曾经找我打听大哥的事,估计被赵伟国看到了,误会大嫂喜欢我吧。在学校,赵伟国一直暗恋大嫂。”
季之泽顿时吃惊的瞪大了眼睛,“这不可能吧,就因为这?赵伟国喜欢芳芳?”
季妈再次狠狠的剐了变得沉默寡言的周芳芳,顺便说了周芳芳作死,逐渐减少每个月寄给季言之钱票的事情。这下子季之泽心中难受极了,赶紧质问周芳芳道:“你怎么能这么做,你这是破坏我和言之的兄弟情义。我每个月的工资二十七块钱,不缺寄给言之的那十块钱。”
何况那十块之中,还有一半是季爸工资出的。最多就是单位上发的布票、粮票之类的,给得多。可季之泽和季爸都在纺织厂工作,季爸大大小小是个主任,每个月厂里低价处理给员工的瑕疵布,自家根本就穿不完,布票算是多余的,寄给下乡插队当知青的季言之正合适,至于粮票倒是需要换,可他们都是用单位分的瑕疵布换的,关她周芳芳什么事儿。
自从她嫁给季之泽后,季家是短了她的吃喝,还是少了她的花销?季爸季妈可没要求过她往家里交过家用,用的都是季爸、季之泽的工资。周芳芳私自减少家里寄给小叔子花销的事情,对季之泽来说,真的很难以理解。
为什么要这么做?
明明日子又不是过不下去。
可以说周芳芳的行为,让季之泽很生气。性格温和的人一般很少生气,可就跟老实人一样,轻易不生气,一旦生气必然天崩地裂,闹得不可开交。当下季之泽就对周芳芳拉下了脸,随后几天更是冷漠相待,一点也没有了新婚夫妻那种甜甜蜜蜜腻歪劲儿。
周芳芳也是奇了怪,直接就把原因怪罪到季言之的头上,认定是季言之破坏的他们夫妻感情。
季言之承认自己是故意的,主要是为了给周芳芳一个教训。
原主除了她找上门来打探季之泽消息时,对她周芳芳乌鸡眼了一回,就与她没了什么交集,怎么值得她如此的针对?
他身怀空间,空间里面又有各种各样物资,哪怕处于蛮荒日子都不会难过。可是原主呢,还记得原主身上死气沉沉的形容词吧。就原主那德性,又有赵伟国的针锋相对,原主和知青们的关系不好,又被家里逐步断了补贴,日子能好过?
周芳芳这样自私自利,还打着婆家偏疼小叔子、不疼自己丈夫的名义干出了私自截取财物的事情,就给得到一个教训。反正季言之在家里也住不了多久,在他去往南市读书期间,让周芳芳难受难受,认清做事情的分寸,也是一件对以后家庭和睦十分重要的好事儿。
而正因为季言之抱着这样的想法,又没有‘大人不记小人过’的好心眼,周芳芳有一段时间的日子真的不好过。首先丈夫态度变得冷淡,基本上围着破坏他们夫妻感情的小叔子转悠,再然后一直对她颇有赞赏,觉得她会持家会来事儿的婆婆,直接不拿正眼看她。
周芳芳受不了这个委屈,就跑回了娘家。
娘家人开始还为周芳芳出气,可是后来知道原因后,那是臊了一个脸通红,大骂周芳芳一顿,“日子又不是过不去,你这些事儿出来,除了平白无故遭婆家妈白眼,丈夫不喜欢,又得到了什么好处?”
周芳芳心里不舒坦极了,可是这段时间的经历让她焉儿吧唧,根本没力气反对娘家人喝骂。
“我又不是故意的。”周芳芳眼泪汪汪的道:“我是真的想左了,想着之泽哥身体不好,吃药费钱不说,还要一个月分十块钱加上票据给小叔子寄去。我和小叔子是同学,知晓小叔子的身体历来是好的,很少生病,应该不差几块钱花销。”
“这几年城里人日子不好过,何况是乡下。”娘家妈点着周芳芳的额头,说教道。“你啊最错的就是嘴倔,这个时候你不上赶着跟婆婆、女婿认错,跑回娘家干什么,还瞒着原因让我们给你出气,你还想不想和女婿继续过日子了?”
第518章 回城记(16)
周芳芳自然是想和季之泽继续过日子, 可她心里是真的有气儿,哪怕明知道季言之在婆家待不了多长的时间,就要去南市的西南大学报道, 终究是意难平,觉得季言之不安好心,坏了她和季之泽和睦的夫妻感情。
“我…等小叔子走了,再好好的跟婆婆, 还有之泽哥道歉。”周芳芳堵着气,实在不想跟不安好心, 破坏她和季之泽夫妻感情的家伙多说什么。
“我说芳芳啊, 你这人怎么这么左啊。”看到周芳芳不听劝, 一旁帮着周妈妈劝解的周家大嫂子也来了气。“怎么觉得人家不该说?你既然有胆子干了?人家为什么没胆子说?敢做敢当,说你只是一时间想左了,好好道歉认错, 日子总能过下去的。可是你这样赌气, 想拿捏让你那小叔子为了家和万事兴道歉,怕是有得等了。”
“说不得等到最后, 直接离婚。又没有孩子,妹夫又有正式工的工作,离了你也能找到个更好。”
听到娘家大嫂这话儿, 周芳芳心中就是一紧。
季言之模样儿不错, 就是原先气质死气沉沉,不太受人待见。季之泽能被周芳芳一眼相中, 暗恋许久,皮相自然比季言之还要好。再加上温润斯文的气质,哪怕他身体真的不好,也十分的受欢迎。
季之泽真要跟周芳芳离了, 周芳芳成了二婚头,嫁肯定是能够再嫁的,可是就不一定能像人才出众、又有好工作的季之泽娶了黄花大闺女,一样嫁得好。
说不得会嫁死了老婆,正缺媳妇帮忙带孩子的鳏夫。
人就是这样,只有到了与自己利益切身相关的时候,才会有所动容,进而开始思索自己的行为有哪里不对。
一听娘家大嫂挑破她再作下去,季之泽极有可能跟她离婚,顿时坐不住了,不用周妈妈再多劝,直接拎着包跑回了纺织厂以及镇上罐头厂等职工所住的筒子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