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穿越>美人关> 美人关 第2节

美人关 第2节

  吴楠山呆立原处,看女子背影,腰骨纤细,盈盈一弱。男人眸色怔然,脸上泛出羞愧之色。
  小娘子的温声软语,万般皆是为他。
  他如此对待柔弱善良的表妹,表妹却还在为他着想……真阳县主虽身份高贵,但哪里有表妹青梅竹马,知冷知热。
  想到此处,吴楠山顿觉自己心思龌龊,面露羞惭。
  .
  陆婉吟并未走,她又从假山那边绕了回去,跟在吴楠山身后。
  她太了解男人的性子了,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如此一冷一热,不仅能体现她的温柔体贴,还能让吴楠山忆起从前自己对他的情意。
  果然,吴楠山一副失魂落魄之相走了一段路,一边摇头一边口中碎碎念,想是非常纠结难忍。一低头又瞧见自己腰间挂着的荷包,面色越发羞愧。
  这荷包是陆婉吟所赠,上绣青翠秀竹,一针一线,满是柔情蜜意。
  吴楠山攥着荷包,小心翼翼用指腹擦拭一遍,暗暗下定决心。
  桃林前方有一假山石,吴楠山突然开始整理衣冠,抬脚步上一侧石阶凉亭。
  凉亭立在假山石上,春水碧天,花木萧疏处。
  陆婉吟贴在石阶下,立于隐蔽处,听到吴楠山上去跟凉亭里的男人说了话。
  春风乍起,红花浅紫,两人在上,陆婉吟在下,她与两人间还隔一层娇花春木。
  陆婉吟抬头,踮脚眯眼地看。缝隙深浅,看不清男人容貌,只听吴楠山拱手唤他,“扶苏公子。”
  扶苏公子?整个京师哪里还有第二个扶苏公子?
  陆婉吟不自觉心间一跳。
  这个男人,是天上皎月,水中鸿鹄(天鹅),她只有看的份,没有碰的份。不,她连看的份都没有。
  传闻扶苏喜结交有才华之士,不论贫贱,以文会友。因着吴楠山确有几分才情,故他与扶苏初时乃点头之交。自吴楠山中进士,与扶苏之间的交际才更密些。
  “近日吴兄颇得真阳县主青睐,连诗社都为你办了,请来不少京师贵门,吴兄可要把握机会。”男人声音懒懒,像没睡醒,透着一股春日倦怠,可却又是极好听的,只稍微淡薄,缺少了点人味。
  吴楠山性格木讷,被扶苏这样一点,才明了真阳县主此番为何。他露出惶恐之相,“我,我……”
  扶苏侧坐于凉亭石墩上,单手托腮,脖颈修长,下颌流畅,另一手拿折扇轻摇。他整个人看是清冷的,可偏生了一双多情眸,狭长双眸微眯,虽笑,但薄,更多的是不耐。
  他生得俊美,得天独厚的好看,让人不禁想,笑起来时该是何等风情。气质亦是卓尔不凡,透出天生高贵。只可惜,面薄,唇也薄,瞧着就知是个无情无义的。
  “不瞒长情兄。”
  扶苏,字长情。明是个薄情寡义之人,偏取了个长情的名字。
  吴楠山面露纠结,“我有一表妹,名唤婉吟,乃是我红颜知己,我对她倾心已久,是断不能负她的。”吴楠山说到此处,一顿。
  陆婉吟想,她的计划起作用了。
  女子双眸熠熠,忍不住激动,攥紧帕子。
  凉亭之上,扶苏掀了掀眼皮,薄唇微勾,哂笑一声。
  吴楠山看惯了扶苏这副模样,并不觉冒犯,反而紧张搓手道:“长情兄觉得,我那表妹如何?”
  陆婉吟心中一紧,只道吴楠山为什么会问扶苏这种问题?像扶苏这样的人怎么会认识她?别说认识了,恐怕都不知道这世上还有她这么个人吧?
  虽她确在京师圈内小有名气,但她的圈却不是扶苏那等人物的圈。京师内错综复杂的圈太多,她虽有心攀挤,但奈何兴宁伯爵府的门第实在是不够,就连吴楠山一个进士都嫌弃她。
  陆婉吟本以为像扶苏此等人物定然不会认识自己,只会推脱过去,却不想男人沉吟半刻,竟吐出四个字,“心机太深。”
  心机太深,心机太深,她与他连面都不曾见过,他居然这样说自己!难道就因为她的庶女出身低人一等吗?
