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高手在红楼 完结+番外_分卷阅读_435
铜环三六自然是最受追捧的演出人选,毕竟大家都相信“原型”能把这剧中的人物演得好一些。
谁知铜环三六一开口,听众都傻了:这时何等的破锣嗓子。任何邀铜环三六加入剧组的企图都立即破产。
最终铜环三六成了好几个剧组的“顾问”,由他来指点剧组成员如何体会剧中人物的心境,如何能演得更加出彩——这被胜利二村认为是他们战胜一村的“杀手锏”。而铜环三六作为“原型”,也确实对同欢这个人物有不少了解,结合亲身经历将人物的动机一解说——
剧组中有屯田的官兵,听了铜环的解说,纷纷点头感慨:“原来是这样!”
原先不怎么了解山匪这个群体的屯田官兵们,现在总算是迈出了理解的第一步。
这边“演员的诞生”正如火如荼地组织着,贾放那边却收到了新的提议——是桃源寨的姑娘们提出来的,可以在文化活动中心组织“对歌会”。
贾放吃惊不小,问:“你们说的,是,那种,对歌会吗?”
桃源寨土著的风俗,青年男女在对歌会上以歌应答,自由相恋。在对歌会上有看对眼的便可以直接领走,成其好事。
桃源寨的姑娘落落大方地回答:“当然不是!”
“南方地界,能唱山歌的大哥和妹子都不少,好些人都有一副好嗓子,只是无用武之地罢了。”
“而且这种对歌会,参加的门槛并不高,不需要记台词,不需要会演会唱,只需要能开口就行。哪怕是破锣嗓子也有破锣嗓子的风味。”那姑娘继续说。
“甚至有时不用特别安排时间地点,汉子们在田间劳作的时候,来一群姑娘,也能对歌对起来。”
这确实是——贾放心想,否则为啥老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呢?
桃源寨姑娘们的这个提议,确实符合贾放早先说过的,极大程度提高文艺活动的参与度,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一经提议,便也热热闹闹地办了起来。
但是贾放还是觉得好像缺了什么。直到有一天,贾放路过胜利二村的时候,看见一群将校正聚在一起,玩一种南方乡间的小游戏——扔石头。倒也不是比赛谁扔得远,而是一种策略游戏,比赛谁能把旁人的石头从中心区域给“碰出去”。规则和现代的冰壶,或者法式滚球的规则有点儿像。
聚在一起玩石头的几个将校,既没有出色的嗓子,也没有戏剧表演的天赋,对怡红文化中心的各种活动都不怎么敢兴趣。相反他们聚在一起扔石头,倒是扔得津津有味。
贾放恍然大悟——他怎么就早没想到的呢?
文体不分家,在文艺活动之外,他还应该给这些汉子们多组织一点体育活动才对啊!
贾放搓搓手:看来“怡红文化活动中心”的大招牌要改了,改成“怡红文体活动中心”才合适。
第181章
贾放一转头就跑去大观园中的潇湘馆,去借了一本《现代足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然后顺带去看了一眼大观园正在修建中的怡红院。
怡红院完全由双文主持修缮,贾放事先检查过建筑结构,见没有太大问题,就放手交给双文去做,这次路过看了一眼,也觉得进度不错,便对双文说:“你办事,我放心。”
双文抿嘴笑着谢过贾放的夸奖,但随即向贾放提起:账面上的钱快要不够了。贾放原先规划的怡红院内部装饰极尽奢华,后果便是非常地费钱。
贾放登时笑道:“不打紧,账上那些钱,随你花。我应当不会再从这账上抽钱走了。”
现在桃源和武元的经济都已经复苏进入上升期,可以自己运转,税金和征收的各种管理费用已经渐渐能够支持公共开支。贾放不用再往掏自己的腰包补贴桃源寨的经济。他账上那些银两便足够应付大观园的开支了。
双文登时应了声“好”,随即好奇地问:“三爷手中这又是什么书?”
贾放一笑,道:“讲蹴鞠的书。”
双文马上点头明白了。她以前在教坊司的时候也见过蹴鞠,甚至还遵他人之命绘制过一幅《蹴鞠图》。
贾放则揣着这本《蹴鞠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准备回桃源寨。
这个时空是有“蹴鞠”这项运动的,只不过表演性多过竞技性。蹴鞠时讲究球不落地,而不是急于将球送进球门。
贾放可不想让这项运动停留在目前阶段,他要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在球场上挥洒汗水。他也想让球场四周围满热情的观众,始终被比赛的走向牵动着情绪,时而沮丧时而兴奋,最终爆发出胜利的欢呼。
他还想象了一下小贩们手捧各种各样的零食和饮料在观众之中穿梭,兜售可乐和爆米花……可乐现在他是没办法肖想了,现有的技术水平不支持他生产任何带汽的饮料,但是爆米花却是可行的。
为此贾放专门拐去蘅芜苑,找了一下可爆裂玉米的种苗。等到这种玉米被种植出来,那桃源寨的乡民么就可以手捧爆米花看戏和看球了。
至于为啥要参考“现代足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是因为贾放需要重塑蹴鞠这项运动的规则。足球发展到他身处的时代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规则也相对复杂。要让官兵、改造对象和乡亲们很快接受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所以他宁可去找这种运动起源时那种最基本的规则:那些简单而爽快的,不加过多考量也没有太多约束条件的运动规则,让参加者用最快的速度上手,同时也在尝试过程中体会这种运动的无穷乐趣。
但是他回到桃源寨,问了一圈,竟然没有人知道蹴鞠用的皮球到底应该怎么做。他自己也不知道。大家光听说过有蹴鞠这么一项运动,但是没人知道球是怎么来的。