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耽美>我在三国当大佬[系统]> 我在三国当大佬[系统]_分卷阅读_143

我在三国当大佬[系统]_分卷阅读_143

  没了十常侍从中作梗,这场交流会十分成功。
  从农庄回来后的第二日,糜荏上书刘宏,请求朝廷在中原及以南地区推广秋稻,在全国各地推广各种农具、以及水车灌溉。
  他建议朝廷颁布律法:
  将原本每年种植的一季水稻改成二月耕种早稻、五月丰收后即刻耕种晚稻,每年征收两季粮税;征用各地铁器、木器等工匠坊建造一批农具,以低价售与士族、百姓。
  秋稻的粮种可以由朝廷出资购买,免费纷发各处,靠增加税收赚回;亦可由士族自行购买,如此税收保持不变。
  至于农具,士族权贵的土地多需求便大,是主要购买力;普通百姓土地少,可以一个村落凑钱买几套,轮流使用。
  若是实在买不起,那么百姓可以申请赊账使用,每年多交粮税直至朝廷收回本钱。
  与去年的这个时候完全不同,这会没有一人跳出来反对糜荏。
  事实上百官在听到这份建议时,几乎都是举双手赞成的。于是无数人拥护之下,这两项利国利民的大政策得以最高的效率,顺水行舟地实行下去。
  官吏们最终商议决定,这几年由朝廷统一向交趾商贾征收、购买粮种,运往各处发放种植。粮种短期之内应当是稀少的,但预计种植三、四年之后便可以初步规模化,最终以粮税抵还。
  听到这个方案,糜荏没有丝毫意外。
  统治阶级的本质就是剥削,在上述方案中士族与权贵几乎规避了所有风险。短期之内无法收回购买粮种的钱,这一部分的损失由朝廷承担。
  甚至在将来若是秋稻的收成不好,他们更可能会剥削百姓那部分收入,用以缴纳粮税。
  但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毕竟这个时代的能量大多集中在士族身上。
  太过理想地想要造福百姓、远离士族,不仅会导致失败,甚至还会危及性命。
  典型正如王莽。
  两百年前西汉走向末路。当时土地被权贵豪强占有,百姓无以为生,只能沦为奴隶或着流亡为贼寇。于是王莽在篡汉之后,发布了新政:
  恢复井田制,将士族们权贵豪强手中的土地重新分配,归还百姓;将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等买卖从商贾手中收回,归于朝廷充盈国库;再废止奴隶制度,颁布各种压制贸易的政策、平衡物价,以防商贾剥削……
  他的本意是想让世界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奈何王莽本人过于理想、不切实际,又操之过急,反而使得矛盾激化,最终被士族联手推翻。
  所以想要顺利改革,要么彻底打碎这群士族,要么联合他们。
  现阶段的糜荏选择的是联合。
  先联合士族薅朝廷羊毛,等将来羽翼丰满,再联合普通百姓薅士族羊毛。
  于是刚从夏恽等人家中取出、被存入国库的那部分黄金与珍宝,很快就有了用武之地。
  也是这会,荀爽准备归去颍川劝说家族与郡中好友迁往徐州朐县,躲避战乱。
  荀爽启程之前,糜荏即便诸事缠身,却依然放下手中事情亲自送别他。
  糜荏的到来在荀爽的意料之外,想了想又能理解。
  毕竟这人如今与他们文若在一起,也是要跟着唤他伯父的。
  他看着糜荏,心中感慨万千。
  虽然糜荏所图不小,手段亦正亦邪,还拐走了他的侄儿……但荀爽知道,现在能救天下人的,只有眼前这个年轻人。
  在家国大义面前,一个人的情与爱倒也没什么好在意的。
  荀爽郑重地对着他行了一个大礼:“此去一别,恐怕再也不能见面。希望糜国师您能坚守本心,还天下一个太平,令百姓都能安居乐业。”
  漂亮好听的话于糜荏而言,随时随刻都能轻松说出。可面对这般郑重的荀爽,他喉中纵使有千言万语,都表达不出他的感叹。
  他终究是对着荀爽行了一个大礼,沉声道:“荏必不负众望。”
  这不仅是对荀爽,更是对荀氏一族,以及所有支持他事业、为他效力的门客,乃至对天下千千万万的百姓承诺。
  回答他的是荀爽欣慰的笑容。
  他地拍了拍糜荏的肩膀,而后转身回房整理行礼了。
  糜荏又与荀表说了会话,才辞别荀府。
  他离去前,荀彧忽然唤住了他:“子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