  那一刻,陆婉吟气得面颊涨红,如三月桃杏,怒气冲天,几乎压制不住,可理智尚存的她明白,若她此时冲出去,无异于以卵击石,不自量力。
  这口恶气,她只能自己吞。
  其实恶气吞多了,也不差多吞这一口。
  “咕嘟”一声,陆婉吟含在舌尖的梅子肉竟被她硬生吞了下去,噎得够呛。
  第2章 一只囚鸟
  陆婉吟憋着一股气,回到了兴宁伯爵府。她靠窗躺在雕花香楠木的美人靠上,有一搭没一搭地打着团扇。
  她一方面因扶苏的话气闷,一方面又觉得心中惴惴。她该多待一会儿的,不知那吴楠山听到扶苏的话会做何表现?
  陆婉吟闭上眼,鸦羽似得眼睫轻颤,糊了绿窗纱的窗上竹影斑驳,透出一股冷寂,衬得陆婉吟的脸玲珑又素白。
  窗外院内春风拂面,啼莺舞燕。
  陆婉吟听着外头清脆的鸟叫声,渐渐陷入昏睡。
  她侧歪着,光线从外头射进来,带一股浓郁春暖。
  折腾半日,春倦来的快,陆婉吟闭上眼不过一会,便陷入似梦非梦的幻象中。
  她梦到吴楠山身穿喜服,身边牵一同样身着喜服的县主。
  显贵侯门,八抬大轿,十里红妆,这么大的场面,这么大的阵仗,恭贺之人络绎不绝,几乎堵绝了门前一条街。
  突有一人行来,从定远侯府正门入,人群恭谨的从中间分道。来人乃一男子,身形英挺,穿春衫携花,手持竹骨折扇,指尖修长白皙,扇骨抵脖侧,轻轻敲肩。
  气派不俗,天生高贵,力压一众人群,即使梦中容貌不清,如薄雾遮面,只听声音也能窥其玉相之质。
  “心机太深。”
  觥筹交错,人声嘈杂,男人的声音穿透而来,掩住一切朱门酒肉臭,清冷慵懒,仿天山五月雪,无花只剩寒。
  陆婉吟猛地惊醒,双手撑榻,额头滑下一滴冷汗,耳边尚回荡着那四个字,如珠玉相碰,温凉低沉。
  心机太深,心机太深。
  窗外日光明丽,窗内衬着碧绿油油的纱窗显得凄冷。陆婉吟于噩梦之中惊醒,她伏在榻上,眼前似还存着吴楠山身穿喜服,牵着县主,在她眼皮子底下晃悠的模样。
  陆婉吟喘了口气,卧在榻上翻身,身上只盖一绸被,露出半只臂膀,软绵绵搭着。她想,吴楠山确是个读书材料,只可惜性子弱,耳根子又软,容易被人挑唆……现在,她只能寄希望于男人对她的真情了。
  正在陆婉吟惶惶间,一圆脸低髻的丫鬟打了帘子进来,“小姐,小郎君下学回来了。”
  进门的是陆婉吟的贴身丫鬟,宝珠。她口中的小郎君是陆婉吟的亲生弟弟,陆白玉。
  兴宁伯虽姬妾众多,但除了她早逝的苦命阿娘,竟无人替他诞下一子,就连伯爵大娘子周氏也只生了一位嫡六小姐。
  如今兴宁伯的身体摆在这,周氏的年纪也大了,是不可能再从肚皮里蹦出一位嫡子来。
  既然没有嫡子,这爵位自然要落到陆白玉这个庶子手里。
  周氏岂能干休?
  其实在吴氏去世后不久,周氏身边的贴身婆子庞妈妈就劝她将陆白玉抱过来,寄到自己名下。
  周氏却不肯,想再拼一把自己的肚皮,别人的哪里有自己亲生的香?再加上那时陆白玉已有八岁,早到了记事的年纪,自然不肯随大娘子去。
  面对自己唯一的儿子,兴宁伯素来宠溺,此事便被暂时搁置。
  如此,陆白玉与陆婉吟一住就是五年,到了如今十三岁,伯爵大娘子再想养,哪里还能亲近的起来?
  陆婉吟又趴了回去。
  其实大娘子若真想将陆白玉认过去,她倒还能松下一口气。现在难就难在大娘子不想认,陆婉吟无法不揣测周氏有别的意思在。
  “这几日让宝全多盯着些小郎君。”陆婉吟朝宝珠道。
  “是,小姐。”
  “算了,我还是去看看他吧。”陆婉吟起身,出了屋子往书房去。
  陆白玉年纪虽不大,但性子沉稳,酷爱读书,书房内三面墙上都抵着书架子,上面满满当当摆满了半旧书籍。然后就是一张硕大书案,除了笔墨纸砚,别无他物。
  陆婉吟只略略靠窗站了一会儿,见陆白玉正捧着书看得痴迷,那张精致小脸绷得正经,也就没有打扰,只让宝珠将守在书房门口打瞌睡的宝全招过来。
  宝珠走过去,一把扯着自个儿弟弟的耳朵把他拎到陆婉吟面前,并小声警告道:“让你偷懒。”
  宝全是宝珠的亲弟弟,个性活泼,可跟了陆白玉这个闷葫芦,每日里看着自家小郎君除了读书就是读书,真是没半点滋味,也由此养成了站着睡觉的神功。
  “哎呦,哎呦,我错了,好姐姐,轻点,都要被你扯坏了。”宝全朝宝珠撒完娇,看到陆婉吟,黑脸一红,跟打了腮红的皮蛋似得。
  陆婉吟打着团扇轻笑,“宝全,这几日小郎君可好?吃得如何?睡得如何?”
  “吃得好,睡得好,五小姐别担心。”宝全一顺溜回答完,又道:“天马上就要热了,我已经给小郎君备好凉席、蒲扇、帐子、夏衣……”宝全一口气说完,又猛地吸一口气回肺,“全都趁着天气好晾晒过,保准不会有虫。”
  宝全跟了陆白玉数年,每年每季,陆婉吟都会吩咐他做这些事,他早已烂熟于心。
  “那就好,辛苦你了。”陆婉吟再看一眼书房里头的陆白玉,朝宝全道:“这几日大娘子那边可有什么人过来?”
  宝全挠了挠头,“没有吧。”
  “若是大娘子那边有人过来,你一定要来告诉我。”陆婉吟叮嘱宝全。
  宝全点头道:“我省得,五小姐放心。”
  “嗯。”陆婉吟再朝陆白玉看去。
  少年初长成,褪去了小时婴儿肥的粗胳膊粗腿,像一根拉长的杆子,脸上虽尤带一点软肉,但整个人已透出一股青葱似得削感。
  这是一只正在展翅的雏鹰。
  陆婉吟心口舒出一口气,转移开视线,盯住院子中那正在桃树间筑巢的春燕,一边看,一边转着扇柄玩。
  她幽幽开口,“宝珠,还记得我小时养的那只鸟吗?那笼子里的鸟,即使我将它放了出来,它却连虫子都不会找,只会张嘴喊,我饿啊,我饿啊,快点喂我吃的。”
  “我就是这只鸟。”
  离开了深宅大院的牢笼,除了饿死,没有别的路走。
  既然离不开,那就只能在这深宅大院里头闯。它是牢笼,亦是踏板。在这深宅大院里,旁人还会唤她一声兴宁伯爵府的五小姐,出了这深宅大院,她算个什么东西?
  陆婉吟的身子软下来,两指夹着扇柄,像面团似得挂在那里,捂住脸。
  她的人在现实跟前被击打的粉碎,像风干的面团,手指一捏就碎了,“淅沥沥”的齑粉落下来,兜的她灰头土脸。
  面前的桃花散出粉霞缎色的光,氤氤氲氲。暖融的春光顺着她白细的脖颈往里照,落到了颈窝里,像一个白玉小碗,盛着一点春色。
  明明是暖,心中却寒。
  陆婉吟在哭,她哭自己的无能,哭自己的命运,哭自己的可怜。
  可哭了一阵,她又觉得不必哭。这世上可怜的人太多,她尚且能哭,旁的人连哭都没地儿哭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